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金融專業的論文

  20 世紀 80 年代以來,金融創新的不斷髮展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世界資本市場的格局,在以跨國公司為主體的國際經濟活動日益發展的同時,國際資本市場得到了迅猛的發展。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金融創新條件下的金融風險管理研究

  隨著經濟全球化飛速發展,我國金融市場與世界金融市場逐漸呈現一體化趨勢。為了滿足人們對金融產品及服務提出了的多樣化需求,我國金融機構不斷推出新型金融產品及業務,在很大程度上豐富了我國金融市場,同時為自身發展爭取更多機會。但是在金融市場長期發展過程中,傳統金融風險管理模式已然無法滿足金融現代化發展要求,而金融創新背後的金融風險無可避免,如果忽視對金融風險的管理,勢必會給金融機構造成一定經濟損失。因此加強對該課題的研究,能夠給我國金融機構健康發展提供支援,具有現實意義。

  一、金融創新概述及其與金融風險管理之間的關係

  1.金融創新概述

  金融創新主要是指金融內部通過各種要素的重組和創造性變革創造和引進的新事物。作為市場經濟體制下的必然趨勢,在發展過程中,其特別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產品同質化。國民經濟的發展,促使我國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較大提升,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銀行、證券等受到廣泛關注。金融機構為了吸引更多目光,積極推出金融新產品。但就整體情況來看,金融創新產品同質化現象較為普遍,並未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創新。其次,過度關注理財創新。人們手中閒置資金增多,金融行業抓住機會,大量推出理財產品,促使該類產品呈現多樣化趨勢。而忽視其他方面產品的創新,出現非平衡狀態。最後,金融機構界限模糊。金融創新趨勢下,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金融機構之間的界限日漸模糊,正因金融行業包容、開放態度,促使行業格局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傳統經營模式、風險管理模式等均需要進行相應調整,才能夠更好地適應金融現代化發展趨勢。

  2.二者之間的關係

  一方面,風險管理是金融創新的根本。金融創新要想實現長足發展,離不開風險管理的支援。二者之間相互促進、影響。資訊時代背景下,隨著金融市場的發展,各類金融風險也隨之增多,對金融機構風險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另一方面,金融創新是降低風險的有效途徑。金融市場有序發展是建立在利益與損失基礎之上,損失與收益始終處於平衡狀態,加強金融創新,在降低微觀風險的同時,也實現了巨集觀風險的有效轉移,為金融機構發展提供支援。

  二、金融創新對金融風險管理產生的影響

  1.資產證券化加劇金融風險

  新時期下,金融創新推動金融朝著證券化趨勢發展。由於資金流動加快,金融產品標準化程序也隨之加快,為投資者提供了一種防範風險的有效手段。同時也帶來了一些金融風險。如對於商業銀行而言,如果證券化資產質量偏低,勢必會影響銀行信譽,難以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而對於貨幣而言,證券化降低了貨幣當局的銀行資產負債能力,且削弱貨幣當局對貨幣發行的控制權,繼而增加了風險發生機率。

  2.經營風險日漸增大

  金融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為了拓展市場佔有率,突出自身競爭優勢,很多金融機構陸續加入到創新程序中,源源不斷向市場輸入產品,並向其他領域滲透。在整個金融重合、交叉影響下,金融產品趨於同質化,隨之產生經營風險,並進入到下一輪創新中,影響金融機構信用值,弱化自身風險抵禦能力。

  3.投機市場增強風險破壞力

  縱觀金融行業發展現狀,雖然,金融創新在降低風險方面給予了很多支援,但是其中不乏存在很多風險偏好者投機,該群體敢於冒險,因此,即便金融風險轉移了風險,但整個金融市場執行過程中的風險總量並未發生變化,仍然會對整個金融領域的健康、有序發展產生消極影響。

