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發表通訊學術論文

  通訊指需要資訊的雙方或多方在不違背各自意願的情況下采用任意方法,任意媒質,將資訊從某方準確安全地傳送到另方。小編整理了,歡迎閱讀!

  篇一

  衛星通訊在電力系統應急通訊的應用探討

  摘要:自然或人為的突發性緊急情況,往往可能導致正常通訊設施的破壞,建設應急通訊機制,有利於構建堅強可靠的電力通訊網。本文結合衛星通訊技術的特性,探討衛星通訊在電力系統應急通訊的 應用方案。

  關鍵詞:應急通訊、電網通訊、衛星通訊、應用分析

  作者資訊:

  羅瑤,廣東省電力設計研究院,研究方向:電力系統通訊規劃和設計,廣東,廣州,510663

  概述

  電力系統應急通訊是指在出現自然或人為的突發性緊急情況,如颱風、海嘯、暴雨、洪水、地震、冰雪或人為破壞,在原有變電站正常通訊設施可能出現癱瘓或擁塞的情況下,為應對緊急情況而綜合利用各種通訊資源和裝置, 組織建立的一種特殊的通訊機制。應急通訊在發生緊急情況時,可以在原正常通訊系統癱瘓情況下儘快恢復通訊,保障電力系統正常執行或儘快恢復執行,最大限度減少對 社會和國家造成的損失,保障社會、國家各項 工作的順利執行。

  大多數情況下,無法確定預知什麼時候會需要應急通訊,無法進行事先準備。有些情況下,雖然人們可以預知需要應急通訊的大致時間,但卻沒有充分的時間做好應急通訊的準備。 大多數情況下,也不確定需要應急通訊的地點。僅少數情況下,可以大致確定需要應急通訊的地點。這些地點包括有天氣預報的颱風影響的區域,有地震預報的地震影響區域等。

  近年來衛星技術得到很好的 發展,衛星採用動態功率 管理和動態頻寬管理***DLA***等新技術,能根據天氣的變化自動調整星上的功率分配,同時能自適應地調整衛星鏈路的調製和糾錯編碼方式,以保證降雨時通訊鏈路的暢通。目前衛星新技術的採用,使系統的容量更大,在鏈路頻寬、可靠性和傳輸效能都得到了提高,終端站成本和衛星鏈路成本也進一步降低。目前採用基於IP 包交換技術的寬頻通訊系統,能靈活的接入多種業務。新一代的衛星通訊地面站安裝簡單、快捷,更便於受災情況下的裝置迅速安裝。

  本文將簡要介紹衛星通訊的技術,給出衛星通訊在電力系統應急通訊的推薦應用方案,並綜合分析其 經濟性等,並形成衛星通訊在電力應急通訊系統應用的結論。

  衛星通訊技術簡介

  基本原理

  衛星通訊裝置包括射頻裝置和中頻裝置,射頻裝置選用Ku波段≥16W ODU,中頻裝置為衛星調變解調器。其工作過程為:上行方向,來自通訊終端裝置如影象編解碼器、 計算機、語音、影象、資料等資料流經過復接器傳給衛星調變解調器,經過編碼、糾錯、調製後形成70MHz中頻訊號,再傳輸送至ODU,通過變頻及訊號放大,形成Ku波段訊號,由衛星天線發射上星;下行方向,由天線接收到的來自衛星的Ku波段訊號,經ODU放大變頻後成為70MHz訊號,傳送給衛星調變解調器,訊號被解調、解碼後形成基帶訊號,再經過復接器分發給各個通訊終端。衛星調變解調器可同時接收到自己發射的下行訊號,通過顯示器監控發射圖象訊號的質量。

  組網方案

  同步衛星通訊系統***GEO***是終端在移動,衛星是靜止的***由於衛星繞地球的執行週期與地球自轉同步,而對地球應相對靜止***,所以又稱為靜止軌道衛星系統。 GEO的衛星距地約36,000Km,通常約三顆衛星可以覆蓋全球。移動站與衛星間的移動衛星鏈路用L頻段,衛星地面站與衛星間的無線饋線鏈路採用C頻段***圖1***。目前較普遍採用的VSAT***小站衛星系統***也屬於這類系統。VSAT由主站、小站和衛星組成,主站使用大型天線,用於Ku波段的天線直徑為1.2m-8m,用於C波段的天線直徑為7m-13m;小站天線的直徑為0.3m-2.4m。

  圖1 VSAT通訊系統示意圖

  技術特點

  衛星通訊的傳播距離遠。同步通訊衛星可以覆蓋最大跨度達一萬八千公里的區域。在這個覆蓋區的任意兩點都可通過衛星進行通訊,而微波通訊一般是50公里左右設一箇中繼站,一顆同步通訊衛星的覆蓋距離相當於300多個微波中繼站。

  衛星通訊路數多、容量大。一顆現代通訊衛星,可攜帶幾十個轉發器,可提供幾十路電視和成千上萬路電話。

  衛星通訊質量好、可靠性高。衛星通訊的傳輸環節少,不受地理條件和氣象的影響,可獲得高質量的通訊訊號。

  衛星通訊運用靈活、適應性強。它不僅能實現陸上任意兩點間的通訊,而且能實現船與船、船與岸上、空中與陸地之間的通訊,它可以組成一個多方向、多點的立體通訊網。

  衛星通訊成本低。在同樣容量、同樣距離的條件下,衛星通訊和其他通訊裝置相比,耗費的資金少,衛星通訊系統的造價並不隨通訊距離的增加而提高,隨著設計和工藝的成熟,成本在不斷降低。

