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風建設黑板報模板

  圍繞發展抓作風,抓好作風促發展。那麼關於作風建設黑板報怎麼做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作風建設黑板報的文字資料和圖片,希望對你有用,歡迎閱讀!

  作風建設黑板報圖片:

>

  作風建設黑板報圖片1

  作風建設黑板報圖片2

  作風建設黑板報圖片3

  作風建設黑板報內容1:

  黨的作風建設的核心問題和衡量標準

  黨的十五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的決定》指出:“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核心問題是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絡”。這是我們黨對黨的作風建設理論認識的深化,十五屆六中全會的突出特點之一,就是提出了黨的作風建設的“核心問題”這樣一個命題。

  為什麼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絡是黨的作風建設的核心問題?筆者認為應當從兩個方面深化理解。第一,因為黨的作風是黨的性質、宗旨、綱領、路線的集中體現,而黨的性質、宗旨、綱領、路線都是黨圍繞人民群眾這個社會主體而展開的,實質都是黨和人民群眾的關係。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又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黨的綱領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直至實現共產主義,這樣的綱領從根本上說就是通過黨的領導實現人民群眾自己解放自己的歷史使命。黨的根本路線是群眾路線。正因為黨的性質、宗旨、綱領和路線的實質都是黨和人民群眾的關係,所以,集中體現黨的性質、宗旨、綱領和路線的黨的作風建設的核心問題,當然就是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絡。

  第二,黨的作風建設的具體內容是由多個方面構成的一個體系,但其他一切方面,都是圍繞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絡而展開的。就黨的三大優良傳統和作風中的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作風而言,這裡的理論是指馬克思主義理論,而實踐就是人民群眾的社會實踐,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就是把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與人民群眾的社會實踐相結合。誰去結合?共產黨人。怎樣結合?黨員和黨組織深入群眾,投入群眾的實踐之中。

  再就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們黨要集中解決的思想作風、學風、工作作風、領導作風和幹部生活作風方面的突出問題來看,這五個方面的作風同樣是以黨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絡為核心而展開的。就思想作風建設而言,關鍵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脫離群眾實踐的解放思想,一定是主觀主義的胡思亂想,哪怕是從善良的願望出發,也會陷入空想。離開群眾的實踐,實事求是就會失去基礎。只有與人民群眾保持密切的聯絡,同群眾打成一片,吸取群眾在實踐中創造的智慧和新鮮經驗,才能打破陳規,解放思想。只有參與群眾的實踐,瞭解實際情況,才能探索到規律,求得真是。

  第一,作風是黨員和黨的組織在堅持黨的性質基礎上,在人民群眾中實踐黨的宗旨、綱領、路線所表現出來的行為和風格,是外在的看得見摸得著的表現。而性質、宗旨、綱領、路線是黨的內在本質因素,這些內在的本質因素要通過外在的行為和風格來體現和實現。過去,有的同志認為黨的作風包括黨的路線,路線好,作風自然好,這是不符合邏輯的。因為正確的路線同正確地貫徹路線是不同的,正確地貫徹路線才能表現為良好的作風。當然,這樣絕不是說路線不重要。正因為黨的性質、宗旨、綱領和路線的實質都是黨和人民群眾的關係,所以,體現黨的性質、宗旨、綱領和路線的黨的作風的衡量標準理應是黨和人民群眾關係的狀況。

  第二,黨的作風貫穿於黨員和黨的幹部乃至全黨的全部實踐活動中,所以,只有用黨和人民群眾關係的狀況來衡量黨的作風才是全面的、直接的和可操作的。

  第三,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絡的關鍵不在於“聯絡”而在於“血肉”,也就是說,“聯絡”是前提和途徑,“血肉”關係才是本質和目的。所以,“聯絡” 不能走形式,而必須深入。衡量這種“聯絡”是否達到了“血肉”關係,只能用黨和人民群眾關係的狀況,主要是看“聯絡”的本質,而不是看“聯絡”的形式;主要看人民群眾的感覺和反映,而不是看黨的組織或黨的幹部和黨員的感覺和反映。

  明確黨的作風建設的標準,可以使黨員、黨的組織不僅從思想上知道作風建設的核心是什麼,努力去做,而且在行為上時時事事知道做得正確與否。人民擁護、滿意、高興就是有優良的作風,就是體現了黨的性質、宗旨、綱領和路線;否則,不管其出發點如何,努力得如何,自身感覺如何,作風上還是存在問題,就應該檢討、反思、聽取群眾意見,加以改進。