  三、基於金融創新條件下,金融風險管理的有效途徑

  1.加強金融監管,建立有序的外部發展環境

  由於我國金融市場不夠成熟,極有可能在金融創新過程中引發金融風險。在防範金融危機過程中,我們要明確認識到金融創新帶來財富具有暫時性特點,應理性、審慎對待金融創新。維護金融市場的穩定是國家經濟發展的基礎,但是,不能夠抑制金融創新,沒有創新就沒有發展。因此,對於金融創新與金融風險管理,就要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為了能夠給金融創新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我們應結合金融業務特點及功能設定專門監管機構,明確機構、崗位及人員職責,實施責任制,最大限度避免監管真空現象的同時,提高監管有效性,以有效協調監管及創新之間的關係。同時,我們還應對金融相關法律進行實際調查,堅持前瞻性、包容性等原則,兼顧監管物件利益,找出法律法規中所欠缺的部分,及時完善,引導和鼓勵行業產品創新朝著經營體制創新、市場結構創新等方向發展;除此之外,針對監管方式來看,我們應科學運用金融工具等方式加強金融市場資訊的披露、重視信用評級等,強化金融機構的市場信用意識,最終形成強有力的市場制約格局。

  2.立足於自身實際情況,建立良好的內部執行環境

  金融風險的產生不僅來自於外部市場環境的影響,且源自於金融機構自身。因此,這就要求我們要重視自我管理。首先,在思想上,我們要辯證的看待金融創新,其在給我國金融市場發展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形成了一定威脅。所以,我們不能夠盲目的進行金融創新,我們要深入瞭解金融創新,尋找規律,防患於未然,以促使金融創新發揮積極地促進作用,為我國金融市場健康發展保駕護航。其次,建立健全抵禦風險制度,縱使金融創新的發展,或多或少會產生一定金融風險,但是我們可以加強對金融市場的觀察,切實結合自身發展現狀,逐步探索一條適合本金融機構發展的風險防禦體系,預防並最大程度的降低風險的發生以及破壞性,為金融創新創造良好的環境。最後,加大對金融市場關注力度,不同於傳統時代,計算機、資訊科技與金融領域的整合,金融機構獨立執行難以實現長足發展,對此金融機構在風險管理過程中,應高度關注外部市場環境變化,充分調查和分析市場狀況,加強對各類資料資訊的分析和研究,不斷提高決策科學性。

  3.重視國際間合作,構建金融風險防火牆

  金融自由發展趨勢下,單純依靠本國巨集觀管理體系難以應對各類金融風險,需要國家在遏制、防範金融風險的同時,還要與其他國家建立合作關係,形成國際合作格局。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入手:第一,與其他國家政府簽訂監管合作協議,並主動參與到國際監管組織中,兼顧對本國金融市場的控制與避免其他國家對本國金融市場的衝擊兩方面,為我國金融創新提供支援;其次,就創新角度而言,激勵與監管制度作為兩種有效手段,政府要關注週期性風險,從創新路徑上落實好防火牆工作;最後,就金融機構而言,重中之重是關注混業經營背後的風險。作為未來金融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混業經營取得良好成效需要遵循漸進式規律,在條件成熟時推出產品及服務,以最大限度上避免各類金融風險,對金融領域的健康發展保駕護航。而在產品上,金融行業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創新,要實現從簡單到複雜的過渡,不要重複創新,突出自身特色,將自身特色有效融入其中,形成獨特的競爭優勢,併兼顧其他方面的創新,例如:股權等方面。

  4.進行鍼對性金融創新,防範並規避金融風險

  面對金融現代化發展新趨勢,要想有效規避金融風險、提高風險管理水平,應加快針對性金融創新步伐。首先,金融服務方面,應結合金融機構面對的客戶群體特點,培養具有本地特點的金融服務團隊,積極落實相關管理制度,逐漸由點及面的系統化服務體系,不斷提高金融服務質量,切實站在客戶角度思考問題,為其提供符合使用者要求的金融產品。其次,信貸風險方面。金融機構可以積極引入“程式化”准入授信機制,重點審查信貸程式及要件兩方面,實現對產品動態化、全面性評估及監督,在簡化信貸流程的同時,實現對信貸資格的審查,保障資金安全,以提高金融機構自身風險抵抗能力。最後,建立激勵機制。充分利用市場機制,採取成本分攤等方式,準確計量效益及風險,構建透明的核算機制,及時發現潛在的金融風險,並在正向激勵下,引導金融創新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

