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複試政治論文

  研究生複試是隨著我國研究生招生與培養工作的發展而不斷變革的,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大家快來跟小編一起欣賞吧。

  篇一

  強化研究生複試過程管理的路徑分析

  摘 要: 本文在闡述複試環節對研究生招生工作的重要性的基礎上,分析了目前研究生複試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從試前準備、複試過程和試後反饋三方面提出了強化複試過程管理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 研究生 複試 過程管理 試後反饋

  一、引言

  目前,我國碩士生入學考試分為初試和複試兩個過程,初試和複試的綜合成績是當年考生的總成績。初試是考查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複試是初試的必要補充,考查學生應變能力、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從而進一步考查學生的專業知識、綜合素質和科研潛力,也可以讓導師以及院系比較全面地瞭解一個考生的真實水平。

  知識經濟時代,社會需要大批德才兼備、富有潛質的優秀人才。眾所周知,任何考試的成績都無法完全與應試者的真實水平一一對應。那些靠死啃書本、死記硬背考取高分的考生並非全是最優秀的,而具有較強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創新能力的考生不一定都能考得高分。如果研究生招生只以初試為主要依據來評判考生,那就很難將具有高素質的創新人才選拔出來。因此,複試是研究生入學考試重要的組成部分,是研究生招生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抓好研究生複試環節,是培養高質量碩士研究生的前提和基礎,是進一步考察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的重要環節,是為了結合學科特色和專業特點進一步考查考生的專業素養、創新能力、人格特徵等綜合素質,提高生源質量的重要措施,是錄取工作的重要依據。

  二、目前研究生複試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初試和複試在研究生招生中的作用是相輔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但實際上,複試在研究生入學考試中的作用並沒有得到發揮,甚至有些高校的複試根本就是流於形式。有些高校在複試中老師問的都是一些無關緊要的問題。還有一些招生院校只讓招生規模內的學生參加複試,這種“一刀切”的做法雖然保證了考生的複試通過率,但也失去了複試的真正意義。這種淡化複試的做法不利於考查考生的知識面和科研能力,最終不利於選拔優秀的生源。當前在研究生複試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具體有以下幾點。

  ***一***對複試的重要性認識不到位

  長期以來,研究生複試中的形式主義一直是研究生招生過程中存在的重大問題之一,尤其是對於一些生源情況不太好的招生單位和冷門專業來說,在當前研究生不斷擴招的背景下這一問題更是比較突出。在一些招生單位看來,有國家統考把關,有教育部劃定的分數線為依據,初試成績是主要標準,複試只是一種形式。一些導師對複試也存在認識上的誤區,認為複試就是對學生的基本情況和學習工作經歷作一些瞭解。這種重初試、淡化複試的狀況嚴重影響複試的質量,不利於優秀人才的選拔,也不利於研究生入學考試功能的充分發揮。

  ***二***缺少科學的規範標準

  目前雖然國家提倡量化複試,但各招生單位自行制訂的複試方案,一般為統一的量化指標和權重,而且粗線條的居多,缺少細緻的可操作的規範標準。如面試評價指標不全面,面試問題不科學,面試評分標準不明確,面試程式不規範;尤其是不同學科間無法有統一的標準,要求嚴格的專業淘汰的學生多,而要求較鬆的專業幾乎沒有淘汰。這些問題相互作用、相互影響,最終使面試帶有隨意性和主觀性,從而難以保證面試的公平公正,影響複試的總體質量。

  ***三***複試工作的管理不規範

  目前,複試管理工作還不夠規範,研究生主管部門制定的複試管理辦法無法得到徹底貫徹和嚴格執行。各招生單位複試管理辦法雖然都依據國家或省級主管部門的複試政策並結合學校自身的特點進行合理的改革和創新,但是總體來看複試的具體操作,尤其是面試,一般都是下放至各招生院系進行。具體的複試組織管理多由院系執行。由於複試的考生人數較多,時間比較緊,複試中複試小組評判的隨意性比較大。一些上線生源不足的單位,為了能完成招生計劃,無奈之下也只能讓綜合素質不佳的考生順利通過複試。

  ***四***複試過程缺乏有效的監督機制

  研究生複試的時間緊,環節多,考生多,任務重,很難進行有效的監督,這也是導致複試工作容易出現問題的重要原因。隨著考生和社會公眾監督意識的不斷提升,對高校研究生工作提出了更高層面的要求和監督力度,從而加劇了矛盾的尖銳化。在各招生單位研究生複試自主權不斷加大的同時,如何處理好自主權與自律之間的關係,切實做到複試錄取工作的公平、公正、公開,是各招生單位必須應對的問題。缺乏有效的監督機制,也是複試工作存在的一大漏洞。

