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流行的優美勵志文章兩篇

  成長是經歷,你要走很長的路,去受風吹雨打;成長更是感悟,那些坎坷不是白受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網上流行的優美勵志文章·你二十幾歲,迷茫又著急

  Cicy26歲的生日,也是她在北京獨自打拼的第二年。想著她剛剛結束一場漫長的異地戀,我特地請了假從上海飛去陪她。簡簡單單的一桌菜,一個小小的蛋糕,兩瓶紅酒,兩個人一直窩在沙發上聊到深夜。

  “事業特別迷茫,感覺沒什麼成長空間,也看不到晉升機會。想辭職轉型,但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適合什麼。如果要轉入陌生領域從頭學習,又擔心自己選錯行業方向後悔。”

  “覺得自己很難再遇到合適的對的人。常常加班,幾乎沒有時間、精力談戀愛經營一段感情。有時候甚至覺得自己要做好一輩子一個人過的打算了。”

  “房租的漲幅比工資漲幅還快。好多好多瑣碎事情和世俗壓力不斷積壓。開始很擔心爸媽的身體健康。”

  “有時候真的感覺好累好累。特別是生病一個人深夜去醫院看急診的時候,開始懷疑自己的人生,質疑自己為什麼要隻身來一個陌生城市打拼。”

  “……”

  吐槽歸吐槽,無奈歸無奈。我倆也清楚地知道,宿醉後的第二天還是要打起精神來,還是要回到各自的生活軌道上,像陀螺一樣運轉。

  我一頭扎進厚厚的靠枕裡:“以前大人總提「中年危機」,瓶頸期壓力大。可我們才20多歲呢,怎麼就這麼迷茫焦慮了?”Cicy說,這大概就是所謂的「四分之一人生危機」吧。

  20多歲時經歷的人生危機感,大概是說人生依舊擁有可能性卻又不太吃得準自己是否能實現,不確定能否成為想要成為的人,還有沒有足夠年輕的資本去揮霍,去隨心所欲。

  我們慢慢會意識到,前面沒有什麼東西可以讓自己依靠,因此不得不開始依靠自己。也意識到,再沒有任何方向可以參照,也意味著必須摸索出屬於自己的方向。無數次地想要按下人生的暫停鍵,停一停整頓一下糟糕的自己,卻又身不由己被生活浪潮推著往前趕。

  Cicy不止一次地說過,她特別佩服她的前任總監,35歲,兩個小孩的媽媽。每天早上提前半小時來公司,處理郵件事務並開始安排一天的工作。即使是同時頂著幾個專案的壓力,也依舊保持優雅淡定,細緻有條理地規劃好行事曆;即使是臨時要給老闆進行重點工作彙報,也從容不迫地泡上一杯綠茶,開啟本子整理好思路,迅速列明報告提綱;即使被借調去處理全新領域的專案,也不急不躁,召集下屬開會了解新領域的問題和專案的進展,有條不紊地推動新專案的落實。

  最難能可貴的是,“日理萬機”的總監還堅持每天給兩個孩子用心做豐盛早餐,晚上回家給孩子洗澡,聽兩個娃娃發表“浴缸演說”,安頓好孩子睡覺之後開始看書,打點家裡的花花草草,用水果烘乾機、榨汁機、烤箱等等做些簡單的健康零食,有時間的話還自己準備一份明日的午餐便當。

  後來因為丈夫工作調動,Cicy的前任總監也便辭職一同去了美國。35歲的年紀,她申請了哥倫比亞大學的碩士,帶著兩個孩子,一邊在學校念心理學碩士,一邊在美國公益組織開始實習。

  “為什麼人家帶著兩個娃娃還能這麼優雅淡定?為什麼人家能從容不迫地安排好時間,有條有理?為什麼人家有膽有識,對自己的人生有著清晰的規劃?”我剛下飛機開啟手機,便跳出Cicy的一連串語音訊息。

  說實話,Cicy的一連串問題我也回答不上,因為這也是我最最困惑的地方。我也羨慕身邊那些年長成功人士的優雅淡定,欽佩他們身上那種我學不來的從容不迫,厭惡自己的迷茫痛苦、慌里慌張。

