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油畫藝術的設計感論文

  當代藝術,就是我們正在經歷的、現在正在發生的藝術,主要指具有現代精神和具備現代語言的藝術。油畫藝術是當代藝術領域不可或缺的表現形式。油畫語言本身具有其內在規律,媒介材料是藝術語言的物質基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論油畫藝術的設計感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論油畫藝術的設計感全文如下:

  摘要:隨著現代藝術思想的廣泛傳播和創新意識的不斷增強,各種畫種之間的界限在逐漸削弱,油畫藝術也呈現了多元化的風格特徵。近幾十年來,重寫實的作品不再是一統天下的“王者”,一批又一批非寫實性作品不斷衝擊人們的眼球,逐漸改變著人們的審美趣味。這類作品的特徵就是運用裝飾性色彩,強調畫面的平面性,注重畫面的形式構成,大膽運用變形手法。

  隨著現代藝術思想的廣泛傳播和創新意識的不斷增強,各種畫種之間的界限在逐漸削弱,油畫藝術也呈現了多元化的風格特徵。近幾十年來,重寫實的作品不再是一統天下的“王者”,一批又一批非寫實性作品不斷衝擊人們的眼球,逐漸改變著人們的審美趣味。這類作品的特徵就是運用裝飾性色彩,強調畫面的平面性,注重畫面的形式構成,大膽運用變形手法。本文探討的也就是“隱藏”在這類藝術作品中的“設計感”。

  油畫和設計兩個專業一個重審美,一個偏實用,而且從課程設計上更沒有什麼可比性,兩者可謂涇渭分明,風馬牛不相及,除了美術教育專業的學生同時開設有藝術和設計的專業課程外,其他貌似找不出兩個專業的關聯性了。但縱觀油畫藝術與設計的發展歷程,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二者彼此相互影響、相互促進,自始至終保持著千絲萬縷的“近親”關係。因此,探討兩者如何在各自領域裡相互影響、相互借鑑,就顯得非常有意義。運用設計語言,在油畫作品中適當新增“設計感”,能給油畫創作帶來新的表現空間,也是油畫藝術創新發展的一種趨勢。

  一、平面化的二維空間

  寫實繪畫俗稱“架上繪畫”,源自西方,具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傳統。其理念是主張藝術要模仿自然,創作手法上運用科學嚴謹的透視原理、解剖知識,模範客觀事物的現實光影效果。有人說,繪畫是欺騙人眼球的藝術,原因就在於寫實性油畫成功地在二維的畫面上營造出“以假亂真”的三維空間感。但隨著藝術的不斷創新,架上寫實繪畫受到現代藝術求新求異思潮的衝擊,畫面物象立體空間感逐步削弱,逐步轉化為平面形象,色彩平塗。如馬蒂斯的《羅馬尼亞人的上衣》這幅作品,形象高度概括,類似簡筆畫,人物進行平面化處理,完全沒有了空間透視感。黑色單線勾勒輪廓,色彩採用深紅、赭石、褐色大面積平塗,強烈而單純。衣服紋飾處理成規則、秩序的幾何圖案,顯得裝飾味十足,這種處理手法與傳統寫實、細膩的肖像畫有很大不同,極大地挑戰了人們的審美趣味,在當時簡直震驚了畫壇,人們驚呼“這簡直是野獸!”從此畫壇上出現了一個新的派別――野獸派。

  二、點線面的基本要素開啟了畫面抽象性的構成形式

  當繪畫擺脫了寫實的束縛後,改變了傳統寫實性繪畫的“描述性”特徵,變成了富有抽象意味的構成形式。畫面所描繪的具體事物已經弱化,構圖純粹為了畫面“好看”而服務。油畫從設計中吸取營養元素,通過運用設計中點、線、面的基本造型要素來構成畫面有意味的形式。

  構成觀念可以說早在西方繪畫中可見到其影子。如立體主義繪畫、俄國構成主義、荷蘭新造型主義,到後來的德國包毫斯設計學院的不斷完善發展,形成一個完整的現代設計基礎訓練的教學體系,奠定了構成設計觀念在現代設計訓練及應用中的地位和作用。西方康定斯基、蒙德里安等人是抽象藝術的創始者,其繪畫作品便充分體現著點線面等造型元素的設計感,他們對平面設計的產生起了重要作用。中國著名藝術大師吳冠中先生關於抽象美、形式美、形式決定內容、生活與藝術要如風箏不斷線等觀點,曾引起美術界的爭論,他一生更是致力於探索“中西結合”之路,更致力於研究畫面形式構成美感。

  吳老先生自己也說:“我自己長期探索用點、線、面,黑白灰及紅、黃、綠有限數種元素來構成千變萬化的畫面,展拓畫幅,在點、線的疏密組合中體現空間效應。”吳老先生生平創作了許多江南小鎮風景作品,作畫使用材料雖有油畫、國畫的區別,但畫面追求的是考究的構圖以及形式構成美感,尤其是白牆與黑色瓦片的強烈對比更加凸顯了構成的形式意味。

  三、色彩具有單純、強烈的裝飾性意味

  油畫作為一個較大畫種,其魅力主要來源於色彩,可以說色彩的運用對油畫作品的成敗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寫實性繪畫試圖模仿物象在一定光源色和條件色的影響呈現出的細膩、真實的色調情況。但當這種相對比較客觀的色彩並不足以表達畫家強烈的情感時,為了表達其內心更加真實的感受,畫家擺脫了客觀色彩,理性處理色彩的形狀、面積、比例、冷暖、位置等,並注意色相的象徵性,使得畫面看起來極富裝飾性意味。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起一位大師,他就是油畫家克里姆特。他的作品吸收古埃及、希臘諸藝術要素,大量用類似孔雀羽毛、螺鈿、金銀箔片,蝸牛殼的花紋等圖案元素,強調輪廓線,畫面效果類似鑲嵌畫。裝飾圖案化的造型、重彩與線描的風格、金碧輝煌的基調和富麗璀璨的裝飾效果,使畫面瀰漫著強烈的神祕色彩。

  國內有些油畫作品從我國民間藝術中汲取營養,如借鑑木板年畫、淮陽泥泥狗等用色體系,對作品顏色進行大膽的處理,用色單純、濃烈,體現出了濃厚的裝飾意味。

  四、追求變形趣味

  誇張、變形是根據畫面的構圖需要,這是裝飾畫的一大標誌。之所以要變形我想不外乎兩方面原因,一是客觀原因,許多事物不入畫,需要進行藝術處理,使之符合構圖或審美的需要;二是為了更好的表達藝術家強烈的內心感受,不變形不行。而油畫也不在循規蹈矩的“比葫蘆畫瓢”,也玩起了變形。如油畫家莫斯利阿尼的肖像作品,人物都是經過拉長變形的,尤其是頸部、面部五官也都做了這種處理,畫面沒有背景,頂多是幾何化的畫面分割,這種拉長的人物給人強烈的孤獨感,或許也正是畫家內心的真實寫照。

  由此可見,設計中點線面等構成元素完全可以為油畫創作進行服務,適當運用設計元素,對於油畫而言提供了一個更為廣闊的創作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