弟子規故事心得體會

  《弟子規》為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作,《弟子規》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與學習上應該恪守的守則規範。下面是小編跟大家分享的心得體會,歡迎大家來閱讀學習~

  心得體會篇1

  “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書,次謹言······”這是《弟子規》中的開頭,說道《弟子規》我便聯想到了孔子。因為,這書是根據孔子對弟子們的教導和規矩所總結出來後編冊成書的。這本書之所以能從古代流傳到現代,是因為它包含了各種美德,使致於千千萬萬的親少年兒童都閱讀過此書,都能夠從書中汲取知識,成為一個有道德的人。

  暑假裡,我也閱讀了這本書。同樣,它也使我受益匪淺。它的文學格式類似於《三字經》雖然簡單易讀卻包含了許多大道理。我看的這本《弟子規》中,不僅有原句,還包含了許多對應的小故事。其中,有講孝順父母的,有刻苦學習的,珍惜時光的,還有講信用的等等。這麼多的名言中,最讓我記憶深刻的是這十三個字“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業無廢。”意思就是說“外出的時候要告訴父母去哪裡,回來的時候,一定要先見父母,讓他們能感到安心,不必為你著急。日常生活作息要講規律,並且所從事的工作不隨便去改變。”是啊!這講的不正是我們的生活嗎?這不又讓我想起了讀小學三年級時,發生的一件事情,那天是星期五,吃好晚飯,我沒跟父母講,便跑到小公園裡與同學一起玩,過了一會兒,同學提出到她家去玩,我二話沒說就答應了,竟把這事忘記告訴父母了。在同學家裡待到八點多鐘,我告別了同學,往家裡跑。

  回到家才發現只有外婆一個人在家,我還沒來得及說話,外婆就說話了:你總算回來了,你爸媽都急死了,到外面去找你了。說完就打電話叫父母回來。從此我再也不敢出門不告訴父母啦。是呀!可憐天下父母心,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世界上最愛你的就是父母了,當他們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家的時候發現我們不見了,還得急著找我們,我們怎麼忍心呢?所以我們要多關心父母,因為他們為我們付出的太多。《弟子規》中還有這樣許多的名句,他們來源於生活,同樣也運用於生活之中,總能讓我們感悟人生,因讓《弟子規》中的美德永遠流傳下去。

  心得體會篇2

  人生在世,品行不是天生的,它須在幼小的時候開始培養。弟子規是一部流行已久的廣為流傳的經典名著。它倍受古今中外學者的推崇,內涵廣博精深,值得我們大家學習。最近,我們介休二中全體教師拜讀了祖先的傑作《弟子規》,這本書全文不過360句,計1080字,其***師德師風學習心得體會***基本內容,是融合古代聖賢對青少年學生的訓誡,教誨青少年如何走好人生的第一步。《弟子規》即據此編寫,先後有序地講解了學童們孝敬父母、關愛兄弟、修身養性、為人處世、讀書求學的生活基礎規範。這本書分為入則孝、處則弟、謹篇、信篇、泛愛眾、親仁和餘力學文。

  細細品味後茅塞頓開,平時裡對人生的點滴感悟都在聖賢的教誨中有明確的答案,字裡行間充滿著人性的真正體現。《弟子規》中要求我們先端正品德。其中包括孝、悌、禮、仁、忠等。在做到這些後,它又教了我們一些學習方法,不但要認真學,還要實踐,這樣才能真正地讀好書,成為有用之才。首先是〈入則孝〉,這裡主要是教育我們要孝順父母、親人。他們所說的,所做的都是為了我們好,所以無論如何,我們都應當聽從他們的教誨。還有就是,不管他們愛不愛我們,我們都要用自己的真心去愛他們。因為,畢竟是他們生下了我們,養大了我們,我們總不能忘記養育之恩吧?更何況弟子規裡面也有寫到“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親人愛不愛你,你都要盡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親人。

  現在想起自己的過去,雖然沒有做過對父母不住的大事,但對他們也沒有盡過多少孝心,反而他們對我們千衣百順,照顧到家,我想得到的東西,想方設法地滿足我。父母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覺得應該的,有時,父母過於關心自己,哆嗦了幾句,反而責罵他們,討厭他們,那多不應該啊!現在獨生子女,經常不顧及父母的感受,因為一些小問題而與父母爭執,父母的心裡應該多難過呀。讀完弟子規後我們要使他們明白了作為子女,應按《弟子規》所講的“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最起碼做到這些,才能對得住苦養自己成人的父母。

  其次是〈出則弟〉,它是教我們怎麼和別人相處的。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意思是: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為你們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親的一份擔憂,就等於是孝敬父母了。所以,我們一定要和兄弟姐妹們和諧相處,這樣我們的父母看了才會從心裡面為我們感到高興,我們也會因此更快樂的。再就是〈謹〉,我們生活中做什麼事,時時刻刻都要謹慎。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穿衣服要系鈕釦,要整潔,還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尤其是不應該在背後談論人家的長短,這樣是不好的,也是不道德的。人不要自私,要大方,不計較小事,這樣人也會變得很快樂。

