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古代教育是怎麼樣的
日本古代有一定組織形式的教育,是從儒學傳入日本後,在宮廷中設立私學開始的。從7世紀中葉以後,日本開始向封建社會過渡,在漫長的封建社會中,日本在學習中國古代文化教育經驗的過程中,逐漸形成自己獨特的教育體系。那麼?
日本古代教育:大化革新時期
日本古代有一定組織形式的教育,是從儒學傳入日本後,在宮廷中設立私學開始的。據《古事記》和《日本書紀》記載,日本在應神天皇統治時,朝鮮半島上百濟國的漢學家阿直歧來到日本。阿直歧通曉漢文經典,被聘任皇太子菟道稚郎子之師。阿直歧又嚮應神天皇推薦博士王仁。王仁於應神天皇十六年 ***285*** 到日本,帶來 《論語》十卷、《千字文》一卷,成為朝廷重用的漢學教師。由於儒學傳到日本,在宮廷中興辦起學問所後,皇太子以及皇族和宮廷貴族子弟都到宮廷的學問所就學,宮廷教育就此發端。552年佛教和佛教經典通過朝鮮傳入日本,從此中國的儒學文化和印度的佛教文化融匯起來,成為促進日本文化發展的洪流。這股洪流的推波者是聖德太子。他在 593~622 年攝政期間,大興文化教育事業,創立眾多佛教寺院以傳播佛教,同時宣揚孔子哲學,為直接吸收中國文化,曾向中國隋朝派遣使臣、留學生和學問僧,移植中國的封建制度和文化。
645年6月,中大兄皇子聯合中臣鐮足,奪取被舊貴族把持的政權,擁立孝德天皇,仿中國建制,定年號為大化。646 年頒佈“大化改新”詔書,確立中央集權的國家制度,推動了日本社會由奴隸制社會向封建制社會轉變。從此開始,日本設官治學,一方面繼續向中國派遣留學生,另一方面仿照中國唐朝的教育制度,建立日本的貴族教育制度。668年,中大兄皇子正式即位, 成為天智天皇。在教育方面,開始設立大學,到大學學習的貴族子弟被稱為博士學生。大寶元年 ***701***,忍壁親王及藤原不比等制定《大寶律令》,使大化革新以來採取的各種措施以法律形式肯定下來。《大寶律令》中的“學令”部分,對大學及國學作了種種規定,這是日本教育發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按照《大寶律令》所規定的學制,在京都設大學***或稱大學寮***,在地方設國學。
日本古代教育:奈良和平安時期
自大化革新後,日本逐步形成了封建的社會制度。奈良時代***710~794***,日本和中國交往更加頻繁。日本受中國唐朝文化的影響,文化藝術事業空前繁榮,佛教昌盛,學術進步。這一時期的學術研究和教育內容以漢字和漢文書籍為主,偏重於模仿中國的文化教育,同時開始創造自己的民族文化,出現了使用漢字音符的萬葉假名。在這個時期裡,官立的大學和國學、學者的私塾、家學和家傳的個別教學等三種教學形式並存和發展起來。平安時代***794~1192***初期,對大學也比較重視,並做了某些改革。但到了中期,大學衰落,私學有了發展。隨著佛教的興盛,寺院的學問所逐步成為初具學校形式的教育場所。
日本古代教育:鎌倉至戰國時期
平安時代後期,寺院僧侶和武士階層在日本政治生活中發揮了越來越大的作用,新興的軍事貴族逐漸掌握了政權。1192年,源賴朝稱“徵夷大”,在鎌倉建立幕府政權,天皇完全成了傀儡。但在鎌倉幕府末期,由於皇室、京都貴族、寺院僧侶上層、幕府內部各種勢力和各地方勢力之間的複雜鬥爭,釀成了南北朝的對峙和地方勢力割據百餘年的政治局面,史稱“戰國時代”。在這種形勢下,漢學衰落,大學和國學沒有得到恢復,代之而起的是武士教育和寺院教育活動。武士教育主要是灌輸武士道精神,教育的主要場所是在家庭與寺院。武士教育重武輕文,在文化教育水平上比前代有所降低。
日本古代教育:江戶時期
經過長期的戰亂與分裂以後,經濟實力強大的封建主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和德川家康相繼奮起,逐漸形成了統一全國的力量。1603年,德川家康取得“徵夷大”的稱號,在江戶***東京***建立幕府,恢復中央集權制,完成了在軍事和政治上重新統一日本的大業。從這時起,直到明治維新的 260多年間稱為江戶或德川幕府時代。
江戶時期,幕府為了維護封建等級制度,尊崇中國宋儒朱熹創立的朱子學。日本傳統宗教的神道思想在和學***或稱國學***中得到發展。幕府為了防止歐洲殖民勢力的入侵, 採取了“鎖國”政策, 禁止與除中國、荷蘭以外的其他國家通商。日本只能通過荷蘭人瞭解西方的文化科學知識,因此,西方科學文化當時被稱為“蘭學”,並於 18世紀開始得到流傳。儒學、 和學與蘭學等各種流派在不同的階段和不同程度上影響了日本的學術思想、 教育理論和教學內容。江戶時期的文化教育,呈現復興的趨勢,教育機構逐漸發展起來,辦學形式多種多樣。教育機構分為:幕府直轄的學校、藩學、"民眾"教育所三等。著名的幕府直轄學校有昌平阪學問所、和學講習所、開成所及醫學所等。昌平阪學問所是最重要的儒學中心,設有祭祀孔子的聖堂。和學講習所是傳授日本國學的中心。開成所是傳授西方文化科學知識和西方語言的中心。醫學所教授荷蘭醫學。藩學一般設在大名的領地上,以培養各藩武士為主。藩學的教學內容開始以漢學書籍為主,同時習武。1715年以後,逐漸增加了近代科學知識的教學內容,如數學、醫學、航海和軍事技術、西方語言等,也有學習和學的。“民眾”教育的機構,包括鄉學、私塾、寺子屋、心學與實學講習所等各種型別學校。鄉學分為大藩的支族或家臣為他們的子弟開設的學校和庶民在鄉村中設立的學校兩種。前者類似藩學,後者類似寺子屋。私塾是由學者個人在各地創設的學校,它對江戶時代文化科學的發展起了很大作用。寺子屋在江戶初期多設在寺院,後來設在寺院以外的寺子屋逐漸增多。到明治維新前夕,寺子屋已發展到2萬餘所。寺子屋的主辦人,有武士、 僧侶、醫生和神官,也有平民。學生稱為“寺子”,來自社會各階層,以平民居多。學習科目主要是讀、 寫、 算。它是一種群眾性的教育機構。它為明治維新以後,普及初等教育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 日本古代教育是怎麼樣的
- 違章停車的處罰依據
- 許巍那一年吉他譜
- 數位電子技術基礎教程:符合邏輯運算、基本公式
- 嬰兒補血吃什麼食物
- 夏季被晒傷怎麼辦夏季晒後修復美白方法
- 幼兒素質報告單班主任評語
- 學院新生輔導員助理工作總結範文
- 冬季暖胃吃什麼養生食物好
- 五一黑板報圖片
- 吳江大學生創業扶持政策
- 守望先鋒天使輔助攻略
- 班長辭職申請書
- 實習工作心得
- 中國上古十大神兵
- 野外釣魚有什麼要點技巧總結
- 高一語文上學期期中考試預測試卷
- 高考英語備考的解題方法總結
- 學生會衛生部的工作總結
- 第一次考公務員有效的備考計劃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