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師技術論文

  建築師在不同的時代有著不同的使命,因此也有著不同的職責及語言。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大家快來跟小編一起欣賞吧。

  篇一

  論建築師的修養

  摘要: 當代 中國 的 建築市場仍處於摸索的初級階段,龍蛇混雜,眾說紛紜。當我們的 教育 體系還無法跟上飛速前進的 時代 時,當創作源泉仍依賴於翻譯的國外建築書籍時,當祖國的錦繡山河淪為外國建築師們橫行的樂園時,當主流 社會 唯外國建築師是從時,當更多的年輕建築師們艱難地自覓出路時,有理想、有抱負的建築師通過自身的修養來達到提高自己的設計水平,以期拯救中國建築的前途,顯得尤為必要與及時關鍵詞: 建築師 修養

  當代中國的建築市場仍處於摸索的初級階段,龍蛇混雜,眾說紛紜。當我們的教育體系還無法跟上飛速前進的時代時,當創作源泉仍依賴於翻譯的國外建築書籍時,當祖國的錦繡山河淪為外國建築師們橫行的樂園時,當主流社會唯外國建築師是從時,當更多的年輕建築師們艱難地自覓出路時,有理想、有抱負的建築師通過自身的修養來達到提高自己的設計水平,以期拯救中國建築的前途,顯得尤為必要與及時。

  一、建築師為什麼要進行修養

  要討,必先弄清楚建築師的使命、職責及語言。使命是建築師對社會、團體或個人做出的承諾,既責任;職責既建築師所承諾***合同既承諾***的專業服務 內容 或專案,既工作;語言就是建築師所提供的服務內容的產品,既設計。建築師的修養便是透過這三個層面體現出來。

  建築師在不同的時代有著不同的使命,因此也有著不同的職責及語言。幾乎自人類出現的那天起便有了建築這個行業。從一開始的職責僅是為了遮風蔽雨,到後來隨著人類的進化,建築被賦予了越來越多的功能與含義,建築師便有了越來越多的職責及語言。舊式的建築師僅是眾多圍繞著皇權、宗教、官吏、富賈、士紳、文人們服務的工匠之一。那麼,新式的建築師又該是什麼模樣呢?

  時光進行到了二十一世紀,人類社會的結構與需求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建築師所肩負的職責以及建築師的地位均發生了變化。無論如何變化,建築的本質從來,也許永遠都沒有變,那就是:它永遠是一門服務行業,顧客永遠都是上帝,建築師永遠都應懷著虔誠的心為顧客服務。不同的是建築師的語言更加豐富多彩,更加具有個性,天地更加廣闊,任我馳騁。

  隨著中國的大門越來越開放,越來越多的外國建築師們挾其先進的知識與技術來到了中國,尋找市場。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我們建築師的飯碗正在被別人奪去,意味著我們的主流社會日益依賴於別人的作品,意味著主流社會對自己的建築師的失望與放棄;這是多麼可怕的一件事。作為一名職業建築師必須看到自己所面臨的前所未有的巨大的挑戰與機遇。

  中國建築師在自己國家的尷尬地位,細細想來主要原因並不是技術能力落後於別人許多,而正是由於中國建築師自我修養的缺乏。作為一名職業建築師如何在新形勢下給自己定位,是每一位職業建築師必須從現在開始認真思考的 問題 ,為自己的前途多想一想,否則將極有可能被時代拋向後頭。

  成為一名職業建築師也許需要的條件並不高,有了一張畢業文憑算是有了進入建築界的入場券,有不少人便因此陰差陽錯,荒廢了一生。要成為一名優秀建築師除了需要一生不懈地努力和一生潛心地修養外,更需要一份追求真理的忘我精神。

  建築師的自我修養是永無止境的,是一生不斷地追求與探索。修養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在長期的工作實踐中產生的。所以修養必須是遵循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這樣一條艱辛曲折的 自然 規律 前進。

  二、建築師的修養與建築實踐

  要做一名優秀建築師,就必須進行各方面的修養。首先要有深厚的 理論 修養,要有尋找問題、 分析 問題並解決問題的修養,要有職業道德和責任心的修養,要有批評與自我批評的修養,要有腳踏實地的工作作風的修養,要有全域性概念和解決區域性問題的修養,要有與他人友善共處的修養,以及要有各類 科學 知識的修養等。

