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視教師的心理健康論文
教師心理是支撐教師從事教學的基礎。心理健康是教師素質的核心要素,是教師整體素質和教學質量提高的基礎和保障。近年來,由於高校人力資源管理理論的不完善,大多數高校對人才存在 重引進、輕培養 的現象,導致教師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諸多問題。教師心理健康問題應當引起全社會,特別是學校管理者的高度重視。以下是小編今天為大家精心準備的:重視教師的心理健康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重視教師的心理健康全文如下:
人生最大的財富是健康,隨著年歲的增長我們越來越體會到健康的重要,它是事業成功、生活美滿的前提條件。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生理健康主要是指具有的體能,主要通過體育鍛煉而獲得,同時也與科學的飲食方法、良好的口腔衛生、足夠時間的休息和放鬆等有關。心理健康是指一個人的具有正常的心理特點和心理狀態,以下一些就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現:抑鬱、焦慮、偏執、人際關係敏感、對人有敵意、強迫症狀、恐怖、精神病等。
按理說我們物理教師具有較高知識層次,具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加上豁達、開朗的個性,一般不容易出現心理問題,但教師也是人,既然是人,就會有各種各樣心理失衡問題,當前教育環境下,教師職業本身具有很大的挑戰性和壓力,教師面臨著社會輿論與學校、家長的多重壓力,加上職稱評定,競聘上崗、末位淘汰,績效工資等新的考評模式,使教師不再有“象牙塔”中的安穩之感,教師的職業特點決定了工作上的機械性重複與生活上的單調乏味,一旦有什麼心理壓力,很少能找到排遣或化解的渠道。
教師的職業同其他社會職業不同,從事其他職業的工作者當然也需要心理健康,否則無法完成具體工作任務,但與教師相比,這些職業的工作者如果心理不健康,其所造成的損失往往是區域性的、個人的,而一個教師如果心理不健康,它的影響則是總體的、社會的、長遠的。由於教師不僅是社會活動者,而且是學生的表率,心理素質良好的教師,會憑藉自己的語言、行為和情緒,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學生在教師的感召下,會表現出強烈的求知慾,體驗到愉悅、滿足的情感,並流露出對教師的尊敬和愛戴,於是在雙方的協同努力下,創造出一種平等、民主、和諧的教學情境和課堂氛圍,這樣的教學,必然是令人樂而忘憂、如沐春風。另外心理健康的教師在智力、情感、意志等方面機能得到正常發揮,從而有助於提高工作效率。教師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確理解學生的行為,更無法巧妙地處理學生問題,輕則影響師生關係,重則可能傷害學生心靈。所以從事教育工作的教師的身心必須是健康的或超健康的。
針對我們教師中出現的身心健康問題雖然需要社會、學校共同幫助解決,但我們教師的身心健康問題從根本上說還得由我們自己解決。一個優秀的教師應該能夠處理好兩個方面的關係,既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同時也重視自己的身心健康。為此,我們認為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加強體育鍛煉,提高自己的身體素質,講究個人衛生,注意勞逸結合。保持樂觀、愉快、自信、平和的心態有助於提高人的免疫能力,使人有效地抵抗疾病的侵襲,從而促進身體的健康。
第二,對教師角色認同,熱愛教育工作,積極投入到工作中去,將自身的才能在教育工作中表現出來並由此獲得成就感和滿足感,並免除不必要的憂慮。
關注教師的心理健康
現代教師存在哪些常見的心理問題
一、職業適應不良
教師職業適應不良的問題主要包括兩個方面,職業觀念上的問題和職業行為上的問題。職業觀念指個人對職業的選擇、對職業的看法和態度。例如,如何評價教師職業的價值,它對社會的意義和對自己人生的意義,以及是否要認真負責地對待教師的工作等。職業行為則是個人在工作中表現出來的具體行為方式。
