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社會數學論文

  數學文化的影響不斷攀升,會給社會帶來什麼影響?社會與數學之間有何聯絡?接下來小編為你整理了,一起來看看吧。

  篇一:淺談數學文化給社會帶來的效益

  【摘 要】 在這個迅速發展的社會中,數學的教育體系備受人民的關注,與此同時,數學文化的影響力也在不斷攀升。那麼,應該如何發展數學教育,使數學文化發揮其更大的作用,帶給社會更大的效益?為此,筆者就數學文化的含義及其影響力等方面做了一些研究。

  【關鍵詞】 數學文化 教育體制 精神

  前言:在當今社會,數學作為一種文化而被人們認可,這也充分彰顯了數學文化的價值。而且應用數學文化的教育方式來教導孩子們,可以培養孩子們開創新的思維模式,更能開闊孩子們的視野。如果漠視數學文化的教育作用,這無異於限制了孩子們的思維,同時也削弱了教育的本質功能。

  1 數學文化的含義

  數學文化的含意是什麼?文化是一個內涵十分寬泛的概念,漢語詞典關於文化的解釋有四條,其中第二、三條釋義為:知識的總稱;人類在實踐過程中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辭海》中是這樣解釋“文化”的:從廣義來說,指人類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從狹義來說,指社會的意識形態,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制度和組織機構。《牛津現代詞典》的解釋為:人類能力的高度發展,即訓練與經驗而促成的身心的發展、鍛鍊、修養,或曰人類社會智力發展的證據、文明,即藝術、科學等。當代美國社會學家戴維·彼普諾在《社會學》中定義“文化”:文化由三個主要元素構成:①符號、意義和價值觀,這些都是用來解釋現實和確定好與壞、正確與錯誤的標準;②規範準則,或者對在一個特定的社會中人們應該怎樣思維、感覺和行動的解釋;③物質文化,實際的和藝術的人造物體,它反映了非物質文化的意義。

  如果將數學看成一門科學,那麼它應該是精神生活的產物。還有兩個重要原因:一是在深化人類對世界的認識或推動人類對世界的改造方面,在推動人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發展中,起過或***和***起著積極的作用,甚至具有某種里程碑的意義。二是在這一歷史程序中,通過長期的積累與沉澱,自覺不自覺地轉化為人類的素質與教養,使人們在精神與品格上得到昇華的。人類在認識世界與改造世界的過程中,也自然會加深認識並不斷改造著自己,向更高更完善的境界前進。因此,這兩方面既有區別,又密切聯絡,總起來就組成了人類文明的程序,構成了人類文明的發展史,也形成了現今意義上的文化。

  2 數學教育的能源——數學文化

  1897年,福錫斯在向英國科學促進協會發表的就職演說中提到:“數學是最古老的科學之一:也是最有活力的一個學科,因為它的力量是永葆青春的活力。”這段文字揭示了數學的特徵,同時也彰顯了它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數學文化對學生的學習角度方面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它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數的興趣。我國數學家王梓坤院士曾指出:“數學教師的職責之一就在於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這等於給了他們長久鑽研數學的動力,優秀的數學教師之所以在學生心中永誌不忘,就是由於他點燃了學生心靈中熱愛數學的熊熊火焰。”而當代學生的這熊熊烈火就是由數學文化點燃的。數學文化可以使學生樹立明確的數量觀念,“胸中有數”,會認真注意事物的數量方面及其變化規律,而且可以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使他們思路清晰,條理分明,能有條不紊地處理頭緒紛繁的各項工作。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面對錯綜複雜的現象,能抓住主要矛盾,突出事物的本質,有效地解決問題。數學上追求的是最有用***廣泛***的結論、最低的條件***代價***以及最簡明的證明,可以使學生形成精益求精的風格。而且還可以使學生知道數學概念、方法和理論的產生和發展的淵源以及過程,提高他們運用數學知識處理現實世界中各種複雜問題的意識、信念和能力。同時使學生具有某種數學上的直覺和想象力,包括幾何直觀能力。能夠根據所面對的問題的本質或特點,估計到可能的結論,為實際的需要提供借鑑。數學知識的傳授,如果不滿足於填鴨式的灌注,而是更多地針對數學這門學科的特點,採取啟發、誘導的方式,就可以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逐步地由不自覺到自覺地將這些方面的素質耳濡目染,身體力行,銘刻於心,形成習慣,變成他們的數學教養,終生受用不盡。

