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學生學習反思總結

  高中的學習生活可以說是學生生涯裡最為艱苦的了,畢竟面臨高考學習壓力巨大,在這個階段,作為高中生因應該有對學習情況的反思總結。下面就讓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吧,希望能對你有幫助!

  篇一

  3年的高中生活即將結束,回顧3年的學習經過,我得出這樣一條經驗:課內抓效率,課外抓廣度。高中的學習關鍵在於提高效率。高中的學習內容很多,各科學習時間每天平均下來就很少,而一天中較多的學習時間都是在課堂上,那麼要抓緊時間學習就應從提高課堂效率入手了。如何提高呢?

  我以為必須在課堂上集中精力,並努力把自己的思維積極性調動起來。課內45分鐘極為有限,而要做到在有限的時間內收到高效益,就必須使自己的思維主動,聽起課來方能入神。要做到這一點,首先應在每堂課前保持清晰的思維狀況,隨後一上課便高度集中地投入到課堂聽講中去。其次,在聽講的過程中緊隨老師的思路,對問題、文章講解分析的步驟、技巧細細領會、同時對老師在講述過程中的上下各步之間的邏輯關係注意理清,這樣不僅能掌握住知識,同時還能訓練自己的思維邏輯性,有助於獨立思考能力的加強。因此,在課堂上,我努力使自己的情緒與老師接近,儘量使自己完全處於同老師思維並進的狀況之中,在老師分析題目前自己先略加思索,然後再聽老師的分析,從中找出自己思路上的障礙,加以重點解決,從而逐漸提高自己獨立思維的能力。這個方法用到數學課的聽講中,效果最好。

  當老師出題時,思維迅速反應,看看自己如何下手,隨後再聽講解,在講解的每一步結束後,自己又要迅速思索下一步的解決辦法,看能否想到老師要講到的那一步,這樣下來,解題的方法和技巧就容易掌握和運用了。有時在聽講中會遇到一些難以理解的問題,這時,切莫停下來仔細去想它而中斷聽講,忽略了後面的講解過程,否則就會“抓了芝麻,丟了西瓜”,因小失大了。每當這種時候,我就把問題記下來,等到課後問老師,再仔細想一下效果較好。其實,有時前面的問題在後面的講解過程中也可以得到解決,大可不必當時停下來費時去多想它。我用這樣的方法進行課堂聽講,對知識的理解比較透徹靈活,因而在每次期中期末的考試中,都能取得好成績,在班上名列前茅。

  在有效利用了課堂時間之後,我在課餘的大部分時間裡就注重解決知識全面性和廣泛性的問題。這主要包括兩個方面:

  第一方面是對課本知識進行前後連貫、更深更廣地補充學習。在課後,我先把當天的課程掌握住,然後從中找到線索,做前聯後引的工作,最終達到課程學完後,在頭腦中有較完整的系統的知識網路,這樣為考試前的複習就帶來較大方便。

  第二方面是廣泛閱讀課外書籍。針對當今社會對知識需求量越來越大的這一現狀,我在閒暇時抓零碎時間進行報刊、雜誌的閱讀,不僅豐富課外知識,並從中尋找一些與課本知識有關的資訊加以聯絡,這對鞏固與補充課內知識大有好處。

  經過不斷地摸索總結,我找到了以上的兩種學習方法,而且在學習中使用這兩種方法,我不僅完成了學習任務,而且吸取了許多課外知識,常參加一些報刊、雜誌的競賽活動,豐富了我的學習生活。因此以上兩種學習方法和步驟,就是我高中學習生活的最深體會,同時也是我以後學習的重要途徑。

  篇二

  高三這一年是痛苦與喜悅交織的,忙碌而又充實的一年。每當我們走過高三這一艱險的“獨木橋”後,回首忘去有人是遺憾的,而有人確實欣慰而懷念的,因為那裡充滿了我們辛勤的汗水。因此如何好好把握高三這段重要時光是通向高考成功的捷徑。

  首先說語文。語文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可以說我們每天每時,每分每秒都在接觸語文,所以若想真正提高語文水平主要還在於日常生活中的學習和積累。在有了必要的積累之後,應試就變得尤為重要。高三一學年,甚至最後一個學期,對學習應試都具有很大意義,把握得好,可以大幅提高語文成績。因此,跟著老師的步伐走很重要,不要掉隊另起爐灶。***對其他科也一樣***因為老師多年把關高三,對如何複習有較多的經驗。此外,複習要細緻,不要留死角,如果留有死角對高考時的心態影響很大。應把重心多放在基礎上,注意平時的積累,最好準備一個小本記錄平時易錯的字音、字形以便平時檢視與複習。還有便是每次答大閱讀時都要注意總結答題技巧,因為高考時大閱讀是區分檔次的地方,應多加重視。

