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科技專科畢業論文
農業科技園區作為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載體和平臺,作為農業產業提升和優化的龍頭,同時以作為農技推廣體制創新的新形組織模式,近幾年在全國各地得以推廣,並在實踐中取得了重要的作用。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篇一
《 農業科技服務中大學生村官的作用思考 》
摘要:大學生村官政策實施已有一段時間,但隨著農村環境的變化,這一政策的實施的作用發揮卻不太理想,原因在於其角色定位並不明顯。試圖從全域性角度深入剖析大學生村官在現代農業和農村科技服務中所發揮的作用的主要方面。
關鍵詞:大學生村官;現代農業科技服務;作用發揮
1充當農業科技推廣員
1.1提供技術支援
大學生村官由於接受過良好的教育,其知識比較系統化,有較高的技能水平,他們能夠帶領農民踐行新的科學技術。例如,帶領農民進行反季節大棚蔬菜的種植,大面積養殖、特種畜牧技術等,發展特色農業、觀光農業專案等,讓農民能夠因地制宜,利用現有的土地種出與原來完全不一樣的作物,並在產量上較原來成倍提高,從而見識到依靠新觀點務農的效果,新技術耕作的優勢,新產業致富喜悅,促使他們能夠主動地學習、接受新的技術而不是排斥,最終提高自我科技文化水平,達到終身受益的效果[1]。另外,大學生村官精通現代辦公技術,如利用遠端教學技術等,這是他們在大學學習時的一門必修課,這種高便捷方式可通過網路、媒體等資訊系統將高技術含量的畜牧養殖和農作物的生產等技術、豐富的創業經驗和銷售資訊等傳授予農民,時間節約了,成本減少了,難度降低了,產量提高了,收益增大了。
1.2組織科技宣傳
大學生村官對於現代化辦公軟體有著較為全面的掌握,他們能夠通過所學辦公知識,靈活地利用村內現有技能知識傳播媒介,如公示欄、宣傳欄和黑板報等;同時,他們對於新資訊的高靈敏度,如聯絡母校,當前高校特別是農業類高校通常都會舉辦“學生暑期三下鄉”等活動,如湖南農業大學“雙百下鄉”實踐活動,因而第一時間得知這樣的資訊,然後去與活動組織取得聯絡,將科技宣講團等引到自己所在的村落,組織村民觀看現代化農業科技節目,開展各種規模的農業科技培訓,利用遠端技術手段,將農業科技知識進行積極的宣傳、推廣和普及。
1.3提供生產全過程服務
首先,為農民提供農業產前的各類資訊。大學生村官文化層次較高,專業理論知識紮實、科學思維能力也較一般人要強,又受過專業訓練,具備較強前瞻能力,對市場經濟的一般發展規律掌握較好。在農民有意圖進行現代化生產前,如想發展規模種植之前,他們能夠提前給農民作好該產品的前期各項分析,甚至能夠形成報告,明確指出其可行性和可靠性,對於具有較高可行性和可靠性的產品種植,他們再對農民的實際情況進行合理鑑定,引導農民發展特色產業。其次,進行產中技術指導。在經過可靠性與可行性分析後,確認農民的意願產品有可發展空間,他們再組織農民進行種養殖產出,在生產過程中所存在的各種問題,如生產技術是否合理、過硬,如何提高產品的產量,如何保障質量等,他們都能夠提供一定的參考與幫助,且由於大學生村官長期工作於農村,與農民打交道多,溝通、交流都不存在太大的難度,為他們在生產中排解困難,避免農民有勞無收,有付出無回報,有投資無收益[2]。最後,幫助產後處理。農業科技推廣工作是大學生村官工作中一項基本工作,他們能夠通過一些渠道幫助其建立專業化合作社,將小農戶經營聯絡起來形成規模經營,使小型生產變大型連片生產,增進聯合生產規模,使農民擁有農產品市場話語權。
2充當農業科技資訊員
大學生村官有知識、有資訊能力、文化素質較高、有一定的教育水平,充當農業科技資訊傳遞人員,他們有著絕對的優勢。
2.1推動電子政務發展
大學生村官充當農業科技資訊傳遞者,他們本身具有較好的資訊基礎,只要對他們進行適度的資訊培訓,他們就能夠掌握資訊技,熟練地運用農村電子政務等,一些與農業發展有較強關係的軟體來管理各種資訊,有效地避免了由於農村幹部文化水平低而無法採納新型技術的、新型網路、新型管理軟體的弊端。
2.2釋出農產品資訊
當前,在我國農村區域,很多地方擁有較豐富的特色資源;同時,還擁有一定的特色產業,但由於缺乏合理的交易平臺,致使這些優質資源與特色資訊無法得到全面傳播與推廣;同時,會造成2種結局,要麼就是無論知曉,要麼就是特色產生所形成的多數收益被其他人拿走,真正落於當地農民手中的利益去很少。大學生村官卻能解決這一問題,他們本身承擔著一名農業科技資訊員的責任,他們精通電腦技術,對網路有著全面的瞭解,他們可通過網站對當地的特色資源與產業進行系統地宣傳,讓更多人瞭解這些資源,並幫助農民就特色產業招商引資、尋找合作伙伴,因地制宜將這些特色產業發展好,提高特色產業的知識度,使農民通過特色產業得到更多的收益,然後發家致富,使資訊均衡化。
