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師素質教育論文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和推進,素質教育的影響範圍越來越廣,幼兒教育作為基礎教育的基礎,引起人們廣泛關注,幼兒作為祖國的未來,其素質教育格外重要。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幼師素質幼兒教育論文

  摘要:幼兒教育是我國社會教育的基礎,也是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它不僅僅關係著國家的未來發展,還關係到家庭的和睦以及人才的培養。

  關鍵詞:幼師素質;幼兒教育

  一、教師不良素質對幼兒教育的影響

  我們都知道:“良好的教師素質,尤其是情感情緒,對孩子們的健康成長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實踐中很多學校、老師未能對自身的心理障礙有所正確的審視與認知,而且在日常教學、生活中總是很容易地將不良心理以及行為習慣等,傳遞給孩子們,而後者因自身不成熟,很容易會接受老師傳遞給他們的資訊,從而產生心理問題。比如,日常學習過程中,老師將懼怕情緒傳遞給了孩子們,並使他們形成類似的懼怕心理。有一則案例是這樣描述的:春天到了,有些年輕的老師帶孩子們在花園裡觀察花朵,此時飛來一隻小蟲,落在了老師的肩上,眼尖學生馬上對老師說:“老師。您肩上有隻飛蟲!”這是如果老師馬上尖叫,並將蟲子抖落、踩死,則會對學生的心靈產生影響。幼兒對生命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喜愛、好奇,甚至會和小動物們做“遊戲”,而老師的這一反應,無疑給孩子們心理上造成了一種衝擊:感覺飛蟲是很可怕的東西,從而失去觀察大自然的興趣,失去對有生命的東西的喜愛,甚至可能會演變成對昆蟲過敏性的心理障礙。久而久之,就會對老師失去信任。

  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言行、舉動會對孩子們產生很大的影響,尤其是示範作用非常的顯著。教師在幼兒的心裡往往勝於自己的父母,他們善於模仿,但因他們辨別是非能力差,總是模仿老師的樣子做事,張口閉口就是“這是我們老師說的”或“我們老師就是這麼做的”。有這樣一件事:一位教師習慣於在板書的時候把粉筆頂端的堅硬部分折斷,隨手扔在地上,動作乾淨利落,自認為頗有風度。有一次,幾個小朋友隨手將吃過的東西丟在了地上,老師覺得非常的奇怪,於是便詢問這幾個小朋友,不料他們的回答是:“我們是跟你學的,全班小朋友都會啦!”這位教師大吃一驚,猛悟到自己不以為然的小事已經對幼兒產生了不良影響。由此可見,老師應當以身作則,注意自己的行為舉止、嚴於律己,這樣才能做孩子們的榜樣。

  二、幼兒教師素質養成的建議

  一方面,樹立幼兒教師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對於幼兒教師而言,選擇幼教這一行業,應當將其作為一生的職業來看待,應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為教育事業辛勤耕耘、無私奉獻。只有這樣,才能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業,教書育人、樂業敬業,才能“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同時,還要具備團結合作的集體觀素質,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處理人際關係,因此需要以高尚的道德情操,處理好與集體、學生家長的人際關係。與其他各方面的人際關係,形成教育的合力,既有利於教育任務的完成,又能使教師個人保持愉快的心境。幼兒園的工作更加需要相互信賴的合作氣氛,創造相互理解、彼此信賴、互相支援的氛圍,因為幼兒園賴以生存、發展的空間和渠道是在合作中拓展的。同時,教師在幼兒心目中有很高的威信,教師的合作言行潛移默化地影響幼兒,合作也是幼兒未來發展、適應社會、立足社會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素質。所以,教師之間、教師與保育員之間是否能分工合作、互相配合,會對幼兒產生直接的影響。

  另一方面,注重幼兒教師能力素質培養。“教育兒童的事業是要求對幼兒教師要實現自己的職業理想,成為教育幼兒的行家裡手,應將教育理論知識轉化為教育教學實際能力,這是搞好教育教學的重要條件”。因此,幼兒教育實踐中,應當養成以下能力。

  觀察、瞭解孩子的能力。幼兒教育是一門藝術,只有在全面瞭解幼兒特點、實際情況基礎上,才能將這門藝術發揚光大。實踐中可以看到,因幼兒自身具有較差的控制力,而且情緒也很容易外露,內心、身體狀況通過表情和動作即可表現出來。往往幼兒的一個小動作,一剎那的活動,常反映一個真實的內心活動。如幼兒很重視教師對自己的評價,並在行動中不經意地表現出來。犯了錯誤,常常不自覺地望老師一眼;當值日生分蘋果,將小蘋果留給自己,大蘋果讓給小朋友時,常充滿希望地看看老師。教師如果能理解其外在行為所傳遞的內部資訊,敏感地覺察出幼兒的最迫切需要,並根據該幼兒的特點做出及時的、有利於幼兒發展的恰當反應,那麼教師就贏得了教育的主動權。

