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語教學教研隨筆

  高中英語需要多去調研,才能瞭解學習該在哪個方面去調整。那麼身為高中英語老師我們該如何寫好研修隨筆呢?請往下看。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希望你喜歡。

  篇一

  新的課程改革,“五步三查”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在我校已經轟轟烈烈地進行了近兩個月,這段時間以來,我們累並快樂著。暑假我們老師進行了體驗式培訓,開學對全體師生又進行了為期一週的“班級建設”培訓。在我們進入新課堂的起步階段,我們出現了種種問題:不能完成當天的教學任務,影響進度;學生課堂秩序混亂,動靜不分明;學生展示不整齊等等。

  正在我們滿腹狐疑,躊躇不前時,中國教師報的專家們奔赴我們課改學校前來指點迷津,為我們指明瞭方向。

  下面我來談談新課改的三大重要因素:

  一、關於教師:

  在新課改中,我們教師在逐步改變自己的教學觀念、教師角色,成為一個“新教師”。教師不再單純是一個知識的“二傳手”,我們在扮演四個“者”:一是教育專業者;二是學校生態的建構者;三是學習和生長的開發者;四是信念的傳播者。“新教師”還具備這“三觀”:1、教育觀:教育即“人學”,是“從兒童出發”的對學生的尊重、發現、認識、接納和包容;2、教學觀:以“學中心”來圍繞學,設計學,服務學;3、學生觀:相信學生,解放學生,利用學生,發展學生。

  我驕傲,我是一名“新教師”!

  二、關於學生:

  “新學生”首先應身心健康,其次要敢於擔當,再次是要具備一定的學習、實踐、創新、合作等基本能力。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充分體現,學生“自學,展示,反饋”。在課堂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完全的調動起來。學生討論激烈,展示欲強,都想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出來。尤其令我感動的是,學困生的進步尤其大。在我們新課改的實施過程中我們不斷反思,調整策略,學困生的行為規範是令我們最頭疼的問題。我們給學困生布置了簡單的背誦任務,有的同學在思想上有了負擔,不願意合作,提出讓老師放棄他,最後是小組的同學給了他信心,在課堂展示上他書寫整齊,正確率很高,同學不斷地把掌聲送給他。還有一位學生被稱為“黑衣俠”性格極其內向,幾乎不與同學交流,但在接到任務後,小組同學及時給予他幫助,鼓勵他,最後他流利地背誦出例句。課堂上,掌聲不斷響起。新課改使學困生“鐵樹開花”,我每天都被這樣的學生感動著。

  學生幸福,我幸福!

  三、關於課堂:

  課堂作為一種“人本”教育思想的呈現,它有三個層次,比較低階的課堂可稱為“知識課堂”,較高一點的叫“能力課堂”,最高的叫“智慧課堂”。實施新課改,我們的課堂正在向高層次發展。課堂首先是一個“場”,學習場、生活場、生命場,課堂是的學習與生活的交匯處。新課堂具有的共性:

  1、學生的課。課堂以學生為主體,是“學中心”的課。是學生自主學習的課,包括:獨學,對學、群學。

  2、動靜結合的課。敢於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實現“知識的超市,生命的狂歡”。在這樣的課堂中體現出生命的活力,散發著人性的光芒,動靜結合,該動時動,該靜則靜,做到動靜相宜。

  3、注重展示的課。好奇心、展示欲是兒童的兩大天性。展示是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調動學生學習熱情的“金鑰匙”在展示過程中強調展示者與學習者之間的互動合作,現場生成,我們的課堂活起來了。

  我的課堂,我做主!

  課改使學生思維變得活躍了,他們的自我意識增強了,甚至敢於向教師挑戰,教師得放下架子,學會蹲下來欣賞學生,學會換位思考,有勇氣承認自己有不懂的地方,願意與學生共同探討。因此一節課,無論怎麼準備,都不會盡善盡美,課堂上會發生很多事先無法預知的情況,有時教學任務沒有完成,這是很正常的,但學生在某一方面獲得了充分的發展,就應當肯定。在學生探索新知和獲得新知的過程,可能有挫折、失敗,也可能要花費學生很多時間和精力,結果卻一無所獲,但是我們必須承認“天空沒有留下痕跡,而我,已飛過”。

