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教育文章

  高中生在現實生活、學習中,受到來自社會、學校、家長等方面的高度關注,高中生的教育受到一定的重視。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1:淺談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

  由於對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認識不明確,導致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實踐中出現很多問題。如果實踐中的問題不及時解決,不但阻礙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正常開展,而且容易把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引入歧途。本文就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認識問題作一膚淺的探討。

  一、關於實施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依據問題

  目前,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中,多數教師在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時,憑藉的是教師自己對學生心理健康標準的主觀判斷,很少把心理學界所界定的心理健康標準與其結合起來加以考慮。這種主觀判斷的依據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以學習為主的在校行為,如學習用功、樂於學習、遵守紀律、求知慾強等;二是以品行為主的處事行為,如樂於助人、不損人利己、與教師相處融洽等;三是以心理特徵為主的個體行為,包括少有逆反心理和樂於交往、不固執己見等。由於理論界對何為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標準是什麼、心理健康應包括哪些內容等,至今為止還沒有統一說法,再加上高中教師缺乏對心理學界所界定的各種高中生心理健康標準的深刻認識,高中教師自己對學生心理健康標準的主觀判斷與心理學界所界定的標準比較起來,往往表現出許多差異,存在諸多問題。其主要表現;一是許多教師在判斷學生是否心理健康時,把心理健康教育狹隘化,主要是以學生 是否以學習為主 這一維度為標準的,對學生交往及良好的人際關係的重要性認識不足:二是他們往往憑自己的感性經驗來判斷學生的心理健康與否,而不是有意識地從人的心理的各個維度嚴格區分心理健康和不健康;三是把一些道德的標準、學校規章制度的要求與心理健康標準相混合。這部分教師很少從心理健康層面去看待學生的行為問題,心中缺少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正確依據。

  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中,教師掌握正確的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依據是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因為教師作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實施者,他們所持有的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依據決定了教師所採取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結果。筆者認為,心理學界所界定的心理健康標準不應成為教師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唯一依據,因為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務包括培養、開發、預防和補救,如果把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依據定為心理健康標準,就會使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務獄隘化,致使許多高中教師較多地注意學生心理障礙和心理疾患的排除與預防,而忽視學生良好心理素質的培養和心理潛能的開發,特別是個性的全面和諧發展。而在參考心理學界所界定的高中生心理髮展特徵標準的基礎上,結合高中生心理髮展的現狀與趨勢則是高中教師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所應持有的重要依據。其中,心理學界所界定的高中生心理髮展特徵標準是衡量高中生心理髮展現狀和趨勢的尺子,是高中教師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間接依據,而高中生心理髮展的現狀與趨勢是高中教師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直接依據。教師只有掌握科學的高中生心理髮展特徵標準,才能準確、深刻地瞭解高中生心理髮展的現狀與趨勢;教師只有準確、深刻地瞭解高中生心理髮展的現狀與趨勢,才能有的放矢地實施心理健康教育。

  目前,制定科學的心理髮展特徵標準,能夠判斷高中生心理髮展的現狀和趨勢,是解決高中教師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依據問題的關鍵,而制定科學的高中生心理髮展特徵標準應注意:***1***體現發展性。隨著社會的發展,在不同的生活條件和教育條件下,高中生心理髮展特徵在保持相對穩定的同時,又會發生一些變化,表現出新的特徵。心理學界要加強對高中生心理髮展特徵的研究,制定的高中生心理髮展特徵標準,要及時地體現發展了的高中生的心理特徵。***2***富有階段性。人的心理髮展特徵是有階段性的,不同年齡階段的不同時期的人的心理髮展的特徵也是有差異的。***3***具有全面性。制定的高中生心理髮展特徵標準在內容上要全面,能夠反映出高中生心理的各個維度的發展特徵。