  5.強化人員風險控制意識,建立風險防控團隊

  現階段,金融機構在面對金融領域發展新形勢時,應重視人力資源,引進優秀的、專業的人才,在機構內部成立專門風險管控部門,對風險進行評級處理,建立符合自身發展的資產風險分類標準,有效識別風險,並對內部組織結構進行優化和調整,採取定期培訓等形式,更新人才知識體系,提高內部組織先進性及實用性。在業務經營過程中,受到內在動力及外在壓力的影響,勢必會存在或多或少的經營風險。為此,需要從上至下強化金融機構員工風險防控意識,加大對各環節的監管力度,時刻謹記防範風險工作的重要性,及時發現風險,並進行定量及定性分析,有效解決問題,提高金融機構自身風險防控能力。無論是金融創新、還是金融風險管理,單純依靠某一方面都無法實現長足發展,都需要多方主體的共同參與,形成合力,在金融創新過程中,給予足夠強的金融風險防範,消除潛在的風險,才能夠保障金融領域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發揮促進作用。

  四、結論

  根據上文所述,金融風險管理作為一項系統性、綜合性工程,在保障金融創新、促進金融市場健康發展等方面佔據重要位置。因此在金融創新過程中,我們不能夠僅關注金融創新帶給我們的利益,還要兼顧其背後的風險,積極轉變自身觀念,樹立風險防範及管理意識,切實結合我國金融機構發展實際情況,採取針對性、具體性措施,加強對金融機構內部與外部的控制,加大監管力度,與國外發達國家形成合力,不斷提高金融機構的風險。

  範文二:金融體系與實體經濟關係思考

  文章對金融體系以及實際經濟的概念進行了闡述。分析了金融體系和實體經濟的相互作用的發展過程,對二者之間的關係進行了剖析,幫助人們能夠運用二者之間的關係更好的指導經濟活動,有效地防止世界金融體系的崩塌,科學地調整實體經濟的執行。

  1金融體系與實體經濟的概念簡述

  1.1金融體系

  在現實中,世界各國具有不同的金融體系,很難用一個相對統一的模式進行概括。從直觀上看,發達國家金融制度之間一個較為顯著的區別體現在不同的國家中金融市場與金融中介的重要性上。這裡有兩個極端,一個是德國,幾家大銀行起支配作用,金融市場很不重要;另一個極端是美國,金融市場作用很大,而銀行的集中程度很小。在這兩個極端之間是其他一些國家,例如日本、法國傳統上是銀行為主的體制,加拿大與英國的金融市場比德國發達,但是銀行部門的集中程度高於美國。從一般性意義上看,金融體系是一個經濟體中資金流動的基本框架,它是資金流動的工具***金融資產***、市場參與者***中介機構***和交易方式***市場***等各金融要素構成的綜合體,同時,由於金融活動具有很強的外部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視為準公共產品,因此,政府的管制框架也是金融體系中一個密不可分的組成部分。

  1.2實體經濟

  實體經濟是指人通過思想使用工具在地球上創造的經濟,包括物質的、精神的產品和服務的生產、流通等經濟活動。包括農業、工業、交通通訊業、商業服務業、建築業、文化產業等物質生產和服務部門,也包括教育、文化、知識、資訊、藝術、體育等精神產品的生產和服務部門。實體經濟始終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

  2金融體系和實體經濟相互作用的發展過程

  在實際的經濟活動中,金融體系與實體經濟一直處於變化當中,且二者之間相互影響。長期以來,人們也是從實體經濟中去窺探不同時期的經濟變化規律,完善金融體系,又用金融體系去指導和調整實體經濟的運作。二者一直在相互作用之下發展。筆者認為,實體經濟先於金融體系體系出現,金融體系的出現不過是人們用自己的思維方式總結出了一套實體經濟的執行規律和執行要素。可以說,實體經濟的出現是金融體系出現的根本和基礎。早年間的實體經濟只是簡單的物品交易或貨幣交易形式,那時,社會中也還沒有出現實體經濟這一詞彙,隨著社會交易形式的多樣化和複雜化發展,人們逐漸地將這種經濟活動歸結為實體經濟,發展至今,實體經濟已經從物物交換、貨幣交換轉變成了貨幣與貨幣的兌換、貨幣與商品的兌換、貨幣與服務的兌換、貨幣與知識技術的兌換等多種交易方式。實體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在為金融體系的形成累積資本和資源,人們為了更好地規範經濟行為,抓住實體經濟的發展規律,從中獲取更大的利益,於是對實體經濟進行了分析與規劃,總結出了一個實體經濟的發展框架,而這就是金融體系。金融體系的誕生改變了從前實體經濟雜亂無章,隨意發展的局面。可以說金融體系的誕生規範了實體經濟的運作,減少了實體經濟運作的風險,對經濟的發展以及人們的生產和生活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3金融體系和實體經濟之間關係分析