  衛星通訊推薦應用方案

  衛星通訊解決方案

  針對電力系統變電站為主的應急通訊需求,由於變電站位置固定,故暫不需要考慮可移動的車載衛星終端。採用衛星通訊系統組成電力應急通訊系統,有以下3個方案:

  衛星手機方式

  根據需要在變電站配置多套衛星手機,租用運營商的通道。

  在應急情況下需要優先解決的是語音業務,目前衛星運營商已推出衛星移動手機的服務,它採用基於衛星的GSM變種模式,衛星上共有140個L波段點波束,系統採用7小區頻率複用模型***理論上與GSM相似***。在應急情況下,由衛星手機與排程中心建立語音通訊,由排程中心對變電站進行語音排程和指揮。

  固定式衛星終端

  在排程中心設定一個衛星通訊固定中心站,在重要變電站或者颱風易發生的變電站設立固定式衛星終端。

  應急通訊網採用點對多點的結構,租用衛星通訊 網路運營商提供的鏈路服務,組成衛星寬頻網的電力排程應急無線通訊網,衛星通訊網可以作為光纖傳輸網的備用方式。衛星通訊網是基於IP協議的,同一平臺支援多種業務,包括話音和資料業務,每條租用的衛星鏈路不小於64K。其中要求衛星中資料的雙向傳送應能滿足排程自動化裝置廠家及電力傳輸規約要求。

  圖2 固定式衛星終端結構示意圖

  行動式衛星終端

  在排程中心設定一個衛星通訊固定中心站,配置兩套行動式衛星終端。

  應急通訊網採用點對多點的結構,租用衛星通訊網路運營商提供的服務,組成衛星寬頻網的電力排程應急私有子網。各子站的設定位置既考慮地理上覆蓋均勻,又要考慮站點的重要性。行動式衛星終端平時不工作,出現突發災難或事故時,將行動式衛星終端迅速運往受災變電站,進行建議安裝便可使用,主要與排程指揮中心通訊,可以把事故現場的視訊影象傳回指揮中心,統一由指揮中心進行語音排程,並與現場召開視訊會議,指揮搶險救災。根據災難情況一般有一個或多個移動子站投入使用。衛星通訊網要求基於IP協議的,同一平臺支援多種業務,包括資料、話音、影象以及多媒體業務,考慮到視訊的質量,建議租用鏈路不小於2Mbps。

  圖3 行動式衛星終端結構示意圖

  方案比較

  方案二及方案三,排程中心需配置衛星天線、解調裝置及網路管理系統,中心交換機需採用高階的三層交換機,並配置VOIP閘道器與現有帶VOIP閘道器的行政交換機的連線,可提供多路電話和傳真。其中,第三種方案可利用H.323協議接入現有的會議電視系統,由交換機進行VLAN的劃分和路由的指向。行動式衛星通訊終端要求體積小,重量輕,安裝架設快速方便。它可以在衛星通訊車無法到達的現場實現衛星通訊功能,為現場與指揮中心之間提供視訊、音訊、資料和語音通訊。

  衛星通訊頻段選擇

  選擇Ku波段的優點是:使VSAT小站的天線口徑小、便於便攜和車載。受變電所電磁諧波干擾影響也更小;但由於主要應急通訊區域基本上都在降雨量很大的南方亞熱帶和熱帶地區,雨衰問題必須考慮。可根據鏈路計算,預留足夠餘量,並將VSAT小站的發射功率按推到飽和狀態執行。

  選擇C波段的優點是:雨衰特性比Ku波段要好,受降雨對VSAT通訊的影響比Ku波段要小得多。但在C波段下,VSAT應急臺站的天線口徑要比Ku的要大、不便於便攜,如果用於車載臺站,則勢必很大的增加車輛的造價。

  如果選擇固定臺站採用C波段,而便攜和車載臺站選擇Ku波段,則會極大地增加臺站間各種業務互通之間的難度和質量。因此,無論使固定臺站還是移動臺站還是宜選擇同一波段的同一網路平臺。

  經濟分析評價

  衛星通訊三種方案在提供業務型別、技術特點及建設費用等方面的比較如下:

  衛星手機 固定式衛星終端 行動式衛星終端

  提供的業務型別 語音 語音、資料 語音、資料、視訊

  是否需要中心站 否 是 是

  衛星小站硬體費用 最低 中等 最高

  移動性 好 不好 好

  頻寬 ***GSM***9.6kbps;

  ***衛星***2.4kbps 64kbps至2Mbps 2Mbps/4Mbps可選

  鏈路租用費用計算方法 按分鐘計算 按頻寬及月計算 按小時計算

  鏈路租用費用 最低 中等 較高

  綜合以上三種方案,如果考慮電力系統二次安全防護體系,排程自動化業務必須在電力專網上承載,那應急情況下也只需恢復語音業務,那就採用衛星手機方式。當在應急情況下如果能允許排程自動化業務由公網承載,固定式衛星終端目前能解決語音和排程自動化業務的傳送,它可以作為光纖通訊方式的備用,由於固定站的建設費用和鏈路租賃費用不高,可以在重要的500kV變電站採用這種方式進行業務的保護,需要用的時候才打開裝置進行傳送。行動式衛星終端更傾向於解決變電站的搶險救災,由於硬體費用較高,不建議大面積設立,而且由於視訊對頻寬要求高,只能實現中心站與最多兩個受災點的 聯絡。

  結論

  衛星通訊具有無縫覆蓋,覆蓋面廣,通訊距離長,通訊線路穩定,通訊頻頻寬、容量大等特點。對於受災地點不確定和時間不確定等因素,衛星通訊具有不可比擬的優點。建議電力系統可採用以上介紹的三種方案互相結合的方式,實現高效、快捷、靈活、可靠、經濟的應急通訊。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