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師教育教學論文範文

  教育幼兒是十分複雜的系統工程,作為幼兒園教師,基本職責是促進幼兒在體、智、德、美諸多方面得到和諧的發展。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給孩子樹立自信心》

  摘 要: 幼兒時期孩子的自我評價、個性等都還處於初步形成時期,在這個階段培養幼兒的自信心有極重要的意義,必將使孩子終生受益。“自信”是成功之後的“良性情感”,可以引導我們繼續做有利於我們存在的事情。信心是進取心的支柱,是獨立工作能力的心理基礎。自信心對孩子的健康成長和各種能力的發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幼兒期自信心的培養對一個人的一生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關鍵詞: 幼兒教育 自信心 培養策略

  當今社會的獨生子女生活在家長的“保護”下,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太陽”,來到集體中後,孩子們有的害羞、有的霸道、有的膽怯、有的好強、有的沉默寡言、有的落落大方……孩子們在生活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在幼兒園會遇到或大或小的挫折,如何讓孩子們正確面對這一切呢?自信心是幼兒成長道路上的基石,是學習過程中的潤滑劑,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勇氣。“有自信心”是《新綱要》社會領域中的一條重要目標,培養幼兒的自信心有利於形成積極向上的人格特徵,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有深刻的影響。然而目前大多數家長只重視培養幼兒的智力素質,而忽略幼兒心理素質的培養,導致許多幼兒表現膽小、懦弱,缺乏自信心。因此,培養幼兒的自信心,使他們充滿自信地走向未來,成為新時期高素質的人才,是幼兒教師面臨的重要問題和任務。

  一、自信心的意義

  自信心是一個人對自身力量的認識和充分估計,是一種良好的心理品質,也是一個人克服困難、自強不息、取得成功的內在動力。一位哲人說:“誰擁有了自信誰就成功了一半。”幼兒期是個性品質可塑性較強的時期,從小培養幼兒相信自己力量的心理品質,無論對個體的身心健康發展,還是對提高群體素質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自信”是成功之後的“良性情感”,可以引導我們繼續做有利於我們存在的事情。信心是進取心的支柱,是獨立工作能力的心理基礎。自信心對孩子的健康成長和各種能力的發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幼兒期自信的培養對一個人的一生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二、自信心的培養

  ***一***自信是捧出來的。

  1.鼓勵與讚賞是培養幼兒自信的重要手段。

  一位教育家說:“賞識帶來愉快,愉快導致興趣,興趣帶來幹勁,幹勁帶來成就,成就帶來自信,自信帶來更大的成就。”在日常的教育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善於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學會賞識孩子,用欣賞、信任、期待的眼光看待每一個孩子,給孩子以鼓勵和力量,使孩子相信自己的能力,大膽地進行創造、想象和活動。同時,老師應及時肯定、鼓勵孩子的每一個進步和優點,哪怕在成人眼中只是微不足道的成功,也不要輕易放過,因為老師的鼓勵和積極評價是孩子獲得自信心的重要途徑。“你真棒”、“你的進步真大”、“你真聰明”、“老師相信你一定能行的”等正面鼓勵性的評價語言,能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和探索願望,從而更主動、積極地學習。

  2.讓孩子從成功的喜悅中獲得自信心。

  我們要善於抓住孩子身上的長處,以鼓勵孩子克服自身的不足,讓每個幼兒都能獲得成功和滿足,樹立自信心。對於一些能力較差、缺乏自信的小朋友,我們更應多接近他們,根據他們不同的個性特點,採用適宜的教學方法,積極引導,多為他們提供鍛鍊、交流和表現的機會,發現問題,及時幫助他們分析、找出原因,並適當降低難度和要求,循序漸進,不包辦代替,敢於放手,相信孩子。一旦他們取得進步和成功,老師要馬上給予熱情的讚揚和肯定,使他們獲得成功的體驗,逐步樹立自信心。

  ***二***正確對待孩子的失敗與挫折。

  當遇到失敗或其他挫折時,孩子最需要的絕對不是父母劈頭蓋臉的一頓訓斥或者陰陽怪氣的嘲諷。他們不需要父母無原則的安慰與同情,最需要的是他們生活中最重要的人的理解、支援與鼓勵。很多家長在孩子考試失敗或遇到其他挫折時,首先會覺得孩子給自己丟了面子,非常生氣。但這恰恰極大地損害了孩子的自信心,對於承受著失敗打擊的孩子的幼小心靈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這時家長最需要做的是冷靜地對待孩子的挫折與失敗,心平氣和地和孩子談談,找出孩子失敗的原因,鼓勵孩子繼續努力。父母必須首先對孩子有信心,然後孩子才能對自己有信心。當父母滿懷信心和熱情地鼓勵孩子時,會極大地激發孩子克服困難的勇氣,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三***在遊戲活動中,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遊戲能充分調動幼兒參加活動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引起孩子對未知世界進行探索的願望,使他們的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想象力、思維及語言表達能力都得到發展。

  在區域活動中,我請樂樂當“媽媽”,完成“搓洗”、“擰乾”、“晾晒”的整個“洗衣”過程,再到“幼兒園”接“孩子”。分析:讓樂樂當“大人”模仿媽媽“洗衣”的過程,既鍛鍊了孩子的動手能力,讓她體會當“大人”的成就感,又使她懂得關心和愛護其他同伴***特別是對弱小同伴的關心***,達到了培養孩子熱愛勞動、互相關心、有責任感等良好思想品德的目的。在角色遊戲中,讓樂樂當“郵遞員”跑來跑去執行送信任務。因為樂樂性格較內向,不喜歡和其他小朋友交往,我讓她當“郵遞員”為同伴送信,受同伴的影響,她也對遊戲產生了興趣,於是在大夥的鼓勵下,她接受了此角色,慢慢地她的情緒高漲了,與同伴之間的交流也多了,性格逐漸開朗了。

  培養孩子的自信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僅僅靠幼兒園的教育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家庭、社會等多方面的配合。老師應該不斷更新教育觀念,以幼兒為主體,通過多種途徑組織豐富多樣的活動,加強幼兒自信心的培養,使他們在自信中學習,在自信中成長。總之,幫助孩子走上成功之路是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每個人的成長都不是一帆風順的,自信往往是一個人獲得成功、成為強者的重要條件之一,自信心就像催化劑,能開發人的潛能,使人百折不撓,不斷努力,最終獲得成功。

  參考文獻:

  [1][美]阿爾伯特·班杜拉.葉浩生主編.社會學習理論.福建教育出版社.

  [2]姚雲.家庭教育學.重慶: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