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農業推廣畢業論文

  農業推廣服務的物件不再單純從技術和物質角度考慮農民的接受,而是從人的角度考慮對技術、服務和知識的需求。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篇一

  《 多元化下的農業推廣論文 》

  一、多元化農業推廣的組織研究

  由於我國目前的農民都對農業不感興趣,認為農業就是在家辛勤耕作,最後收入微薄,遠不如去城市打工掙錢快,所以對於多功能農業的建設無動於衷。面對這種局面,在推廣多功能農業時,要通過行政型、教育型、科研型、企業型、農民自助型農業推廣組織加以推廣。行政型農業推廣組織,指的是政府設定的農業推廣機構,主要是縣級和鄉鎮級為主,利用國家政策做好推廣工作,只有將農村改革的政策和發展趨勢宣傳到位,農民才會對多功能農業產生興趣,所以,行政型推廣是發展多功能農業的第一步。目前我國行政型農業推廣組織存在的問題是人員少、素質低等原因,要做好推廣工作,還要完善和提高組織人員的整體素質,進行合理分工,做好完善的管理工作,以提高組織成員的積極性。教育型農業推廣組織以農業院校設定的推廣機構,他們的服務物件是廣大農民,工作目標是教育性為主,提高農民的文化水平和整體素質,集教育、科研、推廣、諮詢於一體。科研型農業推廣組織是科研機構設定的推廣組織,服務的物件包括農民和涉農企業。企業型農業推廣組織指的是公司或企業設定的農業推廣機構,工作的目標是增加企業的經濟效益,服務物件是其產品的消費者和原材料的提供者,主要側重於專業化農場和農民。農民資助型農業推廣組織主要由農民合作組織為主,這樣的推廣組織效果最好。因為這些農民合作組都是多功能農業模式的受益者,他們最有說服力。

  二、多元化農業推廣發展對策

  ***一***政府資金上的扶持和政策引導

  隨著社會的發展,多功能農業已經是農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對於這種新型農業的推廣,國家除了設定各類推廣組織之外,還要對這些組織加以監督,使他們能夠踏實地完成推廣任務,而不是流於形式。此外,國家還要在資金上予以大力支援。無論是行政型推廣組織還是教育和科研型組織,在推廣中不僅要深入農村向農民面對面宣傳普及,在教育和科研方面還要花時間精力,這不是像考察和調研那樣短期可以完成,而是經年累月。所以對於工作在一線的推廣者應該給予資金補助,才能增加他們的積極性。除了對行政和教育科研組織機構進行資金補貼之外,對於農民的合作社也要在資金給予支援。同時也要對農民的合作社在科技教育方面給予幫助,讓他們學習先進的管理模式和營銷推廣,適應時代的發展。他們發展的好,可以帶動一大批人。在政策方面,國家應該出臺相關法規法則,對我國多功能農業進行規範引導,讓這個新興產業無憂無慮地健康發展。同時還要引進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在我國進行推廣,使我國的多功能農業科學快速發展。

  ***二***培養創新型推廣人才

  由於多功能農業對管理人才有較高的要求,所以在推廣中首先要通過高校和科研機構培養一批經營管理者,讓他們以身作則,在實踐中做好示範。同時還要在已經成立的多功能農業園區中培養具有創新精神的青年農民,讓他們在工作中不斷充實自己。這樣可以帶動不少周邊農民參與。目前我國的高等教育也應該多開設一些與多功能農業相關的專業課程,為多功能農業發展儲備新生力量。這樣也可以減輕城市就業壓力。

  作者:陳清華

  篇二

  《 村幹部作用下的農業推廣論文 》

  1村幹部在農業推廣工作中的作用及其關聯

  1.1村幹部在農業推廣工作中的溝通作用

  在進行農業推廣溝通工作中,村幹部和村民的交往頻率要遠遠超過農技人員與村民的交往頻率。同時,由於是村莊代表人物,村幹部與農業推廣人員的接觸又十分便捷。農業推廣人員和村幹部的交往要遠勝過與村民的交往。由此可見,村幹部作為村莊這一社群的中心人物,具備在農業推廣網路中起承上啟下溝通作用的能力。村幹部不僅承擔著資訊接收與傳達的功能,還擔負著資訊交流、溝通媒介的任務。若村幹部未起到上述作用,將會使推廣人員與村民將處於分離狀態,無法進行有效溝通。

  1.2村幹部在農業推廣工作中的制度優勢

  村幹部作為農村社群中的政治領導人物,可以依靠其政治資源、社會資源對村莊工作進行領導與把控。由此,村幹部也就具備和掌握著村莊與外界聯絡、溝通的正式渠道,充當著傳遞資訊、影響村莊成員決策的角色。因而,村幹部具備了在村莊內的權威和威信,也就可以在農業推廣工作中發揮其工作制度組織、制度安排、制度協調的作用。另外,村幹部具備其獨有的號召力和引領力,這種力量可以使村幹部與村民之間進行各類顯性的、隱形的知識或技能的傳播,使村幹部在農業推廣工作人員和村民之間起到紐帶和橋樑的作用,有效消除了農業推廣宣傳力量薄弱的障礙。

  1.3村幹部在農業推廣工作中的人文優勢

  村幹部雖然是“幹部”,但其是與村民具有同質特性的“幹部”,即村幹部來自農村、工作在農村,本身就是農村社群的一份子,與村民有著天然、不可磨滅的聯絡。同時,由於村幹部比一般村民有相對較高的文化程度、相對較豐富的社會資源、相對更具優勢的溝通交往能力,所以村幹部與村民有一定的異質性。由於村幹部與村民的這種同質性和異質性,使得村民能夠對村幹部產生一種既依賴又敬仰的態度。村民的這種心態有利於村幹部角色的扮演和各項工作的開展,也就更能夠促進農業推廣工作的創新。

  1.4村幹部與農業推廣工作的關聯

  根據前文的分析,可以對村幹部與農業推廣的關聯得出以下結論:村幹部作為村莊領導者,在農業推廣工作中充當著資訊掌控、傳遞、交流的角色;在農業推廣工作中,村幹部具有制度優勢並掌握豐富的資源,可以有效連線農業推廣工作和村民工作;村幹部特有的人文優勢可以與村民工作和諧統一,有效創新農業推廣工作。因此,在農業推廣過程中,必須重視村幹部的溝通地位,注重發揮村幹部的獨特優勢,使其更好地充當農業推廣工作的中間人。

  2結語

  農業推廣工作的意義在於能夠將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為實用技術,全面促進農業科技創新,提高農業綜合生產力,從而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村幹部雖然是國家行政幹部體制之外、不在編、不脫產的幹部,但由於村幹部是通過村民自治機制選舉產生的,且在一定範圍內行使公共權力、管理公共事務、提供公共服務、享受一定政治經濟待遇的工作人員。所以,村幹部是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最直接的推動者、組織者和實踐者,在農村知識人才、技術人才短缺的現實條件下,村幹部將在農業推廣工作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作者:王國中

有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