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述教師職業道德的論文

  教師的職業道德與教師的職業活動相聯絡的,教育作為一個特定的職業決定了特殊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然而我們該如何寫有關教師職業道德的論文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思考》

  【摘 要】教師的職業道德與教師的職業活動相聯絡的,教育作為一個特定的職業決定了特殊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一些教師在思想觀念、道德規範、價值取向上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必須引起教育主管部門和各級學校領導的高度重視,把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擺上重要的議事日程,當作一項戰略性工作來抓。

  【關鍵詞】教師 職業道德建設 思考

  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始終是學校政治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的基本任務。多年來,廣大教師在教書育人的崗位上,為祖國的社會主義教育事業作出了貢獻,湧現出一批忠於黨的教育事業、致力於教育教學改革、愛校如家、精心育人、無私奉獻、為人師表的優秀教育工作者,贏得社會和人民群眾的廣泛讚譽。但是由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影響,一些教師價值取向滑坡,“一切向錢看”,職業道德水平下降,理想信念發生動搖,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發生扭曲。這些種種反常現象,必須引起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和各級學校高度重視,把它作為一件大事來抓,列入重要議事日程,進一步提高廣大教師的職業道德水平,不斷促進教師嚴格履行法律義務。

  一、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必要性。

  教師的職業道德是指從事教育這一職業的教師在職業活動中應該遵循的道德規範,以及與之相應的道德觀念、情操和品質,它反映著道德調節的方向。教師的職業道德與教師的職業活動相聯絡的,教育作為一個特定的職業決定了特殊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即教師與教師,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係,它要求與之相適應的道德規範來調節。

  教師不僅要傳道、授業、解惑,而且要用先進的思想和高尚的情操去教育和陶冶青少年一代,為社會培育高素質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者和勞動者,他們絕不是單純的知識傳播者,而應該在政治思想、道德行為等方面成為學生的榜樣。俗話說,正人先正己,教師要糾正學生中不符合道德規範的言行,以及教育他們走上社會如何做一個高尚的人,有道德的人,脫離低階趣味的人,有益於人民的人。為此,教師必須注意加強自己的道德修養,嚴格規範自己的行為,用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去教育感染學生,為學生做出表率。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在學生中樹立威信,才能在提高學生的道德水平上發揮作用。所以,我們要高度重視教師的職業道德建設,要始終把教師職業道德放在教師隊伍建設的突出位置。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換過程中,多年來被人們一直稱為“聖地”的學校的教師在思想觀念、道德規範、價值取向上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這必須引起教育主管部門和各級學校領導的高度重視,把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擺上重要的議事日程,當作一項戰略性的任務來抓。

  二、教師職業道德建設存在的問題

  1、缺乏敬業精神。教師應該樹立起新時期正確的教育價值觀、教育質量觀和人才觀,增強教書育人、以身立教的社會責任感。但目前有部分教師在教學中存在消極應教的現象,有的上課遲到、早退,把教學工作當做副業,把創收賺錢當作正業;有的身在講臺,心繫股市;有的身在校園,心繫企業兼職;有的大學教師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用同一份講稿,一到教室就是將自己的講稿在黑板上照抄一遍了事,而一概不管知識已經過時,或已經被淘汰。

  2、缺乏事業心。在經濟改革的浪潮衝擊下,一些意志薄弱又有點“門路”的教師,他們不願意接受教師這個清苦的職業,紛紛棄教、經商、下海,離開了教師隊伍,這是教師的“顯性流失”。但是更讓人擔憂的是“隱性流失”。有的教師出勤不出力。據筆者瞭解,某中學一位語文老師,每週四個晚上在外兼職賺錢,搞得精疲力竭,而對所教的學科從不備課、不批改作業、不輔導學生,甚至連試卷也不完全批改,有的只把標準答案往牆上一貼,讓學生自己糾正。有些教師開辦了私營批發部,上課時客戶經常打他的手機要貨,他便停下課來當著學生的面與客戶討價還價談生意。還有些小學教師為創收,挖空心思賺學生的錢,故意把課內的教學任務,留到課外,來吸引學生參加家教,凡參加補課學生每人每月至少交200元學費,這樣全班至少有10多個學生去補課。諸如此類現象,近些年來呈有增無減之勢。

