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馬利亞海盜猖獗的原因

  索馬利亞海盜除人數增加外,海盜的裝備也得到了更新,索馬利亞海盜越來越猖獗。那麼,是什麼?下面就由小編告訴大家吧!

  

  1、地理因素。索馬利亞海盜出沒的海域,位於紅海、阿拉伯海以及印度洋的交匯處,這一地區由於蘇伊士運河和能源通道的原因,業已成為全球海上運輸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環——換言之,海盜不愁沒“買賣”可做;同時,這裡海情十分複雜,不僅航道狹窄***尤其是紅海一帶***,而且周邊沿海地區港汊密佈,客觀上有利於海盜得手後迅速脫身和隱藏。

  2、政治軍事因素。索馬利亞的內戰已持續多年,為內政所困擾的中央政府對於本國海盜的打擊可謂力不從心。而其周邊國家諸如厄利垂亞、吉布提、葉門等,無論國力軍力都比較弱小,其海軍力量更是不值一提,換言之及這些鄰國想幫助索馬利亞剿滅海盜也有心無力啊。

  3、此外,雖然有時也會“遠端奔襲”,但一般說來索馬利亞海盜還是以“吃窩邊草”為主,即大多在本國沿海從事劫掠活動。這就導致了一個索馬利亞國家主權的問題,其他國家即使有意清剿海盜,也必須考慮到與索馬利亞的雙邊關係,以及此舉可能會造成的國際影響。

  4、實際上,對於這種“三不管”地帶,很多有實力的大國之所以不願多管,還是怕引火燒身自討無趣。畢竟一方面動用強大海軍來對付這些“平時為民,戰時為賊”的索馬利亞海盜,總有些“高射炮打蚊子”的感覺,不僅說得不償失,而且最主要的還在於“很難準確識別究竟誰是平民,誰是海盜”——索馬利亞海盜經常裝扮成捕魚或運輸的民用船隻出現在海上,這些人也不是傻瓜,一旦如果發現情況不對他們就會“假戲真做”來矇騙對方,或是立即掉頭逃回本國領海。

  5、歷史因素。自古以來,印度洋尤其是“東非-阿拉伯半島-紅海沿岸”就是強人出沒的“海盜天堂”。古代阿拉伯傳說中的著名海盜辛巴達***他的故事已多次被好萊塢搬上銀幕***,就曾活躍於此地;而到了近代,以劫掠商船和販運奴隸、香料、象牙為生的阿拉伯海盜,更是在這一地區橫行達數百年之久。位於坦尚尼亞外海的桑給巴爾島,在歷史上就曾經長期淪為阿拉伯海盜隱匿財寶、轉運奴隸和貨物的重要基地。甚至一直到今天,仍然有來自世界各地的探險者希望在這裡找到那些傳說中被隱祕深藏的鉅額財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