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數學複習方法

  高三的學生要怎樣複習好數學這門功課呢?下面是小編網路整理的以供大家學習。

  :夯實基礎知識

  高考數學題中容易題、中等題、難題的比重為3:5:2,即基礎題佔80%,難題佔20%。

  無論是一輪、二輪,還是三輪複習都把“三基”即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作為重中之重,死握一些難題的做法非常危險!也只有“三基”過關,才有能力去做難題。

  :建構知識網路

  數學教學的本質,是在數學知識的教學中,把大量的數學概念、定理、公式等陳述性知識,讓學生在主動參與、積極構建的基礎上,形成越來越有層次的數學知識網路結構,使學生體驗整個學習過程中所蘊涵的數學思想、數學方法,形成解決問題的產生方式,因此,在高考複習中,在夯實基礎知識的基礎上,把握縱橫聯絡,構建知識網路。在加強各知識塊的聯絡之後,抓主幹知識,理清框架。

  :注重通性通法

  近幾年的高考題都注重對通性通法的考查,這樣避開了過死、過繁和過偏的題目,解題思路不依賴特殊技巧,思維方向多、解題途徑多、方法活、注重發散思維的考查。在複習中千萬不要過多“玩技巧”,過多的用技巧,會使成績好的學生“走火入魔”,成績差的學生“信心盡失”。

  :提高運算能力

  運算能力是最基礎的能力。由於高三複習時間緊、任務重,老師和學生都不重視運算能力的培養,一個問題,看一看知道怎樣解就行了。這是我們高三學生運算能力差的直接原因。其實,運算的合理性、正確性、簡捷性、時效性對學生考試成績的好壞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運算能力要進一步加強,讓學生自己體悟運算的重要性和書寫的規範性。同時,在運算中不斷地反思自己解題過程的合理性,轉化的等價性等等。

  :答題嚴謹規範

  學生答題存在許多小錯誤,太多的小錯誤,累積起來影響了最後的成績。在複習中和試卷的評講中,要不厭其煩告誡學生,注重推理的完整性,特別是“立體幾何” 中的推理過程;注意數學符號的嚴格性,以及字跡工整、如何塗改,在規定範圍內答題每年都要向學生講明白,養成嚴謹規範的作風。

  有關推薦:

  高三數學複習不是簡單的知識回顧,而是要通過對數學知識系統的梳理、整合,從而掌握學習數學的基本方法,感悟基本的數學思想。

  複習之初,先定方向

  從近年來的高考試題看,顯然不要求每個學生都達到“深”度。因此複習時要注意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有所取捨,譬如只參加高考的同學就沒有必要去學習柯西不等式、排序不等式等競賽內容,也沒有必要花過多的精力在不等式的證明上,而對比較大小的基本方法、初等不等式的解法、基本不等式的應用上則要力求掌握。

  什麼是基本的、必須要掌握的呢?有一個比較簡單的方法來確認,就是看教材的目錄。比如從不等式這一章教材目錄上看,不等式的性質是基礎;不等式的解法是重點***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則是重中之重***;對基本不等式則需思考:何為“基本”?在數學中如何體現出來;而不等式的證明僅是供學有餘力的同學選用,這樣在複習時方向就明確了,有利於合理分配時間與精力。我們還可以將上述看目錄的方法延伸到整個教材,來看章節之間的聯絡,體會數學知識的內在聯絡。

  學會梳理、形成能力

  1.追根溯源,梳理知識我們可以從溯源開始,即知識是如何發現、發生、發展與其他知識之間的關係如何。比較準則是不等式知識的源頭,很多問題最後都會歸於比較準則。

  2.多角度審視,追根溯源是縱向的梳理知識發展的邏輯過程,多角度審視則是橫向聯絡努力聯想,使知識間互相聯絡、互相支援,對加深知識的理解很有好處。如:

  3.關注數學思想,數學文化的核心內涵是數學思想,數學方法。數學思想無處不在,如:

  將一個解不等式組的問題轉化為函式影象與直線交點的問題,即向函式問題轉化,根據影象又可以轉化為方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