  從金融體系的建設發展以及實體經濟的發展狀況來看,金融體系與實體經濟之間存在以下兩點聯絡。

  3.1基礎性因素———實體經濟

  從二者的產生時間上來看,實體經濟先於金融體系存在,金融體系是在實體經濟提出之後才出現的;從內容上來看,實體經濟所指的是經濟體的實際運作,是對一切經濟行為和經濟活動的總稱,而金融體系所指的是經濟運作的規律和框架,必須在有經濟運作後才會有金融體系。因此,可以說實體經濟是金融體系存在的基礎,實體經濟不復存在,金融體系也就毫無意義可言。

  3.2發展的重要工具———金融體系

  金融體系對實體經濟的通用執行規律進行了概括。人們可以利用金融體系指導自身的經濟活動,抓住實體經濟執行的規律擴大生產,在市場撈金,也可以利用金融體系預測未來實體經濟執行將會發生的危險,有效地規避實體經濟執行對自身經濟活動帶來的損害。而管理部門則可以利用金融體系控制和調整實體經濟的發展,杜絕違規操作行為,指導實體經濟公平、順暢的發展。

  4協調金融體系和實體經濟之間關係的措施

  人們在利用金融體系指導經濟活動,參與實體經濟運作的時候,不可避免的會出現紕漏,人們對實體經濟的規律把握也不會百分之百的準確無誤,錯誤的指導和控制可能引起實體經濟的崩解,引起失業、企業倒閉、銀行破產等危機。在實際的經濟生活中,需要注意協調金融體系和實體經濟之間的關係。

  4.1實體經濟積極作用的充分發揮

  實體經濟存在的必要因素是交易行為,所以,通過控制經濟交易行為,能夠充分發揮實體經濟的積極作用,幫助人們更好地把握金融體系,為金融體系的發展提供資料。控制交易行為需要各個國家、政府以及經濟參與者的共同努力,各個國家與政府要完善關於經濟交易的相關法律制度,遵循經濟發展的規律進行經濟建設,各經濟參與者,例如大型的企業則需要規範自己的交易行為,做到公平、誠信,堅決決絕從事虛假交易、黑市操作等行為。

  4.2金融體系的自由化改革的進一步推進

  所謂金融體系的自由化發展就是減少政府及其他力量對實體經濟的強勢干預,遵循經濟發展的自由性,採用積極的資金干預手段或者其他遵循社會經濟規律的手段巧妙地避開經濟發展的風險。對於政府來說,需要制定科學的資本運作專案,根據社會經濟動態發行貨幣,進行資本規劃;對於國際來說,則需要找準經濟發展的有利形式,促進國際交易,公平對待對外經濟關係,促進國際金融的融合,努力尋求共同發展。

  4.3努力促進資本市場不斷髮展與改革

  不論是實體經濟還是金融體系,它們的存在和發展都離不開資本市場,保障資本市場的持續發展和改革,才能夠保證金融體系與實體經濟的生存和建設。金融體系中的直接金融與實體經濟之間存在著莫大的關係,直接金融體系的改革和完善能夠助推實體經濟的發展,資本市場的發展與改革則需要藉助直接金融的優勢。例如,及時傳播實體經濟的動向及相關資訊,幫助資本市場進行完善,規範資本市場參與者的行為,及時地組織不正當或其他錯誤資本操控行為改善政治環境、發展多樣化的融資渠道也是促進資本市場不斷髮展與改革,協調金融體系和實體經濟之間關係的重要方法。

  5結論

  現代經濟體系的潛藏危險難以預測,有些規律和事情是人們無法預知和控制的。所謂金融體系和實體經濟也不過是人們用大腦對社會中存在的經濟行為的主觀概括,但是這樣的概括能夠很好地助推已存在的經濟體系的發展和進步。人們在參與經濟建設、拓寬經濟利益,在市場中尋找資本的時候,要注意規避風險,掌握經濟動向,合理利用金融體系與實體經濟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