  路漫漫其修遠兮,我們走在課改的大路上,理念變觀念,觀念變方法,方法變文化,文化變信仰!我們會堅定我們的信仰,努力踐行高效課堂的十六字“箴言”---相信學生,解放學生,利用學生,發展學生。

  篇二

  一、 研究性學習的提出與其特徵

  研究性學習始於美國。由英語“Inquiry learning”翻譯而來

  面對21世紀的挑戰,教育必須重新審視人才的培養目標和形式,從而構建高素質的基礎教育。國務院提出了《關於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教育部根據綱要提出了《普通高中“研究性學習實施指南“》。新《高中英語課程標準》***簡稱新《課標》***指出,“高中英語的總目標是使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英語學習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學習的目的,發展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我們在過去的教育體制中忽略了對學生能力的培養,而過於注重知識結果的傳授,壓抑了學生追求自主發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學生缺乏應有的社會責任感,健全的人格,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發展,也阻礙了學生個性素質的養成。因此以關注學生的“全人”的發展為目的的新課程改革成為歷史的必然。

  什麼是研究性學習?研究性學習以學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學習為基礎,突破了傳統的老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的被動式學習方式。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圍繞提出的問題積極思考,探究解決問題,是一種主動的學習方式。它要求學生學習如何收集、處理和提取資訊;如何運用有關的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如何在研究過程中與他人交際合作;如何表述或展示研究的結果。在學習過程中,學生需要的不僅僅是“傳授”或“教導”,更需要的是“指導”或“幫助”。它體現了現代育人模式注重學生能力培養,注重學生主體性發揮,注重學生個性發展的特點。研究性學習的核心是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強調一種主動探究式的學習,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推行素質教育的一種新的嘗試和實踐,與現有的學科相比,它有以下特徵:

  1.開放性:學習的途徑、方法不一,研究的內容、方式各異。

  2.探究性:學生自主確定研究課題,並積極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探求結論。

  3.情境性:重視學生主體的認知活動,更重視在真實的情境中學生主體的認識活動,強調學生主體與情境的互動作用。

  4.實踐性:學生把學到的學科知識加以綜合,並在實踐中加以運用。

  5.延展性:研究的選題是基於課堂學習的話題或技能而進行的拓展。

  6.參與性:鼓勵學生參與不同話題和途徑的研究活動中,以培養他們的探索意識和科學精神。

  7.協作性:強調學生之間需要協同合作、交流資訊、取長補短、集思廣益、各盡所能。

  8.創新性:其宗旨是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發展學生的潛能和個性。

  二、英語教學中實施研究性學習的目標

  研究性學習強調學生對所學知識和技能的應用,注重學生參與學習過程的體驗與實踐。在英語教學中實施研究性學習的目標是:

  1.培養學生對社會的責任心和使命感

  2.培養學生具有科學的態度和堅強的品格

  3.培養學生髮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培養學生學會收集、分析和利用資訊解決問題的能力

  5.培養學生學會分享與合作

  6.培養學生具有研究和探索的能力

  三、實踐活動

  根據新課改的精神和所教班級的實際情況,為培養學生的以上各方面能力我設計了以下活動方案。為了使學習順利開展,事先提供必要的背景資料,如:資料、照片、實物、投影、幻燈、音像資料、多媒體軟體等。

  Step I, 吸引***Engagement***The teacher tells the students something about the garbage smuggling in the newspaper, and then ask the students to look at the picture from the text and talk about the pictures. At last , the teacher gives the task to the students:

  1. What kinds of household garbage could you list? What are they?

  2. Try to find some knowledge about garbage pollution. For example:

  a*** How many ways can we dispose the waste in ?

  b*** What kinds of waste can not be broken down?

  c*** what kinds of the harmful waste can you imagine?

  3. What kinds of waste can be recycled ? which ones are renewable, nonrenewable, or perpetual?

  4. How many laws and rules have been made to deal with waste in China?

  5. Write a letter to the editor of China Environment News.

  Step II, 探索***Exploration***教師把學生按4-6人分成9個學習小組,要求學生圍繞以上問題,分工合作去查資料。學生可以根據教師預先準備的材料、圍繞自己的任務開展活動,教師這時候充當協助者、教練或顧問的角色,要避免馬上下結論或給學生提供答案。教師在這一階段培養了學生的資源策略,鼓勵學生獵涉教材以外的資源***如詞典,英文報刊,圖書館資料,網際網路資訊等***使他們在不同階段達到相應的資源能力。從而促進發展語言智慧。

