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教育的毛概論文
教育是培養新生一代準備從事社會生活的整個過程,也是人類社會生產經驗得以繼承發揚的關鍵環節,主要指學校對適齡兒童、少年、青年進行培養的過程。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談教育改革中的創新》
摘要:民族的發展靠科學,科學的發展靠教育,教育的發展靠創新。而教育改革的創新又是教育的核心,本文就個人對教育改革創新的幾個方面進行了歸納。教育改革的創新,它不僅僅是一個形式,而是我們這個時代所要求的任務,只有真真切切的對教育工作進行創新,我們才能培養出具有創新意識,有創新能力的人才。才能更好的使我們的民族發揚光大。
關鍵詞:教育;改革;創新
一個民族的發展靠科學,科學的發展靠教育,教育的發展靠創新。“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如果不能創新,不去創新。一個民族就難以發展起來,難以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教育是知識創新傳播和應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創新精神和創造人才的搖籃,肩負著特殊的使命。”隨著教材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學方法的改革也日漸深入,不論是教材改革,還是教法改革,都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為核心。因此,開展創新教育,造就創新人才,是經濟時代到來的需要,是科學發展的需要,是社會發展、民族進步的需要,是黨和人盡賦予我們教育工作者的神聖使命。當前,全國上下都在如火如荼地進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實驗工作,並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在改革的過程中,也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困惑,那麼,我們如何實行創新呢?我個人覺得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創新教育。
一、深入學習創新教育理論,努力提高創新教育意識
我覺得要對教育進行改革首先要改變教師的想法,必須轉變觀念,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改革課堂教學模式,創新教學方法,努力探索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新型的課堂教學結構模式。很多教師在課堂教學時有顧慮,如受課本內容約束、教學時間的約束、教學管理的約束、教學思路的約束,使教師在課堂教學時不敢創新,千篇一律的機械的進行傳統的教學。在新課程改革以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程式、教學手段、教學進度等都是現成的、規定好的。這只是教師備課的一種模式,不但不能讓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思考,更不能在教學上有突破,幾年的課堂教學方法不變,而學生卻是變化的、人的思維方式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還有一部分教師就會有一種心理壓力,擔心一旦創新了,課堂教學模式轉變了,就會出現不利的因素,就要“亂”起來,這是不必要的擔心。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可以在適當的時機,引導學生實際操作文中陳述之內容,以加深學生對課文的深入領悟。在這種情況中,如果你要擔心這樣做會耽誤課堂教學寶貴的時間的話,擔心會分散學生的學習注意力的話,那麼,你就是沒有能力、沒有勇氣去創新,也就不會體現到創新所帶來的無限樂趣。所以教師的思想觀念一點要先轉變,只有真正瞭解教育改革的核心才能在世紀的課程中去開始摸索實踐。
二、建立平等的師生關係,營造良好的創新氛圍
平等的師生關係有利於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和創造性的形成,真正實現學生是教學主體地位的要求。因此,教師要深入到學生中去,要做學生的朋友。我們應儘量從教材和學生的實際出發,引導學生在學習中發揚民主,做到學有所思,讀有所得,讀有創造。在教學中經常做到民主、平等的與學生交流思想,討論問題,鼓勵學生反駁、反問、更正和補充教師的意見,滿腔熱情地肯定學生的創造精神。教學相長是教師與學生的互相進步,教師不再是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要從教學中解脫出來,積極進行創新教學。我們應該充分相信學生,大膽放手,教給他們學習方法,讓他們自己去學。如果教師覺得學生離不開我,我有好多好多的東西要教給學生,學生也要我在課堂上講很多,那樣的教師一定不是新課改中的教師,新課改也不需要這樣的教師。教師由領導者變成了學生的指導者和朋友,由“教”變成了“導”,從而大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這樣營造的一種氣氛,是民主的、和諧的、開放的。
三、制定創新的激勵機制,保障創新教育的順利進行
學校要在充分發揮民主的基礎上,與教師共同制定創新的激勵機制,發揮班集體的作用。形成鼓勵創新、鼓勵提問、鼓勵發明的良好校風,把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作為評價教學成敗的一個重要標準。在評價時,要注意激勵機制的合理性。事實上,創新教育的培養並不是要求教師和學生每天都有獨到的做法和專利產生,而是通過教育,使學生具備創新的基本素質。
四、喚起學生的創新意識,激發學生的創新潛能
要喚起學生的創新意識,除了營造一個寬鬆和諧的創新氛圍,還必須破除學生對創新的神祕感,讓學生明白人人具有創造性。現代創造學理論指出:“人人都有創造的潛能,這種潛能是可以開發和培養的。”因此在教學中要儘量讓學生多說、多動,讓他們自由發揮、大膽設想。對學生富有創造意的“點子”,即使不完美,甚至有缺憾,也不橫挑鼻子豎挑眼,要創設情境,提供機會,啟發學生從思維的障礙中衝出來,培養他們勤于思考、獨立思考、善於想像的能力,創新的火花就會不斷地迸發閃爍,品嚐思考之樂趣,產生愉快。
五、引進先進的教學方法,利用多種教學手段
教師教學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識都滴水不漏的交給學生,教會他一道題,不如教會他一種解題思路。和動物界一樣不是單純的把捕獲的食物給他,而是教給他撲食的能力,使他真正的去自己覓食。在這樣一個飛速發展的時代,在眾多高科技的帶領下,學生們的知識面有的時候比我們老師更要寬些,對於新生事物他們也更容易接受,我們要引進新的教學方法去適應這個時代,適應這些學生。我們也可以去利用一種多媒體、網路教育、遠端教育這些手段去完善我們的教學手段,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會使我們的課堂教學更加豐富,也使同學們創新思維更加強烈。
六、拓展創新的空間,樹立”大課堂”教育觀
教師應樹立“大課堂”的教育觀,做到課內和課外的有機銜接,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緊密結合。課外學習能促進課內的學習,使在課內學到的知識得以鞏固和拓寬,“得法於課內,得益於課外”。據說,美國工程師杜裡埃在思考如何解決使汽油與空氣均勻混合,從而使內燃機有效工作的難題時,受妻子手中噴霧香水的啟發,想到如果把汽油變成霧狀送入發動機的氣缸中,問題不就解決了嗎?由此,他發明了發動機汽化器。這個故事揭示的道理,正是創造性思維的關鍵所在。這說明,不同領域的知識和方法有時可以相互借鑑和學習。事實上,大多數最佳創意均來自跨越專業學科領域,向其他領域尋求創意及見解。藝術、商業、科學及技術等之突破性進展,往往是由於不同學科的相互交流所致,這些成功經驗,給教師有益的啟迪,值得借鑑。教師應充分利用課內的“大課堂”,科學系統地指導學生的課外實踐活動,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生動活潑的“實踐”機會,拓展學生的創新空間,在豐富多彩的創新活動中,強化創新意識,弘揚創新精神,激發創新靈感,造就創新人格,培養創新人才。實施素質教育貴在創新?
教育改革的創新,它不僅僅是一個形式,而是我們這個時代所要求的任務,它必須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舊的教學模式已不適應發展的需要所以必須進行教學改革,要改革道德應轉變教育觀念,提倡引導式教學,廢止管家式的教育。必須建設一支規模合理,素質較高的教師隊伍,同時還必須重視教學方法的改革,採用不同的方法教學,恰當地運用教育教學的“機智”和藝術等。所設課程必須突出地方特色,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才能培養出具有創新意識,有創新能力的人才。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