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的正常體溫範圍是多少度

   新生兒體溫中樞發育是不完善的,而且皮下脂肪薄,散熱快,保溫能力與正常人相比較差,體溫常常不穩定。嬰兒正常體溫是多少?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嬰兒正常體溫,歡迎閱讀。

  嬰兒正常體溫是多少

  新生兒體溫稍高於成人,尤其是早產兒由於體溫調節系統還未發育完善,體溫調節功能較差,所以體溫易受環境溫度影響而發生變化。

  例如在傍晚時,寶寶的體溫往往比清晨時要高一些;寶寶進食、哭鬧、運動後,體溫也會暫時升高;如果衣被過厚、室溫過高等,寶寶的體溫也會升高一些。如果寶寶有這種暫時的、幅度不大的體溫波動,只要他的一般情況良好,精神活潑,沒有其它症狀和體徵,通常也不應該考慮是病態。

  嬰兒正常體溫範圍

  口腔體溫範圍36.7℃—37.7℃之間;

  腋窩溫度範圍36.0℃—37.4℃之間;

  直腸溫度範圍36.9℃—37.9℃之間。

  其中,低熱是指體溫波動於38℃左右,高熱時體溫在39℃以上。連續發熱兩個星期以上稱為長期發熱。

  嬰兒發燒的病因

  發燒不是病,它只是身體的一項示警徵兆,告訴我們身體內恐怕有問題,可能是疾病因素,也可能不是。發熱本身不是疾病,而是一種症狀。其實,它是體內抵抗感染的機制之一。發燒甚至可能有它的用途:縮短疾病時間、增強抗生素的效果、使感染較不具傳染性。這些能力應可以抵消發燒時所經歷的不舒服。

  以下列舉些能引起發燒的疾病。

  1、感冒:不論一般感冒或流行性感冒都是寶寶最常見的疾病。感冒的症狀不一,發燒、食慾下降、腸胃不適、拉肚子、耳鼻喉等問題都有。

  2、耳鼻喉發炎:耳鼻喉的問題通常會有發炎現象,所以會有紅腫的產生,是一種病毒感染,常見有發燒、咳嗽、流鼻水、喉嚨紅腫***寶寶通常不願意進食***等症狀。

  3、幼兒急疹***玫瑰疹***:典型的症狀就是會莫名高燒***39℃以上***,大約持續3—4天,然後起紅疹***此時燒會退去***,紅疹通常會慢慢消失,不會留下任何疤痕,也沒有其他併發症,爸媽不用擔心。

  4、打預防針:因施打疫苗而有輕微發燒的寶寶很多,但會引起較明顯發燒的通常是在注射“白喉、百日咳、破傷風”的疫苗後。若有身體不適或感冒則不適合帶寶寶去打疫苗,以免症狀混淆。72小時內是注射預防針發燒的觀察期,超過就不是因為疫苗而引起的發燒了,爸媽要另外做判斷。

  發熱是一種症狀,多由感染,常見由病毒感染所致。退燒藥只針對高熱,可促使身體暫時降溫,是一種治表的方法。服用退燒藥的目的是避免熱性驚厥和降低因高熱引起的身體高代謝狀態。所以,高熱時***大於38.5℃***使用退燒藥,會有數小時後體溫再次升高的現象。也就是媽媽們常說的,為什麼我寶寶發燒吃退燒藥過幾小時又發燒了,為什麼會反覆發燒的病因。病毒感染多為自限性疾病,發燒一般多會持續3-5天。

  為什麼嬰幼兒容易發燒

  主要是因為他們的體溫調節中樞系統釋出還不成熟,再加上身體的抵抗力比較差,受到感染的機率比較高,所以常會有發燒的情形出現。很多身體疾病確實會造成發燒,如各式病毒、細菌的感染髮炎、腫瘤癌症、自體免疫疾病、脫水等,這些都需經過各種檢查才能確知,且需加以適當的治療處置。

  醫師對於發燒,在乎的是疾病本身的影響及進展,但通常父母只看到疾病外表,如發燒、嘔吐、咳嗽,就慌亂不已。回家吃了醫生開的退燒藥,等孩子又燒起來,就又不放心,立刻再來醫院,問為什麼吃了藥,還發燒,甚至要求醫生給寶寶開退燒針、開抗生素,認為這樣效果快。殊不知這樣只會延誤醫生準確的找出引起發燒的真正原因,無法對症下藥。還容易造成過度治療。

  嬰兒發燒怎麼辦

  1、維持家中的空氣流通:若家有冷氣,維持房間溫度於25—27℃之間。可將寶寶置於冷氣房中或以電扇繞轉著吹,使體溫慢慢地下降,寶寶也會感覺舒適些。但如果其四肢冰涼又猛打寒顫,則表示需要溫熱,為了患兒舒適可以溫熱水泡泡手腳。一般打寒戰的患兒,溫度可能還會繼續上升。

