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教育技術論文

  全國教育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社團,作為一個全國性的教育團體,它對民初的教育產生了重要影響,促進了中國教育由傳統向現代化的演變。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你們喜歡。

  篇一

  關於網路教育全國統考的思考

  摘 要:本文根據網路教育部分公共基礎課全國統一考試的現狀,對統考政策、操作流程中的問題以及統考效應做出分析,提出以完善相關政策、改進統考管理資訊系統、理順與其他部門的關係、加大財政支援力度等措施促進網路教育統考健康、有序發展。

  關鍵詞:網路教育 統考 現狀 問題 對策

  自1999年開始試點後,我國網路教育獲得了蓬勃發展,規模不斷擴大,但教學質量等問題也隨之凸顯。為了進一步加強網路教育規範管理,確保網路教育人才培養質量,教育部下發教高廳[2004]2號檔案,決定對2004年3月1日以後註冊入學的試點普通高校本科層次網路教育的學生實行部分公共基礎課全國統一考試***以下簡稱統考***。經過2005年兩次試點,統考於2006年全面展開並躍居同年中國現代遠端教育十大新聞榜首。本文針對統考的發展現狀、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展開分析。

  一、統考的發展現狀

  統考由全國高校現代遠端教育協作組成立的全國高校網路教育考試委員會組織落實,日常工作由下設的辦公室具體負責,考務工作由中央廣播電視大學現代遠端教育校外教學支援服務體系――奧鵬遠端教育中心承擔,閱卷工作由北京、瀋陽等八個考區辦公室負責。全國統一大綱、統一試題、統一標準的統考課程包括《大學英語》、《計算機應用基礎》、《大學語文》和《高等數學》四門,其中,除《計算機應用基礎》以外,其餘課程均按照不同學歷起點和專業類別分A、B、C三個層次。目前,經過幾個批次的統考總體上表現出以下特點:

  規模大,涉及面廣。統考不僅涉及68所網路教育試點高校及其遍佈在全國各地的學習中心,而且涉及中央電大奧鵬中心,西普科技公司,郵政儲蓄、招商銀行等多家銀行。2006年參加考試的人數約為122萬,2007年4月約為54餘萬。

  充分運用現代科學技術實現資訊化管理。統考的資訊採集,報考繳費,考場編排、准考證列印,視訊監控,成績管理等過程全部實現資訊化管理。利用QQ群輻射各試點高校及省級電大進行資訊實時傳遞及技術支援,不僅快捷通暢,而且及時到位。《計算機應用基礎》成為目前我國實施的規模最大、通過網際網路自動組卷,自動交卷,自動評分的計算機考試。目前,大學英語也逐步在向機考過渡。

  考風考紀嚴明,違紀率較低。網考委[2005]1號檔案《試點高校網路教育部分公共基礎課統一考試試點工作管理辦法》對考生違紀作弊的處理做出嚴格規定:有考試違紀行為的考生,其相關科目的考試成績無效;有考試作弊行為的考生,當次考試全部科目成績無效,並視情節嚴重情況給予停考1―3年的處理。代替他人或由他人代替參加考試者,取消統考資格。同時,由第三方――奧鵬中心承擔考務工作有效地降低了考場舞弊的可能性。而運用現代高科技手段對部分考試現場的全程監控,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考試的公開、公正、公平。再由於多數試點高校將統考違紀率作為檢驗自身管理水平的一項重要指標,加強考風考紀教育,因此,統考秩序良好,違紀率較低,2006年3次考試的違紀作弊率僅為千分之三點九。

  二、統考的問題分析

  1. 現有政策中的問題

  目前統考還沒有設定小語種考試,公共外語為非英語的學生,檔案規定暫時考“大學英語C”,對於網路教育學生而言,其難度可想而知。另根據檔案,管理學等類高起本層次的考生由試點高校統一決定考大學語文還是高等數學,而不是由考生根據自身優勢決定,這與網路教育的個性化學習也不相適應。

  教高[2004]5號檔案規定,《計算機基礎及應用》的免考條件為獲得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一級B及以上級別證書,但在實際稽核中,試點高校面對學生提交的各種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一級證書,很難把握究竟哪種可以免考。此外,網考委[2006]03號檔案增加了俄語和日語的免考條件,但作為試點高校和學習中心存檔的免考申請表至今沒有隨之更新。試點高校不再報送免考證明材料掃描件,為弄虛作假提供了一定的空間。

