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遠端教育教學論文

  遠端教育是構建繼續教育的重要平臺之一,不僅會滿足在職人員充電的需要,也會為在校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渠道,同時也為因客觀條件未能參加全日制高校教育的人們提供學習機會。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探索遠端教育的改革之路》

  摘要:隨著現代網路技術及資訊化的高速發展,以及現代教育體制改革的逐步推進,教學已不再拘泥於面對面的授課,開放式的網路教學正隨著資訊化的發展走入人們的生活,而遠端教育也為更多的國民提供繼續教育的機會。為此,本文針對遠端教育需求展開探索,並對遠端教育的變革發展提出一些建議。

  關鍵詞:遠端教育;改革;網路技術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誌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35-0127-02

  現代科技引領著全球資訊化的熱潮,也正改變著人們的社會環境、生活環境以及學習環境,教育模式也隨之發生著重要的變化。遠端教育是構建繼續教育的重要平臺之一,不僅會滿足在職人員充電的需要,也會為在校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渠道,同時也為因客觀條件未能參加全日制高校教育的人們提供學習機會,因此,可以說遠端教育的發展和進一步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遠端教育的發展是滿足現代教育需求的重要手段

  現代遠端教育是隨著計算機資訊科技的發展而產生的一種新型教育模式,是構建人們終身學習體系的主要手段。它以現代遠端教育手段為主,採取面授、遠端網路教育和自學等教學形式,採用多種媒體手段聯絡師生並承載課程內容,可以有效地發揮各種教育資源的優勢,為各類教育教育質量的提高提供有力支援,為不同的學習物件提供方便的、快捷的、廣泛的教育服務。

  我國在教育資源方面因人口多、各地區教育發展水平不均衡等因素的影響,儘管國家不斷加大教育資源的投入力度,但在校教育仍然無法完全滿足龐大受眾群體對教育資源的需求。我國教育的發展逐步朝著開放化、網路化和現代化的方面邁進,隨著高校網路教育的逐步推進,全日制學生以外的想要參與學習的學員可以通過網路這一平臺參與高校教學,與此同時,隨之而來的專業遠端教育網站也隨之興起,線上會員人數也逐步增多,專業技能培訓教育、高職高專教育等都加入到遠端教育的隊伍,使我國開放式教育的發展呈現出百花齊放的良好勢頭,為構建文化型、學習型社會提供必要的基礎條件。MOOCs自2011年起步,僅三年時間便呈現出強勁的發展態勢,這種源於國外的開放性網路教育平臺,逐步被引進並融入我國遠端教育改革的大潮中。構建開放式的網路課程平臺,為更多的人提供教育機會成為遠端教育的推廣理念。為此,遠端教育的深化改革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和認可,並已逐步成為補充現有教育資源不足、構建開放式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促進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

  二、推進遠端教育加快發展的改革思路

  1.重視遠端教育,完善執行機制。遠端教育呈現出的低成本、高效率的教育模式,越來越多地成為大眾群體接受良好教育的渠道,其辦學規模的拓展力度以及教學質量的提升,直接影響著我國國民素質人才培養的總體水平。2012年6月21日,教育部發布《關於同意在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基礎上建立國家開放大學的批覆》,正式批准在中央廣播電視大學的基礎上建設國家開放大學。2012年7月31日,國家開放大學正式成立。可見,政府對遠端教育及構建開放性大學建設價值的認可,同時也將其視為教育改革和發展中的重要工程給予推進。

  遠端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遠端教育機構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出發,在監督管理機制、師資管理隊伍、硬體條件等多方面完善一系列的保障體系,使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目標能以順利實現。遠端教育人才培養的監督管理機制、執行機制,可以從遠端教學管理、教學資訊系統、教學質量評估系統等方面,對教學質量、教學資源、教學執行過程、教學效果監控等進行管理和監控。此外,也應建立包括教學檔案、遠端教學質量評估體系、教學督導制度、資源評價制度、考試質量分析等整個教學全過程的質量評估監控制度體系,將監控過程制度化,充分發揮制度體系的功能。

  遠端教育的學制及學時安排更加靈活,不受空間和地域的限制,在自己生活的城市可以參與多所不同大學的遠端教育課程。網路技術作為遠端教學的客觀基礎,隨著遠端教育的發展不斷提升,綜合提升資訊平臺的穩定性,才能滿足數目眾多的線上學習群體對資訊平臺的需求,為此,遠端教育平臺應努力配套並完善執行機制和手段,保障遠端教育課程教學的順利實施,同時,僅有課程教學是不夠的,教育平臺也應運用技術手段,配有專業的指導教師線上答疑解惑,這樣才能更好地形成一個迴圈的整體,促進遠端教育水平和教學質量的提升。

