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力氣最大動物

  眾所周知,我們人類進行各種比賽時都會按照個人的體重分出很多個級別。比如拳擊,比如UFC,比如摔交等等。除去體重本身之外,這裡面顯然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體重大的人力量比體重輕的人要大。 但為什麼動物的身體不大,也不重力量卻那麼大呢?跟著小編一起來一探究竟,資料僅供參考。

  ——甲蟲天牛

  世界上力氣最大的是一種奇怪的昆蟲,叫甲蟲天牛。它居然能搬動比自己重50倍的東西! 眾所周知,老鷹沒有多重,但是力氣卻很大。據說老鷹的爪子抓著樹幹立著的時候的那力量,可以輕易粉碎一個人的骨骼。也就是說,如果有誰妄想用雙手去抓緊老鷹的爪子,那就是做夢。又比如猩猩,猩猩有多重?才一米多高,能有多重?大不了比人重一點,或者跟人差不多。但是猩猩的臂力卻讓人可望而不可及! 這就讓我奇怪了?為什麼有的動物的力量那麼大呢?難道是動物肌肉組成的不一樣?那這些動物的肌肉是如何組成的?又為什麼肌肉性質和夠架的不同就會照成力量的區別? 為什麼昆蟲一類的東東,沒有骨骼,是由外曾堅硬的殼包容裡面的柔軟內臟的生態,可為什麼這樣的勾架的力量卻大得讓人無法想象呢?似乎超出了一些物理理論的範疇。 人:愚公移山啊~~~~~~~ 按比例是獨角仙或螞蟻 不按比例是鯨魚或大象吧~ 當然是人了。因為人發明的東西可以做到比人重中無數倍的東西!

  ——螞蟻

  螞蟻是地球上最常見的昆蟲,也是數量最多的昆蟲種類:目前已知的螞蟻種類有1.17萬種,預計這還不到螞蟻所有種類的一半。有學者測定,一隻螞蟻能夠舉起超過自身體重400倍的東西,還能夠拖運超過自身體重1700倍的物體。 螞蟻 堤潰蟻穴 小小的螞蟻窩,能夠使堤岸潰決。螞蟻是力氣最大的昆蟲,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一隻螞蟻能舉起一快比自身重50多倍的石塊。奧妙在於螞蟻的腿部肌肉。它彷彿是一臺高效的肌肉發動機組。用一種結構複雜的化學物質作燃料。螞蟻走動時,它腿部的肌皮會產生一種酸性物質。引起“燃料”的急劇變化肌肉收縮起來,一臺臺肌肉發動機就會產生巨大的動力。螞蟻於是完成大力士的“壯舉”。

  ——雙叉犀金龜

  獨角仙為臺灣對於金龜子科兜蟲亞科甲蟲之俗稱,由於臺灣分佈的種類,有一支巨型頭角,故有此稱,閩南語稱為“牛角歪”。由於分佈於世界其他種類,角狀凸起數量不一,一般不稱為獨角仙,而以兜蟲稱呼。獨角仙的一生屬於完全變態。卵是一粒直徑約0.3cm的白色球體。幼蟲為乳白色,頭部則為褐色,以大顎幫助挖掘和夾碎腐質物。幼蟲為螬蠐型,在臺灣將此型別態幼蟲稱為雞母蟲***母雞常常翻土吃幼蟲***,遇到危險時會將自己捲起來保護脆弱的腹部。身長約6cm,體寬約2cm,棲息於地底下,必須生長約八到九個月才可化蛹。幼蟲攝食腐質土、堆肥***一種有機土,通常是腐爛的落葉形成的***。獨角仙在某些地方是常見的一種大型甲殼蟲,比如說臺灣。是臺灣較大的一類甲蟲。為昆蟲綱-鞘翅目-犀金龜科甲蟲。獨角仙為益蟲也可以是害蟲,適當的數量不會造成森林的破壞;而數量過多的話,成蟲會對樹木造成嚴重的侵害。獨角仙有著雄壯有力一隻獨角而著稱,因其角的頂端分叉,在中國命名為雙叉犀金龜,俗稱獨角仙。全世界已被發現的具有大型犄角的獨角仙約有60種,其他犄角較小或不明顯的種類約有一千三百多種。臺灣的獨角仙有兩種,其中一種分佈於蘭嶼地區,俗稱蘭嶼姬兜蟲,又稱姬獨角仙。另一種則普遍存在臺灣的低海拔山區的樹林裡。獨角仙體大而威武。不包括頭上的犄角,其體長就達35-60毫米,體寬18-38毫米,呈長橢圓形,脊面十分隆拱。體慄褐到深棕褐色,頭部較小;觸角有10節,其中鰓片部由3節組成。雌雄異型:雄蟲頭頂生l末端雙分叉的角突,前胸背板中央生l末端分叉的角突,背面比較滑亮,【發育不好的個體頭角可能達不到分叉的長度】。雌蟲體型略小,頭胸上均無角突,但頭面中央隆起,橫列小突3個,前胸背板前部中央有一丁字形凹溝,背面較為粗暗。三對長足強大有力,末端均有利爪1對,是利於爬攀的有力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