  3、缺乏責任心。有的教師雖不想“跳槽”,但工作缺乏責任心。不思進取,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對學生不管不問,只顧教書,不求育人;有的教師業餘時間熱衷於喝酒打牌,海侃神聊,不去鑽研教學業務,從來不看教育方面的報刊雜誌,不汲取新知識;有的教師講課照本宣科,毫無新意,就憑“參考”唸經,知識貧乏、觀念陳舊、教學呆板,嚴重影響教育教學質量;還有的教師不教育學生好好學習,而是教唆學生如何進行考試作弊,如何弄虛作假獲得高分,玷汙了青少年學生美好的心靈;更有甚者,洩露考試內容,以此讓學生獲高分,贏得校領導好評,博取家長歡心。

  4、缺乏愛心。學生是教師工作、服務物件,熱愛每一個學生是教師的本職工作,也是教師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但是在日常教育工作中,有的教師偏愛尖子學生,漠視中下生,歧視後進生的現象十分嚴重;有的教師認為後進生影響了班級評比的名次,丟了班主任和任課教師的面子,不是從正面對後進生加以教育和耐心輔導,而是放任自流、冷漠忽視,有的甚至採用諷刺挖苦、打擊、體罰和變相體罰的方法,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身心健康。誠然,後進生給教師的教學工作帶來了許多困難,轉變後進生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需要教師付出更多的愛心和精力,但這些學生同樣也是家庭的希望、祖國的花朵,更需要陽光和雨露。

  5、價值取向滑坡。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帶來的負面影響,教師的價值取向出現了很大的反差。有的教師認為做教師低人一等,在社會上沒有政治經濟地位,得不到人們的尊敬,在提拔使用和晉升晉級上非常緩慢。同時看到有權部門的人吃香的喝辣的,瀟灑氣派,使一些教師心理失衡,理想信念發生動搖,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發生偏差,“一切向錢看”。因此,經不住誘惑的教師,還表現出師表意識淡薄,缺乏自尊、自愛精神,在社會上混同於普通的老百姓,有的參與社會上的賭博,有的不擇手段在學生頭上撈錢,因“財”施教,有的教師在課堂上言論自由,任意發洩不滿情緒,經常在公眾場合舉止粗俗,言語髒汙,有損於人民教師的光輝形象。

  二、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對策建議

  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是一項涉及多層面的系統工程,應從以下幾方面同時進行,才能收到較好的實效。

  ***一*** 在教師中加強職業道德的教育

  《教師法》中明確規定,教師應履行“遵守憲法、法律和職業道德、為人師表”的義務。所以各級學校加強教師職業道德教育是義不容辭的任務,必須從加強政治思想工作入手,對教師加強愛崗敬業教育和為人師表教育,要組織教師認真學習《教育法》、《九年義務教育法》和《憲法》,學習《中共中央關於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若干問題決議》,學習《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等法規和文獻,組織教師認真開展關於師德師風建設的大討論,通過學習、教育和討論,使每一位教師真正認識到立業德為首、執教品為先的重要性,認識到師德與育人的密切關係,認識到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豐富內涵。以此激勵教師提高自我形象、修身立德的自覺性。

  ***二*** 在教師中大力倡導四種精神

  教師是人類文化的傳播者,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學生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所以教師肩負著培育“四有”新人的重任,在工作中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幸福觀和苦樂觀,大力倡導四種精神。

  6、甘為蠟燭的奉獻精神。由於教師工作的特殊性,要求教師像園丁那樣辛勤勞動,像春蠶那樣執著吐絲,像蠟燭那樣燃燒自己照亮別人。教師這種崇高的奉獻精神來源於教師愛崗敬業的職業道德素養。教師有了崇高的奉獻精神,才能自覺抵制拜金主義和利己主義等消極思想的影響;才能高風亮節,耐得住寂寞;才能兢兢業業,無怨無悔;才能不講報酬,甘願奉獻;才能熱愛學生,誨人不倦;才能真正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

  7、精益求精的敬業精神。教師不僅要有較高的學識水平,而且還要有較強的教育能力。教師廣博的文化科學知識能使學生信服,豐富的專業知識能使學生傾倒,嫻熟的業務能力能引導學生遨遊科海,高超的教學技能能開發學生的智力和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文化科學知識的積累,專業知識的更新和教學能力的提高,都離不開精益求精的敬業精神。敬業才能愛業、樂業,才能注重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水平,注重學習現代教育思想和現代管理經驗,促使自己在教育工作上不偏離方向;敬業才能勤業、精業,才能認真學習教育理論,悉心研究教育教學規律,以科學的態度嚴謹治學,積極投身到教育教學改革之中。