  也許,此時此刻所經歷的「四分之一人生危機」,恰恰就是上天的用心安排,是每一個年輕人的人生必經階段。

  我們父母一輩人大多在20多歲的時候就已經完成了婚姻家庭和事業的選擇,也很快從一個懵懵懂懂的學生少年進入了穩定成人角色的過渡階段。然而我們面臨的情形和他們截然不同,城市化水平提高,教育程度也更普遍,原本成人期該做出的許多承諾和責任都被推遲了,而從青春期開始的、對於自身角色的探索期,則被持續拉長。

  被拉長的探索期裡,顯著特徵便是對未來的迷茫痛苦、頻繁的變化、對人生可能性的種種未知。經歷過這樣的跌跌撞撞,才知道自己內心所向;經歷過這樣的迷茫不安,才會不斷逼著自己前行,探索新領域新環境;經歷過這樣的窘迫尷尬,才耐得下性子沉澱積累,埋頭前行。

  記得Cicy的前任總監有一次回國後跟她吃飯,微笑著聽完Cicy對於自我人生的懷疑和迷茫困惑,一如既往地優雅。她告訴Cicy,“年輕人,不要急。你正在經歷的痛苦迷茫也正是我曾經經歷過的階段。你要知道,那個時候的我也是不斷擠時間上完有關時間管理、組織架構和領導力提升的課程,補充各種新技能,才能夠慢慢掌控好自己的工作節奏,漸漸學會有條不紊地梳理工作的輕重緩急。”

  對於大部分人而言,二十幾歲時個體的生活狀態、角色身份一直是不穩定的、混亂的。只有慢慢接近三四十歲,向成熟期過渡的幾年裡,這種混亂、不穩定的狀態才會得到緩解。而很多人在追溯自己二十多歲的年華時,通常發現自己往往在那時做出一些對一生都會有持續影響的決定,比如伴侶的選擇、事業道路的明確等等。

  所以,這一時期的迷茫與糾結恰恰是寶貴的必經之路,不斷嘗試探索、跌跌撞撞、體驗經歷,才讓我們在進入穩定不變的三四十歲之前,更清楚自己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從而為自己做出更好的決定,完成對愛、工作、世界和自我身份的認知。

  任何人與事的成功都無法一蹴而就,每一階段的抵達,身後都是一步一個腳印的積累。只要不急不躁,耐心努力,保持對新事物新領域探索的好奇,就是行進在成為更好自己的路上。

  好好花心思打點自己的外形,慢慢改善自己的生活態度與求知慾,跟上新科技新技能的潮流,保持閱讀與運動來豐富自己的內在。要相信,你所向往的優雅從容終將如期而至。男神女神所擁有的一切,你也終將得到。

  慢慢來,請別急。生活終將為你備好所有的答案。

  網上流行的優美勵志文章·凡是沒有打敗你的,都會讓你更強大!

  永輝是我以前的同事,不久前離職創業,開了一家主題餐廳。幾天前,在朋友圈看到他髮狀態說新店生意火爆、忙到不行,我有一點驚訝。明明前一天,他還跟我念叨,說因為菜品不夠有特色,地段也不是繁華鬧市,生意有些冷清,估計這個月連保本都難了。

  “怎麼你朋友圈發的,跟你和我說的不一樣?”我微信他。

  永輝很快就回我了。他說,父母也是他的微信好友,不管生意如何難做,他都不希望父母擔心。並且,他已經在著手改進選單,希望很快會有起色。“報喜不報憂,是不是成長的一個訊號?”永輝問我。

  我更驚訝了,在我的印象中,永輝一直成熟、幹練、剛毅,做事風風火火,考慮起問題來又細緻周到,為人不失謙和,因此人緣很好。這樣的人,還需要成長嗎?