  怎樣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絡?首先要在黨員和黨員幹部中強化馬克思主義的群眾觀點。密切聯絡群眾必須正確對待群眾,正確對待群眾來源於科學認識群眾,即樹立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群眾觀。要教育黨員和黨員幹部堅持唯物史觀,樹立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的觀點。一方面,共產黨員和黨的幹部是人民的公僕,不是人民的主人。另一方面,共產黨員和黨的幹部又不能混同於普通老百姓,而是紮根於群眾之中的帶頭人、骨幹,是引導人民群眾,依靠人民群眾實現共同理想的嚮導。

  其次,要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只有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做到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向人民群眾學習,為人民群眾服務,才能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絡。

  第三,要實踐“三個代表”。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要發揮各行各業、各層次勞動群眾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就是要在人民群眾實踐的基礎上,發展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發展滿足人民群眾需要的文化。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們黨的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三個代表”集中到一點就是代表並實現人民的根本利益。“代表”是“聯絡”的昇華,“聯絡”是“代表”的基礎,沒有“聯絡”就沒有“代表”,沒有“代表”就不能保持“聯絡”。“代表”不是一般的“聯絡”,而是使“聯絡”達到昇華,只有“血肉聯絡”才能昇華。所以,保持“血肉聯絡”才能做到“三個代表”,實踐“三個代表”才能保持“血肉聯絡”。

  第四,反對並治理官僚主義和形式主義。這是當前群眾意見最大的兩個問題,主要表現在幹部的工作作風上。官僚主義的要害是脫離群眾,當官做老爺。官僚主義是走向腐敗的人口,反對腐敗,必須反對官僚主義。形式主義的要害是隻圖虛名,不務實效,對上應付領導,對下應付群眾。形式主義是官僚主義的人口,反對官僚主義必須反對形式主義,這兩種風氣的思想根源主要不在於是非觀念不清,而在於價值觀念不正。對於價值觀念的問題,主要不在於教育,而在於治理。通過從嚴治黨,發揚民主,健全制度來揭露和批判這兩股風氣,懲治不合格黨員特別是不合格黨員幹部。應該從制度創新人手,使存在這兩股風氣的人產生恐懼感,使其承受足夠大的風險和代價,讓這樣的人不敢甚至不願意故意犯官僚主義和形式主義的錯誤,以達到治本。

  第五,全黨上下都要把黨員和黨組織同人民群眾關係的狀況作為衡量黨的作風建設的根本標準。只有全黨上下都把這一標準從內心到行為建立起來,黨的作風建設的核心問題才能解決,黨的作風乃至黨的建設其他問題也會迎刃而解。

  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的八十多年的光輝歷史表明,隨著歷史條件的變化,黨在不同的歷史階段面臨的任務有所不同,反映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內容與方式也有所不同。但是,黨的作風建設的核心始終沒有變,並且貫穿於黨的一切活動之中。我們黨有科學的理論指導和正確的路線,有八十多年奮鬥積累的優良作風和寶貴經驗,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創造的新鮮經驗,有人民群眾的信賴和支援,有全黨同志加強作風建設的強烈願望和共同努力,我們黨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有辦法,把黨的作風建設推進。

  作風建設黑板報內容2:

  1、作風正幹群和,幹群和社會穩。

  2、真抓實幹,務求實效,紮實開展集中整治幹部作風活動。

  3、加強幹部作風建設,推動吉安科學發展。

  4、加強幹部作風建設,促進全區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5、要解放思想,務實創新;不要因循守舊,被動應付。

  6、優良作風促發展,優質服務樹形象。

  7、要注意安全,嚴守祕密;不要麻痺大意,失洩機密。

  8、抓好服務謀發展,轉變作風促提升。

  9、思想大解放、作風大轉變、服務大提升。

  10、要努力學習,增長知識;不要固步自封,不求上進。

  11、用優良作風取信於民,用精湛業務服務群眾。

  12、改進幹部作風,提高辦事效率,提升服務水平。

  13、改進作風謀發展,優化環境促趕超。

  14、要服務周到,言行文明;不要語言粗魯,盛氣凌人。

  15、錘鍊過硬作風,樹立良好形象。

  16、解放思想、轉變作風、優化環境。

  17、轉變工作作風、優化發展環境、提升發展水平。

  18、要勤奮工作,提高效率;不要推諉拖拉,耽擱誤事。

  19、要遵紀守法,清正廉潔;不要以權謀私,違法亂紀。

  20、以一流乾部作風營造一流發展環境。

看過此黑板報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