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文憑在中國重要性

  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文化水平、素質的不斷提高,企事業單位對人才的文化水平的需求不斷提升,學歷、文憑也就成為了衡量人才的標準,也是體現個人地位及身份的一種標誌。擁有國家承認的學歷、文憑是在企事業單位就職、提升、調幹的一個門檻。哪怕你擁有高超的技能、一流的資歷及管理水平,沒有學歷、文憑進行渡金也是無法發展進步的。

  

  中國人對學歷的重視程度遠遠超出一般人的想象:不管出身如何,不管水平高低,不管位置怎樣,沒有幾個人會不重視學歷?因為中國人的眼裡在很多關鍵的時候學歷就是通行證,學歷就是飯碗。

  於是中國人從小就教育孩子要好好讀書,努力學習爭取考上一所好的大學。為什麼要這麼說呢?原因很簡單,在目前的中國社會環境下,如果你沒有什麼家庭背景,如果你不是韓寒那類人才,如果你不說運氣很好,你沒有學歷,你想在這個社會裡找出一條生存發展的通道,難度係數是很高很高的。所以對於很多人不讀書是沒有出路的,不獲得學歷是很難在這個社會裡有一個很好的發展平臺。從這個層面來看學歷,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正是因為如此,為了獲得更好的文憑,中國人似乎有點瘋狂,不惜花血本,無論是金錢還是時間都可以花出去,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心理,中國人對學歷的孜孜以求已經到了有點變態的味道:有冒名頂替上大學的,有類似唐駿那樣買文憑的,有花錢買上大學名額的,有補習好幾年終於上了一所大學的,有為了上什麼清華北大不惜補習好幾年的------凡此種種無非是讓學歷成為他們生存發展的一種證明,讓學歷成為他們在這個社會上有絕對價值的一種證據,讓學歷成為他們在這個社會通行無阻的通行證。這個時候學歷當然重要,而且非常重要。

  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不難從中發現中國教育裡學歷教育的重要性遠遠超出了知識與能力的教育。當然學歷的重要性,有時在中國這個特別講究人情世故的國家裡,特別注重人際關係的社會裡也並不是無懈可擊的,並不是那些有高學歷的人都能夠憑著自己的學歷獲得理想的工作,並不是那些高學歷的人都能夠在這個社會裡暢通無阻。為什麼?這裡有中國人特有的關係學在起作用,很多時候,在競爭同一個崗位時,並不會因為你的學歷比別人高,這個職位就一定屬於你,不少時候,那些官二代、富二代,憑藉他們手中特有資源,使你的學歷貶值甚至失去價值,你只能靠邊站。正是因為如此學歷的重要性在此刻就顯得微不足道。

  當然在中國這樣的教育環境下培養出來的那些高學歷的人,能夠真正有能力,素質高,綜合能力強的並不是非常多,更多的會考試的人比較多,當這些高學歷的人真正投入到市場經濟中與別人公平競爭的時候,他們未必能夠取得勝利,甚至很多時候,照樣是失敗者。為什麼?很簡單。這些高學歷的人擁有不少空洞的理論知識,空有很強的應試能力,但偏偏缺乏動手操作能力,偏偏沒有社會實踐能力。所以就出現不少大學畢業生大學畢業後,為了找工作,重新去那些技能學校培訓學習這樣的情況。如果從這樣的角度來分析學歷存在的價值,我們只能說很悲哀!中國大學的教育很悲哀。

  所以說學歷在目前的中國你說重要,有時真的很重要;你說不重要,有時真的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