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勵成功的勵志文章兩篇

  當你在抱怨的時候,有的人正在暗暗努力,他們所承受的壓力,一點都不會比你少。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激勵成功的勵志文章·為什麼你這麼忙還這麼窮?

  稀缺,是“擁有”少於“需要”的感覺。稀缺會俘獲大腦。就像飢餓的研究物件日思夜想著食物一樣,當我們經歷任何一種形式的稀缺時,都會對稀缺的事物全神貫注。我們的思想會自動而強有力地轉向未得到滿足的需要……稀缺造成的後果不僅僅是因為我們會因擁有的太少而感到不悅,而是因為它會改變我們的思維方式,會強行侵入我們的思想之中。

  稀缺會俘獲我們的注意力,並帶來一點點好處:我們能夠在應對迫切需求時,做得更好。但從長遠的角度來看,我們的損失更大:我們會忽視其他需要關注的事項,在生活的其他方面變得不那麼有成效。

  專注的“得”與管窺的“失”

  一方面,當稀缺俘獲大腦時,人們的注意力會集中在緊急的事情上,並將其他事物排除在外。這種專注會讓人們從稀缺中獲益,獲得“專注紅利”。

  各種型別的稀缺都會產生專注紅利,而不僅僅侷限於時間稀缺。比如,當牙膏越用越少時,我們就不會像剛拿到一管新牙膏時那樣一下擠出來很多;在享受一盒價格不菲的美味巧克力時,我們總會由衷地去仔細品味最後那幾塊,有時還捨不得吃掉;假期的最後幾天,我們會馬不停蹄地遊覽各個景點,爭取一個不落;如果有字數的限制,在文章快收尾時,我們就會以更加謹慎的態度去寫作,而且還會出其不意地寫出更加精彩的文章。

  另一方面,由於“目標抑制”的作用,人們在專注於某項重要事物的同時,就不容易想到其他重要事物。因此,專注也會導致管窺,讓人們的視野變窄,從而付出沉重代價。當稀缺將我們的大腦俘獲時,我們不會通過對得失利弊的謹慎思考來進行權衡。

  管窺會導致我們忽視某些因素。比如對於連餬口都成問題的農民來說,下一季的乾旱或身體健康問題此刻就會顯得非常抽象,就會被排除在“管子”的視野之外。

  管窺的另一個表現是,我們會因此做出同時處理多項任務的決定。我們可能會在“聽著”電話會議的同時查收郵件,或者在吃晚餐的時候抽空回兩封郵件。這樣做的確能夠節省出一些時間,但是卻要付出代價。我們很可能會錯過電話會議或晚餐中某人提供的某個資訊,或是回了一封詞不達意的郵件。開車時同時處理多項任務就更有可能會釀下災難。

  稀缺讓人變笨

  頻寬,是對我們計算能力、關注能力、英明決策能力、堅持計劃能力和抵制誘惑能力的衡量。從智商到高考成績,再到衝動控制和成功節食,都與頻寬相關。稀缺會不斷將我們吸入“管子”的視野之中,形成頻寬負擔,並由此抑制我們的各項基本能力。

  “頻寬”這個概括性的說法可以指代心智功能中寬泛而彼此相關的兩類元素。第一類元素可以被寬泛地稱為“認知能力”,它是我們解決問題、獲得資訊、進行邏輯推理等能力背後的心理學機制。第二類元素是“執行控制力”,其作用存在於我們管理自身認知能力的過程中,包括計劃、關注、發起並抑制行為和控制衝動等。稀缺對以上兩者都會產生影響。

  如果收銀員滿腦子想的都是如何籌錢來支付當月的房租,而沒有聽到顧客點了炸薯條,那麼你***還有經理***不必大驚小怪。因為收銀員並不是粗心疏忽,而是心事重重。第二天就要在客戶會議上做推介的經理人,也想集中精力觀賞女兒的比賽,但他自己都不知道心思什麼時候又回到了那份推介材料上。想要集中精力準備考試的學生,心裡卻一直惦記著沒有解決的學費問題。當心裡有負擔時,就連做微笑、對人友善這樣簡單的事情,難度都會增加。

  頻寬負擔會以強大的力量改變我們,這些改變本身及其程度令人震驚。幾十年來,心理學家們就認知負擔對行為所引發的諸多效應進行了記錄。我們給出的小故事反映了其中一些最重要的效應:分心、愛忘事、缺乏衝動控制能力。

  稀缺,不僅僅會令我們入不敷出,不知如何分配資源,而且還會讓我們在生活的其他方面手足無措。稀缺會使人變笨,變得更加衝動。我們不得不在流體智力和執行控制力被減弱的情況下,依靠更為有限的腦力去勉強度日。生活,就這樣變得舉步維艱起來。

  無能導致貧窮還是貧窮導致無能?