  另外,我對書中提到的“寬為限,緊用功。工夫到,滯塞通。心有疑,隨札記。就人問,求確意。”這幾句話,感觸最深,亦是受益非淺的。因為這幾點也是我在學習和工作中做得最不足的地方。如有時領導佈置做的工作,總是拖拖拉拉,不到最後一刻都不想去做,就算做,也是馬馬虎虎的。有時遇到不懂的問題,不但沒有記錄下來,深入研究或查閱資料,而且也沒有虛心向別人請教,含糊了事。這兩種錯誤都是我經常犯的,這樣的學習效率通常不高,在讀過了《弟子規》後,我終於明白了我的缺點所在,若今後能按照它上面所說的去做,相信我的學習效率會更上一層樓。

  我想,一個人活著就要講點道德,有點品位,這才贏得別人的賞識。而《弟子規》中所講的道理,正是教人倫理綱常的最基本的常識。今後,我還會深入內心地反覆讀誦《弟子規》,從中學會做人處事的道理,真正孕育出正人君子的品行。這樣既可打造健康、和諧社會,也可提升自己的修養,何樂而不為?這些總的教育原則,到今天也是非常有意義的。如果每一個人能夠做到這些,我們的和諧社會才是可以期待的。機器人可以把全世界的知識放在自己的晶片上,但是他們沒有血肉,沒有靈魂,因為他們無法做到“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我們的教育,是要教育出一群機器人呢?還是要教育一群人?

  現代生活的人們,生活節奏加快,心理壓力增大,子女教育困難,鄰里關係緊張,同事之間互相猜忌。面對這些問題,每個人總是想盡辦法,解決這些問題,擺脫以上煩惱。可是,最後的結果只是顧此失彼,不能達到真正意義上的快樂。

  心得體會篇3

  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涕,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這是弟子規的總敘。雖說簡短,但有許多未能理解的大道理。當正處於青少年的我們,應當天天誦讀弟子規,時時惦記著三字經中的些許大道理。

  《孝親頌》所說及到:當我赤裸裸的來到這個世界,體重不到十斤,身長僅有一尺,不會說話,衣食住行,大小二便都沒有辦法自己料理,在襁褓中只能用哭泣來表達我的心願。這時我的父母他們用無限的愛心,無限的辛勞,無限的心血,無限的期盼,一切的一切,無限的無限撫育我,扶養我,教育我,培植我,使我健康,使我茁壯,使我幸福,使我快樂。我的一切都是父母的恩賜!真的,爸爸媽媽給我的慈恩,遠比天高,更比海深;真的,看羊兒跪下吃奶,看烏鴉反哺父母;真的,孝心是一切動物天性的光明,孝心是宇宙永恆的真理。是啊!百善孝為先。一個人做為人基本的條件就是孝,如果連孝都做不到的人,又何稱得為一個完整的人呢?每當一杯暖暖的熱茶端在你的面前,每當一句千叮嚀與萬囑咐,每當一次次的關心與問候,每當父母的一聲聲教誨與教導……所謂:“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意思為:當父母喜愛我們的時候,孝順是很容易的事;當父母親不喜歡我們,或者管教過淤嚴厲的時候,我們一樣孝順,而且還能夠自己反省檢點,體會父母的心意,努力改過並且做得更好,這種孝順的行為是難能可貴的。無論父母是如何的對待我,他們依舊是我的父母,我們應當,也絕對的要孝順他們。我們生病的時候是誰來細心的照料我們的,我們生氣的時候是誰來安慰與關心我們的,我們傷心難過的時候又是誰來細心愛護我們的。毫無疑問,是父母,沒有父母的噓寒問暖,沒有父母的關心愛護,沒有父母的細心安慰,何來我們的快樂與幸福。所以我們一定得先孝,則:入則孝。

  《尊師頌》所說及到:父母生我,給我色身,老師教我,長我慧命。使我由愚痴啟發智慧,使我由低能成為才能。老鼠只會永遠在地上打洞,因為它們沒有老師;小鳥只會永遠在樹上做窩,因為它們沒有老師。老師是我們文化的傳人,老師是我們慧命的保姆。因為有老師人類文化才有進展,因為有老師人類前途才有光明,因為有老師人性尊嚴才能建立,因為有老師人性光明才得發揚。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感謝老師的教誨之恩,沒有老師在我們苦悶消沉時的款款相慰和在欣喜成功時的諄諄教誨,怎能有誠實而自信,富有生機的我們呢?老師教育我們,給予我們最富有營養的知識,給予我們知識大門的鑰匙,在多姿多彩的知識海洋中自由自在的遨遊,老師可以說是我們的再生父母,他給我們教育,他給我們知識,他教會我們做人的道理,沒有老師的勤勞肯幹、沒有老師的熱情幫助,總歸我們是不能成功的。我們應當、也絕對的要感恩我們的恩師,要勤學苦學,要善待我們的恩師,要努力向上。這才是給予我們師長最大的回報。所謂:至樂無如讀書,至要莫如教子。

  孝、尊是我們必須得做到的,我們要完成屬於我們的使命。我們一定得關心、尊重、愛護我們的父母和老師,用我們最溫暖、最純潔、最真摯的一顆心來回報我們的父母與老師,加油!為這一刻加油。加油!為這一瞬間加油、加油!為我們自己而加油。加油!為我們的父母和老師而加油。加油!加油!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