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慶齡小時候的故事

  宋慶齡***1893~1981***1893年1月27日,宋慶齡誕生在上海一個牧師兼實業家的家庭。她的父親作為孫中山的朋友和同志,是她的第一個啟蒙老師。少年時代,她即負笈異域,在美國接受了“歐洲式的教育”,受到民主主義的洗禮。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專制統治,使她對祖國的獨立、自由、民主和富強滿懷憧憬。

  宋慶齡是偉大的愛國主義、民主主義、國際主義和共產主義戰士,舉世聞名的二十世紀的偉大女性。她青年時代追隨孫中山,獻身革命,在近七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堅強不屈,矢志不移,英勇奮鬥,始終堅定地和中國人民、中國共產黨站在一起,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為婦女兒童的衛生保健和文化教育福利事業,為祖國統一以及保衛世界和平、促進人類的進步事業而殫精竭力,鞠躬盡瘁,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受到中國人民、海外華人華僑的景仰和愛戴,也贏得國際友人的讚譽和熱愛,並享有崇高的威望。


        今天小編要跟大家講的就是這位偉大女性小時候的故事!
 

  一、宋慶齡誠實守信的故事
 

  一次,媽媽給小慶齡講了“自食其言”的故事:春秋戰國時,魯哀公的身邊有一個重臣叫孟武伯,他有一個最大的毛病,就是說話不算數。因此,魯哀公對他很不滿。一天,哀公舉行宴會招待群臣,孟武伯和哀公的寵臣鄭重也參加這次宴會。孟武伯向來不喜歡鄭重,在宴會上藉機出鄭重的洋相,便問道:“鄭先生怎麼長得越來越胖了?”哀公聽到後,便插嘴道:“一個人常常吃掉自己的諾言,當然會長肥呀!”在座的大臣一聽就知道哀公並不是批評鄭重,是在暗中指責孟武伯說話不算數。

  媽媽的故事是教育她說話要算數,要謹守諾言。對此小慶齡銘記心間。

  一個星期天,宋耀如準備帶著全家去朋友家作客,孩子們大都穿好了禮服就要出發了,只有宋慶齡仍在鋼琴前彈奏著那動聽的旋律。

  母親喊道:“孩子們快走吧,伯伯正等著我們呢!”

  聽到媽媽的喊聲,宋慶齡立即合上琴蓋,跑出房間,拉著媽媽的手就走,剛邁出大門,突然又停住了腳步。

  “怎麼呀?”一旁的宋耀如看到慶齡停住了腳步,不解地問道。

  “今天我不能去伯伯家了!”慶齡有些著急地說。

  “為什麼不能去,孩子?”倪桂芝望著女兒說。

  “媽媽,爸爸,我昨天答應小珍,今天她來我家,我教她疊花。”慶齡說。

  “我原以為有什麼非常重要的事情呢?這好辦,以後再教她吧!”父親說完,便拉著慶齡的手就走。

  “不行!不行!小珍來了會撲空的,那多不好呀!”慶齡邊說邊把手從父親的大手裡抽回來。

  “那也不要緊呀!回來後你就到小珍家去解釋一下,並表示歉意。明天再教她疊花不也可以嗎?”媽媽說。

  “不!媽媽,您不是常說要信守諾言,我答應了別人的事,怎麼可以隨意改變呢?”宋慶齡不停地搖著頭說。

  “我明白了,我們的羅莎蒙黛是一個守信用的孩子,不能自食其言是嗎?”媽媽望著慶齡笑了笑,接著說:“好吧,那就讓我們的羅莎蒙黛留下吧!”

  宋耀如夫婦放心不下家中的小慶齡,在客人家吃過中午飯,就提前匆匆地回到家中。一進門,宋耀如高聲喊道:“親愛的羅莎蒙黛,你的朋友小珍呢?”

  宋慶齡回答說:“小珍沒有來,可能是她臨時有什麼急事吧!”

  “沒有來,那我的小羅莎蒙黛一個人在家該多寂寞呀!”倪桂芝心疼地對女兒說。

  “不,小珍沒有來,家中雖然只有我一個人,但是我仍然很快活,因為我信守了諾言。”宋慶齡辯解道。

  聽了小慶齡的話,宋耀如夫婦滿意地點了點頭。


宋慶齡
 

  二、從小心懷祖國
 

  1908年,宋慶齡15歲。這一年,她被父母送到美國留學,進了佐治亞洲梅肯市的威斯里安女子大學。宋慶齡是個文靜而愛沉思的女孩子。她學習非常勤奮,尤其是想到將來要為窮苦的祖國人民做事時,她就更加刻苦地學習。

  有一次,班裡要討論歷史方面的問題,她認真地收集資料,認真地思索,做了充分準備。

  在討論會上,一位美國學生站起來發言。他說:“我認為,歷史的發展是難以估計的,你們看,那些所謂文明古國,譬如亞洲的中國,已經被歷史淘汰了。人民的希望在歐洲、在美洲。在我們這裡。”

  這時,坐在前排的宋慶齡不以為然地搖了搖頭。她緊縮雙眉,耐心地聽者美國同學的發言。那位同學剛講完,宋慶齡就站了起來。教室裡立刻靜下來了,宋慶齡顯得有些激動,但她仍然用柔和的聲調說:“歷史確實是在不斷變化的,但它永遠屬於億萬大眾。具有五千年文明歷史的中國,沒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有人說中國像一頭沉睡的獅子,但它決不會永遠的沉睡下去。總會有一天,東亞睡獅的吼聲將震動全世界!因為它有廣闊的土地,勤勞的人民,悠久的歷史,富饒的物產,有無數革命志士,為了它的振興在進行著艱苦卓絕的鬥爭!”教室裡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大家交口稱讚:“說得好,以理服人。”“這些話多麼有力量!”

  宋慶齡雖然身在國外,但她時時刻刻關心著國內的情況,她常對同學說:“我不能忘掉中國,我對祖國充滿了理想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