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課劃分段落
通過《最後一課》,我們會了解到“法語是世界上最美麗、最清晰、最嚴謹的語言”這句話的內涵,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最後一課段落劃分,供大家閱讀!
方法一
①1~7 課前
②8~23 課上
③24~29 下課
方法二
第一部分***1——9***小弗郎士在上學路上和到校後所見。
第一層***1-6***弗郎士上學路上的見聞。
第二層***7-9***弗郎士到校後的異樣感覺。
第二部分***10——23***描寫最後一課的教學活動,突出韓麥爾先生的愛國精神,和小弗郎士的思想變化。
第一層***10***教室裡不同尋常的嚴肅氣氛。
第二層***11-13***韓麥爾先生向學生宣佈這是最後一堂法語課。
第三層***14-20***上語法課。
第四層***21-22***上習字課。
第五層***23***上歷史課和拼音練習。
第三部分***24——29***韓麥爾先生悲痛地寫下“法蘭西萬歲”結束最後一課。
最後一課主旨
本文通過阿爾薩斯省的一個小學生小弗郎士在普法戰爭時期最後一堂法語課中的見聞和感受,真實地反映了法國淪陷區——阿爾薩斯、洛林的人民慘遭異族統治的悲憤和對祖國的失去的國土的悲哀和對母語的熱愛,以及爭取祖國解放和統一的堅定意志,集中地表現了法國人民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
質疑
但是也有部分學者多該文的真偽提出了質疑,因為該地人口主要為日耳曼人,大部分該地人還在使用德語,電視和報紙也以德語為主,不可能出現這樣的狀況。法國反而對該地居民實行嚴厲的種族同化政策,致使該地人民對法國人恨之入骨。所以,納粹德國佔領法國後,積極招募阿爾薩斯人加入軍隊。法國城鎮加拉尼大屠殺的實施者就是以阿爾薩斯和洛林人為主的黨衛軍第二師。電影《老槍》就反映了這段歷史的一個區域性。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阿爾薩斯人和法國的關係。該地在戰後一直積極尋求自治,最終迫使法國政府終止了這一行徑。1871年後新的法德邊界基本是按照語言分佈的界線走的,只有在洛林西部,德國出於軍事方面的考慮吞併了法語人口占多數的梅斯***Metz***,這座城市是法國東北部的交通樞紐,而且有規模巨大的設防要塞。另一方面,貝爾福地區雖然在傳統上屬於阿爾薩斯,行政上也屬於割讓給德國的上萊茵省,但其人口中法語居民佔絕大多數,因此德國並未吞併該地。
最後一課寫作背景
一八七零年七月,法國首先向普魯士宣戰,九月,色當一役,法軍大敗,拿破崙三世被俘,普魯士軍隊長驅直入,佔領了法國的阿爾薩斯、洛林等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這時,對法國來說,已經變成自衛戰爭。面對普魯士軍隊的燒殺掠奪,法國人民同仇敵愾,抗擊敵人。這個短篇小說,就以淪陷了的阿爾薩斯的一個小學校被迫改學德文的事為題材,通過描寫最後一堂法文課的情景,刻畫了小學生小弗郎士和法語教師韓麥爾先生的形象,反映了法國人民深厚的愛國感情。這最後一課雖然短暫,卻讓我們感受到了阿爾薩斯人的悲痛的心情。
最後一課原文
那天早晨上學,我去得很晚,心裡很怕韓麥爾先生罵我,況且他說過要問我們分詞。可是我連一個字也說不上來。我想就別上學了,到野外去玩玩吧。
天氣那麼暖和,那麼晴朗!
畫眉在樹林邊宛轉地唱歌;鋸木廠後邊草地上,普魯士兵正在操練。這些景象,比分詞用法有趣多了;可是我還能管住自己,急忙向學校跑去。
我走過鎮公所的時候,看見許多人站在布告牌前邊。最近兩年來,我們的一切壞訊息都是從那裡傳出來的:敗仗啦,徵發啦,司令部的各種命令啦——我也不停步,只在心裡思量:“又出了什麼事啦?”
鐵匠華希特帶著他的徒弟也擠在那裡看佈告,他看見我在廣場上跑過,就向我喊:“用不著那麼快呀,孩子,你反正是來得及趕到學校的!”
我想他在拿我開玩笑,就上氣不接下氣地趕到韓麥爾先生的小院子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