  二、關於實施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問題

  雖然近些年來,高中心理健康教育逐步深化,取得了可喜的效果,但許多高中校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中仍存在一些誤區,主要表現在:***1***認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搞心理測驗。不少學校把心理測驗作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內容,要求學生參加心理測驗。這種片面的做法,不僅沒有解決學生已有的心理問題,而且有時有意無意地製造了學生新的心理障礙,甚至引發新的心理疾患,從而使心理健康教育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2***認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進行心理諮詢。許多學校根據各級教育行政部門的要求,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建立了心理諮詢室,要求心理諮詢教師向學生、家長開展心理諮詢活動。這種做法,表面上看來是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視,實質上是把實施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責任推卸到個別心理諮詢教師身上,致使廣大學生需要心理服務的要求得不到滿足。***3***認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不少學校每週安排固定的課時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課堂教學。這種做法,雖然使心理健康教育在時間上有了保證,並有了穩定的傳播知識的陣地,但心理健康教育課側重解決一般性、共性的心理問題,不僅很難深入解決特殊的、個別學生的心理問題,而且不能靈活、及時地顧及每個學生各方面的心理問題。這些誤區表明,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單一化,教師沒有掌握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缺乏解決學生心理問題的具體措施。因此,解決好實施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問題是獲得心理健康教育最佳效果的必要前提。

  從學校這個角度來講,為了實現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高中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注重實施兩個策略:一是全面動員,多渠道、全方位地將心理健康教育貫穿於高中各項工作之中,形成專門與非專門渠道;二是家庭、社會形成合力,變學校 孤軍奮戰 為學校、家庭和社會的 大合唱。只有形成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網路,才能促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全面開展。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實施策略如下圖所示:

  從教育這個角度上講,為了更好地實現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高中教師應注重在借鑑國內外已有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基礎上建立屬於自己的適應學生心理的教育模式。這裡要特別指出的是,任何教師無論採用何種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都應使這一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適應學生的心理需求。

  篇2:高中生創新教育論文

  一、讓高中生具有創新的意識

  在新課改背景下,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讓學生具有一定的創新意識對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培養非常重要。因為學生的一切行為和表現都源於學生的意識。在傳統教育教學環境下,過於強調學生的服從和被動接受,在教學中總是強迫學生死記硬背。這樣的教學氛圍和教學方式方法剝奪學生的創新意識。一旦學生表現出一定的創新意識就會被當成擾亂教學而被評判教育。所以,傳統教學環境不具有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土壤。近幾年來實施的教學改革試圖改變這一現狀。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教師在教學中突破傳統教學模式和教學理念的束縛,積極主動地採用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方法,鼓勵學生培養創新意識,並對學生的創新意識進行長時間訓練,讓學生無時無刻都保持創新意識思考問題。

  二、讓高中生具有創新性觀察力

  高中生對事物的觀察是他們認識世界的第一步,是思考、積累和表達的前提。學生如何觀察和觀察時的取向直接影響觀察結果和能力培養傾向性。學生在觀察時是否具有創新性是學生進行創新能力培養的關鍵,也是學生是否具有創新意識的表現。培養創新性觀察能力,在語文這門學科中顯得尤為突出和重要。由於語文學習中常常需要觀察多種現象,有的瞬息即逝,因此要求學生養成仔細觀察的習慣。同時觀察中教師提倡師生平等,允許學生提出與教師相反的想法和問題,鼓勵學生偏離教師思維軌道的有價值的思維活動。讓學生敢於質疑,不管是書本上的或教師得出的結論,還是觀察過程中出現的現象。只有這樣才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三、讓高中生具有創新思維能力

  創新性思維能力是思維的高階形式。創新思維潛能人皆有之,只是在表現程度上有所不同,學生的創新性思維需要教師培養,教師要在實際教學中善於發現學生的創新性思維,教師應該讓學生知道只要通過自己的努力思考,解決自己以前未能解決的問題,就是創造性思維能力的表現。教師對學生開展創新思維能力培養要結合學科特點和實際教學,以問題為抓手,創設具有創新性的教學情境,提出引起思考的問題,使課堂充滿積極的創新氣氛,逐步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對於問題的解決教師要鼓勵學生表達不同解決方案,這本身就是對學生創新精神的肯定,在這樣的環境下,經歷一段時間的創新思維鍛鍊,一定能使高中生具有較強的創新思維能力。

  四、讓高中生具有創新性學習能力

  對於學生的學習來說,掌握一種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至效果,更關係學生能力培養的方方面面。如果學習方法對路,則學生的受益將和努力程度成正比。重視創新性學習方法和策略,訓練獨立獲取知識的技能、技巧。我們在語文教學中不僅要重視教法研究,更要注重學法探討。教學過程不僅是傳授知識技能的過程,還是教會學生學習的過程。對學生的學習方法滲透創新教育,是每一位高中語文教師必須做到的事。學生學習方法的取捨和掌握需要教師的引導和規範。所以,教師備課時,首先應從教材實際出發抓住特點,在考慮教法的同時,結合學生實際設計學法,這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其次,教師上課時,教給學法。通過教師課堂上有目的的示範引導,幫助學生較快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

