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教育技術論文怎麼寫

  近年來,隨著資訊科技的飛速發展,教育技術適逢前所未有的發展契機,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教育技術論文,希望你能從中得到感悟!

  教育技術論文篇一

  教育技術初探

  摘要:本文從分析教育技術所研究的問題及特色入手,提出教育技術研究應遵循的三個規則及應避免的畏難傾向,供教育技術研究者學習借鑑。

  關鍵詞:教育技術 特色 規則 畏難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1.207

  近年來,隨著資訊科技的飛速發展,教育技術適逢前所未有的發展契機,且不斷開闢新的實踐場域。在新形勢下,教育技術在實踐研究、知識積累以及人才培養中仍然面臨著各種挑戰和難題。

  1 研究“三個問題”

  眾所周知,教育技術學是教育研究中技術層次的學科,即運用現代教育理論和現代資訊科技,通過對教學過程、資源的設計、開發、利用、管理和評價,以實現教學優化的理論與實踐。

  因此,圍繞教育和技術,可將教育技術所研究的問題歸為三類:一是教育領域中的技術問題,即符合促進人的發展需要、合乎教育目的的所有手段的總和。這就限定了在該學科中技術為教育所用的天然屬性。二是與技術密切相關的教育問題,根源於技術的進步引領教育方式的革新,如多媒體技術和網路技術被廣泛應用於課堂教學以提高教學效率。三是技術與教育的關係問題。這是學術界爭論的焦點,是因為視角不同造成的,但殊途同歸,都是優化教育過程和資源。

  2 具備“三個特色”

  明晰了教育技術所研究的問題,我們自然可以分析出教育技術所具有的特色。

  2.1 重實踐

  教育技術直面“教學事情本身”,處理教學過程與教學資源最具體問題、併為之“設計、開發、利用、管理、評價”,並隨著教學需求、學生群體、教學環境、課堂情況等特定因素的變化而調節。可見,教育技術對教學過程的指導帶有強烈的直接性,對教學實踐帶有強烈的參與性。因此,教育技術在教育科學的諸多研究分支中具有最鮮明的實踐特色。

  2.2 重綜合

  教學系統設計是教育技術學的核心內容,主要採用系統論方法進行研究。因此,教育技術的研究不是簡單的“教育原理”和“技術”的疊加,而是要對組成該系統的“教師、學生、教學內容、媒介”所組成的四維時間――空間模型用系統論的方法進行研究。這使教學系統本身的複雜度更高、縱深度更大,研究內容和研究視角具有綜合性的特點。

  2.3 重創新

  網路和多媒體等資訊科技的廣泛應用與發展為教育技術的進步提供了有力支援,這不僅體現在為教育技術提供輔助功能手段上,更體現在資訊科技所具有的後現代主義本質特徵為教育技術提供了源源不絕的靈感與動力。後現代思想正規化的一個重要來源是資訊科技自身所具有的非線性、多元化、自組織和虛擬性等特點,而教育技術的研究思路、方法、模式,又來自於後現代的科學研究正規化。教育技術在應用技術解決教學問題的過程中,就會依據資訊科技的思維模式和功能手段,表達資訊社會的時代精神,不斷創新發展。

  3 遵循“三個規則”

  教育技術的三個“注重”――重實踐、重綜合、重創新,三者相輔相成,決定了教育技術研究發展必須遵循三個規矩,即深入教學實踐、突破框架制約,開拓創新思路。

  3.1 深入教學實踐

  教育技術的目的就是指導教學設計,以達到優化學習和提高績效的目的。如果不緊密結合教學實踐,不深入教學過程,就失去了教育技術安身立命的所在,就不可能達到優化教學設計的目的,也就失去了教育技術研究的初衷。

  3.2 突破框架制約

  教育技術研究內容和研究視覺的綜合性決定了其研究方法和所應具備的科學知識具有廣泛性的特點,不能侷限於教育科學研究體系,要到人類廣闊的知識海洋中汲取養分開拓思路。這使得教育技術具有了“橫斷學科”的特色,在各種基礎學科的理論性和規範性指導下進行綜合研究,達到研究方法、內容、思想上的“融會”,從而尋求解決方案。

  3.3 開拓創新思路

  教育技術所要解決的問題是實踐中的具體問題,複雜問題,這往往不是我們已經具備的知識、思路、方法所能完美解決的。這不僅需要廣泛綜合各學科精華進行融合,更需要我們突破壁壘、銳意進取,在已有領域經驗對現實問題缺乏解釋力的情況下,開拓創新思路,把不同學科之間阻斷的資訊、概念加以整合,創造出新的概念、規則、體系,實現技術的突破與發展。

  4 避免“三個畏難”

  在上述教育技術研究路線的過程中,我們要注意不要存在以下三個畏難:

  4.1 實踐畏難

  理論研究就像一杯純淨水,所涉及到的研究要素都是已知且單純的,而實踐研究卻像一杯山泉水,所涉及到的研究要素複雜、變化且不可知。所以,實踐研究需要花費大量時間、精力、資金進行反覆探索、深入探索,過程艱辛漫長,往往還不見成效,使得許多研究者望而卻步或半途而廢,進而回避實踐研究,僅將自己的學術探索限於理論的分析和對實踐的規定性指導。這樣的研究無異於閉門造車、紙上談兵,缺乏對現實中複雜情況的認識,也不可能指導教學實踐中的具體應用。

  4.2 跨學科畏難

  複雜問題的研究,必然建立在廣泛借鑑基礎學科的研究成果之上。這就要求研究者不斷學習、廣泛學習,突破學科界限、融會貫通。但很多研究者認為這是“荒了自家的地,耕了別家的田”,畏懼花費大量時間、精力,且對自己是否有能力深入其它學科不自信,造成了教育技術研究思路和方法的侷限性和有限性,進而導致教育技術發展的整體受限。

  4.3 深入畏難

  有學者說,“中國的教育技術研究,一英里寬,一釐米深”。教育技術的綜合性決定教育者必須突破學科壁壘,在人類知識的海洋中汲取養分開拓思路,這使得教育技術研究具有廣泛性的特點。因此,許多研究者“廣泛撒網”,甚至是“漫無目的”地學習各種理論,嘗試與教育技術結合,且淺嘗輒止,遇到困難便立刻予以否定,嚴重分散了時間和精力,導致研究深度的不足,造成這門學科新技術發展的不成熟,無法靈活有效地指導具體應用實踐。

  參考文獻:

  [1]南國農.教育現代化的必由之路――電化教育論文[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03.

  [2]何克抗.關於教育技術的本質及其學科的發展[J].開放教育研究,2003.

  [3]何克抗.教學系統設計[M].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1-50.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教育技術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