  端正心態,放下包袱,活到老學到老。我在美國曾與共事的最年長的建築師是84 歲,讓我欽佩的不是他的健康,而是他認真工作的態度、不倦 學習 的精神、虛心聽取意見的胸襟和毫無保留的氣度,所有與之工作過的人都受益匪淺、與之交談如讀一本書。有修養的建築師絕不計較個人的名譽和地位,絕不以專家自居,絕不要求別人尊重他/她,正因為這樣,人們反而自覺地尊重他/她。這正是我們的職業建築師需要學習和體驗的,也正是本文所提倡的修養。

  如何 學習 優秀建築師的修養,要學其本質,而不是膚淺的詞彙與外表。修養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也不是外表的包裝修飾,而是將內在的充實***自我修養的過程***與現實中的工作聯絡在一起。沒有人是生而知之的,絕大多數人必須經過刻苦努力奮鬥方能求得真理。

  職業建築師要求得進步,就必須下苦功夫,努力提高自己的修養。牢記修養不是唯心的、形式的、抽象的、空洞的和脫離實際的,修養是實實在在的行動,修養是鍥而不捨的努力,修養是苦盡甘來的感悟。

  職業建築師在進行自我修養時,必須與實際緊密聯絡起來。也就是說,在工作實踐中鍛鍊並提高自己,並將修養心得運用到自己的實踐中去,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和批評,認真 分析 、 研究 實際 問題 , 總結 工作中的教訓,並根據這些來檢驗自己的修養是否正確。

  上世紀初,由瓦爾特。 格羅皮烏斯在德國魏瑪創立包豪斯學校以來,建築不再是單一的一門學科為公眾服務了,它彙集了建築、繪畫、雕塑、工藝、室內、傢俱、舞臺、裝幀、 工業 設計等 藝術 形式,要求建築師同時又是雕塑家和畫家。包豪斯思想的現實意義在於:一、追求藝術與技術的新統一;二、明確設計的目的是為“人”,而非建築本身;三、設計必須遵循 自然 與客觀的 規律 。

  建築之最大魅力正在於它是藝術與技術的完美結晶。作為一個職業建築師必須弄清楚藝術和技術之基本含義及 內容 。藝術與技術之不同在於:藝術需要一份靈感與悟性,求的是心有靈犀一點通;而技術講究的是準確與理性,來不得半點虛假與湊合。

  職業建築師必須學習 現代 建築的設計 方法 。必須從 哲學 思想與 科學 思維兩方面來武裝自己的頭腦。首先必須學習現代建築的來龍去脈,搞清楚現代建築的真正含義與內容,學會用科學的方法去思維。

  職業建築師必須樹立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始終將功能放在首位,體認到建築是為人服務的基本觀念,並以此觀念貫徹到建築實踐中去。

  職業建築師必須認真地、虔誠地學習和研究自己的、具有鮮明特色的民間建築及民族文化。每一個國家都有其獨特的民族文化,那是其民族的精神,沒有了這一點,民族便失去了生存的意義,其建築也失去了生存的根。一個不尊重自己文化的民族自然也無法贏得別人的尊重。

  職業建築師必須孜孜不倦地從繪畫、雕塑、工藝、室內、傢俱、舞臺、裝幀、工業設計等不同藝術形式中吸取不同的養分。建築師應身體力行,放下架子,自己動手,唾棄“君子動口不動手”的迂腐思想。

  職業建築師必須堅持自己的追求,不被外界所 影響 ,不要陷入應酬的泥塘,更不要被酒色財氣拖入無底的深淵。建築師應自覺地淨化自己的心靈,拋開個人的私心雜念,潛心修養,有空多閱讀。

  職業建築師必須養成嚴謹的治學態度。建築師不是純粹的藝術家或文學家,建築師必須首先是工程師,然後才是建築師。建築學是一門將 社會 學、宗教、心 理學 、哲學等主觀意識通過空間、實體等手段,依據客觀條件來滿足使用功能的一門藝術,建築師便是從事這門藝術的人。

  建築是一門終生的事業,一門偉大而又艱辛的事業,一門前赴後繼的事業。要想杜絕建築界存在著的?a href='//' target='_blank'>種植渙擠縉??岣?中國 建築的整體素質,必須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認真思考中國建築的出路,必將得出自我修養的重要性。

  職業建築師進行自我修養的目的就是將自己鍛鍊成為一名優秀建築師。建築師如果只有偉大而高尚的理想,而不能腳踏實地地將 理論 與實踐相結合地工作,他/她將只是一個空想家、空談家和學究。相反,如果只有埋頭苦幹,不注意自我修養,則將自己淪為一個平庸無為的繪圖員。只有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才能將自己鍛鍊成為一名優秀建築師。

