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孟軻母閱讀答案

  《鄒孟軻母》敘述了孟母三遷的故事。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鄒孟軻母》閱讀題目及其參考答案以供大家閱讀。

  《鄒孟軻母》閱讀原文

  鄒孟軻之母也。號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也,嬉遊為墓間之事,踴躍築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處子也。”乃去舍市傍。其嬉戲為賈人炫賣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居處子也。”復徙舍學宮之傍。其嬉遊乃設俎豆揖讓進退。孟母曰:“真可以居吾子矣。”遂居之。及孟子長,學六藝,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謂孟母善以漸化。詩云:“彼姝者子,何以予之?”此之謂也。

  孟子之少也,既學而歸,孟母方績,問曰:“學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斷其織。孟子懼而問其故,孟母曰:“子之廢學,若吾斷斯織也。夫君子學以立名,問則廣知,是以居則安寧,動則遠害。今而廢之,是不免於廝役,而無以離於禍患也。何以異於織績而食,中道廢而不為,寧能衣其夫子,而長不乏糧食哉!女則廢其所食,男則墮於修德,不為竊盜,則為虜役矣。”孟子懼,旦夕勤學不息,師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君子謂孟母知為人母之道矣。詩云:“彼姝者子,何以告之?”此之謂也。

  孟子既娶,將入私室,其婦袒而在內,孟子不悅,遂去不入。婦辭孟母而求去,曰:“妾聞夫婦之道,私室不與焉。今者妾竊墮在室,而夫子見妾,勃然不悅,是客妾也。婦人之義,蓋不客宿。請歸父母。於是孟母召孟子而謂之曰:“夫禮將入門問孰存所以致敬也將上堂聲必揚所以戒人也將入戶視必下恐見人過也今子不察於禮而責禮於人不亦遠乎!”孟子謝,遂留其婦。君子謂孟母知禮,而明於姑母之道。

  *** 節選自《後漢書·列女傳》***

  《鄒孟軻母》閱讀題目

  5.下面加點詞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A. 乃去舍市傍 離開 B. 君子謂孟母善以漸化 教化

  C. 既學而歸,孟母方績 紡織 D. 寧能衣其夫子 衣服

  6.下面每組加點詞語意義與用法不一致的一組是

  A.①孟母以刀斷其織 ②彼姝者子,何以告之

  B.①是不免於廝役 ②於是孟母召孟子而謂之曰

  C.①何以異於織績而食 ②明於姑母之道

  D.①既學而歸,孟母方績 ②孟子懼而問其故

  7.下面事件能夠體現孟母善教的一組是

  ①徙舍學宮之傍 ②孟母以刀斷其織 ③孟子懼,旦夕勤學不息 ④婦辭孟母而求去 ⑤孟子謝,遂留其婦 ⑥其嬉戲為賈人炫賣之事

  A. ①②④ B.②⑤⑥ C. ②③⑤ D. ①④⑥

  8.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A.孟母兩次遷徙住處,主要是為了給兒子尋找一個理想的成長環境。

