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高考語文閱讀訓練題及答案
語文閱讀題是海南高考語文考試的常考閱讀考題之一,需要考生在複習階段重視閱讀能力的練習,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供考生閱讀練習。
海南高考語文閱讀原文
記者問“奧運會冠軍對你意味著什麼?”周洋回答:“獲得這枚金牌以後,可能會改變很多,以後會更有信心,也會讓我爸媽生活得更好。”這句話感動了無數網友。
中國青年報對2856人進行了調查。84.2%的人關注周洋奪金的新聞。參與本次調查的人,45.7%的人老家在城市, 54.3%的人老家在農村。家庭經濟條件,1.9%的人自認處於“上等”,12.0%的人確認屬於“中上”,49.2%的人選擇“中等”,30.9%的人選擇“中下”,6.0%的人選擇“下”。
比對周洋奪金關注度還高的是,89.5%的人認同周洋“讓爸媽生活得更好”的獲獎感言。家庭經濟中等、中下、下的人選擇比例依次為91.0%、92.4%、88.9%,明顯高於上***85.3%***和中上***7***%***。
公眾怎麼看周洋的“讓爸媽生活得更好”
調查發現,對周洋的獲獎感言,79.9%的人認為“發自肺腑,真實感人”;73.4%的人表示周洋“對父母的孝順和責任感,值得學習”;45.4%的人同意“愛家才能愛國”。同時,也有43.1%人認為這背後也反映出運動員的保障體系不健全;28.9%的人認為“揹負著父母的壓力,這種心理負擔有點兒沉重”。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馮仕政認為,網友高度認同周洋的獲獎感言,既可能出於他們對以往金牌明星過多“中國式套話”的反感,也可能與當代青少年更自我自然的心態有關。
“周洋對家庭的責任感,值得學習。”馮仕政說,青年不能因為家庭壓力沉重就不揹負責任。當然,青少年也要善於處理“讓爸媽生活得更好”與個人發展之間的關係。過分執著於“讓爸媽生活得更好”也可能有負面影響,比如面對有些機遇不敢選擇而錯失更好的發展機會。
華東政法大學社會發展學院青年教師童瀟認為,周洋的獲獎感言是一種青年純真的迴歸,沒有“拔高”,也沒有“謙虛”,卻比任何精心設計的獲獎詞更能打動親情的神經。但不可否認的是,運動員這個職業有特殊性,多年來兩極分化比較明顯,總體的運動員保障福利體系還有待健全。
時下青年奮鬥的最大動力是什麼
上網周洋獲獎的視訊,李曉蕾忍不住流淚了。18歲時她一個人從潮汕到深圳打拼,支撐她堅持下去的念頭就是讓家人生活得好點兒。“從小店員做起,每月工資不過四五百元,但每次拿到錢我都會反覆地數,做夢都會笑。”
現在李曉蕾已是一家珠寶店的店長,但為了供弟弟妹妹讀書,她每月留給自己的錢從沒超過1000元。每次給家裡打電話,聽見父母高興的聲音,曉蕾就又有了繼續奮鬥的勇氣。
“我爸媽賺的錢比我還多呢,我努力工作就是為了自己的夢想。”兩年前,孟媛媛大學一畢業,就自己做主簽了一家研究所,根本沒給想幫她找工作的父母以機會。現在,孟媛媛做著自己喜歡的工作,加起班來也會一連熬幾個通宵,“賺錢雖然不多,但是花自己的錢帶爸媽出去吃喝、旅遊,感覺挺爽。”
時下青年奮鬥的最大動力是什麼?本次調查顯示,79.3%的人首選“讓父母生活得更好”。其中,家庭經濟中等、中下、下的人選擇比例依次為81.0%、82.7%、77.8%,明顯高於上***64.7%***和中上***6***%***。
此外,67.7%的人是為了“改變自己的命運”;66.8%的人選擇“讓自己生活得更好”;62.4%的人選擇“讓下一代生活得更好”。
“家庭條件好的年輕人,更容易按照個人興趣和愛好選擇人生髮展道路,可以做一些想做的事情。”童瀟說,而家境較差的話,青年難免首先面臨賺錢的壓力。社會階層評價的三要素,財富、權力、聲譽,如果全呈同比相關趨勢,比如有錢有權了聲譽隨之就上升了,說明我們社會結構過於剛性,社會結構更呈封閉性,家境對個人的影響也就更大,下層在社會中的成功慾望和受挫感也將會更強。反之,如果我們的社會相對更有彈性,有錢不等於有權,有權也不等於就聲譽好,那各階層的選擇就差不多。
馮仕政認為,家庭條件和環境對青年奮鬥的影響,不能一概而論。年輕人的成功不完全取決於個人的奮鬥,也不完全取決於家庭條件和環境,而在於兩者的契合程度。從歷史統計規律來看,家境好的年輕人更容易獲得更高的社會地位,但獲得更高的社會地位並不意味著人生更精彩——人生的精彩,還與正確的價值觀和社會貢獻程度有關。
海南高考語文閱讀題目
19.這篇調查報告為什麼要運用大量資料?綜合歸納資料說明的主要問題。***4分***
答:
20.怎麼理解文中的“我們社會結構過於剛性”的含義?你認為“各階層的選擇”有什麼不同?***5分***
21.全文啟示我們人生的精彩與家境有怎樣的關係,為什麼?***6分***
答:
海南高考語文閱讀答案
19.【答案】運用大量的資料,增強了報告的真實性和說服力,使讀者更真切地瞭解公眾對周洋獲獎感言***或“讓爸媽生活得更好”***的評價,更真切地瞭解時下青年奮鬥的動力。資料主要說明了以“讓父母生活得更好”為奮鬥動力的人比例最高,且家庭經濟“中等”、“中下”、“下”的比例,明顯高於“上”和“中上”。
【命題立意】本題考查分析、歸納內容要點。
【解析】實用類文字運用資料類似於說明文中的“列數字”,增強真實性。第二問,抓住資料本身與本文調查的重點,不難回答。
20.【答案】“我們社會結構過於剛性”意思是社會階層評價的三要素:財富、權力、聲譽,如果全呈同比相關趨勢,則社會結構更呈封閉性,家境對個人的影響也就更大,有錢等於有權,有權等於聲譽好。
各階層選擇的不同表現在:家境好的青年更容易按照個人的興趣和愛好選擇人生髮展道路;家境較差的青年會選擇以賺錢來謀出路。
【命題立意】本題考查理解句子含義,分析、歸納內容要點。
【解析】理解句子必須從語境出發,認真閱讀文章倒數第二段,兩個問題的答案都在其中。
21.【答案】示例一:人生的精彩也許與家境無關係,因年輕人的成功可取決於個人的奮鬥,可取決於正確的價值觀和對社會的貢獻。
示例二:人生的精彩也許與家境有關係,因家境好的年輕人更容易獲得更高的社會地位,更容易按照個人的興趣和愛好選擇人生髮展道路,從而達至人生的精彩。
【命題立意】本題考查探討探究文字中的某些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
【解析】考生答題時對問題的思考沒有對與錯之分,能夠自圓其說、有理有據地分析是判斷答案質量的主要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