  數學教育在大學數學中發揮著三大作用:其一是學生掌握數學工具的主要課程;其二是培養學生理性思維的重要載體;其三是學生接受美感薰陶的一種途徑。數學通過特有的符號語言對數學物件進行邏輯建構,並以抽象的形式追求高度精確、可靠的知識。這種嚴謹化、理想化、精確化、模式化和分離化的數學邏輯建構活動必然要求從事者具備科學的求知探索態度。再就是數學來源於實踐,服務於實踐,且數學在對世界的秩序化、形式化、結構化的抽象和定量的描述中,涵蓋了演繹、推理、證明等解題的思想方法,包容了天文、地理、歷史及生活中的現實問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以鍛鍊個人的思維能力、動手能力、想象力和創造力。從發展角度來看,研究數學思想史,可以增強全域性觀念,提高學習興趣。有利於學生對中文摘要數學的理解,有利於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數學知識,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探索精神。數學文化在思想方面的影響也是深遠的,譬如:實用思想;神祕思想;演算法化;數值化和離散化的計算思想;樸素的辯證思想;正統思想等都為我國的教育增添了色彩。

  3 如何使數學文化魅力四射

  數學文化是涉及數學與其它文化,乃至整個文明的關係,同時還有數學本身的文化系統和結構。數學作為人類文化的組成部分,它不斷追求最簡單的、最深層次的、超出人類感官所及的宇宙的根本。由此可見,努力提高我國的數學文化是對數學教育體制改革的一大飛躍。數學的教學不能僅僅看成是知識的傳授,而應該是學生學習知識、培養能力和提高素質諸方面。首先,建立重視教學過程的活動數學觀,數學教學應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和學習數學的概念、定理、法則等知識的發生、發展和應用的過程,注重對知識本質的理解,關注相關的史料和發展狀況,讓學生參與到討論、交流和探索等數學活動中。再就是克服數學的孤立主義傾向,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現實聯絡的緊密性與豐富性,開闊學習視野、激發想象力和創造力、塑造精神品格是數學文化思想在數學教育中的意義所在。

  我們國家應該兼顧數學文化和數學教養方面的要求,無論是弘揚數學文化,還是增進數學教養,都應該是也能是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實現的,是必須以認真學習數學知識、嚴格加強數學訓練作為載體來完成的。我們應該將弘揚數學文化作為數學課堂教學以外的東西,想設法從外面引進來,應該認識到這是數學課程教學的內在要求和有機組成。

  4 結語

  筆者從數學文化的含義,數學文化對教育的影響以及對數學文化的幾點建議等方面,系統的給大家講述了數學文化的重要性。但是我國的數學文化尚不完善,在數學教學方面的應用更是不理想。因此,在今後的數學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利用好數學文化,以其為指導思想,揭示其數學的精神意義,不斷培養學生的精神品質。總之,我們應該努力揭示數學文化的內在含義,並將其運用到教學中,將其變為一種資源,使學生樹立正確的數學觀,並能自己充分感受數學文化,享受智慧人生。

  參考文獻

  1 張乃達.數學文化教育特徵初探[J].中學數學,2002***7***

  2 張傳開等.西方哲學通論[M].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4

  3 張奠宙.中國皇權與數學文化[J].科學文化評論,2005***1***

  篇二:聯絡社會問題,促進中學數學教育

  摘 要: 社會問題教育是高中數學教育課程改革中應該注意的課題。社會問題教育的提出和興起,既是教育發展的結果,更是社會發展的要求。社會問題在促進中學數學教育方面有著習題無法代替的作用。

  關鍵詞: 數學思想 數學知識 社會問題 中學數學教育 習題

  近年來,社會問題教育越來越引起高中數學教育課程改革的重視,這既是教育發展的結果,更是社會發展的要求。同時我們注意到,中學數學社會問題教育在實踐中取得了很大成功,但在某些方面效果依然不是很理想。問題產生的原因,一方面是由於在理論上數學解決社會問題沒有得到很好解決,另一方面是因為以習題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方法仍束縛著中學數學社會問題教育的實踐。因此,筆者認為,促進中學數學社會問題教育的重要措施,就是要將社會問題大量引入數學教育中,從而達到提高中學數學社會問題教育效能的目的。

