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節氣圖片

  隨著冬天的來臨,小雪也就不期而至了。在這個時候,欣賞一些唯美的下雪圖片也是可以的。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這些吧。

  小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0個。11月22或23日,太陽到達黃經240°,此時稱為小雪節氣。此時,太陽位於赤緯-20°16',這天北京地區白晝時間僅9小時49分鐘,正午太陽高度僅29°50‘。“小雪”節氣間,夜晚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北偏西***相當鐘面上的10點鐘***。每晚20:00以後,您若到戶外觀星,可見北斗星西沉,而“W”形的仙后座升入高空,她代替北斗星擔當起尋找北極星的座標任務,為觀星的人們導航。四邊形的飛馬座正臨空,冬季星空的標識——獵戶座已在東方地平線探頭兒了。進入該節氣,中國廣大地區東北風開始成為常客,氣溫下降,逐漸降到0℃以下,但大地尚未過於寒冷,雖開始降雪,但雪量不大,故稱小雪。此時陽氣下降,陰氣上升,而致天地不通,陰陽不交,萬物失去生機,天地閉塞而轉入嚴冬。黃河以北地區會出現初雪,提醒人們該禦寒保暖了。

欣賞


1

2

3

4

  小雪氣候特徵

  小雪階段比入冬階段氣溫低。 到了小雪節氣,意味著我國華北地區將有降雪。冷空氣使我國北方大部地區氣溫逐步達到0℃以下。黃河中下游平均初雪期基本與小雪節令一致。雖然開始下雪,一般雪量較小,並且夜凍晝化。如果冷空氣勢力較強,暖溼氣流又比較活躍的話,也有可能下大雪;南方地區北部開始進入冬季。“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已呈初冬景象。


5

6

7

8

  小雪時節,氣溫繼續下降,我國大部分地區都能感受到冬季的寒冷,北方雪花飄落,而南方則常常是陰冷晦暗的天氣。冬季,寒冷乾燥的氣候環境,很容易影響人們的心情,如若不注意調養,就可能會使身體出現不適,甚至是疾病。

  中醫認為,千般災難,不越三條。肌體產生疾病的原因可以概括為三種:內因,由七情過激所傷;外因,由外界六淫侵襲所傷;不內外因,如房事、金刀傷、跌撲 損傷、中毒等。人們七情的產生與變化,是對客觀外界事物的反應,也是人體的生理表現,正常情況下不會導致身體疾病。但是,突然、強烈或者長久的刺激,即七 情過激則會影響人體的正常生理,使臟腑氣血功能發生紊亂,繼而導致身體出現不適與疾病。人們常說“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喜怒傷 氣,寒暑傷形。暴怒傷陰,暴喜傷陽”,人的喜、怒、哀、樂等情緒狀態可以反映出人的心理活動,而人的心理活動的正常與否直接影響身體健康狀態。因而,平時 應注意調整好情緒,以免“七情過激”傷及身體。

  我國中醫養生名篇《黃帝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講道:“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 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說的是:外界寒、熱之邪運化為邪風乘虛而入,這時候不應逃避,應該發動真陽以抵抗外邪侵入。要做的就是保持安靜平和,減少欲 望,清除雜念,這樣真陽元氣就自然會顯現。倘若真精能夠固攝而不虧損,意識守中而不外馳,又怎麼會出現真陽元氣虧損、陰陽分離的疾病呢?《素問·生氣通天 論》說:“故風者,百病之始也,清靜則肉揍閉拒,雖有大風苛毒,弗之能害。”就是說,正氣充沛,雖有外邪侵犯,也能抵抗,而使肌體免於生病,即使患病也可 較快地恢復。

  古人從內外兩個方面說明養生之道。對外,要順應自然規律,防止邪氣的侵擾;對內,要謹守虛無,保持情志通暢、思想清靜,保養好正氣,達到人體形神合一的良好狀態。

  小雪時節,天氣寒冷,養生方面除了要養護好正氣、神志,遠離外邪侵擾外,也應重視起居和飲食方面的調養。


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