  2. 操作流程中的問題

  隨著統考報名繳費工作由試點高校承擔過渡到由學習中心和考生個人完成,統考系統也逐漸走向成熟,很多功能設定在不斷地向人性化方向改進,但仍有不完善之處:學生系統登陸賬號和密碼的查詢權設定在試點高校網院,因為這個系統屬於非常用系統,實際操作中有大量學生因忘記賬號和密碼無法登陸,增加了試點高校的工作量;系統報考選擇A、B、C科目層次時缺乏必要的提示或限制,導致誤報錯報頻繁發生,對於已經完成繳費的學生,需要網路學院以傳真的方式書面申請修改,程式較為繁瑣;統考考試費的發票由中央電大財務處送達試點高校的時間過於滯後,而發票送達各學習中心與學生也需要一定的時間,對於畢業學期參加統考的學生而言,往往在離校前拿不到發票,從而降低了統考的嚴肅性與可信性;系統沒有設定當前每個學生、學習中心及試點高校統考最終成績的統計與匯出功能,不利於學習中心和網路學院瞭解多個批次的學生統考狀態,深入細緻地開展統考及畢業稽核工作。

  試點高校向所在省教育廳報送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審批資料時,統考正處於成績複核階段,對於申請複核的畢業生資料一般採取先報送,如果成績不合格再向省裡申請報廢的做法,給畢業證書的稽核與發放帶來一定困難。

  3. 實際效應分析

  網路教育是一種寬進嚴出的大眾化教育,統考加大了獲得網路教育文憑的難度,無形中提高了網路教育的入學門檻,縮小了寬進的口徑,提高了生源的質量。統考通過與否直接關係到能否按期畢業,這一利害關係激發了在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使他們努力學生統考課程。考生個人網上完成報名繳費等相關操作以及計算機考試等在一定程度上培養了學生運用現代資訊科技的能力。實踐證明,統考有利於網路教育質量的提高,已成為檢驗試點高校教學質量,實現“嚴出”的重要手段之一。

  然而,作為國家級考試,統考是一柄雙刃劍,在它發揮積極作用的同時,也產生了一些消極影響。為了追求合格率,一些試點高校將原有教學計劃中的課程改為統考課程,不僅打亂了教學秩序,而且降低了教學水平;還有一些試點高校將學歷申請資格由專業課程平均分降低到統考課程合格,從而放寬了“嚴出”的口徑。另外,對試點高校和學生而言,統考增加了他們的辦學和學習成本,雖然不多,但這也是不爭的事實。

  三、統考的對策分析

  完善相關政策,使統考更加規範化。有關部門應根據網路教育的內在規律,以學生為本,結合其發展的實際情況及時調整現有政策中的不合理規定,細化或解釋一些模糊規定。對於統考中不斷出現的諸如大學英語A可否替代大學英語B的成績等新情況、新問題積極調研,儘快出臺相關政策予以規範,使統考工作始終有章可循。同時加強網路教育的年報年檢制度和教學質量評估制度,多方面監控網路教育辦學質量,減弱統考的負面影響。

  改進管理資訊系統,使統考更加人性化。改進系統註冊功能,將賬號和密碼傳送到考生登記的常用郵箱予以備份,或者將賬號、密碼查詢權下放給學習中心,註冊關聯的修改權保留在網路學院,以解決考生遺忘賬號和密碼的問題,減少網路學院的工作量;增加系統統計功能,使網路學院、學習中心及學生多個批次的最終成績***含免考***可以查詢並匯出;完善系統報考資訊新增功能。在報考模組新增提示功能,因報考A和C層次的專業很有限,可以嘗試通過改進程式控制或者減少考生誤報現象;在免考模組增加證明材料掃描件上傳功能,以加強免考環節的監督檢查;嘗試以電子發票代替紙面發票來解決發票延遲問題;將成績複核納入系統管理,即考生提交申請、學習中心報送、網考辦彙總、反饋考區辦複核結果等環節都在系統內完成,以簡化流程,縮短複核時間;增設專門用於政策諮詢的QQ群,對學習中心更換頻繁的統考工作人員進行培訓,使其儘快掌握政策較好地開展工作。

  理順部門關係,使統考更加協調發展。統考作為一項重要工作納入網路教育過程,必然與其他教育環節發生各種關係,如考生因統考在夏季未能按期畢業,即使秋季通過統考,也不能在年底畢業,只能等第二年夏季與下一屆學生一同畢業。這些實際問題處理得好與壞直接影響到統考作用的發揮,影響到學生的切身利益。因此,需要各有關部門之間的積極溝通,協調發展。

  增加財政支援,使統考更加順利進行。統考大綱與教材的修訂,系統的開發,考試題庫的建立,考試的組織與試卷的評閱等各個環節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有關部門只有關注並解決這一實際問題,統考各項工作才能有序開展。

  總之,統考作為提高網路教育質量的一個重要舉措,只有不斷克服各種難題才能穩步發展成為規範化、人性化、現代化的國家考試,才能發揮其在網路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關於開展現代遠端教育試點高校網路教育部分公共基礎課全國統一考試試點工作的實施意見.

  [2]全國高校網路教育考試委員會.《試點高校網路教育部分公共基礎課統一考試試點工作管理辦法》的通知.

  [3]全國高校網路教育考試委員會.關於調整《大學英語》考試有關內容及增設修學俄、日語種考生免考《大學英語》條件的通知.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