  Step III, 解釋***Explanation***經過上一階段的探索後,學生或多或少掌握了一些具體的知識。這時,教師應引導學生對每個具體問題作出解釋,教師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查到的資料來說明自己的理解、觀點,並提出證據。例如:對於Step I 中的Question 4, 學生通過網上調查 發現對於類似教師課前提到China Daily的那個事件,國家發出了一個公函: “Resolutely controlling the transfer of foreign Wastes into China” The circular says tha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 a basic state policy of China, and therefore the country must control the importation of foreign wastes. China must not be a place of storage for harmful foreign wastes. To stop the transfer of foreign wastes into China, NEPA***the Nation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State Customs Administration ,promulgated temporary regulations in March 1991 to forbid the dumping, storage , disposal and treatment of harmful foreign wastes in China and a special circular on forbidding the import of wastes from the European Community. 由此,學生找到了這次事件的處理依據。學生在這一階段就是通過在教師的組織下自由發表和解釋自己的觀點。

  Step IV, 加工***Elaboration***認知心理學研究表明,記憶和保持資訊的最好方法之一就是把新資訊和已有的資訊有機地聯絡起來,並對新舊材料進行新的認識和重組,這就是精加工理論,精加工其實就是在輸入語言資訊後,學生對輸入的資訊進行內化的過程,資訊經過內化後才能保證有效的產出。在小組合作互教活動中向他人解釋材料就是精加工的方式之一。即把所學的知識教給別人可更加深入地理解學習內容。提高語言的認知能力。這個階段,學生經過上面的解釋和討論,現在由小組長來統一自己這個小組的每個成員的資訊源,經過再次的討論和探究從而進行整合,最後確定哪些符合上面要求寫的那封信的內容。然後根據信的要求和格式給《中國環境報》的編輯寫一封信。附該信的要求和格式:

  ---------***Name of the Editor***

  ---------***Name of the Newspaper***

  ---------***A ddress of the Newspaper***

  ---------***Date***

  Dear_____***Name of the editor***

  First paragraph: State you are a member of a lo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group, and express your position on the problem.

  Second paragraph: Give a very brief history of the problem and description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Third paragraph: State your opinion about how the problem should be resovled.

  Fourth paragraph: Urge actions related to the problem.

  Fifth Paragraph: Thank the editor.

  Sincerely,

  Your signature.

  Step V, 評價***Evaluation***學生把自己的學習成果展示給全班同學,教師首先要求每個學習小組選出一個人,把自己小組這次合作的學習成果----一封信,用實物投影展示給學生看,讓全班同學進行評價,教師作出必要的指導。然後評選出同學們認為最好的作品寄到《中國環境報》。教師最後就這次探究活動進行小結,肯定每位同學的積極性,指出這個過程中的不足之處。引導學生利用自己的認知策略來反思自己的學習過程。通過這樣的評價學習,使學生們得到及時的反饋,這樣的一節完整的英語探究課需要一個下午甚至更多的時間才能完成。

  在這次研究性活動中,學生表現了極大的參與熱情,他們覺得自己不再是被動的坐在課堂裡聽課,而是小組集體尋找資料,整理素材,總結論點,發表見解,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獲得了極大的成就感,更激發了他們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合作精神也進一步提高,鍛鍊瞭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其他各方面的能力。

  四、開展研究性學習的啟迪和思考

  回顧這次的實踐,我的教學反思如下:

  1.時間的安排

  研究性學習要給學生充分的準備時間。目前,許多高中學生的課業負擔都很重,研究性學習往往流於形式,這項活動也多是耗時而低效,學生在校上網查資料時間條件受限,每次研究性學習的時間不夠充裕,資料匱乏,導致研究性學習不能高效開展。所以,我利用了國慶節七天長假,讓學生有較充足的時間,在家中上網,收集資料。小組成員間互相聯絡,充分討論、研究,拿出初稿。來校後第一週的課餘時間進一步加工、完善,製作課件,準備成果彙報。通過合理安排時間,將資訊收集與整理過程延伸到課外,使他們有機會運用多種媒體和資訊資源,拓展學習渠道,進行探究學習,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2.課題的選擇