  一、社會問題與習題的比較。

  大家常說的社會問題,一般是指自然界及社會生活、生產中客觀存在,反映一些科學概念和規律且未被加工的典型科學現象和事實。而我們所做的習題就是由這些概念和規律加工出來的。學生在做習題的過程中往往迷失在推導與演算中,對於習題掩蓋的實際問題學生充耳不聞。其外在的表現形式為:做題得心應手,快而準,但是當遇到此類實際問題時,卻無從下手。這樣的教學模式嚴重地違背了數學教育的初衷——數學的根源是數學現象,限制了對學生的數學社會問題教育。

  數學現象就是由習題在形式上表現出來的,但它只提供了極其完美資料,根本上並沒有給學生提供真實而有效的數學情境,因此學生在解決社會實際問題的時候就不會像做習題那樣得心應手了。社會問題則是把每個數學量掩藏在真實而複雜的數學現象中,而不是赤裸裸地給出來的,需要學生隨機應變,根據當前面臨的情境,通過有目的的假想、估計等手段獲自己所需的數學量,再構建出自己理想的數學模型,經過認真仔細的研究推敲,最終得出與事實相符的結論,這樣就可以把數學教育社會問題化落到實處。因此,我認為有效促進中學生數學社會問題發展的教育方式應是把習題教學與社會問題教學相結合,使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與數學現象緊密結合起來。

  二、運用社會數學問題進行教學,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數學思想和科學品質。

  數學思想是人類在創立和發展數學科學理論的過程中,對數學知識與方法進行概括而形成的科學認識。它對人們在社會實踐中具有潛在意識導向作用。它所具有的思維創造性、內容科學性和觀念指導性對學生的數學學習乃至今後的生活有著潛移默化的嚮導作用。

  社會學思想是社會數學問題的指導。社會數學問題把數學知識描繪成數學現象並以社會問題的形式呈現,主張把原來習題的嚴格性轉化為自然、真實的數學環境,並在其中揭示數學教育活動的因果關係。學生通過社會數學問題的訓練,可以激發創造性思維,發展創造力,是某種數學思想在其頭腦中建立。這一數學思想可能使得他們受益終生,對他們的生活有著方向性的指導作用。數學科學品質是數學學科中所蘊含的人文社會問題因素,它與數學學內容和人們的數學認識活動相聯絡。數學科學品質包括科學精神、科學態度、科學道德、辯證唯物主義思想。社會數學問題是客觀存在的現實,學生在解決這種問題的過程中,必然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教師應引導學生大膽批判、大膽創新,鼓勵學生為了追求真理而勇於進取,這無形中培養了學生的科學精神。中學生的心智沒有發展成熟,心理波動激烈,在盡力社會問題的過程中,會認為某種現象是理所當然的,憑藉主觀臆想,而不是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在這種情況下,教師要適時地給學生介紹一些數學史,告訴他們一些數學學家的科學活動,讓學生樹立起實事求是、嚴謹認真的科學態度。教師在總結的過程中,要給學生著重強調解決任何問題都要遵守辯證唯物主義思想,這是解決問題的主要宗旨。無論是誰,違背了這一真理,必然會走向失敗。

  三、運用社會數學問題進行教學,可以傳授給學生“活”的數學知識。

  在提倡社會問題教育的今天,教師應該教給學生“活”的數學知識。所謂“活”的數學知識就是要將數學知識與數學現象密切聯絡,要使學生在接受數學社會問題教育的過程中不僅僅是學到一些知識,學會解題,而是形成自己的品味,即對所學的數學知識有自己的鑑賞、欣賞、體驗、品位乃至審美,對數學的意義有一些瞭解,有一些欣賞,知道數學學中哪些東西是重要的,哪些東西是美妙的,哪些東西是值得跟人辯論得面紅耳赤而不放手的,從而把中學數學社會問題教育真正落到實處。

  科學現象與事實都是社會數學問題的背景,都是社會生活、生產中客觀存在的。這些特點決定了學生在以“社會數學問題”為載體進行數學概念、數學規律等數學知識的學習過程中,必然是開放性的。在這種學習情景中學生才能體會到學習數學的好處和妙處所在,感受到學以致用是多麼的有成就感。這樣就會使學生對數學產生興趣,從而讓學生喜歡數學,喜歡用數學。而在以往習題式教學中,學生學會的都是理論知識,在做練習時顯得得心應手,但是遇到解決實際問題需要解決時,就手忙腳亂、不知所措了。最典型的例子:學生在做物理練習是很順利,但是如果家裡電路有了問題,燈泡不亮了,讓其找出原因時就不知所措了。

