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文明禮儀的文章

  文明如歌,唱響我們心中的交響樂;文明是橋,架起心與心的距離;文明似風,飄過心田溫暖心海,講文明禮儀,每個人的責任,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文明校園

  文明如歌,唱響我們心中的交響樂;文明是橋,架起心與心的距離;文明似風,飄過心田溫暖心海。——題記

  我們都知道文明這個名詞,但是對於文明真正的含義又瞭解多少呢,我常常在各個地方聽到“文明”這個詞有多麼多麼的重要,但我都不以為然,直到前幾天在校園中發生的那件事才讓我真正理解到“文明”的重要性。

  最近,校園中正在發揚文明在校園的活動,“校園文明”這個詞出現在我生活中的頻率越來越高,我卻不當一回事。星期一,是個讓人心情煩躁的日子,雙休日的懶散勁還沒過,一節課後,我拖沓著步子,慢悠悠的下樓去小賣部買吃的,這時,我看到迎面走來兩個初一男生,他們勾肩搭背,一路說說笑笑的走上樓梯,還一邊喝著飲料,那津津有味的樣子使我不禁加快了腳步。這時,一件令我懊悔的事發生了,只見他們中的其中一個男生,喝完了最後一口飲料,便把飲料瓶隨手一拋,這種行為我不是沒看見過,心裡雖對他們這種行為有所不恥,但思慮再三後,還是沒勇氣勸說,準備與他們擦肩而過,各走各路。從小賣部出來,下課那僅有的十分鐘時間已經接近尾聲,預備鈴聲絲毫不客氣地在我耳邊響起。那清脆的鈴聲對於我這個還沒進教室的人來說,絲毫不亞於那催命符。於是我急急地往樓上跑,心裡還祈禱著:老師還沒來,老師還沒來……絲毫沒注意腳下。突然,我像是踩到了什麼,只覺得天旋地轉,大腦一瞬間的短路,還沒回過神來,痛覺比思想更快一步的侵佔我的大腦,我摔在了地上,被身體壓住的左臂火辣辣的疼。頓時感覺淚花漸漸充斥了我的眼眶。我低頭,終於看到了害我摔倒的罪魁禍首的廬山真面目,原來是一個簡簡單單的飲料瓶,不對,這個瓶子怎麼有點眼熟,先前的一幕幕如放電影般在腦海中重現。原來這個就是剛剛那個男生扔的瓶子,恍然大悟的同時,深深的自愧感也隨之而來。要是剛剛我提醒了那個男生要講究校園文明,並隨手把它撿起來,是不是現在就不會發生這件事了?揉揉手臂站起來,剛好看到學校橫幅上那幾個大大的字:校園文明,人人遵守,和諧校園要靠你,我,他。是啊,校園文明要靠你,我,他。可是我做到了麼,頓時,我彷彿明白了什麼,“文明”或許真的不是簡簡單單的一個名詞。

  那一天嚐到了不講文明的代價,但同時,我收穫到的,是“文明”這個詞真正的含義!

  文明這個詞,雖然簡單,但生活中少了它不行;舉止上少了它不行,交往中少了它不行。同時,校園中少了它更加不行。讓我們從校園文明開始,讓文明與我們如影隨形,爭做一個文明的人!

  :文明校園

  最近,細心的我,發現了在我們這個美麗的校園裡,出現了許多十分不文明與環保的舉動,發現最多的就是同學們對校園的環境汙染和肆意浪費食物等資源了,下面,我就給大家說說我近來觀察到的,校園環境汙染與學生浪費資源的情況。

  鏡頭一:浪費食物

  又到了一天吃午飯的時間,我像往常一樣排隊進餐廳吃午飯,就當我剛剛拿完勺子坐下的時候,我聽見了兩位學生的對話,我扭過頭去一看,看見一位滿頭大汗的、面部通紅的學生,一隻手抱著籃球,一隻手端著飯菜,並對一位坐在位子上吃飯的學生說:“你就別吃午飯了吧,跟我們一起去打球吧!”但坐在位子上的那位同學搖了搖頭,那位滿頭大汗的同學有點兒生氣,把一口都沒吃的飯菜全都倒進了剩菜桶,便揚長而去……浪費食物的例子還不只這一個:有些同學草草的吃了一點兒就倒掉了;有的還根本沒吃呢!

  鏡頭二:汙染校園空氣

  一天放學,我準備回家,在經過操場旁的小廣場時,遠遠地,我就被一股嗆鼻的味道給嗆得咳嗽不止,我想:“這是什麼味道啊?真難聞!學校裡怎麼可以有這種味道呢?真是的!”我邊想邊走著,當走到操場旁邊時,我找到了這股嗆鼻味道的源頭————香菸!抽著香菸的是一位大人,像是在等他的孩子放學。他吸著煙,旁邊的學生、家長經過他時都得用手捂住口鼻以擋嗆味。這樣多不好啊!既汙染了校園的空氣質量,又影響了學生與家長的健康!

