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運動

  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農民革命,其持續時間長,影響範圍廣,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你喜歡!

  金田起義

  1844年***清道光二十四年***,洪秀全偕馮雲山在廣西傳教,祕密進行反清活動。1850年夏,洪秀全釋出總動員令,號召各地拜上帝會眾到桂平金田村“團營”。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集2萬餘人在廣西金田村正式宣佈起義,建號太平天國,與楊秀清、馮雲山、蕭朝貴、韋昌輝、石達開等組成領導核心。清廷聞訊,調集兵力進行“圍剿”。

  永安建制

  太平軍向東南發展受阻,旋轉至武宣。因遭清軍堵截,折回金田地區,被包圍。9月下旬,突圍北上攻佔永安***今蒙山***,粉碎清軍圍攻。12月,天王洪秀全封楊秀清為東王,蕭朝貴為西王,馮雲山為南王,韋昌輝為北王,石達開為翼王,所封各王,俱受東王節制。

  定都天京

  1852年4月5日,太平軍自永安突圍,攻桂林不下,轉攻全州,12月佔嶽州***今岳陽***,建立水營。1853年1月克武昌,震動清廷。2月9日,洪秀全等連克九江、安慶、蕪湖,勢如破竹。3月19日佔領江南重鎮江寧***今南京***,定為都城,改稱天京。洪秀全、楊秀清決定固守天京,同時派兵北伐京師,西征長江中游。

  北伐與西征

  1853年5月13日,太平軍長驅北上,經安徽、河南、山西、直隸***即今河北***,於10月29日進抵天津西南的靜海、獨流鎮,駐守待援。清廷震驚,以勝保為欽差大臣,後又任命惠親王綿愉為奉命大、科爾沁郡王僧格林沁為參贊大臣,會同勝保“進剿”。北伐軍陷於清軍重兵包圍之中,時值隆冬,軍資缺乏,援軍不至,處境日艱,被迫於1854年2月5日突圍南走束城,旋又至阜城。北伐軍兵分兩地,局勢被動,後連鎮被僧格林沁攻陷,林鳳祥被俘。5月31日,馮官屯失守,李開芳被俘。

  在北伐的同時,1853年6月3日,春官正丞相胡以晃、夏官副丞相賴漢英等率戰船千餘艘,步軍兩三萬人,由天京溯江而上,開始西征。意欲奪取皖贛,進圖湘鄂,控制安慶、九江、武漢等軍事要地,以遮蔽天京。10日西征軍佔領安慶,旋進圍南昌,攻城80日未下,撤圍北返。1854年1月14日攻克廬州***今合肥***。乘勝再佔漢口、漢陽,進圍武昌。與曾國藩所率湘軍戰於嶽州、湘潭和靖港,失利退出。湘軍乘勢陷武漢,並突破太平軍田家鎮、半壁山防線;1855年1月,兵鋒直逼九江。為阻遏湘軍攻勢,石達開率軍馳援,於湖口、九江大敗湘軍水師,一舉扭轉不利戰局。旋乘勝反攻,再克武漢三鎮,並乘虛挺進江西,連佔7府40餘縣。

  自太平軍北伐、西征後,天京一直處於清軍江南、江北大營的包圍之中。1853年12月,太平軍棄守揚州,江北僅佔瓜洲。1855年8月,蕪湖失守,天京外圍的軍事形勢日趨嚴重。是年底,洪秀全、楊秀清決定從西征戰場調兵回救。1856年3月,石達開奉命率主力回救天京。4月秦日綱攻破江北大營,重佔揚州,旋又南渡,連破鎮江外圍清軍營壘後撤迴天京。6月太平軍攻破江南大營,天京的威脅基本解除。

  天京事變

  1856年8月,楊秀清居功自傲,逼洪秀全封他為“萬歲”,洪秀全密令韋昌輝、石達開回京相救。9月初,楊秀清及其部屬數萬人被韋昌輝殘殺。不久,韋昌輝又被洪秀全處死。合朝文武迎石達開到京輔政。石達開因遭洪秀全疑忌,於1857年5月負氣出走,率數萬將士脫離天朝,獨立作戰。雖繼續反清,但遠離根據地,最後於1863年6月在四川大渡河畔覆滅。經此“內訌”,太平天國受到極大損害,軍事形勢不斷惡化,武漢、九江相繼失守,湖北、江西根據地大部丟失。

  天京陷落

  1858年初,清軍重建江南、江北大營,再次圍攻天京。為解京圍,後軍主將李秀成請命出京,與前軍主將陳玉成在安徽樅陽舉行會議,確定作戰方略。會後,陳玉成率部首先攻佔廬州,後南下會李秀成部,於9月27日攻破江北大營。1860年初,江南大營再次合圍天京。5月2日,太平軍再破江南大營。6月2日佔領蘇州。清兩江總督曾國藩、湖北巡撫胡林翼督率湘軍水陸師5萬餘人東下進圍安慶。9月,洪秀全調集大軍,西上救援,後均為湘軍所敗。9月5日,安慶被湘軍攻陷。1862年5月底湘軍水陸師2萬餘人直抵天京城郊。洪秀全責令李秀成率部“進北救南”,企圖取道江北西入湖北,迫使圍城湘軍回救。李秀成部在西進途中遭湘軍節節阻擊,損失精銳數萬。與此同時,淮軍於1863年12月攻陷蘇州、無錫,左宗棠率部自江西攻浙江,於1864年3月攻陷杭州,並基本佔領浙江全省。曾國荃部湘軍則逐一攻佔天京城外要點,對天京形成合圍。

  6月,洪秀全病逝,幼天王洪天貴福繼位。7月19日,天京被攻破。天京陷落,標誌著失敗。7月22日,李秀成被俘,8月7日被害。幼天王洪仁殲經浙江進入江西,10月分別被俘,11月在南昌遇害。

的人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