  綜上所述,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培養是時代賦予教育教學工作者的歷史使命。廣大高中語文教師要結合本學科實際,對學生開展創新教育,為社會輸送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

  作者:鄭俊香

  篇3:高中學生教育管理策略

  一、引導學生學會自我管理

  高中生在現實生活、學習中,受到來自社會、學校、家長等方面的高度關注,進而產生一定的壓力。這種壓力的聚集會導致他們產生逆反心理,甚至選擇各種不良的習慣來解壓,比如抽菸、酗酒、泡網咖等。久而久之,這些問題就會根深蒂固無法糾正,這也是當今社會中存在一些問題少年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何才能保證學生輕裝上陣愉悅生活和學習呢?筆者認為,需要加強對高中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的培養。

  ***一***入學伊始,養成自我管理意識。在學生剛剛踏入高中校門時,班主任老師應及時加強學生們的自我管理意識培養。可以在採取細心觀察,深入掌握學生的基本情況後,再依據他們性格特點適時的與他們談心,同時對上課、自習、用餐、內務等內容的進行規範教育,強化學生們的自我管理。

  ***二***使用小組,增強自我管理意識。班主任老師要充分利用班級學習小組,對學生日常行為進行自我管理,由班級幹部負責記錄,並在周、月末及時進行總結。通過這樣的方法,能夠加強班級的凝聚力,也讓學生們感受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到班級形象,增強自我管理意識。

  ***三***藉助激勵,提升自我管理氛圍。例如採取家庭作業由學生進行相互檢查的方式進行,班主任在晨會時候隨機抽查,並根據完成質量情況進行獎勵。比如對於男生就獎勵他們一個小時的打籃球時間;對於女生就獎勵她們一些小禮物。而針對作業完成效果差的同學,可以“懲罰”學生進行才藝表演。這樣的做法激發學生的上進心,加強了他們自我學習意識,提升了學生們自我的管理效果。

  二、加強對於高中生的心理疏導

  在日常的學生管理教育中,筆者注意到,高中階段是學生各種價值觀念形成的階段。單純是強化學生的管理是行不通的,也要高度重視高中生的心理疏導,否則很容易使一個學生走向歧途。高中生的心理疏導主要可以從學校、家長、老師及同學這幾個方面著手進行。

  ***一***學校應該積極開展課外活動。作為擔負為國家培養高素質人才任務的高中學校,不應只關注學生學業成績,而是更多關注學生的綜合能力發展,使其身心健康成長。學校可以多組織一些例如春季踏青、校園文藝匯演等有益的課外活動,可以聘請專家進行定期的心理健康講座等等。通過以上活動,為學生們營造一個寬鬆的學習、生活環境。這樣的心理疏導方式,不僅給學生們心靈帶來愉悅的感受,也有利於學生優秀品質的培養。

  ***二***引導家長,樂於傾聽孩子心聲。對於高中生的父母來說,他們大多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進而不斷的施壓會讓孩子產生厭惡。因此班主任老師應該及時召開家長會,引導家長不僅要關注他們的學習,還要多聽聽他們的心聲,當孩子遇到生活和學習中遇到煩心事的時候及時地與他們進行疏通解決。

  ***三***教師應該與學生平等交流。高中班主任老師比學生家長更清楚地瞭解學生的在校情況以及他們各方面的表現,所以老師不能為了壓制學生而擺出一副嚴厲的模樣,使之望而生畏。正確的方法應該是和學生以平等的身份去溝通交流。使一些難以開口的話語,學生們更願意向老師傾訴。只有深入地瞭解學生的需求,才能根據他們的現狀找出疏導問題的方法,使其能夠健康地生活。

  ***四***鼓勵同學,相互吐露心聲。作為一起青春做伴、共同奮鬥的高中同班同學,他們之間的相互影響總是能夠帶來一些“正能量”。比如大家一起進行良性的競爭,取長補短,有利於促進學習成績的進步。作為同班同學的關係更容易讓學生們相互傾吐心事,有利於學習壓力的疏導,以積極的心態去迎接人生中的重要挑戰。

  總之,對高中生進行良好的管理不僅能夠為他們塑造一個優良的心理素質與性格,更能夠完善他們的價值觀和世界觀,使其向著正確的有意義的方向發展。因此,學校和家長應該積極的配合,恰當的運用管理和疏導的方式,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全身心的積極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