2.3改進民生資訊服務
就當前的情況來看,我國多數農民其文化水平還比較低,各方面素質較差,對於農村中有關民生資訊瞭解不多,現有的民生資訊服務系統難以有效利用,這導致農村資訊化建設停留於科研方面無法落實到位。大學生村官則能夠幫助農民解決這一問題,他們可以幫助農民學習如何使用農村民生資訊服務系統,通過系統來學習法律政策,引導農民查詢資訊,加強處理日常生產生活中的難題的能力訓練。
3充當農業經濟推動者
大學生村官有能力自主創業,他們有技術,也有一定的經驗與學識,因而可以將技術與經驗傳播給農民,帶領農民共同發展致富,他們農村農業經濟發展的推動者。
3.1培養新型農民
農民本身就是一種人力資源,只是這種人力資源並未進行合理開發,他們還無法以“人才”的形象出現,也無法引以重任,自然也就無法滿足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需要。大學生村官在這方面的優勢相當明顯,他們有豐富的理論知識、思維活躍、眼見寬,能將已有的知識靈活地運用到生產實踐中,利用科技創立一些專案,同時與企業取得聯絡,或建立農業科技示範與培訓基地,將農民急缺的科技知識傳授給他們,引領農民掌握新的科技並應用於生產實踐中,按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地發展特色農業,調整生產結構,引導農民走科技致富之路。
3.2自主創業
大學生村官本身就具有較高人科技文化素質,他們有能力,有激情,有思維,有活力,能夠為社會提供科技方面的指導;同時,他們可以藉助農村這個廣闊的平臺,藉助農產品的特色優勢,藉助農村中較多有價值但尚未開發或是尚未完全開發出來的資源,通過自己的能力去對現有資源進行進一步優化和開發,轉現有資源進行最優化利用,轉變為最高生產力,轉變為最高額利潤。例如,就地取材興辦小型企業,發展現代種植、特種養殖、科技資訊、物流運輸等,都在他們的創業專案範圍之內。
參考文獻
[1]熊春林,符少輝,李燕凌.論大學生村官在農村科技服務中的作用[J].科技管理,2012***6***:79-82.
[2]韓新塵.新農村建設中大學生村官的作用及實現途徑[J].中共銀川市委黨校學報,2008***3***:45-49.
作者:劉昶
篇二
《 農業科技創新發展思路及建議 》
摘要:農業科技是農業發展的驅動力,是現代化農業的支撐。農業科技的發展是一項系統的工程,需要政府指導、科技投入、農民配合、社會各方面力量的參與。針對豐城市農業科技發展現狀以及農業生產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並提出了農業科技發展的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農業科技;現狀;發展對策
農業科技是農業發展的驅動力,是國家糧食安全的保障力,是農民持續增收的支撐力。國內外農業發展的實踐證明,振興農業、繁榮農村經濟、農民致富都離不開科技。農業科技進步與創新是建設現代農業、繁榮農村經濟的重點支撐,是提高農業競爭力的必然途徑。鄧小平同志早就指出,農業最終要靠科技解決問題。在農業發展進入新時期後,農業突破制約瓶頸,保持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實現.三化/同步的根本出路就是依靠科技進步。
1豐城市農業科技發展現狀
近幾年來,豐城市農業科技快速發展,是發展較快、為現代農業建設作出重大貢獻的時期,豐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農業科技工作,加快體制機制創新,完善政策措施,增加科技投入,自主創新能力和應用推廣能力不斷增強,呈現出3個特點。
1.1科技推廣碩果累累,已基本覆蓋主導產業生產全過程
全市農業系統組織實施市級以上農業科技專案20項,市農科教結合專案7項。全市獲宜春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1項,獲農業部農牧漁業豐收三等獎1項。這些成果涵蓋豐城市從品種選育到示範推廣,從病害防治到技術整合,達到全省或國內領先水平,有力推動了農業產業的提升和高科技產業的發展。
1.2科技優秀人才大量湧現,已形成三級產業科技推廣梯隊
目前,全市共有245名種植業專業技術人員,其中擁有高階職稱以上的人員11人,佔7.6。。1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人被農業部授予農業技術推廣貢獻獎,2人被省政府授予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推廣獎,2人被市政府授予科技創新推動獎。
1.3科技貢獻率不斷提高,已逐漸改變了傳統農業的生產方式