  四、運用社會問題進行數學教學,可以有效地進行社會學方法教育。

  要實現數學社會問題教育的目標,中學數學教學在注重知識教學的同時,必須加強社會學方法教育。因為它是我們培養學生生活能力的主要途徑。所謂社會學方法,是指人們在認識和改造客觀世界的實踐活動中總結出來的正確的思維、行為方式,是人們認識和改造自然的有效工具。社會學方法在本質上與科學知識是統一的。但嚴格說來,兩者又有不同的特點。社會學方法所涉及的是人類認識物質世界的途徑與方式,是高度抽象的,而不是具體的物質世界本身。社會學方法有它自己獨特的表達方式,不直接由學科的知識內容來表達,而是隱藏在知識的背後,支配著知識的獲取和應用。社會學方法的這些特點決定了社會學方法既不易學習,又不易掌握。因而,在中學數學教學中進行社會學方法教育,必須結合社會數學問題。這是由於,社會學方法的真正掌握,必須在探索和發現之中實現。而社會數學問題恰好為社會學方法教育搭建了一個理想的“平臺”。社會數學問題貼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並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們這個突飛猛進的時代,所以,在社會數學問題教學中,學生就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首先運用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等社會學方法將社會數學問題轉化為數學習題,然後用假設、類比、等效模型、近似等社會學方法去進一步解決問題。

  五、運用社會數學問題進行教學,可以有效地訓練學生的技能。

  在中學數學教學中,教師除了需要向學生傳授數學知識和社會學方法外,還需要訓練學生的技能。而訓練技能的有效方法就是引入社會數學問題。因為,社會數學問題給學生的感覺它就是我們身邊所發生的現象,具有原社會的特點。學生一旦遇到這種社會實際問題,就會覺得“活”才是數學的根本,是與現實生活相通的,並非就是書本上死板的知識。於是他們便有了親身實踐的衝動,就會想辦法在生活中使用自己在課堂上所學的知識,使自己所學到的知識在生活中發揮作用,哪怕是一點點也會欣喜若狂的。

  綜上所述,社會數學問題在促進中學數學社會問題教育上有著習題無法代替的作用。當然,習題也不是一無是處,它也有自身的很多優點可取。我們希望通過對社會數學問題的探討,深化對社會問題教育理論與實踐的認識,改變中學數學教學中習題教學一統天下的局面,充分認識數學社會問題教育“以習題演練為基礎,以社會問題解決為昇華”的意義,從而將數學社會問題教育引向深入。

  參考文獻:

  [1]丁爾陞.九年義務教育初級中學數學教學大綱的審查說明[J].學科教育,1992***05***.

  [2]曹才翰.關於中學數學教學目的的幾個問題[J].寧夏教育,1989***Z1***.

  [3]曹才翰.論數學教育及其研究[J].數學通報,1987***09***.

  [4]餘元慶,呂學禮,徐鬆,鮑瓏.新編初中《數學》第三冊簡介[J].江蘇教育,1979***Z1***.

  [5]紀思.介紹新編中小學數學課本[J].人民教育,1963***03***.

  篇三:讓數學學習多元化,滲透社會認知

  【摘要】數學這一科目在《新課標》課程的大環境下,與社會實踐的聯絡程度不斷加強,在各方面的學習都與融會貫通、息息相關,從生活出發,讓學生能“學以致用”――這是《新課標》課程的最基本的出發點和歸宿。由於城鄉的差異,在我所任教的小學裡,學生的社會認知與城填裡的學生有著較大的差異,因而對數學教材中的一些事物或合乎情理的情境、生活片段都無法深刻理解。針對這一情況,我在教學過程中作出了一定的調整,把數學學習的內容充分的並儘量多的與生活實際相聯絡,從提高學生的各方面能力入手,使數學學起來更富趣味性。