  篇二

  建築師如何應對地域特徵與文化內涵

  摘要:本文試通過對“新中式住宅”案例與馬里奧・博塔獨家住宅的設計比較,探討建築師應有的對地域特徵和文化內涵的正確態度。

  關鍵詞:馬里奧・博塔;地域特徵;文化內涵;住宅設計;新中式住宅

  0引言

  近幾年在國內的房地產市場出現了相當數量的現代中式住宅,其中較成功的作品有北京的“運河上的院子”、深圳的萬科・第五園、重慶翡翠湖、廣州的清華坊等,“新中式住宅”成為了對這種住宅的特定稱謂,它們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演繹了傳統民居的風格與特色。

  作為提契諾建築學派的代表人物――馬里奧・博塔,其作品十分注重吸收提契諾當地深厚的歷史傳統和濃郁的地域文化,使其獨家住宅設計獨樹一幟。

  通過比較“新中式住宅”與博塔的獨家住宅在設計思想和方法上的異同,可以發現它們均從當地的地域特徵和深厚的文化內涵中吸取精華,來體現對傳統民居形式的延續、變異、整合與超越,這對我們當代中國設計師思考採取怎樣的態度面對地域特徵和文化內涵提供了啟示。

  1博塔獨家住宅――批判地域主義傾向

  以博塔為代表的提契諾建築師們追求自己的形式規則,紮根於當地的地域特徵和文化內涵,但在形式上採取的並不是直接從其他世紀的設計形式借來就用的“拿來主義”,而是在特定情形下建築的適當插入。他們關注的是設計原理的探求而不僅僅是表現手法,是創作理念的昇華而不僅僅是建築的凝滯與庸俗,從而開闢了一條獨特的批判地域主義道路。

  1.1紮根本土,提煉精華,創新形式

  提契諾的地理環境的巨大差異形成土壤分化,提供了豐富材質,形成了獨特的建築形式和風格。提契諾北方民居呈統一、含蓄的風格;南方民居則從自然界中脫穎而出,長方體宅體成塔形,涼廊、陽臺、鐘樓、望塔、和厚重、封閉的牆體等映射出托斯卡納主義傳統。

  博塔深受故鄉文化的薰陶和影響,從歷史記憶和地方文化中尋求建築形式和塑造內涵。他說:“如果一個身體的骨頭和內部都是健康的,那麼表皮也應是健康的。人們不能把表面的問題與還未解決的內在問題相分離。關鍵不是在外表,而是在結構上。”博塔主張將歷史、記憶、夢想、想象力聯絡起來進行積極的創作活動,要堅持以人為中心,而且需要對記憶、對遠古、對迷一般的形式、對錶現人與宇宙間價值衝突等產生聯想和共鳴。

  談及形式與材料植根於傳統,博塔說:“我們必須在各自的文化或者歷史背景,或在自己的鄉土,探尋根源和生存的條件。”在博塔的作品中我們常能立方體、圓筒形、塔形等簡單的建築形體和紅磚、混凝土、金屬等普通的建築材料,正是利用這些看似簡單的元素,博塔創造性地從優美的山地住宅原型中提煉出“望塔”、“乾糧倉”等主題形式,使傳統的磚石材質得以全新的詮釋,同時也將觀者帶到了提契諾的自然風貌中去,使觀者體驗了鄉村環境和高雅形式的美妙結合。

  1.2挖掘傳統求新生

  建築的基本形態究竟是什麼?博塔認為:人類並非只生存於天地之間,更必須生存於具有個性的一個地點。對於生活的回憶將根植於傳統,而傳統亦視覺化為建築樣式,從而在現代的抽象世界中發現根源。

  博塔在深入分析傳統建築的型別和手法,以及地域的自然特性後,對傳統建築重新加以詮釋,以現代建築的方式喚起傳統的價值感。博塔的住宅設計似乎是建立在帕拉第奧方式重新闡釋的基礎上:依據場所和專案將一種型別轉換成多種幾何秩序的形式,同時又深受勒・柯布西埃和路易斯・康的影響。於是,隨著對住宅原始功能形式的探究,博塔超越了傳統山地住宅與環境的協調,並運用現代的方式使其作品獲得了強烈的象徵意義。如博塔熟練運用古典幾何原型,從中取出一些形式加以修改,由此產生無窮無盡的變化。

