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花陳毓的閱讀理解題及答案

  陳毓作者的趕花就是趕生活,因為這是管樁樁養蜂採蜜賴以生活的手段;趕花更是趕理想,它是主人公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象徵.下面由小編為你帶來關於趕花陳毓的閱讀答案,希望對你有幫助!

  趕花陳毓的閱讀材料

  管樁樁十七歲那年,管父以一個蒼涼的手勢作別了他十分留意的陽世。管父是個養蜂人。現在,怎麼辦呢?管樁樁能做的,就是子承父業,做養蜂人。

  父親每年趕花的時間和線路管樁樁和他母親都知道。雖然他們沒走過那路線,但彼此愛著的人,心和心是相通的,一個人的行跡會在另一個人心裡留下印記。那麼多年,管父趕花的線路畫在他們心上了。現在,管樁樁就是把心中的線路在現實中用腳勘踏一遍。他知道在那條路上,什麼時間會有什麼花在什麼地方等著他和他的蜜蜂來。

  一月底的時候管樁樁和他的蜜蜂到達荊州,荊州的油菜花早的,在二月就有開的,晚的,會開至四月,管樁樁在荊州待到四月底,五一前後轉場至河南平頂山、三門峽、陝縣,在這段路程裡,迎接他們的是一路的槐花。跟著槐花的腳步走,就趕到了山西高平,正是六月時節,高平的野生黃荊條開的漫山遍野都是。管樁樁有時會給一個詩意的比喻,說那是大自然的心花一朵朵開足了。

  時間很快走進七月、八月。河南的芝麻開花了,他們就折回去趕芝麻花。

  陽光、花香、溫暖,似乎還有父親的氣息,淡淡的,有一點點甜。管樁樁想,在路上,自己的腳印沒準會和父親的腳印重疊呢,自己這回搭帳篷的地方,是否正是父親上回停留的那片地?這樣想的時候,管樁樁心裡會有一片朦朦朧朧的幸福與安詳。

  九月到來,管樁樁他們就不去.更遠的地方了,他們當然可以一年在路上追著花走,一年都活在春天裡,如果他們願意的話。但是,他們在九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回家。管樁樁一直在說“我們”。“我們”,從前是他和他的蜜蜂,現在是他和妻子和蜜蜂。讓妻子待在自己和蜜蜂之間,管樁樁心裡的歡喜沒法和外人道,但他就是這樣排序的。從前,管樁樁回家是要看母親,現在回家,是看母親和自己四歲的兒子。

  管樁樁在獨自趕花的第三年結的婚。管樁樁覺得自己的心旖旎如四月的油菜花田,結婚第二年,他們一起上路趕花了。生活真好。管樁樁嘆息一般在心裡說。

  四月的一天,管樁樁在如海的油菜花田間忙著搖蜜,抬眼的間歇,看見一輛汽車一顛一顛地向自己這邊開來,因為太忙,他沒十分在意來人,他猜他可能是來這裡採風的藝術家吧,反正每年管樁樁都會和類似的旅遊者、畫家、攝影愛好者相遇。那人倒安靜,顧自忙自己的,停車,選地方,搭帳篷。

  黃昏收工後,那人來到了管樁樁的帳篷前,主動請管樁樁夫婦喝了點啤酒,吃了點鐵盒子裝著的食物,管樁樁就用蜂蜜水招待來人,還挖了一大勺蜂王漿勸客人吃,管樁樁說:你吃了吧,保管你這一年都不得感冒。第二天,當他們又忙著搖蜜時那人開車走了,只把一頂帳篷留在半里外。

  那人傍晚歸來,果然帶著如槍炮的照相機,折過管樁樁的帳篷,再次請他和妻子吃先一次吃過的東西,和他們聊天,問他們的收入,每年趕花的線路,零零碎碎的話。管樁樁問他是不是記者,他說不是。那你是做什麼的呢?那人就在一個本上畫了一座很好看的房子。你是個蓋房子的?那人呵呵笑了,說差不多,是收拾房子裡面的。管樁樁推測說,那你是個泥水匠了,刷房子的吧,這倒真是不像。但是,就算猜錯了又有什麼關係呢。

  第二天一大早,那人就拔帳篷走了。看著他的車子像來時那樣一顛一顛地開走。“嗨,他倒是趕場趕得快呢!”管樁樁心裡說。一個理想油然產生,並迅速生根,轉眼枝繁葉茂。管樁樁想要一輛能裝得下自己和妻子以及五十箱蜜蜂的大車子。那樣,在往後趕場的日子裡,車子就是他們的房子,是他們在路上的家,車子的樣子大概就是大卡車的樣子,改裝後一邊擺放蜂箱,一邊做他和妻子的起居間。

