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詼諧幽默的語言啟用小學語文課堂

    摘 要:詼諧幽默的語言可以使教師的講課變得風趣詼諧,幽默睿智;可以使師與生和諧、使教與學統一;並創造出一種有利於學生學習的輕鬆愉快的氣氛,讓學生在這種氣氛中去理解、接受和記憶新知識,使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者從課堂語言的風趣幽默的角度,闡述了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等方面的作用。
關鍵詞:語言幽默 語文課堂 運用
        “缺乏幽默是悲哀的。”前蘇聯教育家斯維洛夫指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在我們現代的教學觀念中,具有幽默感、親和力的教師越來越能籠絡學生,而嚴肅、傳統的教師越來越不適應教學的大潮,逐步走向落後或是淘汰的邊緣。因此,教師不論是在教學過程中,或是在教學管理中,都應運用含蓄、幽默、委婉、迂迴等方式。
        當然幽默感不是與生俱來的,這需要日積月累,即淵博的知識、廣泛的社會閱歷是教師具備幽默感的前提。正是有此基礎,可以使教師的講課變得風趣詼諧、幽默睿智;可以使師與生和諧、使教與學統一;並創造出一種有利於學生學習的輕鬆愉快的氣氛,讓學生在這種氣氛中去理解、接受和記憶新知識,使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麼,在具體的語文教學中,應該怎樣運用詼諧幽默的語言來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呢?
教學中,幽默能給人以親切、輕鬆、平和等感覺。它委婉含蓄、意味深長、妙趣橫生又鞭闢入理、寓教於樂又樂而不嬉。因此,教師在教學中運用幽默語言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教師在運用幽默語言時應注意它的含蓄性
        含蓄是一種美,是一種藝術,是教學語言藝術中的內涵,任何一種有效的成功的教學都離不開含蓄性的語言藝術。
        1.言近旨遠法
        唐代史學家劉知己在《史通·敘事》中說道:“言近而旨遠,詞淺而義深,雖發語已殫,而含意不盡。”他告訴我們,敘事說理不要把話說盡,要給聽者或讀者留有思考的餘地,可見“言近旨遠”也是教學的語言藝術。
        2.說古論近法
        就是在教學中,說話不照直說,而是採用說古論近的比喻。宋朝學者就說過“語忌直、意忌淺、脈忌露、味忌短……。”“語忌直”、“脈忌露”這就是要求教學語言要含蓄。適當地用積極的說古論今法,話裡有話,或弦外有音,可以使教學語言意味深長,增加感染力,使學生回味無窮,樂意接受,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3.迂迴設問法
        這種語言藝術是指繞著彎子設問,以激起學生情感上的波濤和理智思考的飛躍,讓學生在情感與理智結合處得知識、明事理、受教益。迂迴設問,一般設計三個層次,一是問,二是誘,三是歸納,層層深入,扣人心絃,啟人心智,動人情懷。常常達到事半功倍之妙用。
     4.親切委婉法
        就是指根據語言傳遞與轉換的需要。教師要把講授語言的內容和教學語言的組織說得委婉、曲折、親切。使學生感到有一種快感、美感和親切感的方法。運用這種方法,可以使教與學雙方關係融洽、情感相通、和諧自然,從而達到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水平的目的。
        二、 教師應明確語言的幽默感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詼諧幽默的語言,對於活躍課堂氣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成輕鬆愉快的學習心態起到重要作用。事實表明,富有幽默感的老師,學生總是喜歡的,師生間的情感也必然融洽。但是教師幽默感與相聲、戲劇、電影、電視重點幽默不一樣。課堂上的幽默是一種莊重的幽默。莊重是指教師教學內容的科學性和嚴肅性,幽默是指教學形式和方法上的趣味性。沒有莊重,幽默就會失去基本內涵,沒有詼諧,莊重就會缺乏生動有趣的表現形式。在具體的教學中,怎樣才能讓自己的語言幽默風趣,使學生喜歡接受呢?其具體的方法如下。
        1.說笑話
        就是在教學過程中,適時恰當地說些富有哲理性、知識性和情趣性的笑話。教學過程的本質是一種說服人、開啟人,給人以智慧和力量的育人過程,不一定非要在那麼莊嚴、典雅的氣氛中進行,也可以在雙方談笑風聲中進行,以笑移情、生情、在笑聲中說服人、開啟人,給人以智慧和力量,在教學中教師正確巧妙地穿插笑話,不僅可以起到弦外有音、啟人深思的作用,而且有利於育人品德,溝通師生情感。
        2.引典故
        中國歷史上有許多典故。這些典故事實上都是一種勸人方式,同樣也都包含了詼諧的笑話和知識,要古為今用。引用這些典故,不僅使學生加深理解傳授的知識,同時也能向學生暗示事理、傳遞情感、創造愉快的情感。
        3.插入名人趣事或歇後語
        在教育學生思想道德之時,不能死搬硬套地向學生講述其中的道理,應聯絡實際滲透一些名人趣事或歇後語,這種方式是可以引起學生髮出會心的笑,又不失教學的神聖和典雅。既能使學生開啟心智,又能使學生在思想深處留下深刻的教育印痕,有的還能使學生終身難忘。
        當然我們也要看到幽默只是一種手段,並不是目的,如果脫離具體教材內容和實際需要,一味搞笑逗樂,那就誤入歧途了。因此,適時地運用幽默感在我們教師的語言修養中是不可缺少的手段。列寧說,幽默是一種優美的、健康的品質。我們還是把幽默請進課堂來吧,在幽默的歡聲笑語中,給人以智慧、情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