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歷史學業考試的備考方法介紹

  高二的學業水平考試就快來臨,歷史的備考建議你都曉得了嗎?下面由小編為大家提供關於高二歷史學業考試的備考建議,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高二歷史學業考試的備考方法一、分類訓練和針對性訓練

  測試說明使學生明白了哪些是考試的重點內容,避免無的放矢;勾勒歷史線索,弄清來龍去脈,有助於提高複習效率;而扣住學業水平測試說明,花一定的時間整理知識要素,並按整理出的知識要素進行分類訓練和針對性訓練,這又構成了歷史學業水平測試複習中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這一環節處理得好與壞,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一屆學生歷史學業水平測試複習的成與敗。

  學業水平測試說明把高中歷史必修內容採用表格形式,分為“測試內容”和“測試要求”兩部分,“測試內容”在這裡指的是課本內容中劃出的知識塊,“測試要求”是指測試內容中包含的相應內容要素和測試能級。在佈置學生練習的時候,應注意區分測試要求中規定的能級要求,強化識記,按單元編排習題,著重培養學生歷史闡釋和史料處理能力。重要的和難度大的知識要素宜多加練習,可找一些示範例題來加深對知識要素的理解,這樣練的好處在於有的放矢,同學心中有底,教師心中有數,促使師生共同努力,真正提高複習效果。還要特別注意練習的方法。要讓同學先讀書,整理記憶知識要素,爾後才做習題。練習時在突出教材固有的單元性、專題性的基礎上,也要能打破教材原有的專題框架,糅合政治、經濟和思想文化的內容,縱橫結合,增強內容的系統性,史實服務於概念,使概念組合成完整的知識體系。

  練習要讓同學在理解的過程中分析判別、綜合歸納整理一定的內容,適當地提高一些要求。要注重講練結合,提高練習質量,有練就要有講,練不能代替講,講也不能代替練,講練必須有機地結合。對一些典型題目要條分縷析,細緻講解,要講如何審題,如何扣住題目要求組織文字作答,要對同學練習中出現的傾向性偏差做深入細緻的剖析,必要時可設定一些典型題進行有針對的訓練,糾偏補差。總之,這種有講有練的複習方法,既可以增加知識、鞏固知識,又能提高分析解題的能力。

  高二歷史學業考試的備考方法二、靈活地進行取捨

  在考點落實的過程中,我們必須時時的迴歸課本,迴歸教材。根據記憶曲線的特性,只有經過不斷的複習短時記憶,才會形成永久性的記憶。一次在複習階段就是要對知識點反反覆覆的進行強調,對各個考點進行逐步的有針對性地進行課本的閱讀。在組織複習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注意教材的差異,靈活的進行取捨,整合教材。當然教材的整合不是隨心所欲的,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教材的整合一定要依據《考試說明》,同時也要根據學生基礎知識掌握的情況,以及學生的認知規律,對教材內容以及相關資源的合理取捨。比如一些新增加的內容,或者前一年是“瞭解”的,而現在的要求是“理解”或“探討”,這樣教師就應該進行重點的複習。

  在整合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知識的梳理,要做到知識點之間的“融會貫通”。雖然新課標下的高中歷史課本,以專題史的形式出現,但模組與模組之間,還是有必然的聯絡的,而歷史這個學科本身也具有綜合性,跟其他學科也有一定的關聯。[4]另外,高中歷史的學習與我們的政治生活也息息相關,所以今年參加高中政治學業水平測試的學生也應該關係國家大事,比如十八大的召開,及其指導思想和戰略意義也是學生所應該掌握的。教師在複習的時候,特別是必修一《人類社會的政治》複習的時候,應該以當今的政治生活為切入點,進行問題的分析。

  書本上的內容是固定的,但是題目是靈活的,所以在整合教材的時候,一定要適當的進行題目的練習,特別是歷屆的真題。學生在通過課本進行內容複習的時候,練習能夠進一步的鞏固知識點。比如,徐天麟在《西漢會要》中說:“漢祖龍興,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於矯前世之弊矣。”讓學生在“宗法制、三公九卿制、皇帝制、郡國並行制”四個選項中進行選擇,其答案是:郡國並行制。比如學生選擇的是其他選項,說明學生對於古代的這些制度還不能夠進行準確的區分,所以題目的練習不僅是幫助學生加強記憶,更重要的是一種資訊的反饋,找出自己掌握的不足之處,並加以強化。

  高二歷史學業考試的備考方法:探討

  一、借學業水平考試之勢,營造學習氛圍,激發學生鬥志,把備考工作抓嚴、抓實

  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面向全體在校學生,成績是衡量學生是否達到高中畢業水平和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對學校教育教學質量進行綜合評價的重要依據,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要在最短暫的時間內有效地提高歷史學科學業水平測試的複習效果,我們要從思想上高度重視,從行動上要認真抓好歷史學業水平考試的備考工作,大力宣傳,紮實準備。借用學業水平測試之機,營造緊張、濃厚的學習氛圍。

  二、精心研究《學業水平考試說明》,加強歷史學科能力的培養

  積極研究考試說明,準確理解說明要求,及時調整教學思路、教學深度。複習時要始終強調知識的整體性,注重建立學科知識網路。強化歷史知識之間的聯絡,既是突出基礎知識的教學問題,也是提高學生基本能力的重要手段。強化歷史知識的縱橫聯絡、中外聯絡、史論聯絡。

  三、降低教學基點,務必落實基礎知識

  中學歷史基礎知識包括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的基本線索、重要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歷史制度和歷史現象;既有規律性的認識,也有具體史實,是史論結合的。組成中學歷史基礎知識的要素有:時間、地點、人物和事件。要善於分解教材,提煉教材內容,使之變得更簡潔,重點更突出。備考過程就是使學生高度熟悉歷史必修1、2、3的過程,要做到章節過關,知識到位,不留死角。

  四、教法得當,聽、說、讀、寫、講、議、練步步到位

  對於歷史複習備考,我們可以採用讀—講—議—練四步教學法,首先學生熟讀要複習的知識,然後老師精講內容,評議師生互動中學生易錯易混的知識,最後學生進行鞏固練習,教師講評。在複習過程中要特別注意歷史基本線索的梳理,前後相關內容的比較、分析,構建完整系統的歷史知識結構。 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提高學生的歷史學科能力。士兵平時多流汗,戰時才能少流血;學生則是平時多練習,考時才能多取分。

  五、選擇重點、熱點問題、週年問題和陝西曆史作為專題進行復習

  如:大蕭條與羅斯福新政;斯大林模式的功與過;制度的創新***中央集權制度、科舉制度***;中國的近代化;科技革命和科技成就等等。

  六、做好培優補差工作,提高複習效率

  在複習過程中我們要做到因材施教,讓優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飽”、後進生“吃得了”,不要平行用力,要抓兩頭促中間,優化優等生,鞏固中等生,提升後進生,抓好學生的基礎,使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和解題習慣,錘鍊其心理素質,提高歷史複習效率。

  七、強化訓練,鞏固所學

  練習要有針對性和坡度,每個考點複習後立即設計習題訓練,每個專題複習結束後進行單元訓練,每冊書複習結束後要進行綜合訓練,考前兩週進行五次以上的模擬模擬訓練。根據校情和學生具體學情,進行優質高效的練習,練習到位,按時適量,鞏固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