  那時候,自己就開著這車,帶著妻子和蜜蜂,在青空下追趕著鮮花的蹤跡,他們到達的區域將會擴大,他們要從海南沿海北上,要去雲南羅平、貴州安順、安徽歙縣、江西婺源、江蘇興化、甘肅隴南、新疆昭蘇大草原,還要去青海湖,去陝西漢中……那都是他聽別的趕花人說過的地方,他們誇說那些地方的美,說那裡的油菜花田是世界上最動人的風景。

  開著那輛車,追著趕著,沒準他們就把中國走遍了呢。***摘錄自《2010年中國小小說精選》網路版***

  趕花陳毓的閱讀題目

  ***1***下列對小說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 ***

  A.管樁樁十七歲那年,作為養蜂人的父親去世了,管樁樁情非得已,只能子承父業做了一名養蜂人。

  B.管樁樁一年四季在外“趕花”,一年四季都活在春天裡,但跋涉奔波的辛勞可想而知,而他卻發自內心地高興,喜歡這樣的生活。

  C.小說中寫到的油菜花、芝麻花、槐花和荊條花等都是“生活之花”,而不是“風花雪月”之“花”,“趕花”就是管樁樁的生存、生活的手段,在管樁樁看來並不浪漫,也無詩意。

  D.小說主要運用了心理描寫來刻畫主人公形象,塑造了一個熱愛自己的職業,熱愛生活,熱愛家人,充滿幸福和理想的青年農民形象。

  E.二十歲的管樁樁結了婚,從此他開始和妻子一起“趕花”,這才開始體會到生活的幸福,他的心裡也開始有了更多的牽掛。

  ***2***結合全文,簡要分析小說題目“趕花”的含義及作用。

  ***3***小說中寫“那人”的情節在文中有什麼作用?請簡要分析。

  ***4***青年農民進城務工是當今中國農村社會的主流,而在《趕花》中讀者看到的卻是一個子承父業的管樁樁形象,你認為這個形象有現實生活的基礎嗎?他的存在有現實的積極意義嗎?小說描寫的他的幸福感合情理嗎?請你就這三方面的問題任選其中一個加以探究。

  趕花陳毓的閱讀答案

  ***1***BD

  ***2***含義:“趕花”就是“趕”生活,因為這是管樁樁養蜂採蜜賴以生活的手段;“趕花”更是“趕”理想,它是主人公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象徵,是主人公實現人生價值的途徑。作用:是小說結構全篇的線索,同時也給小說營造了一種詩意的氛圍。

  ***3***①引出下文管樁樁新的趕花理想。***結構***②推進小說情節的發展***使文章敘事有波瀾吸引讀者***。***情節***③豐富了管樁樁的人物形象。***人物***④深化文章主旨,突出了主人公對生活的熱愛及對幸福的不斷追求。***主題***

  ***4***觀點一:有現實生活的基礎。①農民進城務工的很多,但大多數人最終還會回到農村,回到農業上去,他們的根在農村。②農村中還有相當一部分人在堅守,管樁樁只是他們中的一個典型而已。③農業為本的觀念在中國人的觀念中根深蒂固,這也是管樁樁這樣的青年農民能夠坦然地在農村生活的原因。***認為沒有現實生活基礎的觀點也可以,只要談出得當的論據。***

  觀點二:有現實的積極意義。①管樁樁積極樂觀地對待“趕花”的態度告訴讀者,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就會有幸福、快樂。②管樁樁“趕花”的工作經常奔波在野外,應該是很辛苦的,但管樁樁卻充滿幸福,這告訴讀者,生活也罷,工作也罷,珍惜擁有的,也會成功。③管樁樁的形象給人們更深廣的現實思考:解決“三農”問題,從人——農民方面人手可能也是一個不錯的途徑。***認為沒有現實的積極意義的觀點也可以,只要談出得當的論據。***

  觀點三:他的幸福感合情理。④管樁樁是子承父業,能記住“趕花”的時間、路線,說明他愛自己的父親,從內心也喜歡做養蜂人。②管樁樁在“趕花”途中經常會有朦朧的幸福與安詳,這說明他已經喜歡上了“趕花”。③結婚後繼續“趕花”,發出了“生活真好”的感嘆。④管樁樁路遇“那人”,熱情招待,並暢想自己的生活前景,這說明他內心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