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知識讀物

  中國的歷史那麼悠久,肯定有很多過於中國歷史的讀物,那麼同學們知道哪些歷史知識的讀物呢?下面由小編為你提供的相關資料,希望能幫到你。

  一

  歷史的心智:亂世中的人性與命運

  作者:馮立鰲著出版社:上海三聯書店出版時間:2007-01-01

  內容簡介春秋戰國是中華民族有史載以來思想開初大活躍的時代,是民族心智迅速走向豐富、成熟的時期,發生於該時期並且形成籍載的人物活動,許多都凝結著古人的智慧和文化心態,對後世之人發生過和正在發生著深長的啟迪,本書從多個視角上分析發掘歷史材料,指出計謀成功的奧祕和施行的關鍵點,並在分析中力求意境全面、解剖深透、富有創意。本書把對許多微觀事件的分析放置於春秋戰國十多個不同的國別中,意在加深人們對各國政治、軍事、文化以及人物活動的認識。

  二

  清朝野史

  作者:小橫香室主人出版社:中央編譯出版社出版時間:2009-06-01

  內容簡介《清朝野史大觀***全3冊***》分《清富遣聞》,《清朝史料》、《清人逸事》、《清朝藝苑》、《清代逮異》五輯,共十二卷,一百餘萬宇。史料豐贍,內容所及上至帝王后妃、天潢貴胄、悍將權臣、名媛佳麗、學士才子,下至訟師衙役、遊俠術士、市井小民,乃至巫醫、百工、倡優之屬,構成了一幅有清一代色彩斑斕、光怪陸離的眾生世相,真可謂無所不包,無所不具;而其中官場黑幕、雜事祕辛之類,又是一般正史所不屑載的。因而,此書實是史學研究者及治民俗學者不可不讀的一部重要的筆記叢抄。《清朝野史大觀》於1915年由中華書局排印出版,撰者題名橫香室主人,至今雖不滿百年,然其生平、姓氏、里居已不可確考。自古以來流傳於世的名篇佳作,其作者湮沒無聞正不知凡幾。大約國人一向不甚看重小說,而這類野史、稗官雜抄種種筆記,方誌、家乘,專以搜奇獵豔為能事,當時便是一種市場行為,是供人茶餘飯後作談資的,自然不入於六經正途,編撰者亦不肯將其真實姓名刊佈於世,有辱斯文。既稱“清朝野史”,其選編日期早應當在清帝遜位以後,至排印之日不過兩三年時間,麗此書引證有清一代各家筆記達一百五十餘種,編為《清宮遺聞》、《清朝史料》、《清人逸事》、《清朝藝苑》、《清代述異》共五輯***原十二冊***,其蒐羅之廣、披閱之勤,非飽學碩儒,自然難當此任。自民初以來,此書即與《清陴類鈔》、《大清見聞錄》等同為一般讀者所喜聞樂見的幾種清人筆記,至今已布在人口,婦孺皆知。至於書中所載雜事祕辛、清宮舊聞,又是正史中無從稽考的,治民俗史學者大約只能從這類遺聞、舊鈔中窺見一二。

  三

  發明的國度:中國科技史

  作者:周瀚光, 王貽樑出版社: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時間:2001-09-01

  內容簡介本書把中國科技史的發展分為六個時期。首先是先秦時期,這是中國古代科技從萌生到奠立基礎的時期;其次是秦漢時期,這是中國古代科技的各個學科逐步建立體系並形成風格的時期;其三是魏晉南北朝時期,這是中國古代科技創新不斷湧現的時期;其四是隋唐時期,這是中國古代科技持續發展的時期;其五是宋元時期,這是中國古代科技發展的高潮和黃金時期;其六是時清時期,這是中國科技發展相對滯緩並逐步匯入世界科技發展洪流的時期。

  四

  貴族的黃昏-孔子和他生活的時代

  作者:李碩出版社:現代出版社出版時間:2010-01-01

  內容簡介這部傳記依時間順序再現了孔子一生的經歷及其主要弟子的事蹟。此外,本書還描繪了春秋晚期的列國政治局勢,以及久已消失的貴族社會的種種禮俗、風尚,在更廣闊的背景上展現孔子生活的時代和社會風貌,以便讀者更深入地瞭解其人其事。在史料運用方面,關於孔子事蹟、言行,以《春秋左傳》《史記》和《論語》為基礎,旁及儒經***主要是《儀禮》《禮記》《詩經》***和戰國諸子書***如《孟子》《莊子》《墨子》***。對產生於司馬遷之後的關於孔子的種種傳說故事,基本不予採納,但有些會在辨析中提到。其他關於社會背景、時代特色的內容,則兼採各種史料,並運用了一些考古學成果。

  對於孔子這位在中國歷史上影響巨大的人物,本書作者努力避免各種先入之見,不神化,也不戲說、漫畫化,以理解之同情來講述孔子以及同時代其他人的命運際遇、悲歡離合。書中的孔子,是更符合歷史客觀的孔子,也是更真實、更鮮活的孔子。

  五

  詩人騷客的中國史

  作者:劉逸 著出版社:海南出版時間:2012-01-01

  內容簡介  《詩人騷客的中國史》通過一百零八首詠史詩,勾勒出歷史的一百零八個片斷,是一部白描式的中國史。   在這本書裡,作者試圖和讀者一起,沿著詩人騷客們讀史的心跡,在他們對歷史的經歷、記憶、想象和沉思中重溫中國歷史的一百零八個令人難以忘懷的片斷,並在這一百零八個片斷中感受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