  【關鍵詞】數學;社會認知;學習

  數學這一科目在《新課標》課程的大環境下,與社會實踐的聯絡程度不斷加強,在各方面的學習都與融會貫通、息息相關,從生活出發,讓學生能“學以致用”――這是《新課標》課程的最基本的出發點和歸宿。加上兒童學齡期是“自然人”向“社會人”過渡的關鍵期,在這段時期內,學生與社會的相互作用過程中,通過學習與內化社會文化而勝任社會所期待、承擔的角色,並相應地發展自己的個性,為今後的人生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但當代兒童以“獨生子女”為絕對主體,其“社會化”程序有漸緩、漸弱的趨勢。據我在小學任教低年級的這幾年中觀察觀察到,由於我所任教的是農村學校,學生對生活中的事物的認知也就是社會認知上也是極其有限的:他們可以把中國國髓――京劇的臉譜說成是一個面具;對足球、排球和籃球不能區分;有一部分學生由於受家長的過分保護,連怎樣用錢都不會……。這些情況都與學生的社會性素質的發展程度有關,特別是社會認知的發展程度不高所導致的。這些都讓我深深的感覺到:若要讓學生更好地把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更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就必須讓學生的社會認知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以下是我在這幾年來的一些經驗總結:

  一、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豐富學生的社會認知。

  在《新課標》課程的大前提下,任何一個科目都不是單獨存在的,他們之間有著相互聯絡,相輔相承的關係。數學就更不能例外了,特別是低年段的數學更是生活中的最基本知識,學生所學的在日常生活中都經常會用到。但由於我們學校是一所農村學校,學生所接觸的環境與氛圍的不同,再加上有某部分的家長的過度保護,讓學生有一些本應是理所當然要懂的知識他們反而是沒有掌握到。這也不難看出,這都是城鄉差異的一部分。因此,我根據國家課程標準的總體要求,參照教育評價目標分類的方法,我著重從以下的幾個方面對學生的社會認知進行加強:

  1、初步認識自己生活所需要的基本知識

  2、初步瞭解生活中的自然、社會常識。

  3、保護環境,愛惜資源。

  4、初步瞭解有關祖國的知識。

  如二年級上冊的第五單元觀察物體是這一學期中的教學難點,特別是軸對稱圖形這一內容更是難中之難,於是我在課前準備了非常多的對稱圖形讓學生去辨別、分類,當無出示“臉譜”並問了一句“這是什麼?”的時候,我所得到的答案卻是“面具”。作為中國國髓――京劇的道具之一的“臉譜”是一樣眾所周知的東西,也是非常常見的,但由於農村學生的社會認知的侷限性,他們對這些理所當然的事物卻一無所知。有鑑於此,我適時更改的一下課程內容,加強了“臉譜”在這一節課中所佔的分量,以“臉譜”來引導學生學習對稱圖形,一邊為學生簡單介紹臉譜是中國戲劇中最常用的道具之一,是直接用油彩畫到臉上的,可以根據其顏色的比例分為白臉、黃臉、黑臉、紅臉等幾種,而且每個臉譜所代表的人物都不一樣。並讓學生觀察臉譜上的花紋,找出對稱的臉譜和不對稱的臉譜。課後,我更聯絡《品德與社會》的老師商量,設計了一節關於“京劇”的品德課,讓學生進一步瞭解臉譜這一中國特有的傳統文化產物。

  這樣,把數學教學與生活知識融為一體,讓枯燥的數理學習因有生活知識的加入而變得有趣;讓學生對社會的認知因數學的學習而得到豐富。使學生的學生在“雙贏”的狀態下穩步前進,而學生的各方面能力也在不知不覺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這樣的過程卻有著很大的隨機性,使學生的學習帶有很大的侷限。使學生的所學能更廣、更多是我一直努力的方向。

  二、以學生已有的社會認識創設問題情境,培養低年級學生的提問能力。

  “提問”是從一年級就已經開始出現的一個“解決問題”學習的後延學習,也是把生活經驗應用到“解決問題”上的一種體現。而這裡的提問不單指解決問題中的“提出問題”,它還包括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根據問題情境所提出的問題。學生通過老師所創設問題情境中學習提問,到最後會提問,是有一個必須的過程的。所謂創設問題情境就是為了培養學生會提問的能力,而在各種時間、各種場合及教學中,設計一些場景,為學生提供思考的空間,幫助學生提問。所謂提問就是願意主動的提出有價值的問題,而且能夠敘述正確,表達完整,也願意通過各種方法解決自己所提出的問題。而問題情境的創設如與學生的生活貼近、以他們已有的社會認知作背景,學生們對提出問題的掌握會更容易、更深刻。

  課堂中創設問題情境時,我是遵循以下幾點來進行:

  1、直觀性。

  創設的問題情境是學生已有的社會認知並可用感官直接接受的、直接觀察的,然後進行質疑。無論是文字說明還是圖片說明,都能給小學生質疑指明方向,激發小學生提問的慾望,從而培養學生會提問的能力。