  在美國,享受醫療補助計劃的窮人不需要為醫藥花一分錢,但他們還是做不到按照醫囑服藥。調查中,生活在農村地區的窮人稱,他們在兩次收穫之間總會有充裕的時間,但就是不想去除草。

  無能可以導致貧窮,貧窮也可以導致無能。窮人的稀缺心態,是導致他們無能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窮人的認知能力和執行控制力更弱。他們的大腦中裝滿了稀缺,就沒那麼多心思去想其他事了。窮人不僅缺錢,更缺頻寬。

  窮人最缺的就是頻寬。整日為了餬口而疲於奔命,就會令這種至關重要的資源日漸減少。這種短缺現象,並不能從生理上找原因,也與營養不良或幼年時代遭受壓力從而阻礙大腦發育等因素無關。事實上,它是由眼下為餬口而產生的認知超載所導致的。隨著收入的增加,認知能力也會相應增加。同理,農民的頻寬,在用農作物換來鈔票時就能得以恢復。可見,貧窮會成為頻寬的負擔,並削弱我們的各項能力。

  頻寬支撐著我們各種各樣的行為。我們利用頻寬計算撲克牌遊戲中獲勝的概率,評判其他人的面部表情,控制我們的情感和衝動,讀書或者用富有創意的方式進行思考。幾乎每一類高階認知能力都要依靠頻寬。但是,頻寬負擔卻常常為人們所忽視。

  窮人的無能,其主要原因就在於貧窮本身。只要生存於貧困之中,我們所有人都會變得無能。

  激勵成功的勵志文章·停止抱怨,做一個獨立自強的人

  記得剛到北京的時候,人生地不熟的,一切都讓我感到不安和迷茫,我很想找個人訴說一下,於是每天都在朋友圈刷屏,訴說著自己的近況。

  其實大部分也都是一些瑣碎的小事情,比如今天連著過去五趟地鐵都沒能擠上去最終遲到了、這個月工資又不夠花、在單位因為自己不懂無意中鬧了個笑話……當時的狀態也確實很差,每天都焦慮不安,只有不斷地在朋友圈中說話,才能稍微緩解一下自己的不安。

  剛開始還有朋友們關心幾句,後來大家已經習慣了,漸漸迴應的人越來越少。

  有一次情緒特別低落,就在朋友圈發了一條資訊,大意就是說自己此時此刻心情很糟糕什麼的。

  半夜的時候看到一條回覆,有個多年的鐵哥們說,快拉倒吧,這要是當年,沒準還有人默默給你遞過去一支菸,跟你推心置腹半天,現在大家都很忙,誰顧得上看你沒事發牢騷呢。

  最初看到的這條回覆的時候,我心裡無比的失落,在很長一段時間以後,我則深深體會到事實就是那鐵哥們說的那樣。

  很多人一刷朋友圈、微博、豆瓣,發現到處都是在晒幸福、晒吃、晒美照……總而言之,大家看起來都過得很好。於是心裡就會產生一種落差感,覺得只有自己才是過得最苦逼的那一個。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大家過得都不容易,沒有人的成功是來的理所當然。也並不是只有你一個人感受到艱難,只不過只有你一個人說出來而已。

  我有一個高中女同學,大學是在武漢上的,大學畢業以後就直接到了北京開始北漂,現在已經是在北京的第三年了。然而在這三年的時間裡,我從來沒有見過她在朋友圈或者QQ空間這些地方發過一條訴苦的資訊。偶爾在這些社交網站上發一些資訊,也都是一些出去旅行或者參加一些商業活動的照片,全部陽光燦爛,讓人感覺她的生活永遠充斥著正能量。

  有一次在微信上聊天,我終於忍不住問她,北漂這幾年,難道你就沒有遇到什麼困難,或者感到迷茫的時候嗎?