  其次是數學。數學的學習從巨集觀上看設計一個學習時間安排的問題。個人覺得,到家休息片刻後學習數學是最佳時段,因為數學需要頭腦的清醒與興奮,若是在疲憊的狀態下學習數學不但沒有進步,反而會增加對數學的反感。確實,數學也是較為枯燥的,很多題只是“換湯不換藥”,但這更要重視,唯有一次一次反覆訓練,才能找出自己的薄弱環節加以鞏固,所以不要厭煩做數學題,不要覺得看一眼會了就走馬觀花的過去,還是應動筆做一下也許有意想不到的收穫。數學答題思路於模版固然重要,但也要靈活多變,尤其是理科生,不要一個勁向下鑽,有時換個思路會事半功倍。

  然後是英語。英語這個學科有一個特點,就是知識點特別多,很分散,很難把它整理成一個系統的東西,而且他需要記的東西特別多。可能有同學會有這樣的體會,就是做錯的題目往往第二次還會犯錯,這是由於錯誤資訊先入為主造成的。克服這類毛病的方法就是高度關注錯題的整理和經驗的總結。具體操作方法就是先把題目抄下來,然後把錯誤的答案和正確的答案同時寫上。最好能夠向老師請教,請他幫你分析錯誤的原因是什麼,正確的解題思路應該是什麼,然後用不同顏色的筆把他表示出來。臨考前把錯題本拿出來翻看一下,以免考試時犯同樣的錯誤。

  理綜是個既容易取得高分,又不易去的高分的綜合科目。容易取得高分是因為只要基本功紮實,時間分配合理,高分是輕而易舉的。而做到這兩點需要平時很大的努力才能實現,因此他又不易拿高分。下面說說具體的學習方法:1、紮實基礎,在基礎上升華:許多同學總是愛看些難題,其實大可不必,高考是面對全市考生的一次選拔考試,題目會有層次性,而基礎是佔大多數的,因此,決勝理綜的關鍵其實在於基礎而不在於難題。因此,對一些學習較為吃力的同學來說,基礎是重中之重,必須拿下。而對於一些學有餘力,基礎較為牢固的同學來說多做一些難題也未為不可,因為所謂的難題就是比較靈活的基礎題,多做這些題可以鞏固你的基礎,同時開闊你的思路。2、迴歸課本:千萬不要小瞧課本,尤其是化學與生物兩科,所有的高考題都是圍繞課本出的。最最突出的應該是生物,不要放過課本中的任何一個細節,包括書下注釋,只要把書看書看的爛熟於心,在高考時會給自己樹立很大的自信。3、統籌規劃,做到利益最大化:時間分配對於高考理綜是至關重要的技巧,在平時學校考試練習時一定要慢慢找到自己的答題節奏,高考時一定要按照這種節奏去答,切忌改變習慣。4、心態決定一切:高考時要保持百分之一百二十的專注,不能分心,因此心態一定要穩定,要做到不慌不忙。而這種心態也需要平時知識與臨場突發狀況處理的訓練。

  篇三

  高一、高二是我們第一次接觸課本的階段,打下牢固的基礎,形成有效的知識體系,高三複習時才能夠站在主動的位置。

  偏科是基礎學習的大忌,同學們一定要明確自己高考必考的科目,對這些科目平等看待,不要受自己情緒的影響。一旦丟下了某個科目,缺失了某個基礎板塊,要想在後面的時間裡補回來是十分痛苦的,因為高中的時間安排非常緊湊,基本上是很難再擠出回補的時間。 在這兩年的學習中,除了階段性考試前的複習時間外,其餘的時間都應該以預習為主,預習從精,複習從簡,加以適當的練習量。

  現在的中學課本起點都比較低,一般來說都是同學們自己就能夠看懂的,那我們在課前就可以做好預習工作。預習前先翻看目錄,讓自己對全書的內容有一個總體的把握,接下來的學習才不會顯得盲目。預習時間一要抓緊假期的時間,尤其是理科的預習;二要利用好上課前一天晚上的時間,這對文科的學習比較有效果。預習要做得精細,劃出重點內容,並且在疑難問題上做上記號。做好了預習工作後,老師講述對應的內容時,我們就是主動地獲取知識,而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這樣學習的信心就比較足,課堂效率也比較高。

  課堂時間是十分寶貴的,做好了預習的同學,在聽課時就等於是對知識的一次梳理,也相當於第一次複習。這時千萬不要自以為是,覺得自己已經看懂了就沒必要再聽了,一來老師會增加一些拓展的內容,這甚至比課本本身的內容更為重要,因為這些內容涉及到重點知識的深化和融會貫通;二來我們預習時不免會對某些知識有理解的偏差,認真聽課可以起到糾正的作用;再者,即便課堂上僅僅是對課本知識的重複,那也可以作為記憶的深化,有些識記內容可以當場就記憶一遍。總之,課堂時間是絕對不能夠浪費的。一旦課堂上輕浮,無所謂的同學就容易變得鬆散,削減學習的勁頭;較執著的同學就容易產生負疚感,也不利於進一步的學習。另外,上完一節課後,疑難問題一定要馬上請教老師,不要拖,以免生疏。 由於預習工作已經佔用了不少時間,複習工作就應該從簡。這裡所說的複習是指課後的及時複習,即在上課當日就簡單地把課堂講述的知識過一遍,該識記的馬上記住,給知識體系的鎖鏈緊緊地扣上一環。