有的教師對自己所從事的教師職業不喜歡、缺少職業自豪感,甚至有自卑感,而其所以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可能因當年自身的、家庭的條件所限進入了師範院校;或沒能找到更理想的職業,為了掙一份工資,養家餬口;或認為教師職業有假期,平時不坐班,工作時間比較靈活,和小孩子打交道比較容易等等。不管是出於無奈,還是出於為了輕鬆,他們都是將教師這個工作當作謀生的手段,而非自己理想的追求,更少想到對社會的貢獻。持有這樣職業觀念的教師必然不熱愛自己的工作。
既然相當一些教師不熱愛教育工作,當教師是不得已而為之,那麼,在工作中就缺乏積極的情緒體驗,本來就不喜歡學生,在和學生的交往中體驗不到快樂,而只有厭煩;這種厭煩情緒就必然使教師較少關注有關領域的情況和新進展,對學習和進修沒有興趣;而不學習和不鑽研的結果則導致資訊和技能的匱乏,不能形成堅定的教育信念和有效的教育技能,反過來,又使自己感到無效能;無奈的選擇使人缺乏進取心,更談不到創造性地工作,只感到教師工作的平淡和重複,瑣碎和無聊,於是得過且過,更沒有明確的發展目標和長遠的打算。在這種情況下,個人經常考慮的是自己的眼前利益,必然從心理上患得患失,感到地位低,待遇差,工作苦。
不良的心理狀態表現出各種不適當行為。例如,教學效果不理想就埋怨學生差,班級人數多;不能全身心投入工作,總覺得工作量大,工作馬虎,敷衍了事;對學生要求苛刻而且隨意性強,稍不如意就諷刺謾罵;視學生為自己獲得名利的工具,因此不能一視同仁,認為後進學生影響了自己的工作成績,給自己找了麻煩,壞了事,而歧視甚至想方設法排擠打擊他們;在教育教學工作中不能很好地與他人合作,自我中心,斤斤計較,虛榮心強,經常怪上級無能,責備同事不友好,人際關係惡劣。至於那些當教師本來就是權宜之計的人,則一有機會就會立刻離開,另謀高就。
二、職業倦怠
職業倦怠指個體因在體力、精力和能力上都無法應付外界的要求,而產生的身心耗竭狀態。這裡所謂的外部要求可能是他人設定的,也可能是自己設定的不切實際的目標。教師是一種多應激的職業,所以做教師的人尤其容易造成職業倦怠。
職業倦怠有多方面的症狀和表現。軀體症狀有疲勞、肌肉緊張、軀體失調、頸疼、背疼、全身發緊,進而有頭痛、胃潰瘍、高血壓和結腸炎等病症出現。智力症狀有決策能力降低,拒絕接受更豐富的資訊,不能集中思考問題,思維刻板,不能應變,更不能創造性地解決問題。情緒症狀主要有:否認一責備,開始時表現為對他人的否認和責備,後來就變為否認責備自己;憤怒一壓抑,外部表現出來的是憤怒,內心體驗的是壓抑,偏執,擔心別人懷疑自己的能力,擔心別人超過自己,頭腦裡有假想的競爭情境,不信任他人,也無法與人合作,並因此感到苦惱;自我貶損,缺乏成就感,並將工作中的不成功歸因於自己缺乏能力,於是產生無助感,從缺乏信心到“習得無助”,失去工作動機。行為症狀有:厭倦工作,早上害怕上班,一天都在焦慮地等待下班,工作如同苦熬歲月;逃避社會交往,不願意與學生接觸,對學生表現出冷漠、厭煩,只要有可能就逃離教學情境,也不願與其他成人交往,怕暴露自己的抑鬱、焦慮或失敗感;攻擊他人,看誰都不順眼,吹毛求疵,諷刺同事,批評環境,對學生挖苦、謾罵,濫施懲罰;玩世不恭,以不嚴肅的態度對待工作和生活,毫無責任心,對一切都不以為然;工作效率低,始終在忙碌,然而沒有效果,工作上經常坐失良機,有的人常藉故請假,甚至無故曠工。
職業倦怠不是由某一個事件造成的,而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一個難以突破的惡性迴圈。我們發現,在教師中這種情況是比較普遍的,雖然程度有所不同,但確應引起社會的注意。
三、人際交往障礙
人際交往是建立良好人際關係的基礎,良好的人際關係是心理健康和生活具有幸福感的重要條件之一。然而,調查發現,在校內除工作關係以外,經常與他人交往的教師只有16.99%,與校外人員保持交往的只有11.49%。教師人際交往較少雖然有工作繁重、時間緊等原因,但主要的原因還是由於教師個人存在心理障礙。
1.認知上的障礙
大部分教師獨立性較強,工作中必須獨當一面,因此不太重視人際交往。另外,教師整天和學生打交道,所以業餘時間渴望獨處。
2.行為方式上的障礙
中小學教師在長期和未成年人交往中形成特殊的態度和說話的方式、語氣,當他們與其他人交往時如果不能有效地調整,就會表現得“好為人師”,使他人不易接受。長期管理年齡小的學生使教師觀察細緻,考慮周到,如果不有意識地調整,在與人交往中便顯得繁瑣絮叨,不得要領,也影響他人情緒。這些不適合與成人交往的行為方式導致教師人際交往的不成功。
