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近視手術的學術論文
近幾年患上近視的人越來越多,隨著技術的發展,不少人會選擇做近視手術來治療,小編整理了,歡迎閱讀!
篇一
近視矯治手術的臨床研究
【摘要】 目的 對本院及上海新視界眼科醫院近視患者所做的手術進行統計分析,闡述近視矯治手術的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方法 通過對本院及上海新視界眼科醫院所做的近視矯治手術的方法和型別進行總結、統計、分析,探討未來近視矯治手術的新思路。結果 近視矯治手術經歷了從準分子鐳射到飛秒鐳射與準分子鐳射相結合的過程、從角膜鐳射手術到晶體屈光手術的一個全新過程。結論 近視矯治手術的發展,從最初級的後鞏膜加固發展到現在多種制瓣技術與個性化的鐳射切削技術相結合,從單純的角膜鐳射矯治到可植入式晶體的全新治療方式,使近視治療技術進入了一個全新的個性化時代。
【關鍵詞】 近視矯治手術; 臨床; 研究
為闡述近視矯治手術的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對本院及上海新視界眼科醫院所有近視患者所做矯治手術的方法、型別和病例數進行了總結、統計、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本院和上海新視界眼科醫院從2004年至今所做的所有屈光手術患者,共50080例。
1.2 方法 對手術所做年代、手術方式、所佔比例等方面進行回顧性分析。總結本院及上海新視界眼科醫院屈光手術中心已做近視矯治手術的歷年資料。
2 結果
結果以各種型別術式所佔當年所做近視矯治手術的百分比表示。見表1。
由飛秒鐳射製作角膜瓣等個性化的角膜屈光手術以及可植入式後房型人工晶體的矯治近視的手術數量逐漸增多。傳統的EK類手術逐漸減少,而用上皮刀製作上皮瓣的EPI類手術逐漸增加,超薄瓣的SBK手術也逐年增加,屈光手術向表面切削和更薄角膜瓣的方向發展。
3 討論
近視矯治手術經歷了幾十年的發展,主要包括角膜屈光手術和晶體植入手術。從最初的對高度且進行性加重的近視,進行後鞏膜加固開始,能夠有效的緩解近視的發展,但不能完全矯正。角膜屈光手術最早是前蘇聯1979年開展的角膜板層放射狀切開術***PK***,其優點雖切口位於光學區外,比較安全,對低度數的近視效果比較可靠,但有術中角膜穿孔、術後視力波動、眩光、視力漂移、外傷性眼球破裂等併發症而被淘汰。散光性角膜切開術***AK***,可以矯治散光。角膜基質環的植入術***ICRS***,角膜鏡片術和表面角膜鏡片術來矯正近視,但預測性差和最佳矯正視力差而開展較少。1988年開始,準分子鐳射的出現開始了一個全新的治療時代,也就是準分子鐳射角膜切削術***PRK***,但也會因產生術後眼痛、上皮下渾濁、欠矯或過矯、眩光、屈光回退、乾眼症、激素性高眼壓、角膜上皮癒合延遲、偏心切削、中央島併發症等原因,而漸被準分子鐳射原位角膜磨鑲術***LASIK***手術所代替[1]。該方法始於1990年,用微型角膜刀在角膜上製作一個帶蒂的角膜瓣,將瓣掀開後在暴露的基質層上進行準分子鐳射切削,可矯治近視、遠視、散光,手術刺激性小、恢復快、預測性好,迅速在全國世界推廣,成為目前屈光矯治手術中開展最多的一種。其主要特點是保留了完整的上皮層組織、前彈力層組織,術後疼痛刺激症狀減輕,視力恢復快,幾乎無HAZE形成,且可矯正屈光度數範圍遠大於PRK。但度數越高,預測性越差,併發症也越多,而且也會受角膜厚度及曲率的限制,其主要的併發症包括碎瓣、鈕釦瓣、遊離瓣、角膜上皮植入、DLK、角膜擴張症及感染性角膜炎、乾眼等。