  在學習的過程中,做任何一項工作都最好保持一定的連續性,不要被打斷,否則打斷後把知識重新排程出來,重新進入“熱”狀態又要浪費一段時間。不同科目的學習可以文理交錯,以保持學習的樂趣,避免枯燥乏味。另外,學習過程中的總結歸納十分重要,每個科目都應該準備一本本子記錄。一是對難點、易混淆知識點的總結歸納,寫寫自己獨到的見解,畢竟用自己的理解才能更好地加深記憶;二是對自己好的思路,精彩的解題步驟的總結歸納,這些都是瞬間的靈感,不記錄下來就容易流失;三是對錯題的總結歸納,錯誤也是一筆寶貴的財富,記錄下來,一錯不要再錯,這是對知識體系的鞏固。

  階段性考試前的複習是統領本階段學習內容的重要步驟。這需要我們對本階段的知識進行有序的整理,形成章節的樹狀結構***樹狀結構類似計算機的資源管理器,也相當於書本的目錄***,以利於下一階段對已掌握知識的抽調。

  三、 高三的拼搏

  進入高三後,主要的任務就是複習備考。高三的學習安排會比高一高二更加緊湊,因此首先要明確各科老師在接下來一年裡的安排,以便自己跟上老師的進度。在高三,最忌諱的是老師講一套,同學自己另外搞一套,這樣只會得不償失。相信老師,配合老師,是我們的必由之路。

  在高三繁忙的學習任務下,偏科的現象更容易產生,這需要我們計劃好每一天的學習,約束自己均衡地完成好各科的任務。對於學習計劃的制定,最重要的是張弛有度。過鬆的學習計劃不利於充分地利用時間,過緊的學習計劃則難以完成,容易產生負疚感,影響心理情緒。最好是大致上各科都安排好時間的情況下再有一個小時的機動分配時間,以應付特殊情況。安排計劃時,用腦方式相近的工作應該分隔開,比如說按“背英語單詞,做數學題,背文言文,做物理題”的順序進行,以合理用腦,提高大腦效率。另外,還要充分地利用好時間的“邊角料”,如飯前睡前等零碎的時間,做一些零散的複習工作,如看地理地圖冊。 由於高三是用不足一年的時間來複習高中三年的知識,因此不斷地回顧複習過的知識點,避免遺忘,是很有必要的。這裡有兩種回顧方式,一是課後對複習的知識作一次小結,我個人比較習慣課後利用中午和自習課的時間及時小結。這種小結不用花太多時間,大多數是思考課堂上還未弄懂的問題,或者對堂上覆習的知識進行梳理。這個過程與高一高二的複習是類似的,但在高三就顯得更為重要了。

  二是做一些前後知識綜合的題型,在複習後面知識的同時回顧前面的知識。 在一環扣一環的緊張氣氛中,身體和心理是複習備考的重要條件。

  身體是學習的本錢,倘若感冒個三五天,學習效率必然受到影響,失去的時間也難以彌補,更不用說住院了。為此,我有幾條建議:***1***加強體育鍛煉,最好的方式是跑步;***2***每天保持足夠的睡眠,要明白“開夜車”並沒有為自己爭取到更多的時間,僅僅是在攫取第二天的時間罷了;***3***騎自行車、上下樓梯、體育鍛煉要注意安全。

  心理狀態的平穩是順利複習的重要保障,以下是我自己調整心理狀態的幾點經驗:

  ***1***多做深呼吸。***2***多讓自己微笑。***3***正確地認識自己,給自己一個恰當的定位,不卑不亢,不為自己制定過高的目標。***4***多點為他人著想。雖然自己是高三學生,學習任務重,但不要總是以自我為中心。多一分包容,多為身邊的親朋、同學著想,自己的心也舒坦。***5***高三的大型考試比較多,不要太在意每次考試的分數與名次,應該清楚只有高考才具有決定性,只要自己完成了該階段的複習任務就應該為自己高興。***6***大氣。清楚自己每一個階段的主要任務是什麼後,排除雜念,一心一意地做好自己該做的東西,不要為瑣碎的事情作繭自縛。

  在高三的最後階段,高考分數的增長點應該放在三個方面:一是審題,二是規範,三是錯題。審題是開局,可謂是一著不慎,全盤皆輸。規範是得分的保障,如果答案意思正確,但表述不規範被扣分,就實在冤枉。回顧錯題,是對自己過去勞動成果的充分利用,也避免了將來的後悔。

  高三的題目做得多了,容易產生思維定勢。比如說看到與做過的題目類似的物理模型,心頭一熱,暗自竊喜,用過去的方法一做,錯了,原來題目之間有細微的差別。為了走出這個圈套,我們必須對每道題都具體分析,切不可想當然。 以前常聽人說高三是地獄式的訓練。走過這一年,我卻並沒有感受到地獄式的壓迫。我認為,只要分清主次,合理安排,一天一天地走過來,高三是充滿挑戰與激情的。


的人