  她說,當然會有啊,怎麼可能沒有呢,只是無論多難都不會說出來,一個人默默承受罷了。你說出來給誰看呢?誰會在意呢?有什麼用呢?無非是讓大家看到你不堪的那一面,既然沒有用那麼我為何說出來呢?而且悲傷的情緒是會渲染和蔓延的,當你覺得自己特別苦逼的時候,千萬別找人訴苦,而應該告訴自己,我很快樂,努力讓自己笑起來,哪怕是皮笑肉不笑。只要肌肉牽動嘴角裂開來笑一笑,那你的情緒就會變得好一點。我每次感到難過的時候就會發一些自己特別快樂的狀態,並非是給別人看,而是給自己看。

  從那以後,我也開始學習她的方法,每當遇到困難的時候,不再去抱怨,而是讓自己笑起來。當我覺得情緒低落,想在朋友圈抱怨的時候,就會想起她的話來,然後默默地把那些負能量的句子刪掉,換上一張陽光燦爛的照片,配上輕鬆快樂的話發出去。

  過了一段時間以後,我發現我的心態真的發生了改變,在遇到任何事情的時候不不會再輕易去抱怨,而是默默去做好。即使實在覺得難過,也不會說出來,自己一個人靜靜就好。

  當你在抱怨的時候,有的人正在暗暗努力,他們所承受的壓力,一點都不會比你少,直到有一天等你猛然驚醒的時候才發現他們已經遠遠跑在了你的前面。

  那些看上去光鮮亮麗的人,只是善於把自己苦逼的一面隱藏起來。你只看到了別人拿著高薪,動不動就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穿著名牌出入高檔餐廳,但你看不到他們加班到第二天的早上,走出單位大門吃個早飯回家對付幾個小時還得回來上班。

  有個做廣告的朋友跟我說,有一天他難得沒有加班,下班後走在大街上覺得特別彆扭,不知道有什麼地方不對勁,想了很久才明白,原來是因為天還亮著。

  朋友說到這些的時候一臉輕鬆,絲毫沒有表現出來覺得自己有多苦逼,或者覺得有自己有多努力什麼的,感覺這就是生活正常的樣子。

  而據我所知,這位朋友每天在加班結束以後,還要堅持寫作,開著一個美食專欄,已經跟出版社簽了兩本書出版合同,其中一本書已經順利交稿,正在等待出版中。

  不止如此,他的生活也並沒有因此而變的暗無天日,經常能夠看到他在朋友圈晒出自己做的那些賣相精緻讓人看一眼就食指大動的美食,隔一段時間,就能看到他正在某個地方旅行的照片。

  坦白說,這要是換了我在如此繁重的工作狀態下,根本不能像他這樣把生活過得充實而富有色彩。而對他來說,這只不過是最平常不過的事情。

  似乎大家無形中都形成了這樣的共識,只在人前展現自己最好的那一面。這並不是虛偽,只是因為別人沒有義務去承擔你的那些負面情緒,自己的生活本來已經夠艱難的了,沒精力也沒興趣給另一個人排憂解難,答疑解惑。而且這也是基本的禮貌,沒有人願意每天都接觸一個渾身充滿負能量,不停地絮絮叨叨自己生活有多差勁和有多不幸的人。誰也沒有心情去對別人的生活境遇表達自己廉價的同情,而且那些熱衷傳播負能量的人真的很討厭。

  另外很重要的一點是,你向別人展示自己是什麼樣子,你在別人眼裡就是什麼樣子,久而久之,你自己也會真的變成那個樣子的人。

  每天抱怨工作有多不順當的人,會讓人覺得你工作能力很差,抱怨自己生活有多糟糕的人,別人會覺得你是一個很糟糕的人;而如果你向別人展示的是你工作精明能幹,生活豐富多彩的一面,別人自然會覺得你是一個有能力、有趣味的人。

  自己也會被自己的情緒感染,經常抱怨的人,就會陷入事事不順的泥沼之中,經常展示自己美好一面的人,自然會養成自信的氣場,做事越來越順。

  大家都是成年人了,一切自身的行為都應該自己來負責。沒有什麼人有義務隨時隨刻做你的保姆和心理輔導員。有些事只能自己默默扛著,沒有任何人可以代替。收起那些顧影自憐和自怨自艾,活在當下,不斷地向前看,才能在這個殘酷的世界生存下去。

  趁著一切都來得及,停止抱怨,做一個獨立自強的人,成就全新的自己吧。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推薦的,希望大家能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