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管理論文範文兩篇

  發展高等職業教育是推動社會經濟發展、促進就業等問題的重要途徑,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高等教育管理論文範文,謝謝你的閱讀。

  高等教育管理論文範文篇一

  高等職業教育管理創新機制研究

  摘要:發展高等職業教育是推動社會經濟發展、促進就業等問題的重要途徑,高等職業教育管理創新是教育管理對教育管理理論自身發展的一種迴應與完善,對促進社會和教育管理髮展具有重要價值。

  關鍵詞:高等職業教育;管理創新;機制

  近幾年來,中國高等教育正在由“精英教育”向“大眾化教育”轉化,高等職業教育的規模逐步擴大,質量不斷提高。2010年7月29日公佈實施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的第六章闡述了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規劃,提出要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發展面向農村的職業教育。創新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管理是從根本上形成適應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結構調整的關鍵。

  一、高等職業教育管理創新的理論

  高等職業教育管理是指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下,對各種教育資源進行合理配置,以實現教育目標的行為。美國著名的經濟學家西蒙教授提出“管理就是決策”,他認為決策是管理的核心,決策應貫穿於管理的全過程,是執行各項管理職能的基礎。高等職業教育管理在實現教育資源優化配置上發揮重要作用。高等職業教育管理經歷四個階段:經驗管理、科學管理、行為管理和現代管理。創新是高等職業教育管理髮展的動力和進步的源泉,高等職業教育管理的每次進步都是教育管理創新的過程。

  1.高等職業教育管理創新的涵義。管理創新是創造一種新的資源模式,是新的有效資源的整合達到目標的全過程管理。高等職業教育管理創新是以實現一定的教育管理目標為目的,實現教育資源合理組合優化,儘可能地發揮其功效的教育管理活動。高等職業教育管理創新就是對高校的有限教育資源進行優化組合,發揮高校教育的最大功效。

  2.高等職業教育管理的目的。凡是通過教與學,有意識地促進人發展的活動都屬於教育。教育狹義上將是指教育者有計劃、有目的地對受教育者施加影響,使其身心得到發展。高等職業教育管理的根本目的是為培養對社會有價值的人的服務,服務的物件是人,創新需要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以人為本”的管理活動可以鍛鍊人的意志、智力和體力,完善人的意志和品格,提高人的智力,增強人的體力。董祥智提出學校管理創新是對學校管理進行的創造性的變革,培養學校創新人才,其實質是對辦學資源的拓寬和優化組合,以提高管理效率,保障創新人才的培養。

  3.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管理的方式。高等職業教育是“以人為本”的管理,管理不採取強制手段,而是通過關心、尊重人和做好服務工作來統一領導、教師和學生的目標,實現的目標也由傳統的強化制度轉向提高人的素質上。高等職業教育管理創新就是要擺脫傳統管理的束縛,使其制定者的目標既反映時代對人精神和價值的需求,又能培養組織人員的主體意識和創新意識。

  二、高等職業教育管理創新的策略

  1.激勵策略。在高等職業教育管理創新的策略中,激勵是是領導者利用某種外部誘因來刺激人來得到滿足的需要。其目的是激發起人們按照管理目標需要行事,而不是任意發展,偏離組織目標。高等職業教育管理創新的激勵策略能有效地激勵並喚起高校管理者與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一般而言,高等職業教育管理創新的激勵策略主要有目標激勵、領導行為激勵、經濟激勵和支援激勵等幾種方法。

  2.尊重策略。尊重策略使高等職業教育管理是以人為本的管理的體系,崇尚尊重是其關鍵。尊重策略就是要建立一種民主和平等的組織管理體系,主要體現在尊重管理物件的多層次利益需要和管理物件發展的需要。這種發展需求是以終身發展和個性發展為特點的發展需求,而不是以社會為本位的需求。

  3.師生互動策略。以師生相互研究和學習為主的師生互動對高等職業教育管理極為重要,因為它是教育管理創新的基礎。老師通過與學生進行互動,提高本身對管理的認識,對教學方法進行調整和創新。學生也通過與老師的互動,及時向老師反饋學習中遇到的一些問題,有利於老師改進管理方式。師生互動策略使教師與學生成為一個學習型的整體,為高等職業教育管理創新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高等職業院校管理創新機制的相互關係分析

  高等職業院校管理體制是實現其管理的組織支撐,一定的高等職業院校管理體制背後蘊含著一種特定執行機制,而執行機制是管理體制的內涵。高等職業院校的持續發展要建立合理的高等職業管理體制,其執行機制也至關重要。

  1.管理創新複雜的社會體系。高等職業院校的管理是遵循一定規律的社會系統,而且具有複雜的內部結構。高職院校管理是由師生員工系統、知識源系統和管理過程系統組成的。教育事業的不斷髮展促進了高等職業教育的快速發展。高職院校管理實際上是把教師群體通過教育活動,將知識傳授給學生,使學生內化為自己的能力。對於高等職業院校管理的外部環境,一個國家的政治體制、經濟水平、教育發展水平和社會進步狀況等都會對高等職業院校管理體制和執行機制產生重要的影響。原因是高等職業院校要不斷與外部環境外進行能量、物質和資訊的交流。高等職業教育的本質上的屬性是以實踐性、社會性、職業性等為主,這就決定了我國的高等職業教育管理體制與執行機制是在不斷髮展的。高等職業院校管理是通過建立各種機制,調動高校內外各方面的力量而逐步發展起來的。

  2.管理體制和執行機制的相互作用。管理體制和執行機制是高等職業院校管理的兩大要素。管理體制是執行機制前提,管理體制的功能的實現是依託其執行機制發揮作用;而管理體制內部各種要素之間的相互制約關係及功能決定了其執行機制。管理體制是外顯的,是高等職業院校管理的“硬體”,與之對應的執行機制則是內隱的,是高等職業院校管理的“軟體”,兩者緊密聯絡,缺一不可。高等職業院校管理的合理運作需要發揮其管理體制和執行機制兩者之間的合力作用。

  四、高等職業教育管理創新的措施及建議

  1.應用現代遠端教育手段創新教學模式。教學模式的轉變思想是指從“以教師為中心”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從更大範圍看,思想觀念的轉變還包括從傳統的一次性教育向終身教育轉變。由於現代遠端教育手段的使用,新的教學思想不斷產生。一些傳統的教學思想,被一些新的教學思想所取代。隨著現代遠端教育的興起,自主學習、個性化學習等一些曾經讓人們感到陌生的觀念也漸漸深入人心,而且在高等職業教育的教學中起到重要作用。獨立地使用多種媒體收集各種資訊資源,進行有效的學習是學習型社會的要求,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創新精神是高等職業教育的教學目標之一。

  2.推進產學合作創新。產學合作教育既是培養“雙師”素質教師的搖籃,又是學生進行實踐的課堂。在“產學”的過程中,學生會遇到很多新技術、新知識,學到很多原來課程中所沒有的知識,大大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高等職業院校要以“跳出學校、發展學校”的思路,積極地走向社會和企業。高等職業院校通過與企業聯辦科研機構,與企業開展科技攻關、專案研發、人才培訓等多種形式的合作。產學合作強調校企能真正聯合,社會能有效參與教育。要實現產學合作是對雙方合作的動力因素進行實際分析,找出校企緊密結合的要素,從而實現雙方的穩固合作。建立校企合作模式圖***見圖1***是來實現雙方互惠、互利的真誠合作的有效途徑之一。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高等教育管理論文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