  2、多樣性。

  問題情境的創設多種多樣,是學生生活中隨時可遇的情境,並以文字說明、錄影出示一個個情境片斷、一張張圖片、一段段生活片斷***某種社會現象***等來出示。

  3、實效性。

  創設的問題情境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徵、具有可操作性並對學生具有一定的啟發和教育意義,因此往往能激發學生的提問慾望,激勵學生進行提問從而獲得成功。學生獲得成功,給他們帶來了喜悅,帶來了自信,從而學生變老師創設情境引發他們的提問興趣到學生自發的想進行提問,學生的提問意識與能力也就形成了,因此創設問題的情景具有實效性。   在一年級的“元、角、分”的認識這一內容裡,我是這樣操作的。首先,在一間超級市場裡拍了一段顧客買東西的錄影***著重拍攝顧付錢,收錢員找錢的過程***,再特地拍了幾張收錢員把錢分類放好和放錢的抽屜的特寫照片。在課堂上,我先放錄影,再讓學生觀察照片後進行思考:為什麼錢要這樣放呢?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意見。 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元、角、分的區別,知道元、角、分之間是有一個進律的。使學生的更加深刻的認識元、角、分。

  學生“會提問”,就證明了他們已經懂得自發地進行學習,各方面的能力的都發展比一個較高的層次。學生的提問必須經過觀察、內化、思考、推理後再提出的。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我進行了對比實驗,不是以學生已有的社會認知、知識經驗為背景所創設情境的班級,學生間的交流、師生間的互動都不若以學生已有的社會認知、知識經驗為背景的問題情境的班級來得活躍、熱烈。這就使我更堅持以學生已有的社會認知、知識經驗為背景創設問題情境了。

  三、在解決問題的教學中,引發學生主動探究社會認知的慾望。

  數學不是單一的學科,數學的學習也可以是一個知識積累的過程,特別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必須通過對一定的知識的理解、分析才能進行對題目的理解與分析。這是“解決問題”這一教學內容所特有的一個特質。而“解決問題”的題目絕大部分是對現實生活的描述、是日常生活中的一個片段。要想理解好“解決問題”的題目,就必須對題目所描述的情境有一定的認知,這也就運用到學生已有的社會認知。但在小學的低年級階段,學生的社會認知又如此的貧乏,那要如何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觀察、積累生活經驗,從而促進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呢?

  波利亞曾說:“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由自己去發現,因為這種發現、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內在規律、性質和聯絡”。不難理解,這裡所要求的就是要學生活動地進行探索。要讓學生主動的積累生活經驗除了可以從興趣入手外,還可以抓準時機,通過機遇教學引發學生主動探究的慾望。在二年級上冊P23的提出問題的題目***如圖***題中分別出示了這三種有著明顯特徵的球,這應該是學生的認知範圍內的。但我所任教的兩個班在做這一題的時候竟然有一大部分的學生問我:“麥老師,哪個 是籃球”、“麥老師,哪個是排球”、“麥老師,哪個是足球”。針對這一情況,我在教學的過程中,我除了為學生們講述了三種球的不同特徵後,我還說了這麼一句話:如果你們如果想認識真正足球、排球和籃球,可以到文具店或體育用品店去摸一摸、看一看,那裡的球是最正規、最漂亮的,你們一定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就我所知,在這節課後真正去看過、摸過這三種球的學生不在少數,而且這部分同學在認識這三種球的同時還在家長的陪同下,認識了這三種球的玩法及比賽規則;有部分同學更把其它的球類,如網球、高爾夫球……等球的特徵也收入囊中。這難道不是學生對社會認知的主動探索嗎?

  我認為教材在一定意義上,更多的是學生的學材。是學生進行主動學習的引子,是學生對日常生活的一種深化。生活源自於社會,數學這一學科與生活的息息相關更啟發我引導學生對社會的探索、研究,並在這基礎上進行積累、內化,這充實生活經驗的過程難道不是學生善於觀察、善於交往、善於交流、善於合作的過程嗎?這些都是學生進行數學學習過程中所必須具備的品質。這也是我讓社會認知走進數學課堂的原因。

  參考文獻:

  [1] 劉京莉.《數學實踐》.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

  [2] 曾曉潔.《小學新課程教法新探》.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7月。

  [3] 王偉成.《小學數學教學改革的實踐與探索》.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年5月 。

  [4] 趙穎,高乃芳,竇桂梅,焦玫.《自主・愉快・創造性地學習》.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