  2“新中式住宅”的探索

  2.1對傳統居住文化的傳承

  “新中式住宅”對傳統居住文化的傳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對傳統居住理念的傳承。中國民居設計思想的最大特點就是鮮明的地域性,對區域地脈、人脈、文脈的重視和對人們居住心理的關懷,根據不同地區的氣候條件、歷史文化、建築材料、人們的心理特點及資源等做到因地制宜。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許多民居形式已經越來越難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如傳統民居――四合院,土地資源大面積的佔用已難以適應現代建築對節約土地資源方面的要求和現代居住人群三口之家家庭結構的變化等。

  於是現今的許多“新中式住宅”專案,多力圖在滿足現代人生活方式的基礎上,採取了變通的方式來繼承傳統居住理念及文化,重點是放在繼承其對親情及有機交融的鄰里空間的尊重;繼承其對中國人在居住空間私密性方面要求的尊重;繼承其對人與大自然的親切交流方面的尊重;繼承其對中國人含蓄、內斂的性格特點方面的尊重。

  ***2***對“街坊”、“院落”的繼承。中國傳統民居以院落為中心,庭院是中國民居的靈魂,而幢幢相連的門樓,親切的鄰里幾乎是每一箇中國人對於家的夢想。在“新中式住宅”中,多注重對“街坊”、“院落”的繼承。如北京優山美地“東韻住宅”的新式街坊營造,較好地利用兩排別墅的間距形成了街坊,給居住此間的人們提供了一個交往的空間,使鄰里間形成具有較強親合力的區域社會群體,其獨到的樂趣及情趣極大地補償了當代社會高速度、高節奏對人們情感上的衝擊。

  ***3***對中國傳統民居建築造型及色彩元素的繼承。中國傳統民居常採用青、灰等清素淡雅的色彩創造一種舒適、休閒、放鬆、平和的家居環境。中國傳統民居建築的造型元素,如門樓、雙坡屋頂、屋脊、門窗楣、木格窗飾、漏窗及灰空間構架等,是其不可忽略的部分。在“新中式住宅”的實踐中,設計者運用現代審美觀進行了簡化、變形改變色彩等藝術處理,在細節上進行了推敲,使其符合現代人的審美觀及現代施工工藝。

  2.2對傳統居住文化的創新

  ***1***對建築材料的創新。建築形態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密不可分,“新中式住宅”常使用先進現代的建築材料,但是在形式上保持傳統民居的原貌。如“東韻”專案中,內外牆體均採用煤矸石多孔磚牆,大量運用的玻璃欄板及鋁合金裝飾構件和灰磚白牆形成了強烈的質感對比,做到了材料創新、虛中有實、內外通透的獨特空間,賦予了中式建築新的生命力和時代感。

  ***2***對建築形式的創新。“新中式住宅”在建築形式上常採用抽象變異、“仿古不復古”的設計手法,在建築單體、圍牆、門坊、景觀小品等設計中,著力提取一些典型的又易於拿捏的民居建築元素,進行簡化,如分戶馬頭牆、區域性菱形景窗、窗櫺、窗楣小披簷、斗拱、雕花、門頭、包鼓石、花窗、燈飾、木作、屋簷、制式圍牆等,使整個專案富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清晰的歷史文脈。

  3結語

  建築創作活動是地域性的文化產物,形式的意義來源於地方文脈,並解釋著地方文脈。我們迫切需要衝破傳統建築的表層,用現代語言去表達傳統建築中深刻的歷史、文化內涵。只有不斷地把生活的追求、觀念的變更等一系列行為和精神上的意象巧妙地物化為建築的地域環境特徵,以及與這一特定環境相適應的建築型制,才能實現對傳統的發展和補充,才能更好地延續和發展地域特色的建築文化。

  參考文獻:

  [1] 支文軍,朱廣宇.馬里奧・博塔[M].大連: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03.

  [2] 李秋韻.從博塔的Riva San Vitale 住宅看建築的佔有與妥協[J].山西建築,2005***8***.

  [3] 朱廣宇,郭逢利.技術主義與歷史主義――當代工業建築設計的兩種美學傾向述評[J].工業建築,2005***9***.

  [4] 支文軍,朱廣宇.永恆的追求――馬里奧・博塔的建築思想評析[J].新建築,2000***3***.

  [5] 申作偉,畢金良,王壽濤,李娜.優山美地・東韻住宅小區[J].建築學報,2005***6***.

  [6] 舒平,汪麗君,楊凱.天津楊柳青新中式住宅[J].建築學報,2005***3***.

  [7] 樂徵.從清華坊到萬科第五園――論現代中式住宅立面造型設計手法之發展[J].建築學報,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