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勺之戰取勝的原因

  長勺之戰是發生在中國春秋時代齊國與魯國之間的一場戰役,發生於周莊王十四年***公元前684年***的長勺***今山東省萊蕪***。下面是小編分享的,一起來看看吧。

  介紹

  長勺之戰中魯國以少勝多的案例成為後世軍事家研究的典範,那麼究竟有哪些原因促成了這一結局呢?戰前做了充分的準備,戰時把握了有利的戰機,戰後能準確的說出勝利的原因,這三點充分說明魯國的勝利是可預見的。

  在魯莊公想要與齊國殊死一搏的時候,曹劌曾經問他,主公憑什麼認為手下的人民就一定會為您效忠,魯莊公想了一下說,我平時救濟貧苦的百姓,對他們不會徵稅太多,不增加百姓的額外負擔。曹劌說這只是小恩小惠,很多君王都可以做到的。

  魯莊公又說,我秉承周禮,時常祭祀神明,求神明的保佑態度也很誠懇,曹劌說這還不夠,對神明尊敬是應該的,和主公您的表現無關。

  魯莊公最後說,我在處理民眾案件的時候,明察秋毫,不放過任何一個壞人,給每一位受害者一個交代,不讓冤假錯案發生。曹劌聽到這一點我就放心了,我將輔佐主公左右戰局。

  大戰一觸即發,齊國的軍隊急功近利,想要克敵先機,曹劌讓魯莊公按兵不動,齊軍因為兩次進攻得不到想要的目的,開始出現急躁的情緒,原先的鬥志現在也沒了一半,曹劌讓魯莊公現在立馬下令,全力圍攻齊軍。

  在齊軍要喪失鬥志的時候,忽然聽到四周鑼鼓喧天,魯國的軍隊從四面八方殺過來,自己先亂了陣腳,再加上先前的進攻無果,讓士兵們失去了戰鬥的意志。但是魯國人可不是這樣,他們這一口憋了好久的氣終於能有機會出一出了。

  齊軍大敗撤退,曹劌來到陣前,觀察到敵人的戰旗倒塌,士兵也丟盔卸甲,戰車撤退的痕跡也沒有什麼規章,下令乘勝追擊,魯國大勝。

  戰後,曹劌總結說,打仗全憑勇氣,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敵人士氣低落的時候,正是我方士氣高漲的時候,在敵軍撤退的時候,我擔心會遭到埋伏,但是觀察了時局之後,發現是自己多慮了。正因為這樣才導致了我們可以以少勝多。

  長勺之戰的背景

  公元前770年,周王朝名存實亡,中國歷史也進入了諸侯崛起,爭奪勢力範圍的大國爭霸時代。而齊國和魯國都是西周年間重要的封地,兩國相鄰,在領土問題上免不了有多多少少的糾紛,長勺之戰就是在如此特殊的背景下產生的。

  當時的魯國位於現在的山東,曲阜嘛,因為是孔子的故鄉,所以也就特別推崇周朝的禮樂制度,但是和齊國比起來,還是有一定的差距。

  至於齊國,過去是姜子牙的封地,這片土地上土壤肥沃,地理位置也十分優越。姜子牙立國後推行一系列利於發展的政策,推行禮制,因地制宜,重用賢人,這就導致齊國經濟發達,實力強大,從西周到春秋都是老大一般的存在。

  周莊王十一年,齊國內亂,君主之爭讓整個齊國的經濟發展受到阻礙。後來公子小白在和公子糾的王位爭奪中獲得先機,成為日後著名的齊桓公。

  齊桓公因為當初魯國支援自己的對手而懷恨在心,魯國想要派大軍送公子糾返國,受到齊桓公打壓,雙方交戰,魯莊公把大旗插在將領的車上,自己才撿回一條命,魯國大敗。

  之後魯莊公吸取教訓,痛定思痛,他先後採取一系列措施,通過取信百姓,祭祀神明,和百姓有難同當,樹立了自己的威信。在長勺之戰中,也因為賢德受到了到了有遠見卓識的曹劌的幫助,以少勝多,戰勝齊國。

  長勺之戰兵力對比

  長勺之戰是一場發生在春秋時期齊國和魯國之間的一場戰役,這一次戰役是在干時之戰後齊魯的另一次重要戰役,但對長勺之戰兵力對比之後,大家都表示比較震驚。長勺之戰的原因到底是什麼,戰爭過程又是怎麼樣的呢?

  中國歷史上的春秋時期是著名的戰亂時代,諸侯兼併、大國爭霸,齊、魯兩國都是重要的諸侯國,在當時的那種情況下,不免的會發生矛盾衝突,而長勺之戰就是這個特殊時期的產物。齊國經過簡化禮節而進行修改,又發展工商業,使得當地的魚鹽之利,人口大增使得其果成為當時的大國。

  在公元前685年,魯莊公為了護送公子糾回國,與齊軍大戰於干時後大敗,齊國便隨後計劃再次攻魯。兩軍對戰時,齊國30萬,而魯國卻只有3萬,在這場戰役中,陸工獲勝,齊國軍隊被逐出魯國。在這一場戰役中,最有名的就是曹劌論戰“一鼓作氣,二而衰三而竭”就是這場戰戰爭中的真實寫照,曹劌是魯國的指揮官,他用指出用兵打仗最重要的就是勇氣,等到魯國將齊國軍隊的士氣耗盡,就可以一舉進攻,看到齊國的旌旗歪歪倒倒,這才大膽的建議魯莊公乘勝追擊。

  其實這場戰役的勝利,還離不開魯莊公任人以賢,重用無官職無名望的曹劌,還能定下心來面對干時之戰的失敗,對於一個君主來說是難能可貴的。雖然魯國方面兵力過少,但絲毫不影響作戰的最後結局,一場以少勝多、弱軍戰勝強軍的戰役。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