科技應用、成果推廣能力持續增強,農業綜合生產水平明顯提升。近幾年,全市糧食高產建立推廣累計1.67萬hm2,667m2均產量800kg***兩季***;已佔市級糧食生產功能區面積的20。左右;建立生態迴圈農業示範園***區***2個,總面積達到1.07萬hm2,年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7.33萬hm2#次,農業廢棄物利用率達到85。以上。
2豐城市農業科技發展面臨的形勢
2.1農業科技創新的體制機制不完善
科技經費投入不足,科研力量與科技資源缺乏統籌,配置效率不高。科研、教育和推广部門相對獨立執行,科技專案的決策和管理機制不完善,在立項方面過於強調競爭,選題偏離生產需要,弱化協作,農業科技的整體合力不強,沒有形成穩定的科技投入機制。科技研發存在著.頭重腳輕/現象,即研究強推廣弱,上面強基層弱,農業生產得不到科技的有力支撐現象較為普遍。
2.2農業科技創新的能力不強
原始創新和關鍵技術成果明顯不足,.跟蹤式/、.模仿式/,甚至低水平重複式研究還較多。農業科技創新主要集中在傳統領域,對農業設施裝備、農產品加工等領域研究少,產前、產中、產後等技術整合配套明顯不足,以節水、節能、節肥、節本技術為主的成套系統的栽培技術還未得到普遍應用。
2.3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率不高
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條件薄弱,力量不足、基礎不穩,農科教、產學研聯絡仍不緊密,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率較低。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不健全,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企業在技術服務和成果轉化方面作用發揮不充分。農民培訓缺乏針對性、有效性,培訓物件老齡化,培訓內容教條化,培訓形式單一化,影響科技應用。
2.4農業科技人才隊伍力量不足
科技創新工作不能滿足現代農業對多元專業人才的需求。農業科技隊伍總量不足、結構不合理,缺少一流的團隊和領軍人才,在技術研究推廣領域難有新突破。農業科技人才儲備不足,大學生到農業生產領域就業創業但仍存在引不進、留不住、發揮不了作用的現象。
3農業科技發展的對策與建議
3.1立足實際科學規劃與發展
科學規劃是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的靈魂。充分認識豐城市生態屏障地位,進一步樹立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注重資源保護和合理開發,注重生態涵養的改良,發展生態迴圈農業。在市區總體規劃的基礎上,加快產業園區規劃的制定,明確特色產業佈局、功能定位和發展方向,並經過專家論證和市政府審批,立足高起點、高標準,並切實把農業園區規劃好、建設好。進一步加強地力提升,選擇良種良法,加強品牌建設,實施農業網路資訊化,培訓新型農民。
3.2以機制創新促進農業園區健康發展
一是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加快培植一批科技型創新園區,使之成為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農業技術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緊扣優勢特色產業發展的技術瓶頸,以專案形式組織實施重點科技攻關,著力提高新品種、新技術應用的研發和孵化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提高現代農業示範園區的自我發展能力。二是積極推進政策機制創新。按照農業發展的佈局板塊、產業重點和產品結構,整合財政支農資金,及時調整扶持政策,突出對重點專案、重點企業和重點園區的支援,有效發揮財政資金的效應。三是進一步加強土地流轉機制創新。積極探索土地流轉的新方式、新途徑,引導和鼓勵農民採取轉包、租賃、轉讓、入股等形式,將土地承包經營權向示範園區、合作社和龍頭企業轉移,促進現代農業園區發展上規模、上檔次。
3.3創新發展思路,建設多功能園區
立足豐城市的自然人文和農業旅遊特色資源,充分利用國家和省市發展高效農業的各種優惠政策,深入挖掘園區農業潛力,引導農業園區向農業與生態觀光、文化旅遊業融合發展,按照生態化、景觀化、設施現代化的要求,狠抓園區內的綠化、美化建設,集中打造現代農業園區,做到農業產業與文化旅遊等產業發展共贏互促。
作者:熊永紅1 程治祥1 許政良2
有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