  2.準確發展定位,構建核心目標。遠端教育的發展定位應有別於全日制高校的教學方法與手段,充分運用網路這一開放性的平臺,構建將開放性、靈活性、知識性於一體的教育網路平臺。遠端教育的發展與高校相比,缺乏面對面的交流,師生溝通形式較為單一。傳統課堂上,教師通過語言、動作等多方位對知識的傳導是遠端教學所欠缺的,但遠端教育之所以蓬勃發展也是具有其特色優勢的。一是網路平臺構建的受眾群體龐大,具有客觀的構建並傳播知識的平臺及基礎,為公眾學習提供良好的條件。二是遠端教育的入學要求不高,由於接受遠端教育的受眾群體普遍知識層次不高,或是對自身學識水平有提高要求的在職人員,而遠端教育在入學條件上並沒有更多嚴苛的限制,各個知識層面的受眾群體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課程。因此,遠端教育應重點著眼於功能型和服務型教育策略的發展,促進優質教育資源的普及與共享,使更多的受眾群體可通過平臺接受良好的教育。

  3.豐富教育資源,促進人才培養。遠端教育作為一種社會教育資源的補充,有責任、有義務為教育體系的構建貢獻自身的能量,這也要求遠端教育要以充分滿足各階層人群的知識需求為先導,不斷努力地提升自身的教育水平,廣泛地吸納知識領域的精華來豐富教育資源,促進國家人才培養計劃的進一步實施,為構建學習型社會不斷地創新和完善自身的課程與教學資源,實現教育優質資源共享的最大化。由於我國各地區之間的經濟發展不均衡,許多農村牧區地區還十分貧窮,而以廣播電視及網路為主要傳播媒介的遠端教育,可以向廣大農村及偏遠山村地區輸送重要的知識源泉,這對農村牧區範圍內推廣實用新型技術及基層教師培育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遠端教育資源體現出的教育效果最大化,並不單純地是指知識層面的最大化,還體現在教育思想和觀念上的最大化,憑藉遠端教育廣泛的應用渠道,大力宣傳並倡導國民接受更多的知識與文化,提升自身素質,提高職業水平,促進人才培養。這不但能夠提升教育層面的效益,更能為國家經濟發展打下良好的人才基礎。遠端教育也需要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和管理形式以及先進的教育技術手段,在不斷提升自身教學質量的同時,根據社會各崗位人才培養模式的需要進行深化改革,從而實現遠端教育的時代促進效用及教育跨越式發展的需要。

  4.倡導全民學習,構建知識社會。從遠端教育近些年的高速發展可以看出,我國遠端教育水平在逐年提升,並促進著教育體系的建設與發展。遠端教育覆蓋面廣、教育資源可重複利用等優勢,是我國倡導全民學習,構建學習型、知識型社會的重要渠道,也是我國教育體制改革多年來大力推進的豐碩成果。為此,保持遠端教育良好的發展勢頭,促進遠端教育在全民範圍內的廣泛深入開展,是構建知識型社會的重要舉措。遠端教育將不僅作為一種技術手段被社會廣泛認同和利用,更是一種具有巨大發展潛力的教育形式,可以延及社會各個領域。遠端教育呈現出的普遍適應性是促進我國知識經濟社會構建的重要層面,並且通過遠端教育培養出的各行各業的人才也會為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提供強勁的動力。因此,遠端教育應充分利用自身優勢,容納古今中外的教學資源,借鑑國外遠端教育先進的辦學及教育理念,形成具有我國本土特色的教育機制和平臺,為我國全民學習、終身學習、構建知識社會,開啟一扇通往知識的大門。

  綜上所述,我國遠端教育的改革創新之路對改善中國高等教育的結構和佈局、縮小東西部及城鄉間教育資源分佈的嚴重失衡局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遠端教育要為祖國的經濟發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培養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一大批拔尖創新人才。人才的培養、教育的創新,是一項永遠也達不到頂峰的登山運動,永遠沒有止境和終點。基礎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和創新更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學校教育教學及管理的方方面面,我們的探索與實踐還僅僅只是一個開始。為此,教育各界以及遠端教育的從業教師更應秉承教育事業百年育人的理念,合理定位遠端教育目標,不斷豐富教育資源,完善執行機制,提升網路平臺水平,提高教育水平與教學質量,促進我國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相信遠端教育在一代代教育從業者的努力下,定會不斷推陳出新,開出更加豐碩的果實。

  參考文獻:

  [1]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歐華.基於學習型社會的遠端教育發展的思考[J].中國遠端教育,2007,***04***.

  [3]王合生.對現代遠端教育教學模式的思考[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07***.

  [4]樊福印.淺談遠端教育課程與過程管理[J].中國電力教育,2011,***18***.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