  8、以身作則的表率精神。教師的職責是教書育人。育人,是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教會學生怎樣做人、做事。教師“傳道、授業、解惑”,是育人的一個方面,而教師的表率作用則是育人的重要方面。教師的一言一行都處在學生密切關注之中,學生大多是通過對教師的信賴、敬仰、模仿、效法等實踐活動,逐漸成長為高素質的合格人才。可見,重師德、做表率應成為每位教師的座右銘。教師只有具備了以身作則的品德,才能以自重之心、自省之行,做到時時自警,處處自勵;只有高度自覺地規範自己的言行,才能培養無私、正直、誠實、善良、廉潔、守紀的崇高品德,才能成為言行一致、治學嚴謹、談吐文雅、舉止文明的合格的人民教師。

  9、團結互助的合作精神。教書育人工作不是一個教師獨立完成的,它需全體教師共同努力,精誠合作。一所學校,教師各有所長,各有特色,教師之間只有相互學習、取長補短,才能使學校的教書育人工作更上一層樓。因此在教書育人工作中,教師既要充分發揮個人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更要相互尊重、相互學習、相互幫助、相互合作、團結友愛,共同營造一個和諧融洽、積極向上的教學環境。

  ***三*** 在教師中規範教學行為,嚴格執行規章制度

  在教師職業道德建設中,既要重視政治思想教育,提高師德認識,又要從制度上加以約束和保證。學校應根據國家要求和本校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教育行為規則和有關規章制度,如《教師行為規範》、《教師工作職責》、《教師考核目標要求》、《學校教育工作督查制度》、《教師廉潔自律規定》、《教師獎懲制度》等等。只有制定這些規範化、科學化的制度,並付諸實施,加強檢查、監督,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才能健康發展。這裡特別要強調的是對不履行教師義務、違背師德原則的教師,要令其下崗,絕不姑息,對觸法的教師,要繩之以法。

  ***四*** 教師要自覺修身立德,不斷提高職業道德水平

  師德建設需要學校的努力,更需要教師自身的努力。為此,應在兩方面作出努力。一是要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和崇高的職業理想。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要從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方面著手。教師要有職業自豪感,要把自己的人生價值定位在忠誠於人民的教育事業上。堅定為社會主義服務,為人民服務的信念,始終把正確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主動修正自己的不良行為,自覺履行教師職業道德規範,時刻意識到自己是教師身份,以規範和榜樣為鏡子,經常進行自我解剖、自我反省、自我監督、自我調節,以修教師之身、立教師之德。二是加強學習,提高教書育人的本領。認真學習,是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的一個重要內容。特別是在科技高速發展,新知識劇增的今天,不好好學習和不善學習的人,好比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是難以生存發展的。教師是人類文化知識的傳遞者,是學生心智的開拓者,如自己不學無術,以其昏昏,怎能使人昭昭。在教育工作中,有些教師心有餘而力不足,雖有一顆教好學生的心,但得不到好的教學效果,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條是缺乏學習精神。教師不但要學習政治明方向,學習業務增本領,而且要學習教育理論,學習先進教師的優秀事蹟,學習現代化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

  ***五*** 在全社會形成尊師重教的氛圍,切實解決好教師的後顧之憂

  教育行政部門是教師的主管部門,必須全心全意為教師服務,為教師講話,向社會廣泛宣傳有關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規以及黨和國家有關教育方面的方針政策,使全社會進一步重視、關心教育工作。具體地說,要辦好以下幾件實事。一是認真貫徹落實黨和國家有關提高教師地位和待遇的一系列方針政策。積極為教師辦好事、辦實事,解決教師的後顧之憂,改善教師教學、生活環境,特別是要幫助家庭經濟困難的教師解決難題。還要加大教師培訓經費的投入,選派中青年教師到省內外參觀考察,到名校進修學習,使教師職業真正成為令人尊敬、令人羨慕的職業。二是要大膽提拔使用師德高尚,教學業務能力強的教師。要打破論資排輩的用人模式,堅持公平、公正、公開、擇優競爭上崗的原則,讓那些德才兼備的教師有用武之地,對優秀教師要破格晉升;對教學實績突出的教師要重獎。使他們認識到幹教育工作有奔頭,在社會上也有一席之地。三是大力表彰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優秀園丁。要經常舉辦優秀教師先進事蹟報告會,在一定範圍內巡迴演講、披紅戴花;在大眾宣傳媒體上要宣傳報道先進教師事蹟的欄目;對熱愛學生,認真執教、勤奮踏實、改革創新的先進教師的事蹟可以拍成專題片或創作成文藝作品。只有通過系列活動在全社會形成“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良好氛圍,促使教師職業道德建設不斷開創新局面。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