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個人教育敘事三篇

  這次經歷讓我在一種很複雜的心情下反思自己的教育,當時有欠冷靜,雖然站在了有理的一邊,但是並沒有想過教育的效果。下面小編為大家提供教師個人的教育敘事的範文,歡迎閱讀欣賞。

  教師個人教育敘事一:

  抓住教育契機,不斷反思

  學無止境。對於教師來說,面對一撥又一撥學生,如果只是停留在已有的對學生的瞭解和認知是遠遠不夠的。學生的心理變化越來越複雜,我們不能簡單的估計和衡量。2008年教師節讓我非常難忘,因為那一天我經歷了很多情緒的變化。

  9月10號那天的午自習,年級通知各班自由活動,給同學們看望老師的時間。晨會時我就提醒大家下午第一節課別遲到,我早就盯上那兩個經常遲到散漫的小子。13:30我就站在班門口候著:a中學的回來了,b中學的回來了,c中的回來了,d中的也回來***他們竟敢跑那麼遠***,連分校的都回來,就剩下那兩個初中在本校區的小子。我開啟年級組大門,放眼望***盯***著整個樓道……終於14:00,他們晃悠回來了。反正不能讓他們好受,我先是很冷靜又擲地有聲疾言厲色地批評了一頓,剛開學就敢逃課?開始有幾句對話,後來就只聽見我的聲音。一邊的其他老師打了很好的圓場“你看,你們在教師節光想著看原來的老師讓他們高興了,想沒想過現在的老師會擔心你們,你們給他們教師節帶來了什麼感受?”這話太重要了,幾句話說到了裉結上。“我們是想最後一個來向您問候的,因為您是最重要的一個。”一個小子說。另一個小子***前幾天請家長的***跑到外面提了一個兜子進來,“這是給您的禮物,教師節您就別生氣了……”我站起來,拍了拍他們的肩膀:“小夥子們,你們讓我生了一肚子氣,但又讓我很感動,我想你們的心情也很複雜。知道是為什麼嗎?因為你們沒有很好地解決問題,把一件好事攪和的亂七八糟。就像做題一樣,對了一道題又錯了一道體,歸零了。”兩個小夥子低下頭,我讓他們坐了一會兒然後向曠課的老師道歉……自己的心緒很久才平定下來,耳聞他們來自初中最亂的班級,多少可能會有一些舊印象,也許我錯了。我把學生想得太壞了……

  這次經歷讓我在一種很複雜的心情下反思自己的教育,當時有欠冷靜,雖然站在了有理的一邊,但是並沒有想過教育的效果。如果沒有旁邊老師的幾句話,可能矛盾不知會激化到什麼程度。雖然遲到是一件小事,慣犯惹人生氣,但是不適時抓住問題的關節點,解決問題會事倍功半。

  有人說“在學校中,一個開始有自己思想、情感的學生,最不能容忍的是教育者的思想落後與言行粗俗。”這道出了人文素養對於一個教師的重要性。面對庸俗,勇於說不;面對恐嚇,用愛化解;面對契機,冷靜處理。這就是教師人文素養的最好詮釋。

  盧梭說:“誤用光陰比虛擲光陰損失更大,教育錯了的兒童比未受教育的兒童離智慧更遠。”教師這一職業是需要用良心耕耘、用素養培育、用專業傳道的職業,教師的人文素養值得用一生去培養、沉澱!

  教師個人教育敘事二:

  寬容與愛相伴,贏得學生

  作為教師什麼品質最難得——寬容。學生是社會中的弱勢群體,心智尚未成熟,在一些問題的處理上也許會犯錯,但這也正是教師價值體現的時候,教師面對學生的錯誤不能姑息是前提,但一定要帶著寬容心去對待,不能因為一次錯誤給學生定性,不能剝奪學生改正錯誤的權利。

