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財務管理目標的分析

  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滲透到企業的各個領域、環節之中。對於財務管理的目標眾說紛紜,那麼財務管理的目標是什麼呢?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探析。

  財務管理目標

  財務管理目標***GoalsofFinancialManagement***又稱理財目標,是指企業進行財務管理所要達到的目的,是評價企業財務活動是否合理的標準,它決定著財務管理的基本方向。根據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理論和實踐,最具有代表性的財務管理目標主要有:利潤最大化、股東財富最大化、利益相關者價值最大化和企業價值最大化等。隨著企業越來越多地對利益相關者給重視和關注,以及以利益相關者為基礎的多邊治理理論的流行,“企業價值最大化”與“利益相關者價值最大化”成為了財務管理目標的主流觀點,它是財務管理尤其是財務決策所依據的最高準則,是企業財務工作的定向機制、出發點和歸宿。文章對財務管理目標的幾種主要觀點進行了系統的綜述和評價,通過分析比較,找出比較可行的、適合我國現狀的企業財務管理目標,並對強化我國企業的財務管理提出了若干對策。

  財務管理目標的意義

  1激勵和約束作用

  確定企業財務管理目標,能調動組成企業的各經濟利益主體參與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積極主動性,激勵其為自覺完成企業的財務管理目標而奮鬥。同時會對企業內部各經濟利益主體的經濟行為予以約束,使之符合社會主義國家的要求和整體利益。

  2指導和評價作用

  指導和評價作用。企業的一切財務管理行為和活動都以企業財務管理目標作為行動指南,促使企業不斷降低資金成本和財務風險,提高投資報酬和資金使用效率

  3橋樑作用

  橋樑作用。確定企業財務管理目標,是溝通財務管理理論與財務管理實踐的橋樑,有利於財務管理理論更好地為實踐服務

  4.企業價值最大化

  所謂“企業價值”是指企業全部資產的市場價值,不僅包括了已取得的利潤,還包括潛在的預期的獲利能力。企業價值最大化是指通過企業財務上的合理經營,採用最優的財務政策,充分考慮貨幣的時間價值和風險與報酬的關係,在保證企業長期穩定發展的基礎上使企業總價值達到最大。它考慮了取得報酬的時間和風險,克服了在追求利潤上的短期行為,有利於資源的合理配置,更能適應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然而,由於企業價值最大化是一個抽象的目標,該觀點仍受到批評:第一,概念上的模糊。企業價值這個概念很不準確,可以作多種解釋;第二,對於非上市企業,由於受評估標準和評估方式的影響,這種估價不易做到客觀和準確,這也導致企業價值確定的困難。

  現階段我國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

  目前,我國的企業在經營規模、組織形式和管理水平等方面參差不齊,財務管理工作不規範,而且,我國證券市場處於初步發展階段,很難找到一個合適的標準來確定“股東權益”.把“每股收益最大化”作為財務管理目標,既不合理,也缺乏現實可能性。在這種情況下,以企業價值最大化作為財務管理目標則不失為一種科學的選擇。

  但是,現代企業是多邊契約關係的總和,是利益相關者締結的一組合約,這種合約是包括政府,股東,債權人,經理,工人等利益相關者締結的關於財務資本、人力資本、市場資本和社會公共資本的共同合約,所有利益相關者都有參與公司財務控制以維護自身資產不受損害的權利。如果實現了利益相關者財富最大化,那麼貨幣的時間價值,風險與收益,企業的總目標,各利益主體的利益都得到充分的兼顧。因此,企業價值最大化就是在權衡企業相關者利益的約束下實現相關者利益最大化。其具體表現在:①創造企業與股東之間利益的協調關係;②加強對經營者的監督控制,建立有效的獎勵機制;③關心一般職工的利益;④加強與債務人的關係;⑤關心客戶的長期利益;⑥加強與供應商合作;⑦保持與政府部門的良好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