  教育監控能力。“幼兒教師對教育教學的監控能力主要表現在教師對組織教學活動的自我認知、調節與反思能力。”其主要表現在幼兒教育的準備、資訊反饋以及評價和控制等環節。教育監控能力,實際上教師綜合素質的具體彰顯,教師對其教育過程的監控,同時也是教師運用專業知識、教育理念,重新審視教育實踐,分析、發現以及解決問題的一個過程。在此過程中,有助於教師明確問題解決,或者解決到哪一步,在此基礎上發現新的問題或提出新的假設,不斷反思在教育活動的過程中,把教育實踐提升到新的高度。因此,對自己的教育過程實行監控,是教師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改進教育實踐的一種學習方式,是教師由單純的教育者成長為研究型、專家型教師的重要途徑。

  三、結語

  幼兒教育是我國社會教育的基礎,也是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它不僅僅關係著國家的未來發展,還關係到家庭的和睦以及人才的培養。幼兒教育的發展主要依靠幼兒教師,“對兒童要恪盡我們的天職是我們根深蒂固的傳統之一。”因此,幼兒教師要不斷完善自身的各方面綜合素質,提升專業知識和教學水平,為幼兒教育事業做出應盡的貢獻和奉獻。

  參考文獻

  1、試論幼師音樂教育與素質教育賈志方安陽師範學院學報2001-06-30

  2、幼師數學素質教育設計楊維農福建師範大學2002-08-01

  範文二:文學素養與幼師綜合素質培養

  摘要:幼師是不同於其他教師而言的特殊群體,幼兒教師的素質決定未來人才的素質,幼兒教師工作非常重要。所以幼兒教師必須把握好時代發展步伐,實時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教育改革的關鍵要從幼師工作做起,教育發展的希望應從幼教事業開始。

  關鍵詞:文學素養;幼師;綜合素質培養

  一、提高幼兒教師整體素質的重要價值

  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幼兒教育事業已經逐漸由傳統的重視教育屬性過度為以服務性教育為主要特徵的學前教育階段。面對著新形勢賦予的時代要求,幼兒教師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以創新探索精神發展幼兒教育理念和教學方式改革,為促進幼兒教育事業發展探索新舉措、尋找新途徑,摒棄一切傳統教學觀念,構建符合當代幼兒教育綜合素質發展、提高的人文環境。因此,作為幼兒教師應當精於本行,在教育教學實踐中不斷地學習與總結,逐步提高文學素養,以此提高符合時代發展要求的思想文化水平。筆者認為,幼兒教師綜合素質水平提高策略應當著重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新世紀的幼兒教師還應具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和自我進修能力。未來的幼兒教師不但要具備基本的學前教育教學實踐能力,而且還應具備一定基礎的幼兒教育理論知識,並且通過實踐向更高層次的教育科研能力和探索精神跨越。其中包括運用教育科學理論發現和解決幼兒教學實踐過程中出現的種種問題,進行調查研究,實施幼兒教育教學改革試驗,總結經驗,對其整體素養的提高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二、以文化素養為基礎強化自身能力

  目前的幼兒教師,許多都是學前教育專業的畢業生,在學校這些幼兒教師雖然接受過一些比較先進的專業理論知識。尤其是促進幼教事業發展的基礎學科知識,包括心理學、衛生學、教育學等,這些理論知識和音、體、美等知識心急如火相結合,必然有強大的精神動力。但總體來看,往往由於自身經驗不足,常常導致部分剛畢業的幼師不能把理論和實踐聯絡起來。不善於用專業理論知識解決幼兒教育教學中出現的問題,使幼兒教學中遇見不同障礙。幼兒教師需要實時調整知識結構,在工作實踐中表現為對幼兒的一些提問把握不準,教師常常以模稜兩可的態度回答學生的問題,對幼兒錯誤的回答也不能及時糾正,無法關於基本正確的回答,尤其是涉及天文、地理、生物等專業領域的問題,更無從回答甚至束手無策,滿足不了科學教育的需要。有些教師也不善於用幼兒心理學、教育學的知識觀察幼兒,開展個別教育,也不善於通過觀察、測量、記錄分析幼兒的發展。注重實施人文環境影響下的評價性教育,對如何進行科學素養的教育也缺乏研究,方法簡單。也不能很好地發揮家庭、社群、幼兒園三結合的教育功能開展科學教育,不善於創造性應用誘導的方式啟發幼兒從小培養科學意識,使幼兒科學教育達不到理想的效果。

  三、結束語

  幼師是不同於其他教師而言的特殊群體,幼兒教師的素質決定未來人才的素質,幼兒教師工作非常重要。所以幼兒教師必須把握好時代發展步伐,實時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教育改革的關鍵要從幼師工作做起,教育發展的希望應從幼教事業開始。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應通過不同形式的培訓方式,有效提高幼兒教師的教育技能,立足於文學素養的基本要求,為教師提供展示能力的平臺,形成積極向上的工作氛圍,進一步優化調整激勵方式,達到良好教學效果,在幼兒園實施各種教育要素的整體優化,突出科學育人氛圍,強化文學素養的重要促進力量,使幼兒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有效服務於幼兒教學,逐步提高學前教育教學質量,讓幼兒在濃郁民族文化氛圍中健康快樂地成長。

  參考文獻

  1、幼師藝術體操教學與素質教育吳蘇秀體育科技1998-12-30

  2、探索以素質教育為中心的幼師班級管理模式吳英瀋陽教育學院學報200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