  高考複習的最後一段日子,學生小B對班主任經常和家長溝通很不滿意,不願意家長為自己操心煩惱,於是很不冷靜地給老師發了“恐嚇簡訊”。對於高考無望、無視學校紀律、身上已有處分的小B來說,這件事情無疑會讓他陷入困境。班主任沒有把學生推到教務處而是傾聽了學生的理由:因為高考和父親冷戰,只和母親有簡訊聯絡,可是母親有心臟病,經不起每次“打擊”***老師打電話彙報完情況***,於是對班主任有了怨恨,發了“恐嚇簡訊”。班主任聽了小B的話先是問了三個問題“為什麼我沒有找你?***因為小B遲到早退曠課現象嚴重,老師只好和他媽媽聯絡***”“為什麼你的媽媽會犯心臟病?***被小B氣的***”“是不是希望老師不管你?”當小B對最後一個問題說“是”的時候,班主任說“你認為對自己的學生不聞不問的老師是一個稱職的老師嗎?”看著小B沉默不語,班主任接著說“出了這樣的事情,我之所以肯和你談話的原因有兩個:一是你沒有匿名,說明你敢做敢當;二是你發簡訊的初衷是為了媽媽,雖然你在學校的表現並不好,甚至說很差,但是看到你很關心媽媽的健康,在意媽媽的感情,我尊重你對媽媽的孝心。但是你知道嗎?這樣做的結果絲毫解決不了問題,反而會令自己陷入窘境。既然選擇了參加高考就認真地對待這段日子,既然要在學校度過最後兩個月就要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我想這是讓媽媽放心的最好辦法,因為老師不會姑息你無視學校紀律的行為……”

  這個學生犯的錯誤可算是夠嚴重了,又是有“前科”的學生,如果教育者對他失去教育的信心,其結果可能是把學生推向社會。當他懷著不滿的情緒面對社會時會出現畸形的人生觀價值觀,而老師的這番教育會影響到小B,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不要選擇那個最極端的。小B在和班主任的談話後,出勤好了,每天穿校服,他的媽媽很高興。

  寬容是一種美德。它的背後是一種理解和愛護,教師要用寬容和愛心贏得學生!

  教師個人教育敘事三:

  教師人文素養,用一生沉澱

  當你把學校交給你的一切知識都忘掉,剩下來的才是教育。

  ——愛因斯坦

  剛剛大學畢業的時候,我的一位頑劣的高中同學聽說我當了老師,一本正經地說:“嗯,中學老師要教孩子怎麼做人,這比知識更重要。”我沒太在意,現在越來越感受到這句話的正確性。因為真正的教育,不是純粹的知識堆積。知識是僵死的,需要時時更替,推陳出新。惟有精神的品格和思想的亮色,才能永恆傳遞。

  時光飛逝,我已經成為了學校裡“年輕的老教師”。十幾年的青春和奮鬥過的日夜蘊含在這幾個字中。年輕,是暫時的外表,老,是寶貴的經驗。

  一位教師,也許他的專業水平不是最優秀的,但是良好的師德和職業素養也會使他贏得學生的尊重;而一位品質惡劣的教師即使專業素養再高也會被學生鄙棄。我們經常說,要培養聰明高尚的學生,意在如此。知識經濟時代、資訊爆炸社會,高智商、反偵破能力強的罪犯對社會的殺傷力是很大的。用網路上的一句話概括“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作為教師,首先要做一個高尚而聰明的人,才能培養高情商和高智商的學生。我認為教師的人文素養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懷揣教育夢想,遠離庸俗

  一提到夢想,我就會想到半個世紀前美國領袖馬丁路德金在廣場激昂的宣講《I Have A Dream》,幾十年後他的夢想變成了現實,奧巴馬作為美國第一任黑人總統莊嚴就職。朱永新說:“用激情點燃激情,用夢想推動夢想。” 教師這個職業,每天面對的是對世界充滿好奇、心智尚未成熟的中學生,能在自己的崗位上堅持夢想並且去感染自己的學生,這教師基本的人文素養。

  記得以前在辦公室中聽到一位老師和自己的學生談及未來的職業的對話,學生說想當老師,立即被他的老師否定“千萬別當老師,太沒出息了,掙錢少,幹活多,太累……”從談話中就可以感到這位老師對自己的職業是缺少認可度、缺少尊重。各行各業都有不同的幹法,也許你渾渾噩噩、隨波逐流,並沒有體現出與專心投入者太大的差距,但唯獨少了自己在從事的工作中獲得的滿足與快樂。學生學習成績進步了是快樂、學生通過軍訓懂事了是快樂、自己的專業有了成果是快樂、教師節自己被自己已經忘記名字的學生簇擁也是快樂。每一個教育者都應該擁有自己的教育夢想,這個夢想就是堅信自己的微薄能量能給一些孩子光亮和希望,行動就有收穫,堅持才有夢想。沒有夢想就沒有教育。

  高尚的的對立面就是庸俗。我們本就生活在一個平庸的年代,平庸久了,庸俗就有了市場。青年人容易被引導,如果青年人過於追求物質名利,走向庸俗,思想一定會變質,社會也就容易走向絕望。作為教師,首先能避開庸俗,用自己的學識來化解生活中的不如意,而不是充滿抱怨和哀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