角膜擴張的危險因素主要是近視度數過高、角膜過薄、切削深度過深、保留的角膜基質床太薄以及術前未發現的圓錐角膜等。鑑於上述情況,出現了對角膜薄、度數偏高的,採用製作上皮瓣的方法,即酒精浸泡法準分子鐳射上皮下角膜磨鑲術***LASEK***。該方法始於1999年,其優點在於避免了角膜瓣相關的併發症,保留了厚的基質床,術後出現角膜擴張的風險遠低於LASIK,尤其適合於角膜薄不能行LASIK或從事容易導致眼外傷執業的屈光不正者,其缺點主要為易產生HAZE、刺激症狀重、視力恢復慢等[2]。為了避免EK術中的一些缺陷,於2003年出現了微型角膜刀制瓣法準分子鐳射上皮下角膜鑲術***epi-LASIK***,其是採用微型角膜上皮刀技術取代乙醇製作角膜上皮瓣,而後進行準分子鐳射切削,其優點是避免的EK術中乙醇對角膜上皮的化學毒副作用,角膜上皮瓣活性更好,其缺點和EK相同,但程度更輕。近年來又有一種角膜瓣更薄的制瓣方式的角膜刀出現,也就是SBK,使用機械板層刀的方式製作出更薄的角膜瓣來完成鐳射角膜屈光手術。
那麼,為了更好避免因角膜瓣的原因而產生的近視矯正術中的併發症,2002年lntralase公司製造的飛秒鐳射器用於屈光手術中,可在角膜基質內板層切開製作角膜瓣,大大提高了角膜瓣製作的安全性和精確性。其製作的角膜瓣厚薄均勻,預測性和精確度遠高於微型角膜刀制瓣,而且瓣蒂的大小和位置可以根據需要來選擇。如果角膜不合適做屈光矯正或本人不能接受角膜屈光手術,可以進行晶體屈光手術[3],有房角固定型、鞏膜固定型、後房型。現在較推崇的是後房型,又稱可植入式接觸鏡***ICL***,是植入後房內固定於睫狀體溝的方法,其優點是可摺疊晶體由2.8 mm的小切口植入,並植入晶體和自身的晶體之間有一定空隙,角膜內皮細胞丟失率低。青光眼的發生率低,一般不產生瞳孔變形[4]。
從本院資料統計來看,開始是以LASIK手術為主,只有少數不能接受LASIK的近視者,採用PRK的方法。但是從2004年起,已經開始做波差引導的個性化的LASIK手術,而且有上升的趨勢,到2005年明顯增加,而從2006年起,開始做酒精浸泡法的上皮瓣,對一些角膜瓣的患者也有了可以選擇的餘地,同時在2006年9月,引進了飛秒鐳射機,開創了治療屈光不正的新紀元,短短4個月,接受該手術方式的佔屈光矯治手術的34.33%。而在2007年的所有屈光手術裡,用板層刀所做的IK類手術佔所有手術眼的近51.00%。而飛秒鐳射制瓣佔到38.90%。同時ICL手術所佔比例也達到了0.6%。從08年到現在,IK類手術中,用板層刀也製作角膜瓣的比率從48.10%下降到現在25.20%。從資料來看,IK類手術是逐年下降,但在其中SBK手術所佔比率從08年起逐年增加。EK類手術從8.05%下降到0.50%,而EPI類手術從2.15%上升到5.15%,說明用酒精製作上皮瓣的表面屈光手術逐漸被能更好儲存角膜上皮活力的EPI類手術所替代。飛秒鐳射製作角膜瓣的手術由40.70%上升至59.95%,充分說明飛秒鐳射制瓣的優勢和人們的認知程度在進一步提高,也更好的提示醫生,在角膜屈光手術中,手術向安全更精確的方向發展。而ICL也從0.60%提高到9.65%,說明對於一些高度近視或角膜厚度和曲率受限的手術,也可以更安全更個性化的進行非常符合眼睛生理特點的矯治手術。
綜上所述,近視矯正手術的發展不僅從數量、質量、受術者的要求和術者的心理承受能力都有很大的變化,科學而先進的方法逐步取代傳統的方法,使近視矯治手術向更安全、更精確、更高精尖端、更個性化發展。近視治療手術不僅是視力的矯正,方法由角膜到晶體進行,更主要是在術後有更好的視覺質量,並真正達到錦上添花的效果。
參 考 文 獻
[1] 程振英,李鏡海.準分子鐳射原位角膜磨鑲術治療準分子鐳射屈光性角膜切削術後屈光度數回退的效果分析[J].中華眼科雜誌,2002,38***1***:246-247.
[2] 戴錦暉,陳沖達,褚仁遠,等.機械法準分子鐳射角膜上皮瓣下磨鑲術矯治高度近視[J].中華眼科雜誌,2005,41***2***:211-215.
[3] 姚克,徐雯.晶狀體眼前房型人工晶狀體植入矯治高度近視的臨床研究[J].中華眼科雜誌,2003,39***2***:339-342.
[4] 沈曄,顧揚順.有晶體眼後房型人工晶體植入矯治高度近視[J].眼視光學雜誌,1999,1***5***:146-148.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