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人文教育論文

  人文教育在西方和中國都有著重要的淵源和地位,都受到了高度的重視,人文教育的發展有其歷史原因,並且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人文教育的由來》

  摘要:人文教育在西方和中國都有著重要的淵源和地位,都受到了高度的重視,人文教育的發展有其歷史原因,並且產生了重要的影響,研究和發展人文教育對我們現在有著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人文教育;文科教育;和諧

  從古至今,中西方的教育雖然處於不同的地理位置,受不同文化的影響,但是普遍的重視人文教育。早在古希臘三哲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思想中就具有了濃厚的人文主義色彩。古希臘社會,人們將人文教育稱為“Liberaleducation”,意即“文科教育”。“Liberal”一詞源於詞幹“Libber”,意思是“自由”。文科教育也就是自由教育或自由人的教育,它的根本目的是培養自我完善的人。①由古希臘人所創立的傳統文科教育以後為古羅馬人所延續和發展,但到中世紀時的文科教育已與古希臘時的文科教育有了很大的不同,由於中世紀時的文科教育滲透著濃厚的宗教神學思想,因而到了文藝復興時期,藉助對古希臘羅馬時期的人文思想和世俗人文學科的復興,一種對人性的充分肯定而對神性的否定,對人的無限潛能和智慧的信任,對人的自由和民主的追求,對科學的讚賞、肯定和促進的人文教育開始逐漸走向成熟、獨立,並逐漸形成體系。

  近代的人文教育除了進一步完善和發展了人多方面和諧發展理論外,還是一個科學教育勃發的時代。近代人文主義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誇紐斯在其《大教學論》中提出“百科全書式”的學,“把一切知識教給一切的人”,體現在教學內上不僅要學習語法、倫理學、論辯術、修辭學,也學習物理、數學、天文、地理、植物學、自然科學等這不僅確立了世俗人文學科在教育的地位,②也確立了自然科學在教育中的地位。明近代教育中的科學教育,是作為人文教育內來看待而加以引進的。同時,也是人文主義教思想將教育引上了“科學”之路。

  在中國“人文”一詞源自於《易傳》中詮釋《易·賁》卦辭的一則篆辭:“小利有攸往,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與“文”合在一起,指一種真善美完整結合的狀態;指‘詩書禮樂之謂’,也就是人類為充實生活所創造與表現的文化產物及文物制度。”③‘‘人文”解釋道,上述中國文化的基本精神用現代術語來表述,則“天人合一”應為“人與自然的統一”,或者如恩格斯所說的“人與自然的一致”“自然界與精神的統一”。“以人為本”應為“人文主義無神論”。’“剛健自強”則應表述為“發揚主體能動性。”“以和為貴”,則應表述為“肯定多樣性的統一”。④實際上,古往今來,人們“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這不僅體現了中華民族文化的精髓,也囊括了中國傳統文化所具有的強烈倫理意識,以及自強、誠信、和諧、惻隱、忠恕,以天下為己任等積極的符合現代人文精神的人文思想。

  在中國自從奴隸社會產生學校教育之始起,非常重視對人的品行的培養,其中禮、樂、射、御、書、數等內容,貫穿人文教育的始終。“六經”儲存了中國古代重要的歷史、文學和文獻資料。在中國漫長的封建社會中,由於儒家思想佔統治地位,加之自然科學發展緩慢,因而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五經”***《樂》經後來失傳,因而“六經“變成”五經“***和《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四本經典著作***合稱“四書”***始終是官學和私學的主要教材。其他教材基本上是在其基礎上有所發展而已,如朱熹的《四書集註》以及蒙學讀物《三字經》《千字文》。

  在長達幾百年的時期內,人文教育受到青睞是有其歷史原因的。首先,歐洲古典大學是在具有濃烈的人文社會環境中形成和確立的;其次,有關人的研究一直是西歐學術的傳統;第三,自然科學的發展較之人文科學相對滯後;最後,探求普遍知識是當時知識界以及握有政治權利的政治家的共同理想。可以說,這些大學在當初確立其教育宗旨時,就特別考慮到人性道德在社會中的主要影響作用,認為辦大學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從精神上找到根治人類道德淪喪對社會制度危害的解決方案。

  參考文獻:

  [1]扈中平,劉朝輝.《挑戰與應答20世紀的教育目的觀》[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5

  [2]王天一,方曉東.西方教育思想史[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

  [3]郭為蕃.人文教育信念[M].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4

  [4]張岱年.文化論[M].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