  教師應重視學生研究性學習中選題的指導。如 ⑴ 題目不宜過大,要易於研究實施的深入;⑵ 要找準題目的切***,切***宜小、要易於研究實施的著手;⑶ 所需資料是否來源多、易蒐集;⑷ 對所選課題的意義、內容以及所要解決的問題都要十分明確;⑸ 研究方案要切實可行,如研究所需的人力、物力、財力、時間等條件是否具備。

  3.方法的指導

  研究性學習提倡學生通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等方式實現任務。從更為廣泛的意義上說,研究性學習是一種學習的理念、策略和方法。作為學習方式,研究性學習“是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自主地發現問題、探究問題,獲得結論的過程。研究性學習注重學習的過程,注重學習過程中學生的感受和體驗。

  除了指導選題,教師還應對學生的研究過程使用的策略方法給予指導和協助。英語科的研究性學習,還必須強調在整個操作過程中使用英語。語言能力是語言學習的目標和重要內容,無論是在組內分工、討論,還是查詢資料、收集資訊、調查採訪,都要強調英語的使用。教師要幫助和促進學生在參加每一個活動時均能接觸地道的英語,感受語言的真實意義和具體運用,逐步掌握在人際交往中得體地使用英語的能力、用英語獲取和處理資訊的能力、用英語思維的能力以及用英語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生收集資訊時可能會大段大段地直接下載網上獲得的資料。教師應要求學生識別資訊,分析資訊,理解資訊,然後進行整理和加工,再創造,學會傳達資訊。在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提高語言應用能力。

  4.成果的展示

  對學生通過大量工作而最終形成的成果,教師要給予充分的展示機會和正確合理的評價。

  給學生的活動以充分的展示機會,不僅可以檢查學生活動的質量與成效,而且能夠鼓勵他們的積極性,是對其勞動成果的尊重與肯定。

  本次研究性學習的成果,我要求學生以課件的形式展示,並做口頭介紹。口頭介紹可以是單人彙報,也可以是兩人對話,還可以是多人分工,各自分別介紹其中的一個部分,更體現合作學習的精神。

  5.評價的方式

  在一個小組的學生展示成果後,教師要引導其他學生對其給予恰當的評價。評價體系有助於學生監控、調整自己的學習目標和學習策略,有助於學生增強學習英語的信心。

  本次研究性學習的成果展示課,我讓來聽課的教師們做評委,評出小組名次,給予鼓勵和表揚。並把學生在此次活動中的表現記載在學生檔案中,是學生學習形成性評價的一個組成部分。

  五 研究性學習目前存在的問題

  當然,我們應該看到,研究性學習在中學英語教學中實施還存在一定的困難:

  1、 目前尚缺乏以研究性教學為主線來編寫的教材。但我們高中英語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教學實際,每個學期進行5—6次的這類完整的探究性學習。因為學生的參與活動是培養調查、評估和解決問題所需要的行動技能的最有效的方式。

  2、 教材的編者在設計教材的時候考慮的是總體的需要,很難對不同區域、不同物件 的實際情況設計出“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探究性活動。所以我們一線的教師還得根據 具體的情況開發一些必要的校本課程。

  3、 一線教師是實施教學的主體,但我們往往對一些教學法理論缺乏一定深度的研究學習,同時缺乏必要的資料,研究條件也不足。這就要求我們教育行政部門須努力從各種途徑引導教師從“教書匠”轉到“研究者”“教育家”的角色中來。

  4、傳統的文化觀念也使開展探究性教學帶來一定的困難,因為它集中體現了價值觀和信念,它包括教材問題。

  5、研究性教學多在科學學科***理、化、生***中實施,在語言教學中嘗試較少。有待我們進一步探討。

  但是所有這些,並不是阻礙我們探索有效的英語教學模式的決心,隨著國內課程改革的熱潮,我們廣大的英語教育研究者一定會找到更加符合我們實際的教學模式的。總之,開展英語研究性學習,能夠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改變學生以單純地接受教師傳授語言知識為主的學習方式,為學生構建開放的學習環境,提供多渠道獲取語言知識並綜合運用於實踐的機會,促進他們形成積極的學習動機、學習態度和良好的語言學習及交際策略,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我們教師要勇於嘗試,大膽改革創新,相信研究性學習在我國高中英語教學中也能得到大力實施。“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英語研究性學習的路還很長,面臨的困難還很多,作為一線教師我深信,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總結教學實踐中成功的經驗,找到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的對策,借鑑別人的成功經驗,研究性學習一定能夠取得更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