  2、脫掉過多的衣物:如果寶寶四肢及手腳溫熱且全身出汗,表示需要散熱,可以少穿點衣物。

  3、溫水拭浴:將寶寶身上衣物解開,用溫水***30~37℃***毛巾全身上下搓揉,如此可使寶寶面板的血管擴張將體氣散出,另外水氣由體表蒸發時,也會吸收體熱。

  4、可以用退熱貼:退熱貼的膠狀物質中的水份汽化時可以將熱量帶走,不會出現過分冷卻的情況。***效果不明顯,想用可以用。***不建議用冰枕,因寶寶不易轉動身體,冰枕易造成區域性過冷或致體溫過低。

  5、多喝水/奶:給寶寶多喝水/奶,利尿排毒,並防脫水。水有調節溫度的功能,可使體溫下降及補充寶寶體內的失水。奶裡面***80~90%都是水分。***

  6、使用退燒藥:當寶寶中心溫度***肛溫或耳溫***超過38.5℃時,可以適度的使用退燒藥水或栓劑。嚴格按照說明書,核對好劑量,切勿超量服用。服過退燒藥後要多喝水,才能讓退燒藥更好的起效。嘔吐厲害的患兒可以使用退熱栓。

  7、及時送院治療:對3個月內嬰兒體溫超過38.5度,必須帶孩子到醫院檢查,排除泌尿系感染;敗血症;腦膜炎等嚴重感染,因3個月內嬰兒免疫力弱,控制感染能力有限。。

  8、觀察發熱變化和相關的其它表現。比如咳嗽、腹瀉、頭痛、抽搐、嗓子痛、耳朵疼、身上出皮疹、反覆嘔吐、結膜充血、面色蒼白,精神萎靡等伴隨症狀等。看病前,家長整理一下孩子發熱過程和其它表現,以及用藥情況和對藥物的反應,這有利於疾病的診斷。至少發燒超過24小時,帶孩子看醫生才可獲得比較有價值的診斷。即使查血,也在高熱後24小時檢查才有初步意義。

  寶寶發燒手腳冰冷正常嗎

  寶寶發燒時,由於自身體溫調節較弱,會導致末梢迴圈相對欠佳,表現出肢端厥冷表現,這是正常的病理表現,爸媽不用過分擔心。出現手腳涼,可以給手腳適當保暖,而軀幹反而要注意散熱。不能用大被子捂汗。

  反覆高燒不退怎麼辦

  布洛芬和對乙醯胺基酚是對兒童相對更安全的退燒藥,布洛芬只能用於6個月以上的孩子,而且不要給頻繁嘔吐、脫水的孩子用,以免產生腎損害,對乙醯胺基酚可用於3個月以上的孩子,對嘔吐的孩子,吃不進退燒藥,可以使用栓劑。

  關於交替使用退燒藥的說明

  加拿大兒科協會***CPS***的建議也是不要交替使用,因為這樣有導致孩子肝功能衰竭的風險。美國兒科學會***AAP***2011年的文章指出,雖然聯合使用退燒效果更好,但使用退燒藥的目的不純為了降溫,目標是是讓孩子舒適,聯合用藥不會提高舒適度反而增加用錯用過量的風險。雖然沒有明確說能或不能聯合或交替使用,但反覆強調要警惕由此帶來的用錯藥用過量的風險。

  使用單一退燒藥

  一日只需服用兩、三次退燒藥就能退燒時,建議選擇單一退燒藥,因為每增加一種藥,就會使吃錯藥的風險增加一倍。一旦出現不良反應,很難鑑別是哪種藥引起的。當用一種退燒藥就能控制發燒時,不要交替使用兩種。

  交替使用兩種退燒藥

  若服用一種退熱藥後不到推薦的間隔時間體溫又達高熱,可服另外一種藥物。體溫超過38.5度即可給孩子服用退熱藥,可選用布洛芬或對乙醯氨基酚,這兩種藥可交替服用。一般建議服用對乙醯氨基酚3-4小時後體溫如果仍高於38.5度,可服用布洛芬;服用布洛芬後6-8小時後體溫如果仍高於38.5度可服用對乙醯氨基酚。***但要格外警惕由此帶來的用錯藥用過量的風險!尤其是那些不看說明書,不用量杯,給藥多一點少一點很隨意的家長!*** 高熱期間多給孩子飲水或奶,還可採用溫溼敷或溫水澡物理降溫。但要注意,液體攝入不足會使退熱藥退熱效果時間縮短。只有嚴重細菌感染時才需用抗生素。***判斷細菌感染,需要專業醫生診斷後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