  鏡頭三:汙染校園地面環境

  一天輪到我打掃公共場地了,我下樓去打掃。一下樓,小廣場上的垃圾多得讓我驚呆了!垃圾各式各樣:紙團、紙飛機、紅領巾、塑料袋、食品包裝紙、才用了幾頁就扔掉的本子……分別散落在廣場地面、灌木花叢、垃圾箱旁、宣傳欄旁……可以說一眼望去,沒有一處地方是沒有垃圾的!唉~~~~~

  這就是我觀察到的現象。造成同學們這麼不文明原因是:

  1、同學們還沒有要環保的意識和觀念;

  2、缺乏集體責任感;

  3、貪圖方便:去垃圾桶丟個垃圾太麻煩了,就丟在地上算了;

  4、認為自己所做的事沒有給自己和班級、學校環境帶來太大影響,卻未曾想到這校園環境是人人共有的。

  我建議提出的解決方法是:

  1、在學校開展“珍惜資源,保護環境”系列活動;

  2、施行獎勵、處罰制度,給努力保護環境的同學適當獎勵,給浪費資源、汙染環境的同學給予“為校園服務”的懲罰;

  3、利用校刊、班刊、廣播、傳單等形式進行主題宣傳;

  4、加強大隊部和老師的監督;

  5、在班級裡出一期主題黑板報或組織同學們做主題手抄報、剪貼報等……

  通過這些活動可以樹立起大多數同學們對珍惜資源、保護環境意識的增強,讓校園更加美麗、整潔!保護我們的校園環境,珍惜我們的學校資源是我們每一位安陽實小學生應盡的職責!不亂丟垃圾、不浪費食物、不讓自己的家長在校園裡吸菸……要我們做的其實非常簡單——讓我們行動起來,讓校園不再髒亂,我們將要把它,變得更美麗、更整潔、更加生機勃勃!校園環境資源————————交給我們了!!!

  :你我共創文明校園

  我國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一句名言:“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說的就是教師首先要教育學生要做一個真誠的人,而學生的學習也應該首先學做人,學做文明之人,學做社會中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做到“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無不遺憾的發現,在物質文明高度發展的今天,我國公民的文明素質卻出現了一些問題。

  新華社10月7日報道了一則新聞:“十一”黃金週的第二天,新疆烏魯木齊市南山旅遊景區出現80多名韓國遊客集體撿垃圾的場面,其中包括30多名兒童。這些遠道而來的客人在遊覽途中看到景區垃圾遍地,便自發地組織起來清理垃圾,短短20分鐘,方圓近1公里的垃圾被清理得乾乾淨淨。在驅車將5個裝滿垃圾的紙箱送至垃圾站後,韓國遊客才安心繼續遊玩。參加集體撿垃圾的韓國遊客柳仁圭說:“野外應該是一片淨土,但令人驚訝的是,這麼漂亮的地方卻有很多垃圾。”再來看看我們的孩子們吧。在優越的物質生活條件下生長起來的獨生子女,在文明禮儀方面也存在著諸多的不文明的言行:在家庭中,長輩們重智力學習輕德育教育,認為孩子只要學習好就行了,忽略了對孩子文明禮儀的教育,導致了他們對家人冷漠自私,一切以自我為中心,不與父母溝通,不理解家長的辛苦,不珍惜家長的錢財,不分擔家庭的勞動,一味索取不知奉獻;在學校裡,不聽從老師的教誨,說一些時髦的髒話,穿一些奇特的衣服,留著時尚的髮型;不知道認真學習,在校園內大聲喧譁,亂扔垃圾。

  這些行為直接影響同學們的健康成長,也影響了學校的形象。孔子云“已所不欲,勿施於人”。文明禮儀時刻提醒我們周圍還有別人的存在,我們的行為會相互影響,人與人之間應該建立一種現代化的文明和諧的人際關係!其實,要想成為一名“講文明,樹新風”的時代青年並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只要我們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就能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講文明語言,做文明學生,平時不講粗話、髒話;遵守校規校紀,不曠課、不遲到早退、不打架鬥毆、不隨地吐痰、不隨地吐口香糖、不亂扔垃圾;儀表整潔大方,在校期間不化濃妝、不配戴首飾、不穿奇裝異服;尊敬師長,見了老師主動問好;團結同學,互幫互助;愛護花草樹木、公共設施,不在桌椅上亂塗亂畫;不進網咖,提倡文明上網,***;不看不健康的書籍和錄影;生活儉樸,不比吃穿,不浪費糧食。

  在家尊敬長輩,孝敬父母,體諒父母工作辛苦,生活節儉。社會的全面進步不僅體現在物質的充足、技術的先進上,更需要陶冶完美的精神、高尚的人格。促進全社會成員健康人格的構建,需要重建禮儀,讓人們心靈相通,友好相處,在和諧的社會生活中獲得精神上的愉悅、心靈上的滿足。這就需要我們在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禮儀基礎上,重建新的、體現時代要求的文明禮儀,讓中國在成為經濟強國的同時,也成為新世紀的“禮儀之邦”!

  同學們,讓我們全校上下,攜起手來,讓文明禮儀之花開滿校園的每個角落,為把我校建設成為一流的現代化名校而不懈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