教師能為自身的心理健康做些什麼
1.增強自我心理保健意識
教師要建立和增強自我心理保健意識,提高對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的認識。同時,要善待自己,關心和幫助自己,主動維護和增進心理健康。
2.調節職業態度
如果還想繼續從事教師工作,至少在短期內仍做教師,那麼最好的方法就是“既來之,則安之”,積極地進行自我調節,培養工作興趣,改善工作態度。當教師真正投入到工作中去,努力鑽研教育教學工作時,就會體驗到成功和樂趣。例如,當我們總是死死地照本宣科時,必然感到枯燥乏味,但是當教師為了提高教學質量而鑽研教材,充實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加強學習,並經過努力使教學效果大有改善時,不但可以使工作豐富化,而且也充分發揮了教師的主觀能動性,提高了功效感,於是教師的工作態度會有所改善。
3.修正不合理信念
情緒與認知是緊密相連的,當人的信念與現實不一致時,會感到挫折,易產生消極情緒。頭腦裡如果不合理的信念太多,會產生嚴重的社會適應不良。那些追求完美的人,追求絕對公平的人往往對外界有太多的不滿,感到不快樂,甚至痛苦,就是因為他們的信念是不現實或不合理的。教師的挫折經常來自學生不如人意的表現。這些表現之所以能使教師感到挫折,是因為教師有不合理的信念,比如,“學生不應該犯錯誤”、“我講過了,你就該會”等等。而事實上,這是不實際的,因為人不可能永遠正確,更何況學生是未成年人,更不可能完全正確、永遠正確。學生的基礎和能力各不同,不是每個學生聽了課就能全部掌握的。如果教
師能夠摒棄不合理的信念,就不會感到挫折,也就不會生氣、失望,也就不會出現不適當的行為了。因此,教師要善於修正自己的認知觀念,使之科學,符合實際,尤其重要的是樹立起正確的學生觀。
4.學會應對壓力
以積極的心態對待遇到的各種問題,有效地應付壓力,不怨天尤人。
5.建立和運用社會支援系統
所謂社會支援系統是一種以良好的人際關係表現出來的社會聯絡。研究表明,具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和社會交往的人,心理健康水平較高,挫折承受力和社會適應能力較強,在社會生活中較成功。因此,教師不僅要提高自己的人際交往能力,改善與領導和同事的關係,而且要打破封閉的學校範圍內的生活方式,廣泛接觸社會,參與社會活動,建立廣泛的社會聯絡。
社會為維護教師的心理健康能做什麼
教育行政部門要切實關心教師的心理健康
教育行政部門應非常關心教師的心理健康,建立科學合理的評價制度,對教師工作中出現的失誤和問題,不能僅僅停留在批評處理上,更需要有切實的指導和輔導,使他們矯正不良的行為方式,提高教育技能,促進職業社會化,提高成熟度,達到良好的職業適應。校長要提高教師心理保健的意識,在對教師的管理中注意發揚民主,關心教師的工作和生活,建立良好的幹群關係,建立有序的、有張有弛的工作秩序,營造和諧的工作氣氛。總之,要為教師建立一個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環境,使他們能快樂地工作和生活。
2.全社會都要關心教師的心理健康
教師的心理健康關係到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長,因此,全社會都應關心和維護教師的心理健康。一方面,要提倡尊師重教的社會風氣,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改善教師的生活條件,樹立教師的社會形象,使教師的職業成為陽光下最燦爛的職業,使教師真正走出“家有二斗糧,不當小孩王”的歷史陰影。另一方面,通過宣傳教育使廣大人民群眾認識到,教育是全社會的事情,培養高素質的人不是教師孤軍奮戰能完成的。教育的成功需要多方面的協同努力,不能把它只看成是教師的責任,把教育上的一切問題一股腦地推到教師的身上。過高的期望、不切實際的要求和過重的工作負荷是教師心理健康的殺手,只會使教師更無效能。
伴隨教育改革的進行,必然會建立起科學的教育評價體系,教師不合理的工作壓力有望得到緩解。但無論何時,全社會,尤其是學生家長對教師工作的理解、配合和支援都是教師心理健康的強有力的促進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