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學課程教學探索論文

  普通心理學是師範院校師範專業學生的一門公共必修課,學好它對於將來的教育實踐具有重要的意義。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普通心理學課程的教學探索》

  【摘要】普通心理學教學應堅持明確的教學目標、理論與實際和教學互動等原則,注重基本概念、基本理論的傳授,堅持教學過程的教學互動,在講授中採用“分析、案例、互動”相結合,體驗、討論、教師導相結合,課堂學習與課後學習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加強課程資源和考核體系的構建。

  【關鍵詞】普通心理學;課程教學;教學模式;教學原則

  普通心理學是心理專業的專業基礎課,也是教育學科的理論基礎。該學科是研究心理現象的一般規律的學科,是心理學最基本、最重要的基礎研究。學好這門課有助於學習心理學的後續課程,有助於學習其他的教育理論和提高教師職業技能。

  《普通心理學》課程的教學內容基本知識、抽象內容比較多,對於“教”和“學”來說,都有一定的難度,特別是“學”,相對說來難度更大。因此恰當的通過教學模式、方法、優化課程資源等,能促進學生掌握心理學的基本現象、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掌握心理學的基本研究方法、掌握心理學發展的一般趨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

  一、普通心理學課程教學過程堅持的原則

  1、明確普通心理學的教學目標

  普通心理學的教學目標是要向學生傳授心理學的“一般”知識和“基礎”知識,使學生了解心理學的知識、掌握心理學發展的一般趨勢。該學科的學習,應達到三方面目標:

  ***1***認知性方面。通過學習普通心理學課程,使學生能瞭解每一章的心理學知識脈絡,認識掌握基本概念、規律、原理等;識記理解普通心理學重點、難點內容;學會運用普通心理學的理論、方法解釋現象;

  ***2***技能性學習方面。掌握普通心理學的基本知識,初步具備運用普通心理學的原理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會將普通心理學理論運用到實際,提高學習管理心理學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情感不僅指學習興趣、責任,更重要的是樂觀生活態度、求實科學態度、寬容人生態度。價值觀強調科學的價值和人文價值的統一;不僅強調人類價值,更強調人類價值和自然價值的統一。

  2、堅持理論與實際的原則

  對教學內容的教學,堅持理論與實際結合,以促進理解與應用。運用學生實際學習、生活中案例與理論知識的結合;理論與實際結合也包含講練結合思想。理論與實際包括學生整理筆記、做習題、做小論文等。做好學生的體驗活動。

  3、教學注重基本概念、基本規律、基本理論的傳授的原則

  普通心理學處在“入門”的地位。所以注重基本理論、基本實驗、基本原理的傳授的原則,有利於學習心理學其他分支課程,有利於學習的正遷移。

  4、堅持教學過程的教學互動,發揮雙主體的作用

  發揮教師與學生的雙主體作用,既不單純突出教師的主體地位,也不過分突出以學生為中心。教師是教的主體,學生是學的主體。為此教師要系統、準確、有深度地掌握好教學內容,學生要在學習中以積極的態度投入才能做好學習過程的主體。

  5、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運用心理規律進行教學的原則

  知識是無限的,教學中注意培養學生的掌握知識的方法。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運用思維、記憶、強化規律、學習理論等促進教學。

  6、重視學科發展前沿的介紹

  心理學呈現出快速發展的勢頭,各個學科都出現了一些重要的新成果,如情緒對認知與行為的影響、智力理論的新發展和社會心理學理論與技術的進展等。

  二、普通心理學課程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

  為提高教學效果,增強教學質量,普通心理學課程,應根據課程的特點和學生實際情況,講授內容的不同進行教學。

  1、在講授中“分析、案例、互動”相結合教學模式與方法

  普通心理學課程的重點是每一章的基本概念及規律等。所以要細緻講解分析概念與規律、分析概念與規律的每一部分內容;使學生對心理學概念、規律、原理、理論有所理解。教學的基本原則是直觀性,所以運用案例幫助學生理解。心理學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解釋一定形象化、要聯絡生活實際。通過互動了解學生的理解。

  2、體驗、討論、教師導向結合的教學模式

  創設問題情境叫學生進行討論,對某種理論或某些有普遍性的問題組織專題研討、寫課程小論文,既可以發揮學生主動性,也可以使學生加深了對心理學概念、原理、理論地理解,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良好的心理品質。教師的職能是針對學生的理解情況進行導向。

  3、課堂學習與課後學習相結合的教學模式

  指導學生閱讀課外書,擴大學生的視野,既補充了課堂教學的內容,也為學生學習知識奠定了必要的知識基礎,加深了學生對課本內容的理解,同時也為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提供了的機會。另外,每章講授結束之後,適當安排作業與練習,鞏固學習效果。佈置各種不同的作業,如案例分析報告,評價報告等。

  三、課程資源的建設

  1、精選教學基本內容

  彭聃齡主編《普通心理學》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葉奕乾等主編《普通心理學》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張春興主編《現代心理學》上海人民出版社、孟昭蘭主編《普通心理學》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黃希庭著《心理學導論》人民教育出版社、張述祖著《基礎心理學》教育科學出版社、***美***格里格·津巴多著,王甦等譯《心理學與生活》人民郵電出版社。這幾本書比較經典。教師在仔細閱讀基礎上,形成一個有層次、有系統、有深度、有邏輯性的,既有實用性又有學術性教學內容。

  2、增加大量的研究資料與圖畫資料

  為學生的學習增加有趣的與形象性材料。

  3、關注新成果

  增加反映學科新成果的內容。

  四、課程考核體系構建

  科學的考核方法既能夠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又能使教師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考試內容應注重考評學生基本知識與應用能力的培養。既要能夠考評學生基本知識的掌握情況,又要考評學生應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特別是綜合性、創造性應用知識能力的考評。

  1、採取多種考試方法。如開卷、小論文、閉卷等多種多樣的考試方法。

  2、將考勤、課堂提問、期中考試、期末考試結合起來的方法。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