  三、強化複試過程管理的對策建議

  ***一***做好複試前的各項準備工作

  1.完善領導機制,強化各級領導責任

  實施三級負責制,由學校研究生招生工作組、院研究生招生工作小組、學科專業複試專家小組各負其責。校招生工作領導小組是在校長領導下,由分管研究生工作副校長、研究生處領導、各分管研究生工作院系負責人和校紀檢監察部門組成,肩負起整個複試過程的領導統籌工作;各院成立以院長為組長,分管院長為副組長的院級招生工作小組,負責本學院的研究生招生的具體複試工作,並根據學科專業組建複試專家小組;研究生處負責複試工作的組織安排以及協調管理,確保各個環節能夠在既定程式下有條不紊地開展,實行監督和巡視制度,每一場複試均派出工作人員對整個過程進行現場巡視和監察。在這樣的分級管理分層負責的模式下,各學院招生工作小組作為政策的具體實施者,在學校複試管理規定的指導下,制定出本學院的複試細則,對本學院複試過程的公平、公正和複試結果全面負責,並將複試結果進行公佈,保證複試過程的“公開、公平、公正”。

  2.做好複試導師培訓工作

  學校複試工作領導小組應開會研究,制定複試導師遴選辦法。主要依據職稱、取得科研成果、獲得導師資質年限、參加複試次數、自律表現、年度考核結果等指標,具體由學院組織複試導師遴選工作,並將複試導師名單上報到研究生招生辦公室備案。研究生招生辦公室通過複試導師崗前培訓,讓導師明確國家和省、校級有關檔案精神,研究生複試的考核標準、考核內容、考核形式及評分標準,考核合格後,持證上崗。經過培訓的複試導師應能通過面試,瞭解考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外語水平、業務素質及考生的個體差異等不同方面,對考生創新意識、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從事科研潛質等方面的資訊有所瞭解,從而對考生作出較客觀、公正的評判。提高導師的選拔評價能力,能全面提升複試工作質量。   3.挖掘考生個人特質,分類制定複試方案

  複試前將考生的個人資料、成績、考生來源等相關資訊提供給複試小組,然後由複試小組成員經過認真分析,集體決策,分類制訂考生的複試方案,即根據學科、專業的實際情況,確定每類考生要考核的側重點,認真考量。特別對同等學力或跨專業報考的考生,更要嚴格複試。例如在制定複試方案中,要求每位考生必答部分問題,平等競爭;在此基礎上,根據考生具體情況,再提問些與考生所學的專業有關的問題。在職人員和應屆本科畢業生的複試方案也應有一定的區別。對在職人員的考查內容,在實際能力等方面要嚴於應屆本科畢業生。

  ***二***科學規範複試過程與標準

  1.制定明確的複試標準和要求

  研究生複試必須明確嚴格的複試標準和要求,在強調思想政治素質的基礎上,著力考查考生專業知識基礎及相關知識的廣度;全面檢驗考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加強綜合素質的考查。

  2.規範複試程式

  程式公正可以保證實體公正的實現。複試程式公正有助於保證考生權利,有助於限制人為因素,從而保證複試結果的公平公正。學校應依據國家相關政策和規定,結合自身特點,根據學科專業要求,制定公平、公正、規範的複試程式,並及時公示。首先應根據學科專業的特點確立合理的複試權重。目前教育部明確規定複試權重一般把握在30%到50%。其次要明確規定複試的組成,根據研究生培養要求,合理確定筆試、面試及英語聽力測試和口語測試的分值比例。同時,組成研究生複試小組,由複試小組對複試結果負責,以減少個人因素的影響。複試前應確定考查的基本內容,尤其是面試,須提前準備供考生選擇的面試試題,以避免問題的隨意性和偶然性;複試時應堅持寬嚴適度,始終如一;複試後,堅持逐人逐項評分,取加權平均分作為考生最後評分,並最終由複試小組簽署評語作為考生最終得分,由複試小組組長簽字後上報學校存檔。

  ***三***建立有效的監督機制

  1.成立督導小組

  成立由研究生院部牽頭、學校紀檢委等單位參與的研究生複試督導小組。督導小組又可以分成多個小組,分別深入到各個複試小組,對複試的全過程進行旁聽,瞭解各複試小組的人員組成、複試程式、面試內容、評分標準、每個考生的面試時間等等。督導小組通過旁聽,總結好的方法經驗,發現存在的問題,以指導以後的研究生複試工作。

  2.建立公示制度

  複試應有更高的透明度,例如面試分組方法、面試的評分方法、面試成績與總分的關係、面試的結果、初試與複試成績、錄取的基本原則等,都應該通過校園網、張貼公示等渠道,明確地告知參加複試的教師、考生及相關工作人員,接受大家的監督。同時開放面試全過程,接受老師學生甚至社會各界的監督。

  3.建立試後反饋制度

  成立複試工作小組,公佈舉報電話及***,保證投訴、申訴、監督渠道的暢通,及時處理解決複試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積極聽取試後來自社會群體與考生的意見,以儘快發現複試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從而作出及時的改正以不斷完善複試工作。

  參考文獻:

  [1]劉苑,黃學,呂欣.完善複試環節提高研究生招生質量[J].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6***:150-153.

  [2]張巨集.淺談如何做好研究生複試工作[J].大眾文藝,2009***4***:230-231.

  [3]黃建國.做好研究生複試工作的探索與思考[J].南京財經大學學報,2007***5***:104-106.

  [4]曹菱紅,胡戩.對研究生複試及優秀生源選拔問題的分析與思考[J].理工高教研究,2009***4***:100-102.

  基金專案: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課題“高校師資培訓工作的創新與實踐:以制度建設為保障,建立動態、連續、系統的師資培訓體系”***103005***研究成果。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