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數學複習方法及經驗分享

  高中數學的學習需要結合自身的學習特點來安排學習計劃,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1、數學是得分的科目,同時數學又是高考成敗的關鍵。多少學子因為數學成績而走向不同的大學。從某種意義上講,高一高二的基礎很重要,高一高二有沒有“弄懂”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高三複習的進度,如果基礎打得牢,高三可以向更高的層次衝一把,如果自認為基礎有些薄弱,也不是完全沒辦法,一輪複習將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以前的弱勢。

  2、建議看看自己來年參加的考試的試卷題型分佈,在複習方面,進入高三,哪些知識點只屬於識記和基礎理解層次,哪些知識點屬於重難點。非重難點可以不獨立安排複習時間,因為跟著老師的進度就可以得分,如集合、命題及其關係、充分條件與必要條件、程式框圖、複數等內容,但是一定要保證此類問題屬於自己的必拿分題目。

  3、其次,對其他的整個知識體系的版塊有一個基本認識,可分為以下板塊:函式的基本題型、函式與導數、三角函式相關內容、平面向量和空間向量、立體幾何、數列、不等式、解析幾何初步、圓錐曲線、統計與概率,選修內容不同省份安排不一樣:極座標、不等式、平面幾何等。

  4、知道了整個知識體系框架,就可以考慮在這一個學期裡把哪些板塊安排在哪一個月、哪一週,同時參考老師帶領複習的進度,互為補充。每一週上課前,可以把老師上一週帶動複習的內容再給自己計劃一下,計劃這一週在以前老師講過的基礎上再給自己新增哪些內容,無論是做新題,還是整理做過的題型來尋找考試方向,都要提前安排好,六天***可能高三時期週六都要拿出一些時間給學習吧***時間每天給自己規定額外的幾個小時的自習時間來完成自己的數學計劃。

  5、高三的課一般有兩種形式:複習課和評講課,到高三所有課都進入複習階段,通過複習,學生要能檢測出知道什麼,哪些還不知道,哪些還不會,因此在複習課之前一定要弄清那些已懂那些還不懂,增強聽課的主動性。現在學生手中都會有一種複習資料,在老師講課之前,要把例題做一遍,做題中發現的難點,就是聽課的重點;對預習中遇到的沒有掌握好的有關的舊知識,可進行補缺,以減少聽課過程中的困難;有助於提高思維能力,自己理解了的東西與老師的講解進行比較、分析即可提高自己思維水平;體會分析問題的思路和解決問題的思想方法,堅持下去,就一定能舉一反三,提高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還要作好筆記,筆記不是記錄而是將上述聽課中的要點,思維方法等作出簡單扼要的記錄,以便複習,消化,思考。三建好錯題檔案,做好查漏補缺。

  這裡說的“錯”,是指把平時做作業中的錯誤收集起來。高三複習,各類試題要做幾十套,甚至更多。如果平時做題出錯較多,就只需在試卷上把錯題做上標記,在旁邊寫上評析,然後把試卷儲存好,每過一段時間,就把“錯題筆記”或標記錯題的試卷看一看。查漏補缺的過程就是反思的過程。除了把不同的問題弄懂以外,還要學會“舉一反三”,及時歸納。每次訂正試卷或作業時,在做錯的試題旁邊要寫明做錯的原因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類:

  1***找不到解題著手點。

  2***概念不清、似懂非懂。

  3***概念或原理的應用有問題。

  4***知識點之間的遷移和綜合有問題。

  5***情景設計看不懂。

  6***不熟練,時間不夠。

  7***粗心,或算錯。

  以上方法經過一個階段自查,建立一份個人補差檔案。通過邊查邊改,重複犯的錯誤一定會越來越少。同時,隨著自我認識的不斷完善,也有利於考試時增強自信心。

  6、強化定時訓練,及時反饋矯

  小編推薦:如何有效提高高三數學成績

  學好數學要做大量的題,但反過來做了大量的題,數學不一定好,因此要提高解題的效率,做題的目的在於檢查你學的知識,方法是否掌握得很好。如果你掌握得不準,甚至有偏差,那麼多做題的結果,反而鞏固了你的缺欠,因此,要在準確地把握住基本知識和方法的基礎上做一定量的定式訓練是必要的。

  1***要有針對性地做題,典型的題目,應該規範地完成,同時還應瞭解自己,有選擇地做一些課外的題,但一定要做到定時定量;

  2***要循序漸進,由易到難,要對做過了典型題目有一定的體會和變通,即按“學、練、思、結”程式對待典型的問題,這樣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是無論是作業還是測驗,都應把準確性放在第一位,而不是一味地去追求速度或技巧。

  4***儘管複習時間緊張,但我們仍然要注意迴歸課本。要抓綱悟本,對著課本目錄回憶和梳理知識,把重點放在掌握例題涵蓋的知識及解題方法上,選擇一些針對性極強的題目進行強化訓練、複習才有實效。

  高三數學如何學好高中數學

  1、養成良好的學習數學習慣。

  建立良好的學習數學習慣,會使自己學習感到有序而輕鬆。高中數學的良好習慣應是:多質疑、勤思考、好動手、重歸納、注意應用。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要把教師所傳授的知識翻譯成為自己的特殊語言,並永久記憶在自己的腦海中。良好的學習數學習慣包括課前自學、專心上課、及時複習、獨立作業、解決疑難、系統小結和課外學習幾個方面。

  2、及時瞭解、掌握常用的數學思想和方法

  學好高中數學,需要我們從數學思想與方法高度來掌握它。中學數學學習要重點掌握的的數學思想有以上幾個:集合與對應思想,分類討論思想,數形結合思想,運動思想,轉化思想,變換思想。有了數學思想以後,還要掌握具體的方法,比如:換元、待定係數、數學歸納法、分析法、綜合法、反證法等等。在具體的方法中,常用的有:觀察與實驗,聯想與類比,比較與分類,分析與綜合,歸納與演繹,一般與特殊,有限與無限,抽象與概括等。解數學題時,也要注意解題思維策略問題,經常要思考:選擇什麼角度來進入,應遵循什麼原則性的東西。高中數學中經常用到的數學思維策略有:以簡馭繁、數形結合、進退互用、化生為熟、正難則反、倒順相還、動靜轉換、分合相輔等。

  3、逐步形成 “以我為主”的學習模式

  數學不是老師教會的,而是在老師的引導下,自己主動的思維活動去獲取的。學習數學就要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養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獨立思考、勇於探索的創新精神;正確對待學習中的困難和挫折,敗不餒,勝不驕,養成積極進取,不屈不撓,耐挫折的優良心理品質;在學習過程中,要遵循認識規律,善於開動腦筋,積極主動去發現問題,注重新舊知識間的內在聯絡,不滿足於現成的思路和結論,經常進行一題多解,一題多變,從多側面、多角度思考問題,挖掘問題的實質。學習數學一定要講究“活”,只看書不做題不行,只埋頭做題不總結積累也不行。對課本知識既要能鑽進去,又要能跳出來,結合自身特點,尋找最佳學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