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問題的探討

【摘要】現階段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的管理存在著:“缺乏定期盤查制度,賬外資產增加,物隨人走;資產類別劃分機械,缺乏折舊專案,管理流於形式;重視實物形態而不重視貨幣形態”等現象。究其原因:“計劃性”投資體制是造成資產閒置、浪費的根本原因;“隨意性”管理體制是造成資產閒置、浪費的主要原因;“缺位、空位”的內部管理監督體制是導致資產閒置、浪費的內在原因。

  【關鍵詞】事業單位 固定資產 閒置浪費 計劃體制 隨意管理
  
  單位的固定資產是衡量一個單位綜合實力的重要指標,是各項工作順利進行的重要物質保證。我國現階段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管理存在著突出問題,如何直面這些“問題”,進一步剖析這些問題“背後”的原因,是保證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重要課題。

  
  一、固定資產管理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目前,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存在盲目採購或多頭採購,物資閒置積壓,資產使用效益低;領用手續不完備,領後用途不清,公物私用等現象大量存在。
  1、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定期盤查制度,賬外資產增加,存在“物隨人走”現象。一些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管理,缺乏定期盤查制度,管理意識淡薄,重購買、輕管理,賬外資產、有賬無物現象嚴重,對於固定資產沒有一套完整的驗收、保管、使用等管理措施,購買時一味追求“小而全”“超前”“高標準”,沒有充分論證裝置的使用效益或脫離了單位的實際,造成裝置使用效率不高,閒置浪費現象嚴重;有的單位在資產使用、報廢處理等手續辦理上不嚴,疏於管理,致使有賬無物。該減少的不減,該增加的不加;賬實嚴重不符,固定資產賬卡形同呆賬。不斷增加的賬外資產,往往流失個人手中,隨著退休調離而“物隨人走”的現象突出,造成固定資產的大量流失。
  2、資產類別劃分機械,缺乏“折舊”專案,存在“管理流於形式”現象。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種類繁多,規格不一。固定資產的劃分,既要以財務規則為依據,又要結合本單位的實際。不同型別的事業單位,佔有、使用的相當一部分固定資產的性質差異很大。如普通型照相機,未大批購買的辦公桌椅等,按低值易耗品處理,不去按固定資產類管理。而在使用過程中,管理不善,使用幾次後,就物易其主了,為個別人侵吞造成可乘之機。一些單位負責人只知產權登記這個名詞,卻根本不理解其含義,沒有國有資產的觀念,對資產管理主觀隨意,常常會“隨意變賣低價處理”單位資產。比如,為了使自己能坐上好車,把原來不太舊的小車隨意變賣,低價處置等造成資產流失。
  3、重視實物形態而忽視貨幣形態。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由於撥付性所定,在會計核算中以當年批准的實際支出列為費用直接沖銷了財政撥款,因此,長期以來形成了在管理上只重視實物形態而不重視貨幣形態,造成價值上的流失。
  
  二、對存在問題的“歸因”分析
  
  1、“計劃性”投資體制是造成資產閒置、浪費的根本原因。我國事業單位的體制改革相對滯後,仍保留著明顯的計劃經濟色彩。事業單位的投資體制,特別是對固定資產的投資仍維持由國家包攬的現狀,使得事業單位對國家一直存在依賴思想。結果是:單位只關心對固定資產的投入,不關心對固定資產的管理,追求對固定資產投資的規模,忽視對固定資產的有效利用。資產的“閒置、浪費”現象的產生,也就有了某種“必然性”了。
  2、“隨意性”管理機制是造成資產閒置、浪費的主要原因。到目前為止,國家尚未制定出一套適合事業單位的資產保值、增值考核指標。在固定資產的處置方面,國家對事業單位有一套複雜的審批程式,事業單位自身並沒有多少自主權。造成事業單位僅是將其管理的固定資產作為履行職責,完成任務的手段,並不關心資產的使用效益。甚至“僅僅是為了某種特殊利益”,而不惜造成“資金的大量浪費和資產的大量閒置”。
  3、“缺位、空位”的內部管理監督體制是導致資產閒置、浪費的內在原因。資產管理部門與使用部門相互脫節,缺乏制約。固定資產的管理現狀是資產的價值形態由財務部門管理,實物形態由固定資產管理部門和使用部門管理。由於相互之間溝通不夠,缺乏制約,造成“有賬無物、有物無賬、賬實不符”等普遍現象。在固定資產對外投資方面,缺乏市場調查和可行性研究,存在較大的盲目性,忽視管理,形成“有投入無回報,高投入、低迴報”等突出問題。對固定資產的日常維護也重視不夠,責任不清,影響了資產的正常使用。

三、應採取的措施
  
  固定資產的管理是一個系統的工作,龐大的資產僅僅依靠資產、財務部門進行管理是不夠的,需要實施全員和全過程管理,才能管好用好固定資產,發揮應有的效益。
  1、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健全管理機構,強化固定資產管理體制,明確各職能部門的責、權、利,建立健全完善的資產管理機構。一方面不斷完善固定資產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對資產的申報、招標、採購到資產的驗收、保管、使用、維修、處置等各個環節都予以明確責任,對固定資產的增減、管理、效益等方面加以監督和考核。
  2、要進一步加強固定資產管理的意識,強化資產管理的觀念。固定資產是主要資產之一,要從思想上認識到固定資產的地位和作用,樹立資產效益的意識;加大前期論證力度,樹立節約的意識,防止盲目投資,讓資產真正發揮應有的作用,實現保值與增值。
  3、利用現代化手段,對固定資產進行管理。固定資產名目繁多,分佈廣泛,固定資產的管理也必然是一項情況複雜、工作量龐大的工作。為了及時管理和掌握固定資產的流動,合理調配資源,建立科學有效的網路管理系統,一方面可以及時登記和掌握固定資產的增減變動、庫存情況,避免重複購置,另一方面可以合理組織和調配閒置的資產,促進閒置資產的再利用,避免浪費。
  4、加強會計核算和監督,建立固定資產清查和盤點制度,確保賬賬、賬實相符。一方面,提高財會人員的素質,增強財會人員的高度責任感和工作態度,在財務入賬時認真稽核,與資產部門加強溝通,確定行之有效的方法,將資產視同資金管理,及時與資產部門核對,確保賬賬相符,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實行計算機聯網管理;另一方面,建立固定資產盤庫制度,不定期地進行固定資產盤點清查。通過清查,及時發現問題,堵塞管理中的漏洞。
  5、改革現有的固定資產核算制度。
  (1)參照企業會計制度,試行固定資產折舊制度,在資產類別中增加“折舊”專案,並設定“累計折舊”科目,並將其列示於事業單位的資產負債表中,與“固定資產”科目抵減後,反映固定資產淨額;使折舊和固定資產在資產類專案中結合,從而直接明瞭的反映固定資產的實有數額。避免造成賬實、賬卡不符,濫“折舊”的名目“衝賬 ”,使國有資產流失。
  (2)增設“固定資產清理”、“待處理財產損益”和“固定資產減值準備”等科目,以核算反映固定資產因改建、擴建等原因價值增加或減少以及清理後淨損益的情況。
  (3)對於國家的一些政策性改革包括房改、企業改制等,主管部門或權威部門應及時出臺相應的規範檔案和實施細則,便於操作執行。
  
  【參考文獻】
  [1] 馬俊霞:加強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的幾點思考[J]. 交通財會,2001(7)。
  [2] 侯 睿:關於規範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的思考 [J].《經濟問題探索》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