  B.兒子學習回來,孟母用斷織打比方來勸告孟子學不可廢,否則後患無窮。

  C.孟子因為自己的妻子在家裡穿衣不夠嚴整,所以非常不高興,於是他就離家外出了。

  D.孟母對孟子講明道理,使孟子醒悟過來,於是他留住了自請離去的妻子。

  9.斷句和翻譯。***10分***

  ***1***用“/”給下列文段斷句。***4分***

  夫禮將入門問孰存所以致敬也將上堂聲必揚所以戒人也將入戶視必下恐見人過也今子不察於禮而責禮於人不亦遠乎

  ***2***翻譯下面句子***6分***

  ①夫君子學以立名,問則廣知,是以居則安寧,動則遠害。***3分***

  ②女則廢其所食,男則墮於修德,不為竊盜,則為虜役矣。***3分***

  《鄒孟軻母》閱讀答案

  5.【文言實詞】 D***衣:此處作動詞用,作“穿衣”解。***

  6.【文言虛詞】 C***介詞,與、同/介詞,對於;A.都是介詞,解作“用”;B都是代詞,解作“此、這”。D都是連詞,表順承關係。***

  7.【資訊篩選】 C***④孟子妻子因孟子不高興而請求離去,不能體現孟母善教。⑥是孟母遷居到市場附近後,孩子游戲的內容,也不能體現孟母善教。***

  8.【內容歸納】C***不是在家裡,而是在內室,孟子也不是離家外出,而只是沒有進入內室。***

  9.【斷句與翻譯】***10分***

  ***1***夫禮/將入門/問孰存/所以致敬也/將上堂/聲必揚/所以戒人也/將入戶/視必下/恐見人過也/今子不察於禮/而責禮於人/不亦遠乎 [4分。每錯、漏3處扣1分,扣完為止。]

  ***2***①有德行的人學習是為了樹立名聲,求問才能增長知識。所以平時能平安無事,做起事來就可以避開禍害。 [3分。“立名”1分;“廣知”1分;大意1分。]

  ②女的會因為這樣而荒廢求生的本領,男的就會不修道德,就算不成為竊賊盜匪,也會成為別人的奴役了。[3分“廢”1分;“墮”1分;判斷句式1分。]

  《鄒孟軻母》閱讀譯文

  ***魯國***鄒邑人孟軻的母親,人稱孟母。***當初***她的家靠近***一片***墓地。***因此***孟子小時候,遊戲玩耍的都是下葬哭喪一類的事,特愛***學***造墓埋墳。孟母***見了***說到:“這裡不該是我帶著孩子住的地方啊!”於是***領著孟子***離開了這裡,遷住在了***一處***集市的近旁。孟子***又***學玩起了奸猾商人誇口買賣那一類的事。孟母又說:“這裡***也***不是我應該帶著孩子住的地方啊!”***就***再次把家遷到了一個公學學校的旁邊。***這時***小孟子所學玩的,才是祭祀禮儀、作揖遜讓、進退法度***這類儀禮方面的學問***了。孟母說到:“***這裡才***真正是可以讓我***帶著***兒子居住的地方啊!”於是,***長久***把家安在了這裡。 等孟子長大成人,***便很順利地***學***精***了《易》、《書》、《詩》、《禮》、《樂》、《春秋》等六藝***的學問***,最終成就了儒家大師的大名。***後來的***君子賢人都說孟母***很***善於利用***環境***漸染教化***孩子***。詩經上說“那美麗的女子啊,我拿什麼來贈送給你呢!”說的就是這件事啊!

  孟子小的時候,有一次放學回家,他的母親正在織布,***見他回來,***便問道:“學習怎麼樣了?”孟子***漫不經心地***回答說:“跟過去一樣。”孟母***見他無所謂的樣子,十分惱火,***就用剪刀把織好的布剪斷。孟子見狀害怕極了,就問他母親:“為什麼要發這樣大的火?”孟母說:“你荒廢學業,如同我剪斷這布一樣。有德行的人學習是為了樹立名聲,才能增長知識。所以平時能平安無事,做起事來就可以避開禍害。如果現在荒廢了學業,就不免於做下賤的勞役,而且難於避免禍患。這和依靠織布而生存有什麼不一樣的呢?假如中途廢棄而不做,哪能使她的丈夫和兒子有衣服穿並且長期不缺乏糧食呢?女子若失去她賴以生存的的技藝,男子若對修養德行懈怠,那麼不是去做小偷,就是被俘虜、被奴役。””孟子聽後嚇了一跳,自此,從早到晚勤學不止,把子思當做老師,終於成了天下有名的大儒。有德行的人認為孟母懂得做母親的法則。詩經上說“那美麗的女子啊,我拿什麼來向你稟告呢!”說的就是這件事啊!

  孟子娶妻以後,有一次剛進入內室,他的妻子裸著身體在屋裡。孟子不高興,於是離開不再進去。他的妻子向孟子的母親告別要求離去,說:‘我聽說夫婦之間的規矩,在洞房裡可以不遵守。現在我在臥室偷懶,而丈夫見到我勃然大怒,是把我當成客人了。做女人的規矩,有不住在別人家裡。請讓我回到父母家中。’孟母於是叫來孟子對他說:‘禮節說,將要進入大門,要問一下誰在裡邊,這是表示尊敬;將要進入廳堂,聲音一定要響亮,這是表示通知了人家;將要進入屋子,眼睛一定要向下看,表示擔心撞上人有尷尬的時候。如今你不遵守禮節卻責怪別人沒有禮節,不是***和聖人***差得太遠了嗎?’孟子於是道歉,於是挽留他的妻子.君子說:孟母懂得禮節而且清楚如何處理婆媳之間的關係。”
 

看過的人還:

1.《母愛》閱讀理解的答案

2.2016年閱讀母親閱讀題答案

3.坐在艾煙裡的母親閱讀題答案

4.這就是母愛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