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潔多品牌戰略成功的原因

  寶潔公司,是一家美國消費日用品生產商,也是全球最大的日用品公司之一。下面是小編帶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閱讀!

  

  多品牌戰略符合產品發展的規律,產業發展的過程就是市場不斷擴大並且不斷被私分的過程。不同的產品針對不同消費者的不同需求被髮展出來,然後推向市場,他們需要與原品牌形成區分,強化定位。

  寶潔公司正是因為認識到不同消費能力的人群能夠承受不同價格,不同的人群,可能被不同的產品特性吸引,不同人群的價值觀、理念和生活方式也迥異,產業存在不同細分市場事實為多品牌戰略奠定了基礎。

  如企業本身資金短缺,多品牌策略會使品牌的推廣費用大幅增加,會增加近新品牌上市的阻力。在企業發展壯大的時候,可以集中資源建設一個品牌,更可以利用自己的優勢產業讓消費者很容易的引發聯想,從而節約了大量的新品的推廣費用,但是如新產品不成功,可能會影響到原來的優勢產品。

  多品牌戰略是攻守兼備的戰略手段,我們可以尋找、引導、激發、創造不同人群的需要,如果企業不針對不同人群的不同需要提供特定的產品和服務,並打造強而有力的品牌,那麼,它的競爭對手就會這樣做。它的競爭對手將創造出強而有力的品牌,在消費者心目中建立清晰的定位。然後,企業將看到自己的消費者被奪走,市場份額變小,利潤率受損。

  因此,作為一個企業,要利用怎樣的商標品牌策略,要考慮企業自身的經濟實力是否可以承擔各種推廣費用。

  整合企業整體的優勢和歷史資源,減少品牌推廣成本,提高市場佔有率,這樣就容易形成新的 經濟增長點,分解風險。

  寶潔公司發展歷史

  蠟燭製造者威廉·普羅克特,和肥皂製造者詹姆斯·甘布林,分別來自英國和愛爾蘭。他們最初定居在辛辛那提,由於與一對姐妹奧莉薇·諾里斯和伊麗莎白·諾里斯的婚姻,導致了他們的初識。他們的岳父亞歷山大·諾里斯建議他的兩位女婿成為業務合作伙伴。於是在1837年10月31日,寶潔公司誕生了。

  1858年至1859年間,銷售額達到100萬美元。當時約80名員工在寶潔工作工作。美國南北戰爭期間,公司贏得合同,為聯盟軍隊提供肥皂和蠟燭。除了在戰爭期間所經歷的利潤增加,軍事合同更向來自全國各地的士兵見識了寶潔公司的產品。[3]

  在19世紀80年代,寶潔開始向市場推出一種新產品,一種能浮在水面上的廉價香皂。該公司稱其為“象牙香皂”***Ivory***。威廉·普羅克特的孫子,威廉·阿內特·普羅克特,在1887年啟動了一項公司員工獲利分配的計劃。他正確的假設,藉由讓工人持有該公司的股份,他們就不太可能會輕易罷工。

  由於對產品的需求已經超越辛辛那提設施的能力,該公司開始在美國其他地區建立工廠。該公司的領導人開始讓產品更多元化,並於1911年,開始生產克里斯科***Crisco***,由棉花籽油混合棉花籽硬酯所組成的實用酥油。20世紀20與30年代,由於無線電普及與流行,寶潔還贊助了多個電臺節目。因此,這些節目往往成為俗稱的“肥皂劇”。

  公司其後在其他國家建廠,也將產品的生產與銷售外移,並在1930年收購總部位於英國泰恩河畔紐卡斯爾的湯瑪斯·韓德利公司***Thomas Hedley Co.***,成為國際化的公司。本次收購後,寶潔公司與英格蘭東北部保持著密切聯絡。隨著時間的推移,寶潔推出許多新產品和品牌,並且開始涉足新的領域。寶潔在1946年推出“汰漬”***Tide***洗衣粉,在1947年推出“普瑞爾”***Prell***洗髮水。在1955年,寶潔公司開始銷售第一支含有氟化物的牙膏“佳潔士”***Crest***。1957年,該公司再次收購了Charmin紙廠,並開始生產衛生紙等紙製品。寶潔公司再次聚焦洗衣用品行業,開始於1960年推出“唐尼”***Downy***衣物柔軟精,並於1972年推出“幫斯”***Bounce***衣物柔軟精。市場上最具革命性的產品之一是該公司的“幫寶適”***Pampers***,於1961年首次試銷售。在此之前拋棄式紙尿布仍不流行,雖然嬌生公司開發了一種名為“喬絲”***Chux***,嬰兒卻仍總是穿布尿布,其實是因為這種尿布會滲漏、不合身、還可能破掉。幫寶適提供了一個方便的選擇,但卻增加了更多的垃圾處理需要的環境成本。

  寶潔公司收購了其他一些公司,多元化的產品線和利潤顯著增加。這些收購包括福吉世咖啡***Folgers***、諾威治伊登製藥***Pepto-Bismol的生產者***、李查森-維克斯***Richardson-Vicks***、諾賽爾***Noxell***的樂爽***Noxzema***、Shulton公司的Old Spice、蜜斯佛陀***Max Factor***與愛慕思***Iams***公司等等。1994年,寶潔利率衍伸商品槓桿頭寸的龐大損失,鬧上了新聞頭條,並隨後起訴信孚銀行;在法庭上作證的情事讓他們的公司管理陷入模糊地帶。1996年,寶潔公司再次成為頭條新聞,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批准了由該公司開發的一項新產品Olestra。其品牌又被稱為“Olean”,Olestra是一種低卡洛里的替代品,替代掉洋芋片與其他零食等的脂肪。

  寶潔公司在整個歷史上已經大大擴充套件,但其總部仍在辛辛那提。

  2005年1月,寶潔宣佈收購吉列,成為全球最大的消費品公司***聯合利華第二***。寶潔增加了品牌,如吉列剃刀、金霸王、博朗與歐樂-B。此次收購是由歐洲聯盟和聯邦貿易委員會批准,條件是剝離一些重複的品牌。於是寶潔公司同意將其電動牙刷品牌“SpinRush”與其業務轉售給“切遲杜威”***Church & Dwight***公司。它還出售吉列的口腔護理牙膏品牌“Rembrandt”。除臭劑品牌“Right Guard”、“Soft&Dri”與“Dry Idea”出售給代爾企業***Dial Corporation***。該公司於2005年10月1日正式合併。“Liquid Paper”、吉列文具事業部、“比百美文具”***Paper Mate***出售給紐威爾公司。2008年,寶潔還跨足唱片業,贊助“TAG Body Spray”旗下的“Tag Records”。

  寶潔公司在眾多類別消費產品所佔有的的主導地位,使得其品牌管理的決定值得研究。例如,寶潔公司的決策者必須考慮到,其其併購行動可能侵佔到其旗下另一品牌的市場。

  2009年8月24日,愛爾蘭製藥公司“華納奇考特”***Warner Chilcott***宣佈其以31億美元的金額,併購了寶潔旗下處方藥部門。

  2015年寶潔宣佈,接受全球最大的香水公司科蒂125億美元收購提議,把旗下香水、護髮和化妝品等43個美容品牌併入科蒂公司。該項交易涵蓋蜜絲佛陀、封面女郎、威娜護髮用品以及包括Gucci和Hugo Boss在內的香水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