  永輝這才告訴我他的故事。5年前那個春天,他28歲,因為投資失敗,窘迫到幾乎身無分文。不少人聽說後都指指點點,說他壓根兒不是做生意的料。不久後,婚姻也亮起了紅燈。跟老婆辦完離婚手續那天,永輝在梧桐樹下的人行道上數了一下午的地磚。他想了想他的人生,16歲中考失利,19歲高考落榜,22歲和初戀女友分手,28歲投資失敗,然後結束了這段原本以為會白頭到老的婚姻……那麼多不如意,讓他怕極了挫敗。於是,他決定逃了。把不滿3歲的兒子扔給已經年逾古稀的爺爺奶奶,自己逃到另一座城市,找了一份行政助理的工作,常常加班到夜裡一兩點才能回到簡陋的租住屋。累,他不怕;苦,他也不怕。他惟獨不敢做的是,面對。面對人生的狂風暴雨,面對生活的波詭雲譎,面對不能拒絕的成長和不能推卸的責任。

  從年齡上說,二三十歲,已經不是可以讓人任性的年紀,可永輝說,可能因為之前的不順,性格中有自卑的陰影揮之不去。他的內心孤獨而軟弱,看問題很消極,依賴心理極重,似乎覺得還沒有成熟到可以獨立支撐一些事,所以遇到難題第一反應就是躲。

  躲到另一座城市做行政助理的那些日子,他每天都處在焦灼、低落和夢魘中。雖然白天忙得腰痠背疼,但晚上還是會失眠。他常常坐在窗邊望著天,發一整晚呆,或者打一整晚遊戲,感覺自己迷失了方向,像迷離的風,像天邊胡亂飄搖的雲。

  那一年他過生日,接到老爸的電話。老人說,我們不盼你賺多少錢,只希望你健康平安,成長為一個橫刀立馬的人。“橫刀立馬”四個字,讓他淚流滿面。他收拾行李,沒過幾天就回了家。

  回家之後的日子異常艱難,他一邊要承擔起做兒子的責任,照顧雙親;一邊要扮演好父親的角色,早起送孩子上幼兒園,降溫了叮囑孩子添衣;一邊還要打好幾份工,攢生活費;到晚上,還要自學大專課程。

  那段時間,他在街邊發過廣告單,被拒收、遭人冷眼是經常的事。他送過快遞,不管外面多冷,騎個電動車就出門了。有一回,一個客戶住得實在偏僻,他迷路了,等找到那戶人家送完快遞出來,發現下了好大的雨,還沒有路燈。他小心翼翼地騎,最後還是連人帶車摔進水窪裡……

  永輝說,那段日子的艱難,不僅是身體上的折磨,更是精神上的蛻變。要從一個習慣了依賴和逃避的人,變得能獨立對自己負責併為家人遮風擋雨。那個過程很艱難,甚至充滿疼痛,但你清楚地知道,總有一些困難的局面,需要你獨自面對,不是你躲了,狀況就會好起來。成長,終究是你無法拒絕的。

  我問永輝,成長是什麼?

  他說,成長是經歷,你要走很長的路,去受風吹雨打;成長更是感悟,那些坎坷不是白受的。就像做麵食,既要努力揉麵,也要醒面,加發酵粉,讓時間去醞釀,去起作用。然後你會發現,你經歷過的那些所有磨難和艱辛,最後都變成了你的人生,讓你更強大。

  我也問過他,“橫刀立馬”又是什麼?

  他說,你想象一個威武的人,騎著馬橫在路上,手持戰刀,敢於擋住對手的去路。那是一種果斷和剛毅,面對挫折或者不理想的狀態,想的不是退縮和逃避,而是迎難而上,有敢跟對手叫板的勇氣。那也是一種成熟和睿智,是看清事件的前因後果之後,能淡然處之的人生態度。

  於是,我明白了,永輝還在向著他“橫刀立馬”的人生目標奮鬥,雖然還未達成,但他早已不是5年前的他。

  每個人都難免會有脆弱的時候,那些看似強大的人,無非是比我們更懂得如何將弱勢化為動力。那些失敗,那些傷害,那些委屈,那些苦難,可以打擾我們的心情,可以煎熬我們的身體,但終究敵不過我們的努力,抹不掉我們的堅持,更加奪不走我們想要改變的信念。那句話說得對,凡是沒有打敗你的,都會讓你更強大!

  所以,既然成長無法拒絕,當風雨來的時候,怕什麼?迎上去就是!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推薦的,希望大家能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